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製造企業與國際晶片製造巨頭差距有多大?臺積電在近日公布過一份數據,有10億顆7nm晶片實現生產,而我國的中芯國際目前才剛剛完成14nm晶片的量產,並且每月只能生產6000片,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
麒麟晶片停產
如今,臺積電的5nm晶片也即將實現量產,而中芯國際還在探索7nm工藝,短時間內無法完成7nm晶片的量產,所以中芯國際也無法為麒麟晶片代工,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華為只能宣布麒麟晶片暫時停產,開始向聯發科採購大量的晶片備用。
臺積電取消合作後,美國再次對華為實施新禁令,要求聯發科不能向華為出售晶片,這導致聯發科3000萬套手機晶片賣不出去,只能找小米、OV等手機廠商幫助,美國此舉不僅影響到聯發科發展,還瞬間摧毀聯發科的布局,高端市場就此破產。
就在近日,有媒體爆料國內首個高標準12英寸晶圓廠落地,據了解是由聞泰科技投資120億,在上海成立首個12英寸規級晶圓廠項目,這對我國半導體行業來說有很大的意義。
我們不能再期待西方國家的科技無國界的幻想,那樣只能讓我們的科研技術落後於他人,我們要自主生產並掌握核心技術,這樣才不用擔心被西方國家限制,12英寸車規級晶圓廠的成立標誌著我國半導體的發展。
筆者相信中國能造出自己的晶片,畢竟以前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無法造出原子彈,而先輩用行動打臉所有看不起我們的人,我們不比別人少個腦子,別人能做的,中國人也能做到,而目前我們缺的是目標和決心。
文/秦楓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