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大學生在青島前海海岸清理滸苔。 李紫恆 攝
東方網7月3日消息:滸苔綠潮連續第四年在山東沿海出現,並於近日在山東省日照市和青島市以及江蘇省連雲港陸續登陸,威脅沿岸旅遊業和海水養殖。專家認為,滸苔作為海水富營養化的典型表現生物,是大海對人類過度經濟活動的反映。
滸苔綠潮登陸山東沿海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利用衛星、飛機、船舶和海洋站對黃海滸苔綠潮進行監視監測,27日在青島南部海域有較大面積滸苔漂浮,覆蓋面積約400平方公裡,分布面積約13900平方公裡,最北端外緣線已進入膠州灣。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滸苔綠潮已在山東省日照市和青島市薛家島和團島部分沿海登陸。
記者近日在青島市薛家島銀沙灘看到,連綿幾百米的沙灘上堆積著綠色的滸苔,接近沙灘的海面上也有一條寬兩三米的條帶狀滸苔連綿數百米長,海邊散發出一股海草的腥味。岸邊一塊空地上絮狀的滸苔已經失去水分,像綠色的棉花一樣堆積在一起,附近仍有工作人員將滸苔不斷地送往這裡堆放。
在海邊經營摩託艇的業戶孫洪濱說:「當地政府部門、旅遊公司和海邊業戶從25日開始打撈,搭起了滸苔攔截網,這兩天總共有六七百人參與打撈。今年滸苔比去年的大,估計和2008年差不多。我跑摩託艇比較了解外海情況,若要不是攔截網,現在靠近沙灘的這一片海域全部都會是滸苔。」
滸苔雖然無毒,但已對青島市部分沿海旅遊業造成了影響。孫洪濱說:「原來每天都有5000人至6000人來銀沙灘遊玩,現在由於滸苔的原因,也就幾百人,損失肯定不少。而且滸苔還容易將海邊遊人絆住,昨天就有一個小男孩在海邊遇險,幸虧後來被救了。」
滸苔綠潮除對沿海旅遊業造成影響外,還直接威脅沿海的水產養殖,特別是養殖的扇貝和鮑魚。「2008年大規模滸苔暴發,由於滸苔不僅消耗氧氣,而且覆蓋了海面,導致大量養殖鮑魚缺氧死亡,給漁民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薛家島邊防派出所指導員趙鵬說。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預測,未來3天滸苔將以每天7公裡至9公裡的速度繼續向偏北方向漂移,將影響青島市琅琊臺灣、古鎮口灣、靈山灣、唐島灣和薛家島及團島至嶗山頭一帶近岸海域並陸續登陸。
滸苔是人類過度經濟活動的「附產品」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逄少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黃海連續四年暴髮漂浮滸苔綠潮,敲響了黃海近海生態環境惡化的警鐘,說明沿岸人類的經濟活動已經讓黃海生態環境脆弱不堪,滸苔劇增反映了黃海近海海域氨氮水平達到滸苔大量出現的條件,滸苔是海水富營養化的典型表現生物。
中國科學院和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的前期研究發現,青島附近海域並不存在滸苔的早期生命形式,滸苔是從黃海南部受洋流和風力影響漂浮而至。逄少軍介紹,目前,根據前期研究成果,他們認為滸苔在黃海南部形成的原因存在兩種可能,均與人類過度排放氨和氮有關。
一是滸苔作為一種在巖石或者其他附著物上的定生海藻,一直在黃海中南部沿海的潮間帶或者潮下帶存在,近年來可能由於全球氣溫變化,定生的藻床在春夏季溫度上升,光照強度增強,光照時間增長,加之在人類排放氨氮量增加的條件下,形成大量漂浮滸苔,在洋流和風力的作用下邊漂浮、邊生長至山東沿海。
另外一種原因便是黃海中南部沿海灘涂近年來大規模進行海水養殖,海水中氨氮量增加,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在春夏季合適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以及特殊的表層海水特徵,比如局部透明度加大等,便形成大規模漂浮滸苔。
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劉峰等作的一項調查表明,黃海南部沿海淺灘有大量浮遊的滸苔前期生命形式,最高每升海水中有3000餘個滸苔的早期生命形式。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今年1月至5月的一項調查也表明,黃海中南部各類養殖池塘、紫菜養殖區、鹽場、河口內滸苔等綠潮生物廣泛,但由於今年氣溫偏低,致使滸苔進入快速生長期的時間較晚。劉峰說,滸苔的暴發存在三個必備要素,一是前期滸苔生命形式的存在;二是適應的水溫和光照;三是大量的氨氮。因此,無論是哪種可能性成立,海水中富含氨氮都是形成滸苔的必備要素,滸苔綠潮災害和沿岸經濟活動密切相關。
抗擊滸苔除了打撈更應反思
針對日益逼近的滸苔綠潮,山東省沿海各地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在各自行政區域範圍內,以綠潮離岸5海裡範圍為重點,正採取措施,組織打撈和處置工作,重點保障航道、旅遊景點、海水浴場、主要海灣和重要漁業水域的水質清潔。近日記者就在青島市沿海看到當地居民、邊防和海警官兵正在打撈已經靠近岸邊的滸苔。
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黃聿頌介紹,青島市已從19日起,派出4艘執法船,每日分東西兩線進行海上巡航監視,及時掌握滸苔漂移動態;組織66艘大馬力船隻,編組成滸苔應急大隊,並在膠南市積米崖和嶗山沙子口港設置了兩處滸苔卸港點,應對滸苔綠潮。
同時,日照市也成立了綠潮災害應急處置隊伍,沿岸劃分了責任區,對於責任區內發現的綠藻,相關部門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清理打撈,加強監視監測,密切掌握各自責任區災害動態情況,及時上報。
但逄少軍表示,待滸苔形成後進行打撈是無奈之舉,因為滸苔生長的速度非常快,在理想條件下,它每天的生長速度能夠達到36%,而且它還邊漂浮邊放孢子,能夠不斷地繁衍生息。
此外,滸苔的生存能力十分頑強,逄少軍等正在開展的一項研究工作表明:滸苔在低溫、低氧和低光的條件下仍能生存,甚至在底泥中也能存活3個月以上。因此,即使今年將海面滸苔打撈完畢,漂浮滸苔遺留下來的大量後代將長期存活在黃海水中,繼續生存,待來年氣溫回暖,光照增強,滸苔綠潮有可能再次來襲。
因此,逄少軍認為,有關部門應對滸苔的科技研究投入專門資金,組織專業的海藻科技人員研究和明確大規模滸苔漂浮的成因,從源頭上根治綠潮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