多位商家稱添加了糖漿
寒冷的冬天,正是吃慄子的時節。但是不少人提出疑問,慄子在炒之前表面粗糙顏色較深,炒之後卻變得油光鋥亮,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變化呢?網上流傳一種說法,說為了提升慄子的賣相,有商家在炒慄子時添加了石蠟,這是真的嗎?
記者走訪發現,街面上售賣糖炒慄子的店家很多,在炒制過程中,商家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在建工路街邊的一個流動糖炒慄子攤點上,攤主一邊翻炒鍋中的慄子,一邊從車裡拿出一個裝有白色半透明液體的飲料瓶向鍋中添加,「這是什麼?」「糖啊。」面對記者的提問,攤主回答挺爽快。隨後,記者在公園南路北口一家糖炒慄子的攤位前,還沒等記者開口,攤主就熱情推銷起來,「你看我家的慄子又大又有光澤,10元一斤,買一斤送2兩。」記者隨後拿起一個,覺得有些黏手。「因為裡面加了糖漿,所以才會這樣。」攤主指著炒鍋旁的一桶糖漿說。當記者提出擔心裏面添加了石蠟,她立即否認,「不可能加的,那東西吃了對人沒好處,我們咋能幹那些昧良心的事。」
市面上的糖炒板慄真的如商家所說只是添加了糖漿而並非石蠟嗎?我們買到的糖炒慄子真的安全嗎?為了解開大家心中的疑問,記者購買了幾份糖炒慄子樣本,送到陝西省健康管理師協會生活實驗室進行檢測。
專家支招
如何辨別是否添加石蠟?
周萍說,根據《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石蠟是可以作為食品加工助劑用於焙烤食品加工工藝,但是食品中絕對不能添加工業石蠟。液體石蠟呈白色,沒有味道,如果將石蠟抹在質量較差的板慄上,板慄的賣相確實會變得很好,摸起來也比較光滑而不黏手,從這點上也很容易辨別糖炒慄子是否經過石蠟美容。
現在市面上購買到的糖炒板慄很多外殼摸上去都有黏膩的感覺,本次實驗中幾份樣本的浸泡溶液都呈現出淡黃色,而且慄子的外殼上也有明顯的甜味,很有可能是這些慄子在炒制過程中加入了糖分,但是具體白糖還是糖精鈉這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確定。
另外,周萍建議大家在購買糖炒板慄時儘量不要買開口的板慄,因為開口板慄的可食部分和空氣直接接觸,可能會造成二次汙染,其次開口的板慄,因為它的可食部分含大量的澱粉,澱粉在過度加熱後,會產生一些焦糊物,那焦糊物當中含有一些像丙烯醯胺類的致癌物。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