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讓我們從原來的填飽肚子,到現在的營養均衡,各類有營養的食物現在都能買到。
現在就是想給孩子做點好吃的飯菜,肯定是離不開肉的,在以前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的食物,現在已經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在眾多的肉類裡面,有一類肉就很受大家喜歡,那就是魚肉,因為吃魚肉能讓孩子變得聰明,魚肉裡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在我們吃魚的時候,有些魚不但對我們沒有營養,而且還會對我們身體有害。
前幾天在小區跟其他寶媽們閒聊的時候,說到我們小區有一家因為家裡孩子比較喜歡吃魚罐頭和醃魚,家長就經常的給孩子買,因為家長覺得魚肉是比較有營養的,而且吃魚肉還能讓孩子變得聰明,就這樣一直讓孩子吃。前陣子帶孩子去做體檢的時候,讓家長吃驚的是醫生竟然說孩子的血壓有點高,家長自己回想自己也沒給孩子吃什麼東西呀,就去詢問醫生,結果就是因為孩子經常吃魚罐頭和醃魚,雖然吃這個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些東西是比較鹹的食物,造成血壓高就是這個原因,家長聽了之後感到特別的後悔。
雖然我們做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能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
吃魚沒有錯,但是要避免這5種被醫生列入「黑名單」的魚
1)不新鮮的魚
會有一些喜歡貪圖小便宜的家長買一些不新鮮的魚,這些魚通常是一些死魚或者是在宰殺之後又放置很長時間的魚,在我們買回去吃了之後就很有可能出現腹瀉或者是病菌感染的情況,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這點小便宜,冒著風險讓孩子跟著一起受罪,冷凍魚不屬於不新鮮。
其實我們在買的時候,鑑別魚新鮮不新鮮也是很簡單的,不新鮮的魚,它的魚鰓會呈紅色或者是蒼紅色,魚眼也會比較的稍微有塌陷,並且比較的灰暗,魚的表皮可能會出現黏液。
2)有毒素的魚
有很多魚本身是帶有毒素的,就比如像河豚這類魚身上含有的毒素稍微一單就能導致中毒,還有一些魚類他們的魚膽毒素也是很強的,所以平時我們在給挑選魚肉的時候,要避開含有毒素的魚,並且我們在買回來的時候,也要把魚的魚膽和內臟清洗乾淨。
3)生魚片
這種吃法是從國外傳過來的,講究的是生吃可以保證魚的鮮美和避免營養的流失。但是魚肉在不經過烹飪的情況下就吃,是帶有很多的寄生蟲的,我們大人抵抗力強可能沒有事情,但是孩子還小,抵抗力會比較的弱,可能會引起一些腸胃上的疾病。
4)畸形魚
畸形魚的產生是因為魚的生活環境可能遭到了汙染,就會導致發育不良,造成畸形,這些魚吃了之後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影響的,可能還會因此染上一些疾病,這種是千萬不能購買的。
5)汙染區的魚
有一些工廠是在一些河道旁邊的,為了方便一些黑心工廠會偷偷把汙水直接排到河道裡,會造成附近的魚被這些汙水感染,魚的體內就會含有一些重金屬的毒素,人們在吃了之後就會引起一些疾病,而且孕婦吃了可能還會造成新生兒出現畸形。
【貝媽心裡話】
雖然魚肉營養價值很高,而且肉質也比較的鮮美,但是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是需要慎重,選擇時要避免這5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