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神星的超亮斑秘密,黎明號將為您解開,它隱藏著許多謎團!

2021-01-09 奇物紀

穀神星位於小行星帶中,它是這裡面最大的一顆小行星,這是一顆非常特別的小行星,同時也為早期星系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所以美國NASA黎明號探測器正在近距離觀測這個小行星。

穀神星的特別之處!

穀神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矮行星,在初次觀測到穀神星的時候,人類的天文學家在穀神星上面發現了神秘的亮斑,它的亮度明顯要高於周圍,而且還擁有超出人類視覺範圍的紅外線,這也讓研究人員非常的興奮,因此推測穀神星或許存在著某種特別的地質構造。

最初的時候人類的科學家只能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來觀測穀神星,因此圖像不是很清晰,隨著黎明號探測器逐漸靠近穀神星,越來越多高清照片被發回地球,我們也揭開了穀神星的神秘面紗,穀神星的地表和月球類似,全部都是隕石坑,但是有一個非常奇怪,就是隕石坑都是中小型的,根本沒有大型隕石坑存在,這一點非常的不合理。

當然奇怪的亮斑也在這次觀測內容裡面,研究人員現在了解這個亮斑是光線反射的作用效果,但是它具體的構成還不太清楚,因此有一種大膽的假設,而且也最靠譜的一種解釋,那就是這個穀神星亮斑是一個的主要成分是鹽,因為隕石撞擊穀神星,留下了這個隕石坑,當水分完全蒸發以後,就留下了這個鹽灘,所以它才有如此高的反射強度。

穀神星的內部構成?

穀神星是一顆巖石矮行星,它的地表都是礦物成分,根據伽馬射線和中子探測器測試發現,穀神星地質中含有碳基成分和矽基成分,因此科研人員認為穀神星的上面是存在水的,有很大機率存在於穀神星的兩極地區。

同時根據穀神星的隕石坑探測發現,穀神星上面存在過地表水,只不過這些水經過百萬年的蒸發,全部都消失不見了,但是穀神星內部很有可能存在地下水,經過黎明號近距離的探測,穀神星上面是沒有生命跡象的,所以說穀神星隕石坑中的亮斑也不可能是文明遺蹟。

小行星帶中有著許多非常有價值的研究樣本,無疑穀神星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小行星帶還在人類的能力範圍之內,而且不時有小行星會飛出來,慢慢的接近地球,那麼人類小行星樣本採集計劃就這樣產生了,而且還成功實施,是由日本的航天探測器取回了小行星樣本,這對於太陽系形成的研究,星體構造等方面研究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探測器解開了矮行星穀神星的多重謎題
    而在今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黎明號太空飛行器剛剛公布了它在離地表僅240英裡(385公裡)的軌道上拍攝的圖像,由此我們現在可以分辨出穀神星上小到115英尺(35米)寬的特徵。我們過去所發現的這個領域,不僅有點類似於我們的月球,布滿中小型隕石坑,更多的是有大量的未解之謎,包括缺乏大型隕石坑,並且有奇怪的白色亮斑沿著表面分布在不同的地點,其地殼的化學組成更是五花八門。
  • 穀神星上的發光物到底是什麼?黎明號探測器還拍到了奇怪的結構
    雖然科學家一直在太陽系內其它星球上尋找地外生命的痕跡,許多數據表明其它天體上並沒有發現有生命存在,不過一些人認為早有地外文明拜訪過太陽系,其實在太陽系有兩顆值得讓人懷疑的天體,一個是特殊的外表像個巨型核桃的土衛八,而另一顆就是位於小行星帶的穀神星,多年來科學家對
  • 穀神星的亮斑到底是什麼?地球上還沒人知道
    美國宇航局(NASA)在過去數月的探測任務中,藉助「黎明號」探測器對矮行星穀神星進行六次地圖繪製,儘管諸多細節不斷曝光,但對於表面為何出現明亮斑點至今沒有正確合理的解釋
  • 「黎明號」新發現:穀神星上的鹽水遺蹟
    《自然天文學》雜誌刊登了天文學家對「黎明號」觀測數據的研究結果,宣布揭開了「穀神星」上觀測到明亮區域的謎團,這意味著人類揭開了小行星帶中兩顆最大天體一一穀神星和灶神星的神秘面紗。1801年,義大利天文學家皮利亞在新年之際觀測到了一顆行星,並把它命名為穀神星。但在隨後的幾個月裡,穀神星卻消失了。數學家高斯通過計算預測了穀神星再次出現的位置,這一預測不久就被觀測所證實。
  • 當黎明號遇上穀神星——穀神星是否存在地下海洋?
    2015年3月6日,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飛抵穀神星進行探測。該探測器是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的,它在2011年7月首先進入了灶神星軌道,對其展開了14個月的探測,採集了關於灶神星的珍貴數據和圖像;然後,又飛往穀神星進行探測。穀神星是顆什麼樣的行星?這件事對於人類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 《自然》新發現:穀神星地表之下,暗藏大片海洋
    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中,隱藏著一個神秘天體——穀神星。穀神星直徑約945千米,是小行星帶中最亮且最大的天體,佔據了小行星帶三分之一的質量,被歸類為矮行星。但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的探測數據表明,穀神星要比想像中的複雜得多。2015年3月,黎明號成功進入環繞穀神星軌道,並對穀神星進行了超過三年的探測,直到2018年11月才結束任務。在此期間,黎明號獲得一項重大發現——穀神星的奧卡託隕石坑中分布著一些神秘亮斑。
  • 謎團解決!「穀神星」上明亮區域來自地下鹽水
    穀神星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於1801年1月1日公布,是人們最早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平均直徑為952公裡,等於月球直徑的1/4,質量約為月球的1/50,和青海省的面積相當。2006年6月,NASA發射「黎明者」探測器前往穀神星,2015年8月到達,2018年10月完成觀測任務。由於其高效的離子推進系統,黎明號是唯一一艘環繞穀神星和灶神星這兩個外星目的地運行的太空飛行器。
  • 「穀神星」存在的神秘亮點?是水還是其他物質,人類還需探索!
    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奇怪的天體之一,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天體,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矮行星,還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所謂「矮行星」,也稱侏儒行星,是具有行星級質量,但既不是行星,也不是衛星的天體。其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 太陽系最大小行星,用數學方法發現,其表面發現多個神秘「亮斑」
    皮亞齊通過不斷的觀察,收集了大量小行星的相關資料,並據此認為這顆新星就是人們一直沒有發現的第5顆行星,並把它命名為「穀神星」。然而,當皮亞齊再想進一步觀察這個小行星時,他卻病倒了,等他恢復健康再想尋找這顆小行星時,它卻不知去向了。
  • 隱藏了什麼?矮行星上疑似出現金字塔,或可揭開太陽系形成之謎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小行星。長久以來,人類更多地將研究的目光放在的其它行星上,希望找到一些生命誕生的跡象,但是卻忽略了一些小行星和矮行星。其實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上,也存在著許多生命誕生的秘密,甚至能夠揭開太陽系的形成之謎。科學家就在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中發現了這樣一顆隱藏著大秘密的矮行星——穀神星。穀神星最早是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
  • 大揭秘:穀神星的白色亮斑是鹽,而不是冰或者外星人
    想像一下:在穀神星被發現之後接近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即使用更為強力的望遠鏡,最多也只能觀測到穀神星上單一的;亮斑。隨著望遠鏡和視寧度的改善,以及哈勃望遠鏡和數碼CCD相機的出現,在距離地球最近時,這個亮斑變成一個大約17像素寬的模糊體。
  • 穀神星地表下竟暗藏大片海洋
    穀神星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在1801年發現。現在科學家把穀神星劃為矮行星,是太陽系裡唯一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科學家推測它是受到木星的強大引力的影響,進而未能形成完整的行星,有生命跡象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受到天文界的關注。
  • 研究「黎明號」的新數據:還有穀神星上4000米高的獨特大山
    根據美國宇航局黎明號宇宙飛船的觀測結果拍攝,顯示了矮行星穀神星上最大的一座山黎明號是第一個環繞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天體運行任務,它在大型小行星灶神星和矮行星穀神星上都待過。穀神星是太陽系中僅有的五顆公認矮行星之一(冥王星是另一顆)。「黎明號」於2015年3月6日進入穀神星的軌道,研究了它冰冷、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表面,直到2018年10月耗盡燃料。
  • 黎明號為我們帶來的希望
    但是,看到撞擊我們星球的行星殘骸並不等同於看到一顆正處於光輝之中的小行星——這正是我們從2011年開始用黎明號做的事情。「灶神星上的所有照片都超級酷,」NASA執行任務的系統工程師克裡斯蒂娜拉爾森(Kristina Larson)告訴我們。她在黎明號開始工作時,是一名暑期實習大學生,並逐漸承擔起越來越多的太空飛行器的責任,她向它發出的第一個命令把一些圖像帶回了地球。
  • 太陽系中最迷人的地方——穀神星上的巨大隕石坑
    一段動畫將圖像拼接在一起,顯示了淡紅色的鹽漬沉積物散布在穀神星上的Occator隕石坑,正如NASA的黎明任務所看到的那樣。在2018年的幾個月裡,當NASA的黎明號太空飛行器耗盡了最後一滴燃料時,它讓科學家們對太陽系中最奇怪的地方之一,佔卡託隕石坑進行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詳細觀察。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2017年末至2018年末,黎明號在燃料耗盡前的幾次繞行中收集了大約一年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穀神星很可能有鹽水滲出表面,而且在大約20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它之後,冰層融化後重新上凍,也可能形成了小山丘。穀神星的直徑不到月亮直徑的三分之一。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2017年末至2018年末,黎明號在燃料耗盡前的幾次繞行中收集了大約一年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穀神星很可能有鹽水滲出表面,而且在大約20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它之後,冰層融化後重新上凍,也可能形成了小山丘。   穀神星的直徑不到月亮直徑的三分之一。其上存在液態水的想法可能曾經顯得非常稀奇古怪。
  • 「黎明號」探測器最新發現!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竟是一片片高...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黎明號」((Dawn)宇宙飛船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對矮行星穀神星非同尋常的近距離觀察。到2018年10月任務結束時,這個軌道飛行器已經下降到距離地表不到22英裡(35公裡)的高度,並揭示了穀神星為人所熟知的神秘明亮區域的清晰細節。
  • 「黎明號」最新探測 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海洋世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月11日消息,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圖為「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穀神星。
  • 穀神星:一顆可能的「海洋之星」
    穀神星(Ceres)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1801年被公布以來,穀神星曾被認為是行星,後小行星,直到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為矮行星。CALCADA 2016.3.14)初次探訪2015年,在經歷了七年半的旅程之後,美國探測器「黎明號」(Dawn)進入了圍繞著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穀神星軌道,開啟了對這顆矮行星的首次訪問。穀神星的直徑約為950公裡,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