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蟲夏草,是我國有名的一味中草藥,冬天是蟲,夏天從蟲子裡長出來的是草。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草是一種蟲草真菌。麥角菌科的真菌(蟲草菌)與蝙蝠蛾幼蟲在特殊條件下形成的菌蟲結合體,子座出幼蟲的頭部、單生、細長如棒球棍,長4~11cm。冬蟲夏草是蟲和草結合在一起長的一種奇特的東西。
冬蟲夏草純野生的非常稀少,藥用價值非常高。冬蟲夏草性平味甘,具有補肺腎、止咳嗽、益虛損、養精氣之功能。
據臨床研究報導,冬蟲夏草具有十大功能具有養肺陰,補腎陽、止咳化痰、抗癌防老的功效,為平補陰陽之品,諸無所忌(男女老少都能吃,是適合人群最廣的補品,而且不需要忌嘴,對身體大有補益,補精髓益肺腎,而且藥性溫和,不似人參會使人產生燥熱,有人參之益而無人參之害)。可用於肺癆咳血,陽痿遺精等症。如東寶肝泰、百令膠囊、金水寶。
此外,病後體虛不復,自汗畏寒等,可以用冬蟲夏草同鴨、雞、豬肉等燉服,有補虛扶弱之效。
現代研究表明,蟲草有平喘作用。本品多入丸散劑,每次用量5克--10克。

冬蟲夏草的生活環境:
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其形體如老蠶,表面黃棕色,背部有許多皺紋,腹部有足八對;其斷面呈白色或略黃,周邊深黃色;體長六釐米,直徑約三毫米,很像一棵草。
每年五月中下旬,當冰山上的冬雪開始融化,氣候轉暖的時候,草蝙蝠蛾的幼蟲破土而出,開始活動,在山上的腐殖質中爬行,待頭向上爬至蟲體直立時,寄生在蟲頭頂的菌孢開始生長,菌孢開始長時蟲體即死,菌孢把蟲體做為養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釐米,菌孢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三天以上的菌孢瘋長,採之無用。
人工培育冬蟲夏草誕生:
由於冬蟲夏草藥用價值高,生長環境特殊,市場價格也就相當昂貴,如果能夠人工培育,市場前景一定非常廣闊。
養蟲、培菌和育草是人工培養冬蟲夏草的必要條件。如在其他地區人工培養,除了這三者外,還必須模擬適宜三者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踐中操作難度非常大。僅在實驗室中可以模擬高原特有的生態環境,但成本非常高。同時,大規模飼養蝙蝠蛾幼蟲和培養蟲草屬菌的技術仍未解決。所以,至今為止冬蟲夏草人工培養還無法實現。也就是說,冬蟲夏草還不能種。
20世紀90年代,上海農科院的科技人員完成了北蟲草人工培養技術的研究,而且,廣東新會是人工培育北蟲草的發源地,最早推廣應用進入市場的,且全國有名。雖然,這並非真正的冬蟲夏草,是蟲草屬的另一個種,藥用價值與冬蟲夏草雖不相同,但兩種所含的蟲草成份大多數相同,含量近似,均可以浸酒、食用、有補氣益身、補虛扶弱的作用。。

北冬蟲夏草:
北冬蟲夏草,又叫北蟲草、蛹蟲草,和冬蟲夏草非常相似,也是寄生在蟲子身上生長的,只是北冬蟲夏草下面的蟲子為夜蛾科幼蟲,常能發育成蛹後才死亡,蟲體為橢圓形的蛹而看不到蟲體,因此仔細觀察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中醫認為,北冬蟲夏草也具有冬蟲夏草的功效,既能補肺陰,又能補腎陽,主治腎虛,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虛弱,久咳虛弱,勞咳痰血,自汗盜汗等,是一種能同時平衡、調節陰陽的中藥。

人工培育北冬蟲夏草:
人工培育北冬蟲夏草,主要採用小麥、大米等穀類為培養基,在上面噴上北冬蟲夏草的菌種,就可以培養出菌絲,逐漸培養出成品北冬蟲夏草。
人工培育出的北冬蟲夏草多用於膳食,可以與菜品搭配,也可以單獨作為一道菜。北冬蟲夏草還可以用來煲湯、釀酒、製藥、做茶葉、做補品、營養品等,市場價值還是很高的。現在北冬蟲夏草已經成為了新食品原料,也就是說,北冬蟲夏草可以當營養食品來吃。
北冬蟲夏草人工培育技術有一定的門檻,看上去跟種金針菇差不多,但是技術含量還是很高的,不過掌握到技術後,就跟種金針菇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