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了,這個行星狀星雲,距離要麼是1760光年,要麼高達4042光年!
使用多單元光譜探測器(MUSE)儀器,天文學家仔細觀察了行星狀星雲NGC3132,其觀測已經提供了關於星雲物理和化學性質的關鍵數據,並在發表在《arxiv》上的一研究論文中詳細介紹了這項新研究。行星狀星雲(PNE)是恆星從主序恆星演化為紅巨星或白矮星過程中噴出的氣體和塵埃膨脹外殼。它們相對罕見,但對天文學家研究恆星和星系的化學演化很重要。雖然NGC3132已經是幾項研究的主題,但關於它性質的許多問題仍然沒有答案。已知的是,這顆PN的中心天體是一個可視雙星,很可能由一顆有效溫度約為100000的電離星和一顆光譜類型為A0的伴星組成。
-
在6500光年之外,雙子座天文臺,拍攝到美麗的行星狀星雲!
來自雙子座天文臺拍攝的最新圖像,顯示出引人注目的行星星雲CVMP 1,行星星雲是一顆巨星爆炸結果,也是一個輝煌但相對短暫的天文奇觀。隨著這個行星狀星雲的前身恆星慢慢冷卻,這個天體沙漏將耗盡時間,並將在數千年後慢慢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
圖片中的天文學|變星、行星狀星雲與星暴星系
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深空天體,一個是位於右上角呈圓形的行星狀星雲M97,亮度約為9.9等,另一個是位於左下角側面朝向我們的棒旋星系M108,亮度約為10等。兩者在照片裡看上去似乎相隔不遠,這是因為它們都位於我們同一個視線方向附近。實際上,M97距離我們只有2600光年,而M108的距離超過4500萬光年。
-
圖片中的天文學 | 變星、行星狀星雲與星暴星系
行星狀星雲是中低質量恆星演化至紅巨星末期時形成的,由稀薄電離氣體組成有明晰邊緣的小圓面狀天體。中心恆星最終會成為一顆白矮星,被它拋出的氣體因為受到該恆星的紫外輻射照射而發光。在梅西葉星表中只收錄了四個行星狀星雲,M97是其中赤緯最高的一個。1781年2月16日梅尚發現了這顆天體,1844年威廉·史密斯首次將它歸類為行星狀星雲。
-
美麗而詭異的行星狀星雲
近日,由三位香港大學天文學家組成的團隊宣布了他們對銀河系中成千上萬個行星狀星雲的距離的更精確的評估結果,並在皇家天文學會的月刊上進行了發布
-
行星狀星雲,恆星一生中最美的瞬間
然後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形成絢麗的行星狀星雲。 其實,行星狀星雲和行星沒有半點關係。在200多年前,天文學家赫歇爾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發現天上有些可以看到圓面的天體,看起來很像行星,於是命名為「行星狀星雲」。 銀河系中大約有3000個行星狀星雲。相對於恆星數十億年的生命歷程,行星狀星雲只持續約一萬年,可以說它是恆星一生中最美的瞬間。
-
每日一圖|行星狀星雲Abell 78
行星狀星雲Abell 78佔據了這張望遠鏡彩色照片的中心位置。圖中閃耀著光芒的銀河系恆星的顏色取決於它們的表面溫度,黃色的比太陽溫度低。而藍色的則比太陽熱。Abell 78的輝光,出自從熾熱的中心恆星拋出的物質薄層中電離原子的特徵發射。
-
天空中最著名的行星狀星雲之一「貓眼星雲」
貓眼星雲NGC 6543是天空中最著名的行星狀星雲之一。它是已知的星雲中結構最複雜的之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高解析度觀測圖像揭示出其中獨特的扭結、噴柱、氣泡以及纖維狀的弧形結構。它的中心是一顆明亮、熾熱的恆星,約1000年前這顆恆星失去了它的外層結構,從而產生了貓眼星雲。
-
這幾根「柱子」高達5光年正在崩塌?
喜歡天文的朋友對「創生之柱」都不陌生,它是位於老鷹星雲中的一大團星雲狀物質,老鷹星雲又名鷹狀星雲M16等,位於巨蛇座尾端,距離我們約6500~7000光年,形狀宛如一隻展翅飛騰的老鷹而得名,兩端距離最少可達100光年,星雲中有大量的氣體和塵埃,是一片電離氫富集區,也是銀河系中的重要恆星誕生區。
-
科學家捕捉到1600光年外「骷髏星雲」:景象迷人
11月2日,據外媒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通過使用智利帕瑞納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觀察到了「骷髏」星雲(NGC 246)一些令人驚嘆的細節。據了解,「骷髏星雲」距離地球大約有1600光年,是位於鯨魚座的一個行星狀星雲,顧名思義,其外形與頭骨十分相似。
-
一光年能有多遠?可能適宜居住的行星距離地球僅4光年
銀河系浩浩蕩蕩直徑16萬光年,我們的太陽系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存在,與太陽同等級的恆星至少有數千億顆。除了星系以外,宇宙中還充斥這大量的星雲,星際塵埃,類星體與黑洞,我們人類想要在其中遨遊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到底該如何下手,我們才能打開星際移民的第一步呢?
-
圖文:哈勃望遠鏡拍到銀河系罕見的行星狀星雲
據美國每日太空網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日前拍攝到銀河系內一個罕見的美麗行星狀星雲NGC2818,它隱藏在一個距離地球1萬光年羅盤星座的恆星團內部這張精美的圖片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廣角行星2號相機於2008年11月份拍攝的,其彩色部分分別代表著該星雲的噴射釋放物質,它們共同組成細絲狀漩渦結構,其中紅色部分代表氮氣、綠色部分代表氫氣、藍色部分代表氧氣。行星狀星雲NGC2818包含著類似太陽恆星的外層區域,這樣的恆星在其生命最後階段將分散釋放到宇宙星際之間。
-
哈勃望遠鏡拍到銀河系奇特行星狀星雲(圖)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的行星狀星雲NGC 2818中國網1月19日訊 據美國每日太空網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日前拍攝到銀河系內一個罕見的美麗行星狀星雲NGC2818,它隱藏在一個距離地球1萬光年羅盤星座的恆星團內部
-
歐洲天文臺發現一隻巨大「蝴蝶」,長約兩光年,是兩顆恆星的傑作
,比如恆星氦閃、紅巨星噴發、超新星爆發等劇烈的星體活動形成的星雲,這類的星雲規模相對較小,屬於行星狀星雲。行星狀星雲都是環狀或對稱圖形的星雲,編號為NGC 2899,它也是一種行星狀星雲。這個蝴蝶狀的氣泡星雲主要由氫和氧等氣體構成,氫氣在氧氣周圍發出紅光,而氧氣只發出藍光,該星雲直徑約2光年,位於距離地球約3000~6500光年的地方,具體的距離還不太確定,天文學家判斷其溫度可高達1萬攝氏度。
-
歐洲天文臺發現一隻巨大「蝴蝶」,長約兩光年,是兩顆恆星的傑作
,這類的星雲規模相對較小,屬於行星狀星雲。 行星狀星雲都是環狀或對稱圖形的星雲,比較知名的有貓眼星雲、啞鈴星雲、環狀星雲、玫瑰星雲、啞鈴星雲、愛斯基摩星雲
-
天發現距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也許幾千年後它就會消失
在距離我們地球幾千光年之外,有一隻「太空蝴蝶」,周身呈現明亮的藍色,此外還有紫色和紅色的雲,這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如此清晰和詳細的一隻「蝴蝶」。距離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這個蝴蝶星雲因形狀與蝴蝶相似而得名,實際上它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一個圍繞著一顆尚未爆炸的古老恆星形成的巨大氣體雲。位於智利的歐洲空間天文臺ESO最近拍攝到了這顆星際物體的生動圖像。這個星雲被稱為NGC2899,其中NGC代表一個總的目錄,其中列出了星雲和其他類似的天體。
-
3800光年外有一隻「翅膀」長達3光年的「蝴蝶」,仍然在快速變大
星雲被認為是「萬物的初始」,因為星雲中可以誕生星球,無論是行星,行星,小行星還是彗星,都是從星雲中形成的,我們的太陽系就來自於一片原始星雲。第3種是由恆星噴發出的氣態物質形成的星雲,包括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遺蹟,不過後者也可以歸屬到行星狀星雲之中,一般意義上的行星狀星雲指的是恆星晚期階段大量噴發出各種氣體,最後恆星漸漸熄滅形成白矮星,這樣的星雲一般在圓盤或者環狀邊緣
-
在行星狀星雲中發現超近距離恆星
行星狀星雲是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發光外殼,它們像我們的太陽一樣,是由恆星的外層形成的,在演化的最後階段被拋出。在許多情況下,與附近伴星的相互作用在這種物質的噴射和由此產生的行星狀星雲中複雜結構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
哈勃望遠鏡發現:在2萬光年外的這個星團中,行星真的很難形成!
韋斯特倫德2號位於2萬光年外,是一個研究恆星演化過程的獨特實驗室,因為它相對較近,相當年輕,並且包含大量的恆星。哈勃太空望遠鏡對韋斯特倫德2號恆星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研究,發現圍繞星團中心附近恆星的原行行星盤前身神秘地沒有大型、密集的塵埃雲。
-
恆星生命的終點不只是超新星爆發,還有號稱宇宙之眼的行星狀星雲
,雖然名字這麼叫,但實際上行星狀星雲與行星一點關係也沒有,人們通過高倍望遠鏡便可以觀測到,行星狀星雲有纖維、斑點、氣流和小弧等複雜結構。銀河系的環狀星雲M57,位於北天的天琴座內,大小約為一光年,距離地球約2000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