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神星上的發光物到底是什麼?黎明號探測器還拍到了奇怪的結構

2020-10-03 痴狂科學

雖然科學家一直在太陽系內其它星球上尋找地外生命的痕跡,許多數據表明其它天體上並沒有發現有生命存在,不過一些人認為早有地外文明拜訪過太陽系,其實在太陽系有兩顆值得讓人懷疑的天體,一個是特殊的外表像個巨型核桃的土衛八,而另一顆就是位於小行星帶的穀神星,多年來科學家對穀神星表面一處奇怪的發光物感興趣,為了解開穀神星上的謎團,NASA還特意發射了「黎明號探測器」傳回了大量穀神星的清晰圖像,不過這處奇怪的發光物到底是什麼依然充滿了爭論,有人認為它可能是外星文明的痕跡。

這處奇怪的發光物在穀神星表面最大的歐卡託(Occator)隕石坑中,科學家通過黎明號探測器傳回的圖像認為主要成分可能是含鹽的冰,當這片區域朝向太陽反射的亮光會顯得異常明亮,黎明號探測器在距離穀神星表面58公裡的位置拍下了歐卡託隕石坑的全貌,然而UFO愛好者們很快從在這張隕石坑的照片中發現了不一樣的東西,並指出從照片中能模糊地看到疑似「道路和建築」的痕跡。

很快歐洲一個從事AI研究的團隊對穀神星圖像進行了放大處理,通過軟體恢復出穀神星中這片區域的詳細圖像,可以看到歐卡託隕石坑裡確實存在奇特的矩形平臺,而且能看到這個矩形平臺還存在多層結構,在周圍還有兩條路線與這個矩形平臺相連,看起來很像是個被廢棄的採礦基地,如此奇特的結構很難用天然形成的來解釋,顯然穀神星之前被人質疑存在發光物並非偶然。

NASA隨後又公布了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穀神星的彩色圖像,指出穀神星上的白色物體是從內部噴發出來的高鹽度冰,這意味著在穀神星的地表下面有一個鹹水層,當遇到隕石撞擊後巨大的壓力導致一部分鹹水被冰結在地面,而旁邊的疑似建築不需要藉助AI智能分析也能看到奇怪的線條,顯然這不可能會是由隕石撞擊產生出來的,如果真如軟體修復出來的矩形結構體那樣,那麼是誰在這顆小天體上留下的痕跡呢?

而穀神星上的其它隕石坑中就沒有找到類似的痕跡,事實上整個穀神星有多個隕石坑中出現了含鹽冰,穀神星是目前太陽系已知體積最小的矮行星,但這顆天體為什麼有如此高的含鹽量還不得而知,或許穀神星的內部也像木衛二那樣存在一個巨大的鹹水層,而歐卡託隕石坑中那些疑似建築的結構或許是由地外文明留下的,雖然沒有更進一步的證據來證實這種猜測,但NASA特地發射黎明號探測器就說明了穀神星的與眾不同。

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是存在其他高等文明的,那麼穀神星上疑似建築的痕跡是地外文明留下來的嗎?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探測器解開了矮行星穀神星的多重謎題
    而在今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黎明號太空飛行器剛剛公布了它在離地表僅240英裡(385公裡)的軌道上拍攝的圖像,由此我們現在可以分辨出穀神星上小到115英尺(35米)寬的特徵。我們過去所發現的這個領域,不僅有點類似於我們的月球,布滿中小型隕石坑,更多的是有大量的未解之謎,包括缺乏大型隕石坑,並且有奇怪的白色亮斑沿著表面分布在不同的地點,其地殼的化學組成更是五花八門。
  • 當黎明號遇上穀神星——穀神星是否存在地下海洋?
    2015年3月6日,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飛抵穀神星進行探測。該探測器是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的,它在2011年7月首先進入了灶神星軌道,對其展開了14個月的探測,採集了關於灶神星的珍貴數據和圖像;然後,又飛往穀神星進行探測。穀神星是顆什麼樣的行星?這件事對於人類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 黎明號探測器看到了太陽系中最奇怪的地方
    在2018年的幾個月裡,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飛行器拍了太陽系中最奇怪的地方之一,由於NASA的黎明號宇宙飛船用完了最後一滴燃料,它為科學家提供了令人振奮的太空觀察資料。在任務的最後幾個月中,黎明號飛越了矮行星的表面僅22英裡(35公裡),並將其能量集中在了奧卡託火山口上
  • 「黎明號」新發現:穀神星上的鹽水遺蹟
    《自然天文學》雜誌刊登了天文學家對「黎明號」觀測數據的研究結果,宣布揭開了「穀神星」上觀測到明亮區域的謎團,這意味著人類揭開了小行星帶中兩顆最大天體一一穀神星和灶神星的神秘面紗。 穀神星上的奧卡託隕石坑(圖源:NASA) 穀神星是小行星帶上第一顆被觀測到的天體,也是其中最大的天體。
  • 「黎明號」探測器最新發現!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竟是一片片高...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黎明號」((Dawn)宇宙飛船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對矮行星穀神星非同尋常的近距離觀察。到2018年10月任務結束時,這個軌道飛行器已經下降到距離地表不到22英裡(35公裡)的高度,並揭示了穀神星為人所熟知的神秘明亮區域的清晰細節。
  • 「黎明號」探測器!
    黎明號,也稱為曙光號,是美國宇航局的無人空間探測器,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目的是探索小行星帶最大的兩顆原行星:灶神星與矮行星穀神星,是第一架環繞矮行星的探測器,也是首架在任務期間成功進入兩顆太陽系天體軌道探測器。
  • 「黎明號」探測器最新發現!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竟是一片片高鹽度的海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黎明號」((Dawn)宇宙飛船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對矮行星穀神星非同尋常的近距離觀察。到2018年10月任務結束時,這個軌道飛行器已經下降到距離地表不到22英裡(35公裡)的高度,並揭示了穀神星為人所熟知的神秘明亮區域的清晰細節。
  • 穀神星的超亮斑秘密,黎明號將為您解開,它隱藏著許多謎團!
    穀神星位於小行星帶中,它是這裡面最大的一顆小行星,這是一顆非常特別的小行星,同時也為早期星系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所以美國NASA黎明號探測器正在近距離觀測這個小行星。穀神星的特別之處!穀神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矮行星,在初次觀測到穀神星的時候,人類的天文學家在穀神星上面發現了神秘的亮斑,它的亮度明顯要高於周圍,而且還擁有超出人類視覺範圍的紅外線,這也讓研究人員非常的興奮,因此推測穀神星或許存在著某種特別的地質構造。
  • 「黎明號」最新探測 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海洋世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月11日消息,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圖為「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穀神星。
  • 穀神星的亮斑到底是什麼?地球上還沒人知道
    美國宇航局(NASA)在過去數月的探測任務中,藉助「黎明號」探測器對矮行星穀神星進行六次地圖繪製,儘管諸多細節不斷曝光,但對於表面為何出現明亮斑點至今沒有正確合理的解釋
  • 「穀神星」存在的神秘亮點?是水還是其他物質,人類還需探索!
    黎明號人類對於穀神星的所有認知,來源於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其實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第一顆矮行星探測器。黎明號探測器先後完成了對穀神星和灶神星的探測。黎明號探測器在2007年9月27日早7時34分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2011年7月,進入環灶神星軌道。2015年3月7日,探測器進入繞「穀神星」運行的軌道,並逐漸接近穀神星表面,並發回穀神星的圖像。
  • 「黎明號」發現:穀神星上有廣袤海洋
    研究發現,在春天和初夏,北冰洋海冰上形成的淺水池能決定海冰能吸收和反射多少陽光。而在最後一個間冰期,北極春天強烈的陽光會導致海冰上產生許多個冰融化形成的水池,促使海冰的溶解。而基於這一模型,研究人員推測到2035年北極的海冰或將完全溶解。
  • 宇宙探秘;矮行星穀神星及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
    穀神星看起來就像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一個實心巖石球。(2015年5月拍攝的穀神星照片,穀神星極可能曾經是一個海洋星球。)(表面積相當於印度的穀神星,極有可能產生過外星生命。)人類「黎明」號探測器正在穀神星周圍的軌道上運行,它在穀神星表面發現了一處神秘的光斑。對這個神秘的光斑,眾說紛紜。第一種觀點:有人認為這是穀神星上隕坑冰阱中的水冰反射光。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太空飛行器在距離穀神星最近的最後一圈繞行時,拍下了這張激動人心的圖像。在黎明號任務盛大落幕時,黎明號俯衝到距離穀神星表面35千米的地方,拍攝了許多解析度極高的照片,約等於3米/像素,相當於從400米遠的距離看一顆高爾夫球。自從2015年黎明號探測到歐卡託撞擊坑裡明亮的斑點起,科學家們就一直困惑於它們是如何形成的。研究人員很快就了解到這些地面特徵是鹽形成的,很可能是湧上穀神星表面的鹽水沉積而成。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穀神星最近的最後一圈繞行時,拍下了這張激動人心的圖像。 走近矮行星   近日,《自然天文學》《自然通訊》《自然地球科學》三本期刊上發表的7篇論文,全都源自於黎明號(2015-2018年)最後航程獲取的數據。在黎明號任務盛大落幕時,黎明號俯衝到距離穀神星表面35千米的地方,拍攝了許多解析度極高的照片,約等於3米/像素,相當於從400米遠的距離看一顆高爾夫球。
  • 地球周圍現神秘陌生星球 飛船觀測到奇怪東西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黎明號探測器對小行星帶進行考察,發現這裡有大量的小星球現在於此,這些陌生的星球就像是一個個宇宙小島,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是寒冷而昏暗,有的體積巨大,其中一個星球叫做穀神星。黎明號探測器在接近穀神星時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由於探測器在抵近穀神星時處於其正面,也就是光照一面,背面沒有陽光照到。
  • 距地球最近的矮行星穀神星的地質很活躍
    穀神星最近的最後一圈繞行時,拍下了這張激動人心的圖像。 走近矮行星   近日,《自然天文學》《自然通訊》《自然地球科學》三本期刊上發表的7篇論文,全都源自於黎明號(2015-2018年)最後航程獲取的數據。在黎明號任務盛大落幕時,黎明號俯衝到距離穀神星表面35千米的地方,拍攝了許多解析度極高的照片,約等於3米/像素,相當於從400米遠的距離看一顆高爾夫球。
  • 穀神星地表下竟暗藏大片海洋
    穀神星也具備巖石行星的分層結構,很可能具有巖質內核, 地幔層包含大量冰水物質, 最外層是薄薄的地殼層。但在密度和大小上要比地球小很多很多,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穀神星直徑只有950公裡,不到月球直徑的三分之一。
  • 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根據美國宇航局黎明號宇宙飛船的觀測結果拍攝,顯示了矮行星穀神星上最大的一座山黎明號是第一個環繞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天體運行任務,它在大型小行星灶神星和矮行星穀神星上都待過。穀神星是太陽系中僅有的五顆公認矮行星之一(冥王星是另一顆)。「黎明號」於2015年3月6日進入穀神星的軌道,研究了它冰冷、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表面,直到2018年10月耗盡燃料。
  • 「穀神星」上明亮區域來自地下鹽水
    2006年6月,NASA發射「黎明者」探測器前往穀神星,2015年8月到達,2018年10月完成觀測任務。由於其高效的離子推進系統,黎明號是唯一一艘環繞穀神星和灶神星這兩個外星目的地運行的太空飛行器。下圖是「黎明號」在下降到距離地表不到22英裡(35公裡)的高度時,拍下了這神秘的亮斑,一度被天文迷瘋狂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