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氣象「掌門人」:回歸是民族記憶,祖國是堅強支撐

2021-01-14 中國氣象

近年來,粵港澳三方交流更緊密,開展互訪、研討會和培訓課程不計其數。通過深入交流,三方已實現共享實時觀測數據,合作建成閃電定位網絡,分享暑熱壓力測量技術,並就颱風及暴雨等重大天氣過程交換意見,這對三地的業務運作起著積極的作用。而粵港澳共同發展和營運的大珠三角網站亦為區內公眾提供最新的天氣警告、預報和實況觀測,利便旅客和跨境工作及上學的人士。稍後這項服務將擴展至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更多民眾。

2017年2月27至3月1日,第31屆粵港澳氣象科技研討會暨第22屆氣象業務合作會議在香港舉行,來自廣東省、香港及澳門的40多位氣象專家聚首香港,共同就三地的氣象研究成果、業務發展和未來合作事宜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無論作為香港氣象工作者還是一名普通香港市民的視角,我能深切感到改革開放給祖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內地經濟進入高速增長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不足四百元大幅提升至2017年的接近六萬元。而受惠於內地的經濟發展,同期香港亦有可觀增長。而祖國的大發展,也給香港氣象事業帶來新支撐、新機遇與新挑戰。


對於氣象工作來說,科技發展一日千裡,要追上時代急速轉變的步伐,深入的技術合作必不可少。香港天文臺與深圳氣象局在數值天氣預報技術上的合作便是一個好例子。自2011年起,香港提供專業預報知識和技術,而深圳則提供高運算的電腦資源及設備,運算結果雙方共享,有效運用資源為兩地民眾帶來更優質的氣象服務。2018年,港深更攜手舉辦全球氣象人工智慧挑戰賽,邀請專才利用氣象大數據和深度學習,以改進降雨臨近預報。


回看過去數十年間,內地氣象事業發展蓬勃,氣象服務亦更多元化、現代化,為民眾提供各種各樣優質及新型的服務,在建設氣象設施方面更是相當令人矚目。現今,內地的自動氣象站星羅棋布,多不勝數;天氣雷達已建成有一百七十多座,可無間斷監測惡劣天氣;風雲四號衛星更帶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的全局觀測。這些觀測數據對香港以至亞洲區域的氣象服務發展都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針對颱風「天兔」的粵港視頻會商會上,香港天文臺預報員通過視頻系統分析預報意見。


2018年9月13日,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颱風「山竹」,中央氣象臺與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舉行歷史首次三地聯合視頻會商。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香港回歸以來,內地與香港的合作從數據交換和共建氣象站開始,逐漸發展至高運算電腦和深度學習等高端應用。展望將來,我們將在精細化預報、多災種預警、人工智慧、共享氣象軟體、遙感觀測應用等多方面更緊密地合作。香港與內地氣象部門將聯起手來,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全世界提供更多元化、更先進、更優質的氣象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見證香港回歸20年
    從1975年「北京-香港」的氣象電報電路開始,內地與香港在氣象方面的合作逐漸密切。香港回歸20年來,雙方的溝通合作更加暢通,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擴大,為推動區域氣象合作和區域防災減災提供了有力支撐。
  • 華僑華人話香港:時間是最好裁判 回歸後繁榮有目共睹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慶典臨近,香港慶回歸氣氛漸濃,6月27日晚,在維多利亞港灣兩側霓虹閃爍,大廈上的電子屏「升起」巨幅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交替展現,並有「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祝賀香港回歸20周年」字樣。
  • 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用英文咋說?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治權力。咱們首先一起回顧一下1997年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習大大將在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the inauguration of the 5th-term
  • 關於香港局勢必須認清的真相(之三)—— 香港的前途命運繫於香港...
    持續兩個多月的遊行示威活動特別是極端暴力行徑,對香港法治、社會秩序、經濟民生和國際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香港正面臨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令所有關心香港、珍愛香港的人倍感痛心。「和氣致祥,乖氣致異」。香港雖有不錯的家底,但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也面臨很大挑戰,經不起折騰,經不起內耗。
  •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暨第九屆執行委員會...
    央廣網香港6月16日(記者周偉琪)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暨第九屆執行委員會就職典禮,已於 6 月 14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三樓大禮堂盛大舉行。是晚出席嘉賓包括政商界名人,冠蓋雲集,高朋滿座,見證新一屆執行委員會就職,熱鬧非凡。
  • 回歸十年中央領導關心香港 時刻把香港放在心上
    (今日中國)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 陳斌華 李凱 張勇)6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一行乘機抵達香港,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
  • 慶香港回歸十年
    這一奇蹟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香港同胞有能力管理好、治理好香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有能力把香港的事情辦好、保持香港繁榮穩定,能夠把「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的現實,並不斷推進「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  在香港回歸十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本版特刊發一組回顧文章,以饗讀者。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10年,「一國兩制」得以實施,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項創造。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見證香港回歸20年
    從1975年北京--香港的氣象電報電路開始,內地與香港在氣象方面的合作逐漸密切。香港回歸20年來,雙方的溝通合作更加暢通,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擴大,為推動區域氣象合作和區域防災減災提供了有力支撐。
  • 香港各界慶祝回歸:希望香港未來能夠安定繁榮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三周年,香港各界紛紛舉辦慶回歸系列活動,傳遞各界對於香港國安法通過的喜悅心情,表達對香港未來更好發展的堅定信心。回歸祖國二十三年,香港凝心聚力再出發。
  • 香港18區中小學生啦啦隊比賽 正能量慶香港回歸
    香港18區中小學生啦啦隊比賽 正能量慶香港回歸 2014-07-01 21:19: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記者李啟瑋)在香港各界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七周年之際,星光熠熠的香港伊利莎伯體育館1日迎來了香港一群中小學生,他們用活力四射的啦啦隊舞蹈為香港注入了健康蓬勃的正能量。
  • 緬甸克欽邦華人僑團發表聲明慶祝香港回歸,堅決支持中國推動涉港...
    6月29日,緬甸克欽邦華人僑團發表聲明慶祝香港回歸,堅決支持中國全國人大推動涉港國安立法,全文如下:   緬甸克欽邦地區各華人華僑社團聯合聲明   2020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3周年,23年來我們看到香港在祖國懷抱裡,備受寵愛。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回歸的歷程,不僅有祖國在國際上的努力維權,還有愛國人士的努力與國際友人的支援,馬首銅像即由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生前斥資6910萬港元購回,並於2019年11月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在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的當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也開展了,何鴻燊的女兒何超瓊在視頻致辭中深情地說: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也是國家走向復興的巨變之路,每一步都牽動所有愛國同胞的心。
  • 國家的關心,我們親身感受到(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人物訪談)
    20年後,董建華已是滿頭白髮的耄耋老人,依然在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操勞奔波。在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日前夕,董建華身著筆挺的西裝,欣然赴約,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一國兩制』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  「最難忘的一個時刻,就是看著英國的國旗降下來了,我們的五星紅旗升上去了。那是一直盼望著的時刻,香港回歸祖國了,我永遠不會忘記。」
  • 《我和我的祖國》:也同歡樂也同愁
    以此來看,《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感染力很強的作品。不同年齡的觀眾群應該都能從充滿年代質感的畫面中找回關於自己和祖國的記憶。6個故事都轉化為了可觸摸的細節,主角都是小人物,他們是歷史中「沉默的大多數」。《相遇》裡的「高遠」是為「兩彈一星」事業犧牲的無名英雄,領導被他感動,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 專訪香港天文臺「掌門人」岑智明|氣象業務資源共建共享造福兩地民眾
    2001年,香港天文臺與中國氣象局籤署的《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安排》具有裡程碑意義,自此,兩地氣象合作進入新的高度。這些年,合作內容也從分享災害天氣預報技術,到對觀測、預警等氣象資源的共建共享。合作成果有兩點   最突出的合作成果:一是雙方分享了氣象服務經驗與理念。
  • 目擊香港丨迎接香港的「二次回歸」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特派香港前方報導組7月1日,香港中環碼頭朝向的海面上,彩旗飄飄、鼓樂陣陣,百條漁船盛裝齊發,列隊巡遊。國歌聲中,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特區政府紀律部隊的飛機低空掠過,以它們特有的空中語言,向觀禮的人們致意!
  • 逾六千市民擺「我愛香港」陣列慶回歸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 (記者 阮曉)「我愛香港」「I LOVE HONG KONG」「香港加油」……陣陣聲浪響徹維園,7月1日的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迎來超過6000名香港市民聚集,他們以人形陣列擺出「我愛香港」的愛心及英文字母樣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及祖國70周年華誕。
  •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我熱愛我的祖國,我堅信每一次執飛任務,我都能圓滿完成。我有著堅強的毅力和不畏艱險的堅定決心。我呂蕭然,永不止步。 (七) 「孩子們,那是屬於你們的星星,快追!」 我們是流浪少年,有一種愛國方式叫守護家園。 我們最願看到的,是暖屋熱飯,是白晝流星。
  • 「慶回歸、撐立法」 香港市民太平山頂上高唱國歌
    ,揮舞手中的國旗,大聲齊唱國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同時慶賀香港國安法順利通過。,香港島婦女聯會在香港太平山頂發起「七一慶回歸——太平山頂國歌快閃」活動,港島區市民在太平山頂廣場迎著初升的太陽,揮舞手中的國旗,大聲齊唱國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同時慶賀香港國安法順利通過。
  • 院士說丨曾慶存:深耕科研六十餘載,一切為了祖國氣象事業
    《大氣紅外遙測原理》此後,曾慶存又重新回歸到自己所熟悉的數值天氣預報研究領域,並於1979年出版了長達80萬字的大氣動力學和數值天氣預報理論專著《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學物理基礎》第一卷。青年時期,他勤奮好學,為了建設好祖國的氣象事業而不懈奮鬥;中年時期,他刻苦專研,不斷為祖國的氣象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晚年時期,他教書育人,為祖國大氣事業培養出頂尖人才。幾十年來,曾慶存為中國氣象事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研究生和青年學者,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已成長為國家大氣科學研究和業務領域的骨幹和頂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