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神探夏洛克特有的「記憶宮殿」想必印象深刻。 在影片中,記憶宮殿展現出了福爾摩 斯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有網友曾經用長文分析過他的記憶宮殿並得出結論 :卷福的記憶宮殿一共有兩個 :一個是法庭,代表著頭腦、邏輯和推理,由哥哥邁克羅夫 特統治 ;另一個是貝克街,代表著心靈、 愛和欲望,由助手華生統治。
作為一種記憶方法,「記憶宮殿」到底是什麼樣?我們也能像福爾摩 斯那樣用它思考嗎? 歷史悠久的空間記憶術 記憶宮殿,或稱位置記憶法、心智漫步,是 一種歷史悠久的記憶術,它的要點就是在 腦內建立虛擬的空間場景,並把各種信息與空間產生聯繫。
根據古羅馬哲學家西塞 羅(Cicero)所記載,記憶宮殿的首創者是詩人西摩尼得斯(Simonides of Ceos)。傳說公元前 447 年前西摩尼得斯在參加一次宮廷宴會時,突然宴會廳外有兩位年輕人來找他。當他走出宴會廳時,年輕人不見影蹤,宴會廳屋頂卻突然坍塌, 砸死了廳內所有客人。由於屍體血肉模糊 無法辨認,他只能在記憶中重溫宴會的場 景,回憶出了不同位置的客人名稱。這件事後,西摩尼得斯意識到可以憑藉聯繫帶 有位置信息的意識圖像,來記憶所有事件。
事實上,修建這個宮殿本身遠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它需要非常強大的空間想像力和集中力。宮殿的選擇也十分重要,例如有人選擇了自己的房間因 為足夠熟悉,還有人選擇了自己的身體作為記憶的 載體。「修建」這座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宮殿十分費時,也很枯燥,記憶宮殿,科學怎麼看? 雖然科學家們無法走進福爾摩斯的內心世界,但他們仍然想盡各種方法 來研究這種古老記憶術的機理。研究記憶宮殿有很多挑戰性,例如訓練過程十分耗時,個體差異非常大, 想像過程無法切 實測量和監控。不 過,不少研 究還是提示我們,將空間與記憶 聯繫起來確實有它的道理。 早期針對超級記憶者的腦掃描研究發現,90% 的被試都使用了記憶宮殿式的記憶法。
據科學研究, 任何一個有序的、有較強空間方位感的場 景其實都擁有成為記憶宮殿的潛力。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想,為了提高記憶力,我也趕緊去學習記憶宮殿的方法吧! 記憶宮殿確實是很有效的記憶方法, 但它的原理其實也就是反覆的整理和歸類,在有些情況下記憶效果甚至可能還不如背誦抄寫。而作為記憶載體的「宮殿」 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建立起來的,它很可能需要每天長達數小時的高強度練習, 才有可能在很長時間之後形成一種自主的 記憶習慣。
不過,如果單純作為興趣或者對大腦的訓練,適當學習和使用一些記憶術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