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2020-05-18 科學之美


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根據美國宇航局黎明號宇宙飛船的觀測結果拍攝,顯示了矮行星穀神星上最大的一座山。黎明號是第一個環繞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天體運行任務,它在大型小行星灶神星和矮行星穀神星上都待過。穀神星是太陽系中僅有的五顆公認矮行星之一(冥王星是另一顆)。「黎明號」於2015年3月6日進入穀神星的軌道,研究了它冰冷、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表面,直到2018年10月耗盡燃料。

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這次任務所發現的特徵之一在這張重建透視圖中顯示:一座名為阿胡納蒙斯山。這座山的峰頂海拔4000米,地球上的歐洲勃朗峰將略高於它(從海平面上測量),其兩側有許多明亮的條紋。科學家們已經確定,這些痕跡實際上是阿胡納蒙斯形成時留下的鹽沉積,當時從穀神星內部升起的鹽水和泥漿柱,刺穿了穀神星表面,形成了現在在這裡看到的這座山。儘管穀神星上的溫度遠低於地球上的溫度。

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但科學家認為這種機制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由陸地巖漿羽流形成的火山。現在歐空局研究員Ottaviano Ruesch和Antonio Genova (Sapienza Universita di Roma)在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上的一項關於黎明號數據的研究表明,穀神星表面之下存在一種含鹽量高、渾濁的「泥漿」,向上湧向並穿過地殼,形成了阿胡納蒙斯。馬德裡孔普盧騰斯大學哈維爾·魯伊斯(Javier Ruiz)領導的另一項研究也表明:

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這顆矮行星具有令人驚訝的動態地質特徵,該研究於2019年7月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穀神星也是歐洲航天局赫歇爾太空天文臺早期研究的重點,該天文臺探測到了這顆矮行星周圍的水蒸氣,該研究結果於2014年發表在《自然》上,有力地表明穀神星表面或附近有冰。曙光號在2016年通過直接觀測證實了穀神星的冰殼。

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然而,冰沉積物對穀神星外逸層的貢獻遠低於赫歇爾觀測推斷的結果。圖像中所描述的透視圖使用了使用藍色(440 nm)、綠色(750 nm)和紅外(960 nm)濾鏡拍攝的增強彩色組合圖像,解析度為35 m/像素(阿胡納蒙斯的海拔被誇大了兩倍),圓頂寬度約為20公裡。2016年8月「黎明號」分幅相機從385千米高空拍攝了「黎明號」的低空測繪軌道。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洲航天局

參考期刊《自然地球科學》

DOI: 10.1038/s41561-019-0378-7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博科園】後①回復「天象預報」可以看日食、月食、流星雨、行星衝日、凌日、掩星及未來100年天象等各種預報數據,有趣天文奇觀及時更新;②回復「每日一天文圖」可以看NASA鏡像譯製更新的每天一張天文照片,美國宇航局各種如哈勃望遠鏡等拍攝的高清大美宇宙天文照片;③回復「科研日報」可以看每日全球權威科研信息及研究論文,如《natural》《science》期刊等,還有「博科園」中文編譯的科研日報;④回復「」購買人類最美54個公式,人類2600年精髓《公式之美》限量發售;⑤回復「索爾維會議」購買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人類科學界「最後的晚餐」高清、絕版、彩色修復照;人類最強大腦的罕見聚會,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張照片,能讓人類感嘆至今!⑥回復「DK博物大百科」購買6000多張珍貴照片,5000多個豐富物種,跨越地球45億年歷史,自然界的視覺盛宴《DK博物大百科》!福利在【微信公眾號:博科園科學旗艦店】回復「我愛博科園」可領大量優惠代金劵


相關焦點

  • 「黎明號」新發現:穀神星上的鹽水遺蹟
    《自然天文學》雜誌刊登了天文學家對「黎明號」觀測數據的研究結果,宣布揭開了「穀神星」上觀測到明亮區域的謎團,這意味著人類揭開了小行星帶中兩顆最大天體一一穀神星和灶神星的神秘面紗。引起天文學家們極大興趣的是,它是太陽系內罕見的原行星(即處於萌芽狀態的行星),另一顆灶神星比穀神星稍小。 穀神星的星體保存相對完整,有著太陽系早期行星形成時的信息。因為小行星帶上其他的原行星要麼相互合併成為類地行星或行星的衛星,要麼被甩出太陽系,所以穀神星的存在成為了研究早期行星的第一手資料。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新研究稱,120萬年前,冰冷的地下鹽水湧上歐卡託的地面,形成了這些含鹽的沉積物。地表隆起的大山和山丘也支持這一觀點,即穀神星經歷了一種冰冷的冰火山,含鹽的泥漿或汙水像地球上的熔巖一樣湧出地面。黎明號發現,在歐卡託撞擊坑地面的某個區域,一些跡象表明在過去幾十年裡(如果不是最近),冰火山裡曾有鹽水流出。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2017年末至2018年末,黎明號在燃料耗盡前的幾次繞行中收集了大約一年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穀神星很可能有鹽水滲出表面,而且在大約20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它之後,冰層融化後重新上凍,也可能形成了小山丘。   穀神星的直徑不到月亮直徑的三分之一。其上存在液態水的想法可能曾經顯得非常稀奇古怪。
  • 當黎明號遇上穀神星——穀神星是否存在地下海洋?
    2015年3月6日,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飛抵穀神星進行探測。該探測器是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的,它在2011年7月首先進入了灶神星軌道,對其展開了14個月的探測,採集了關於灶神星的珍貴數據和圖像;然後,又飛往穀神星進行探測。穀神星是顆什麼樣的行星?這件事對於人類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 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探測器解開了矮行星穀神星的多重謎題
    但最新公布的數據解開了許多謎團,而且結果相當驚人。除了攝影機,黎明號探測器上還有許多精密的儀器,它們對顏色差異、分子的存在或缺少、伽馬射線的發射等等都很敏感。以下是我們剛剛發現的三個重點,每一個都說明了科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會有新的知識來回答新的問題。
  • 「黎明號」探測器最新發現!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竟是一片片高...
    (圖文無關)通過分析任務結束時收集到的數據以及高解析度引力數據和影像,「黎明號」的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些液體來自一個很深的鹽水庫,也就是富含鹽的水但是新的研究集中在穀神星57英裡寬(92公裡寬)的奧卡託(Occator)環形山隕石坑上——那裡有最廣闊的明亮區域——證實了穀神星和其他冰體一樣是一個富含水的星球。
  • 「黎明號」發現:穀神星上有廣袤海洋
    研究人員利用哈德利中心全球環境模型(HadGEM3)分析了北冰洋距今最近一次間冰期的海冰融化情況,並將其與北冰洋現在的海冰融化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在春天和初夏,北冰洋海冰上形成的淺水池能決定海冰能吸收和反射多少陽光。而在最後一個間冰期,北極春天強烈的陽光會導致海冰上產生許多個冰融化形成的水池,促使海冰的溶解。而基於這一模型,研究人員推測到2035年北極的海冰或將完全溶解。
  • 「黎明號」探測器最新發現!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竟是一片片高鹽度的海洋
    (圖文無關)通過分析任務結束時收集到的數據以及高解析度引力數據和影像,「黎明號」的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些液體來自一個很深的鹽水庫,也就是富含鹽的水。但是新的研究集中在穀神星57英裡寬(92公裡寬)的奧卡託(Occator)環形山隕石坑上——那裡有最廣闊的明亮區域——證實了穀神星和其他冰體一樣是一個富含水的星球。
  • 穀神星上的發光物到底是什麼?黎明號探測器還拍到了奇怪的結構
    雖然科學家一直在太陽系內其它星球上尋找地外生命的痕跡,許多數據表明其它天體上並沒有發現有生命存在,不過一些人認為早有地外文明拜訪過太陽系,其實在太陽系有兩顆值得讓人懷疑的天體,一個是特殊的外表像個巨型核桃的土衛八,而另一顆就是位於小行星帶的穀神星,多年來科學家對
  • 「黎明號」最新探測 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海洋世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月11日消息,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圖為「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穀神星。
  • 距地球最近的矮行星穀神星的地質很活躍
    2017年末至2018年末,黎明號在燃料耗盡前的幾次繞行中收集了大約一年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穀神星很可能有鹽水滲出表面,而且在大約20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它之後,冰層融化後重新上凍,也可能形成了小山丘。   穀神星的直徑不到月亮直徑的三分之一。其上存在液態水的想法可能曾經顯得非常稀奇古怪。
  • 《自然》新發現:穀神星地表之下,暗藏大片海洋
    但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的探測數據表明,穀神星要比想像中的複雜得多。2015年3月,黎明號成功進入環繞穀神星軌道,並對穀神星進行了超過三年的探測,直到2018年11月才結束任務。在此期間,黎明號獲得一項重大發現——穀神星的奧卡託隕石坑中分布著一些神秘亮斑。
  • 人類即將與穀神星進行史上最親密的接觸!
    本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黎明號」宇宙飛船將進入軌道,在距離穀神星最近的點處,掠過距離穀神星只有22英裡(35公裡)的軌道,讓「黎明號」能夠獲得迄今為止對這顆矮行星的最佳觀測。在最遠的一點,新的橢圓軌道將攜帶黎明超過2500英裡(4000公裡)。
  • 「黎明號」探測器!
    黎明號,也稱為曙光號,是美國宇航局的無人空間探測器,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目的是探索小行星帶最大的兩顆原行星:灶神星與矮行星穀神星,是第一架環繞矮行星的探測器,也是首架在任務期間成功進入兩顆太陽系天體軌道探測器。
  • 穀神星的超亮斑秘密,黎明號將為您解開,它隱藏著許多謎團!
    穀神星位於小行星帶中,它是這裡面最大的一顆小行星,這是一顆非常特別的小行星,同時也為早期星系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所以美國NASA黎明號探測器正在近距離觀測這個小行星。穀神星的特別之處!穀神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矮行星,在初次觀測到穀神星的時候,人類的天文學家在穀神星上面發現了神秘的亮斑,它的亮度明顯要高於周圍,而且還擁有超出人類視覺範圍的紅外線,這也讓研究人員非常的興奮,因此推測穀神星或許存在著某種特別的地質構造。
  • 國際最新研究: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並且在最近的過去可能地質活動活躍,這為這顆矮行星的歷史和形成提供了進一步認知。
  • 國際最新研究: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並且在最近的過去可能地質活動活躍,這為這顆矮行星的歷史和形成提供了進一步認知
  • 穀神星上曾經有過海洋嗎?
    穀神星是內太陽系的唯一矮行星,可能曾經被整片海洋所覆蓋,然而現在卻被覆蓋在它的硬殼之下。穀神星是內太陽系的唯一矮行星。為了凸顯其表面成分的差異,圖片以假彩色的形式呈現。NASA的「黎明號」任務持續為我們揭開這個位於小行星帶上只有德克薩斯大小的穀神星的有趣歷史。
  • 揭秘穀神星: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知道的人卻很少
    另外,穀神星的重力僅為地球的三十分之一。人類早在21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對穀神星的探測,NASA於2007年9月27日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了「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使用了離子推進系統。不過,穀神星的探測項目前後經歷了一波三折,最終在2006年3月才正式確定繼續完成任務。這項探測任務是NASA「發現」計劃中的第9個項目,任務總經費高達4.46億美元。
  • 穀神星存在地下海洋?有科學家提出了質疑
    Carol Raymond說,她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研究員,也是「黎明號」的副首席研究員。「現在這些數據已經公開,每個人都可以查看。我相信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認識。」在「黎明號」任務的早期階段,研究人員推測沉積物中的礦物被液態水帶到地表,隨後液態水蒸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