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魚醫生勸你少吃,但家家餐桌上卻很常見!用2招讓魚肉變「補藥」

2020-12-05 瀟湘晨報

魚肉一直被視為一種健康的高營養食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推薦大家,優先選擇魚肉和禽肉,每人每周吃魚280~525g。國際期刊《Advance in Nutrition》也曾發表綜述,發現吃魚多與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甚至抑鬱症、肝癌的風險降低有關。

但很多人雖然知道吃魚有好處,卻用了錯誤的方法,不僅白白浪費了營養,甚至還把魚肉變成了「毒藥」,危害生命健康!

1 吃魚能護血管、防癌症?

這些好處別錯過

魚肉備受營養專家推崇,自然有一定道理,一項研究吃魚與40種慢性病之間的薈萃分析顯示,適量增加魚類攝入有助於降低3大風險:

1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與每月吃魚不到3次的人群相比,每周吃魚1次、2~4次和超過5次的人,其冠心病死亡風險分別可下降16%、21%和17%。

這主要是由於魚肉富含Ω-3 脂肪酸,它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裡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不良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數量,預防血栓生成,有增強動脈血管彈性、保護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2

老年痴呆症風險下降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周至少吃一次魚,可降低痴呆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風險。這是因為,魚肉中富含DHA,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成分,可以促進神經網絡形成、信息傳導加快,還對傷亡的腦細胞起到明顯的修復作用。

3

腸癌、肝癌風險下降根據15年間對47.6萬人的調查研究顯示,與不吃魚或少吃魚的人群相比,常年多吃魚的人患腸癌的風險下降了12%。背後的原因,可能與魚類富含多種無機鹽、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有關,比如磷、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和尼克酸等。

其中維生素A可保護人體免疫功能,而維生素B1則是一種維持消化系統正常功能的重要活性物質。

2 醫生勸你:

這5種魚最好別吃!

既然魚肉這麼好,為什麼還會變成「毒藥」呢?其實問題就出在烹飪方式上。以下5種魚肉,很多來過大醫生的營養專家和消化科醫生,比如於康教授,都會勸你,少吃!

1 生滾魚

案例

廣西橫縣的零先生被查出肝癌,在手術時卻發現肝臟上肉眼可見長滿了肝吸蟲!原來,零先生酷愛吃魚生食品,已經有20多年了……

肝吸蟲壽命可達20~30年,在肝膽區域活動時,會誘發膽管炎症、纖維組織增生、肝細胞萎縮硬化等,但臨床上約有1/3的患者可能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而忽視了病情。生活中,肝吸蟲主要來自於淡水魚蝦,因此提醒大家儘量少吃生魚!

如果一定要吃,注意用90~100℃的沸水至少焯煮15秒以上,基本可殺滅肝吸蟲。但常年喜歡吃生魚的人,建議定期進行肝吸蟲IgG抗體抽血檢測。

2

醃製鹹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中國式鹹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經常吃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有專家實驗顯示:吃一公斤醃製鹹魚=吸250支香菸。

原因在於,醃製食品富含亞硝酸鹽,是一種2A類致癌物,長期食用容易使血管擴張,產生氧化血紅蛋白血液病,增加致癌風險。食入0.3~0.5克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超過3克則可能導致死亡。

亞硝酸鹽還能與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反應形成亞硝胺,亞硝胺更是一種強致癌物,是四大食品汙染物之一,可增加多種消化系統腫瘤的患病風險。

3

過度烹飪的魚反覆煎炸、炒制後會使魚肉的脂肪大量氧化,產生自由基、苯並芘等有害物質,食用過量可能會增加心力衰竭或食管癌風險。而長時間高溫燉煮後,大量魚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容易被高溫破壞,影響到人體吸收,還容易使嘌呤升高,對痛風患者不利。

4

含汞量高的魚通常情況下,體型較大的魚且壽命比較長的魚類,含汞量更高,比如部分深海魚類。攝入微量的汞一般不會產生太多不良反應,但汞可以在人體內積累,很容易被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長期食用有汞中毒的風險。

汞中毒後不僅會損害口腔黏膜和牙齒,還對消化道、腎臟、毛細血管等都有腐蝕作用,兒童還可能造成大腦損傷。

5

野生魚野外環境下,塑料微粒、金屬汙染、農藥汙染等都可能比較嚴重,因此即便是常見的野生魚類也不建議食用。而深山老林裡的野生魚類,則有可能食用一些有毒的菌、藻或水草,且可能存在大量寄生蟲,因此更不建議食用。

3 吃魚有技巧,

用好2招更能補!

明白了什麼魚不能吃,咱們就從挑魚、做魚2個方面,來說說怎樣才能讓魚肉為你的健康加分!

1

挑魚小技巧①聞味道:儘量不要買那種聞起來有酸臭味、氨水味兒的魚。

②看魚眼:儘量買魚眼是清晰明亮、有一點鼓起的魚。③看魚鰓:儘量買魚鰓是鮮紅色的魚。④看背部肌肉:儘量挑選魚背有彈性(彎了能收回的)的魚。

注意:現殺的活魚,可以先放冰箱冷藏2小時,經歷了排酸過程再烹飪。

2 做魚小技巧

蒸製

是最為推薦的方法,能儘可能保持魚肉完整以及營養,腥味小、肉質細膩、刺少的魚適合蒸製,比如江團、鱸魚、多寶魚、武昌魚等。

炒制

注意放油鹽糖不宜過多,土腥味大的魚更加適合炒制,比如鯉魚、鱔魚、鯽魚等。

水煮

清淡水煮較好,重油重辣的水煮魚應儘量少吃,適合肉嫩、肉多、刺少的魚,比如鯰魚、青魚、鰱魚等。

烤制

注意要做到烤熟而不要烤焦,可用錫紙包裹。焦糊部分通常含有有害物質,應去掉。一般來說,適合水煮的魚也適宜烤。

由於烤魚肉質較幹,過量食用容易引起血脂升高、便秘、消化不良等,因此適合與富含水分和膳食纖維的果蔬搭配食用。

熬湯

魚湯含嘌呤、大分子蛋白質較多,痛風患者、肝腎功能低下者不宜多食。黑魚、黃魚、鯽魚等適合熬湯,可與膳食纖維豐富的豆類、山藥、薯類搭配。

生吃

一定要選擇正規出售的、乾淨衛生的、少刺的魚,比如三文魚等,還要充分咀嚼避免被魚刺卡喉。芥末醬料等不能代替殺菌。

【來源:北京衛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這5種魚含重金屬,或致癌!醫生勸你少吃
    這5種魚含重金屬,或致癌!醫生勸你少吃 時間:2020年11月25日 14:49:08&nbsp中財網   魚肉一直被視為一種健康的高營養食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推薦大家,優先選擇魚肉和禽肉,每人每周吃魚280~525g。
  • 這5種魚含重金屬,或致癌!醫生勸你一定要少吃
    但很多人雖然知道吃魚有好處,卻用了錯誤的方法,不僅白白浪費了營養,甚至還把魚肉變成了「毒藥」,危害生命健康!醫生勸你:這5種魚最好別吃!既然魚肉這麼好,為什麼還會變成「毒藥」呢?其實問題就出在烹飪方式上。
  • 這5種魚含重金屬,或致癌!醫生勸你少吃,你卻成天端上桌
    國際期刊《Advance in Nutrition》也曾發表綜述,發現吃魚多與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甚至抑鬱症、肝癌的風險降低有關。 但很多人雖然知道吃魚有好處,卻用了錯誤的方法,不僅白白浪費了營養,甚至還把魚肉變成了「毒藥」,危害生命健康!
  • 醫生再三勸:魚肉雖好,但這3種「魚」少吃,小心「養活」癌細胞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特別的喜歡吃魚。因為魚肉的營養價值特別高,而且口感也特別美味。而且魚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卻非常的低,是很多人減肥必備的一種食物!但是醫生再三勸:魚肉雖好,但這3種「魚」少吃,小心「養活」癌細胞。
  • 魚肉雖然營養價值高,但這5種魚會損壞到肝臟,醫生建議少吃
    導語: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很喜歡吃魚,因為魚肉不像動物的肉那樣比較膩,魚肉吃起來的時候味道比較鮮美,而且大家都覺得魚肉中含的脂肪比較少,不容易養胖。但實際上,有些魚我們可以吃,但是有一些魚的我們肝臟損害也是挺大的,需要注意。
  • 醫生建議:想養肝的人,這2種魚儘量少吃,肝臟或會感激你
    導語:日常飲食當中,魚是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較低,同時肉質鮮嫩,適合紅燒和熬湯是每個家庭的最佳選擇。尤其是想要減肥的人士,對吃魚更加情有獨鍾,既保證了肉食的攝入又不會長胖。
  • 解凍魚,直接浸泡是大錯!大廚教你2招,魚肉嫩味鮮,和活魚一樣
    大廚教你2招,魚肉嫩味鮮,和活魚一樣  我家和魚肉有著一段「故事」,就算我們對魚的喜愛沒有那麼深,我家也會經常出現魚肉的蹤影。  注意:在給魚進行解凍之前,要先來給大家說說保存魚的方法。很多人保存魚的操作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先把新鮮的魚不能吃的魚鰓、魚鱗和黑膜等地方都處理掉,然後再清洗乾淨,這樣能防止魚的內臟腐爛導致魚肉變腥,口感變不好。清洗乾淨之後放入盆中,在盆中加入適量的鹽和清水,用淡鹽水把魚浸泡一段時間,這樣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浸泡好了,把魚身上的水分擦乾,再放進保鮮袋中,這樣就能放進冰箱中保存了。
  • 這5種魚,勸你儘早列入「黑名單」,寄生蟲和重金屬含量超標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經常會喜歡吃一些魚肉,而且魚的做法多種多樣,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魚肉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也是非常的高。適當食用,有利於保護心臟血管,同時也可以幫助美容養顏,提高大腦的發育,改善優質睡眠,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所以說,在平時常吃一些魚,也是非常有好處的。但並非所有的魚都適合,特別是以下幾種魚,其中的細菌以及寄生蟲含量都是比較多的,而且還含有過多的重金屬物質,很容易對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也是勸你儘早遠離,以免得不償失。
  • 孩子吃魚身體好,但這3種魚,已被兒科醫生拉入黑名單!
    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餐桌上再也不是鹹菜米粥窩窩頭,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青菜、豬牛羊肉、河鮮、海鮮。 現在大多數家庭裡都只有一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 喜歡吃魚的人,這5種魚勸你別多吃,肉中很可能含有毒素要小心
    但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喜歡吃魚的人,這5種魚勸你別多吃,肉中很可能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一定要當心。 2、有「煤油」味的魚 除了能用甲醛溶液浸泡
  • 這5種魚含有重金屬或致癌!醫生建議您少吃點東西,但您要整天吃!
    但是,儘管許多人知道吃魚是好的,但他們使用了錯誤的方法,這不僅白白浪費了營養,而且使魚肉變成了「毒藥」,危及生命和健康! 醫生建議您:這5種魚最好不要吃!
  • 魚肉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這5種魚是不能購買的,會影響孩子健康
    現在就是想給孩子做點好吃的飯菜,肯定是離不開肉的,在以前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的食物,現在已經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在眾多的肉類裡面,有一類肉就很受大家喜歡,那就是魚肉,因為吃魚肉能讓孩子變得聰明,魚肉裡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在我們吃魚的時候,有些魚不但對我們沒有營養,而且還會對我們身體有害。
  • 這3種食物經常出現在餐桌上,被列入傷肝「黑名單」,勸你別再吃
    肝臟主要負責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對肝臟的保護就顯得格外重要,同時肝臟還負責人體很多重要的工作,它的健康關係整個身體機能能否正常的運轉,正是印證了中醫上的一句話:「養肝就是養命」。但肝臟又是非常脆弱的一個器官,可能喝一次酒、熬一個夜,就會造成肝功能的受損,不止是這些,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行為都有可能對肝臟的健康造成威脅。
  • 這5種魚是世界上口感最好的魚,且價值不菲,尤其第4種價值百萬
    這5種魚是世界上口感最好的魚,且價值不菲,尤其第4種價值百萬中國的美食數不勝數,烹飪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很多人都愛吃肉,但大多數追求完美身材的女生都怕吃肉會長胖,因為我們平時常吃的豬肉脂肪含量是比較高的。
  • 3種「垃圾魚」,你吃過幾種?最後一種經常在餐桌上見到
    魚類有淡水海水之分,無論生長在哪個水域,魚能不能吃都是吃貨們關心的首要問題。有不少魚,因為「太髒」了,遭人嫌棄,這些魚會被冠以「垃圾魚」的外號。經常被叫成「垃圾魚」的這3種魚,你都認識嗎?所以在我國通常被作為觀賞魚,而很少人會去吃它。在水缸裡放一條清道夫,它會清理其它觀賞魚的排洩物,從而淨化汙水。但是在某些地方,人們也把清道夫烤了吃。將清道夫清洗處理後,整條魚放在架子上烘烤,烤熟後再破開魚身,吃裡面的肉。
  • 國內最貴的5種淡水魚,全吃過絕對是「土豪」,你吃過幾種呢?
    國內最貴的5種淡水魚,全吃過絕對是「土豪」,你吃過幾種呢? 魚是很多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美食,因為咱們中國的河流分布比較多,所以食用魚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尤其是很多的淡水魚,種類非常的多,而且做法吃法也是多種多樣,魚肉不但鮮美,而且營養價值豐富,相比吃其它的肉類多吃魚肉也更加的健康,所以現在各種用魚肉製成的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多數的魚一般都比較的便宜實惠,但是往往事無絕對,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咱們中國最貴的
  • 愛吃魚的寶寶更聰明?被列入「黑名單」的幾種魚,寶寶最好少吃!
    小時候,聽爸爸媽媽說,愛吃魚肉的小朋友會更聰明,所以從小就爭著吃魚,那時候也不知道所謂的營養在哪,只知道聽大人的話準是沒錯。那麼,多吃魚為什麼會變聰明呢?
  • 魚雖好吃,但這5種「魚」,可千萬要少吃!
    愛吃魚的小夥伴注意啦魚雖然好吃但是下面這幾種魚,大家可千萬不要多吃因為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一些地方名菜如「剁椒魚頭、千島湖魚頭」,深受老百姓歡迎,魚頭賣的比魚肉還貴。
  • 會吃魚的人,專買這5種魚!營養高還不貴,關鍵都是野生的,好吃
    會吃魚的人,專買這5種魚!營養高還不貴,關鍵都是野生的,好吃鍾南山、張文宏2位專家多次強調,要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有助於增強抵抗力。所有人都知道肉類是高蛋白食物,但去超市看看肉價,豬肉最便宜也要25塊一斤,牛肉更是40+,多吃可吃不起啊。
  • 買魚時,優先選擇這「8種魚」,刺少肉多營養高,很適合給孩子吃
    這「8種魚」適合給孩子吃,肉多刺少營養足,貴也要多給孩子吃。從小就聽媽媽講要多吃魚,多吃魚會變聰明。魚類富含DHA、EPA,不但營養豐富,和禽畜肉相比,也更容易消化吸收,吃魚好處多多,那麼哪些魚類營養高,肉厚刺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