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生物相關影響因子點評

2021-01-08 生物谷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131.723, 就因為一個人寫的一篇綜述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59.558 臨床科學家的最愛吧?

LANCET 44.002

Nature biotech 超越CNS 達到43.11, 所以單純看「分」,韓春雨老師終於得到一絲安慰

nature 38.138

science 34.661

cell 28.71 (好慘,一方面幹細胞熱度下降,另外cell 不發基因組文章,現在也開始收了,看來再牛的雜誌也扛不住啊)

NATURE METHODS 25.328

Cell Stem Cell  22.387 (連續下降啊)

CANCER CELL 23.214

Cancer Discovery 19.783 (癌症領域的兩個頂刊)

CANCER RESEARCH 8.556 (cancer 領域的角色期刊)

NATURE CELL BIOLOGY 18.699

Cell Metabolism 17.303 (實驗室一個老師最愛,但也沒發過)

CELL RESEARCH 14.812 (超越Molecular cell, nature structure等幾個它想超越的雜誌,確實中國最牛期刊)

MOLECULAR CELL 13.958 比較平穩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13.338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12.709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2.575  (一個臨床相關的基礎科研雜誌,口碑不錯)

GENOME RESEARCH 11.351

GENOME BIOLOGY 11.313 (信息領域的兩大旗艦刊,基本持平了,而且genome biology 一直在升)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329 略降,但還算穩定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 10.581 (信息領域的另外一大牛刊)

BIOINFORMATICS 5.766 漲了

GENES & DEVELOPMENT 10.042

DEVELOPMENTAL CELL 9.338  (發育的兩個很好的雜誌,衰落的有點厲害,尤其是DEVELOPMENTAL CELL)

Nature Protocols 9.646

EMBO JOURNAL 9.643

PNAS 9.423 相對穩定住了

NUCLEIC ACIDS RESEARCH 9.202 也很不錯了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8.717 (細胞領域很不錯的雜誌)

PLOS BIOLOGY 8.668 (PLOS 系列最好的旗艦刊,都降到這個樣子了)

PLANT CELL 8.538 植物領域旗艦刊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8.399 信息領域綜述期刊,看到很多中國組發,不過不太穩定

eLife 8.303 諾獎得主辦的刊,太坑了,漲的有點慢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8 中國科學院的新刊,第一年影響因子有8

Cell Reports 7.87 有點低

EMBO REPORTS 7.739 降下來了,但還好

GigaScience 7.463 華大力挺的一個雜誌,很多沒有發表的數據發在上面,關注不多,還不太知道運營模式

Science Signaling 7.359 sciecne 旗艦子刊,看來對science advance 不要寄太多希望了,估計不會超過這個

Molecular Plant 7.142 成了cell 的子刊果然大漲,上海辦雜誌很有一套啊

Stem Cell Reports 7.023 過7了,在幹細胞降溫的現在還能漲已經很好了,估計明年還能漲

BMC BIOLOGY 6.967 BMC 旗艦刊,略降

PLoS Genetics 6.661 太慘烈了,不忍多說,PLOS 系列啊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6.459 感覺這是一個正常水平

DEVELOPMENT 6.059 又一個發育領域的好雜誌

STEM CELLS 5.902 老牌幹細胞雜誌,被分流太厲害,降到6以下了,還有天理嗎

FASEB JOURNAL 5.299

DNA RESEARCH 5.267

Scientific Reports 5.228 略降,希望能守住5,不然好多人都哭了

Oncotarget 5.008 越來越水,我一個同學投了,祝福啊

Epigenetics & Chromatin 4.873

Open Biology 4.822  想當初waston 號稱把DNA雙螺旋後最重要結果發在了這個上面

Epigenetics 4.774

GENETICS 4.644

HUMAN REPRODUCTION 4.621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4.587 相對其他幾個PLOS 這個比較穩定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RNA 4.519 這個RNA 不是RNA

RNA 4.344 這個RNA才是真的RNA

RNA Biology 4.076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4.258 發稿量太大,不過不耽誤是nature index

CELL CYCLE 3.952

PLoS One 3.057 對很多中國學生3 是一個坎

Protein & Cell 3.817 估計還要繼續漲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3.981 離4就差一點了。(生物谷Bioon.com)

更多閱讀:

2016(2015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2016年SCI影響因子新鮮出爐!(2015年版)

 

下載生物谷APP,查詢最新2016影響因子

相關焦點

  • 2015(2014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響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數都產生了變化。本文中谷君選取了生物醫學類中排名前20的期刊,並就他們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整理。梅斯醫學的期刊智能查詢系統已經對影響因子進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訪問http://www.medsci.cn/sci/進行查詢。點擊下載期刊助手APP,影響因子隨手可查!
  • 2016年SCI影響因子新鮮出爐!(2015年版)
    2016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 北京時間6月14日,湯森路透《SCI期刊分析報告》(Journal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一本雜誌質量高低的標準之一,並且能夠帶來科學以外太多的東西:教職、基金申請、學術影響力等。儘管很多學者批評過雜誌的影響因子,但是在發表論文時,他們仍舊是頂級雜誌的擁躉。
  • 滾蛋吧,影響因子!出版界聯合發文呼籲影響因子改革
    2016年7月26日/生物谷BIOON/--一流期刊的出版精英想要終結影響因子這一指標的不合理使用。這一潮流就是抵抗影響因子---出版業最有爭議的指標之一---及其它對科學的巨大影響。在多家公司的計算和出版商的推動之下,本年度的期刊影響因子是一份期刊在過去兩年發表的論文的平均引用次數的衡量值。
  • 2014年(2013版)SCI影響因子點評
    2014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今年的SCI雜誌影響因子似乎來的有點遲,等待對於許多科研人員,尤其是研究生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但是小編相信好事多磨,根據之前科學網孫學軍的預測版本,咱們一起盤點一下今年影響因子的變化。1.CA-CANCER J CLIN的影響因子。去年打破記錄到150多分,今年將回歸到100分左右。今年CA-CANCER J CLIN影響因子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一路飆升至162.5。對比排名一二位的數量級差異,腫瘤研究的熱度就可想而知了。
  • 新東方萬猛:2015高考生物答案解析及試題點評
    新東方萬猛:2015高考生物答案解析及試題點評 2015-06-08 20:21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2015 SCI 影響因子出爐!
    備受矚目的 2015 年 SCI 期刊影響因子於 6 月 14 日發布,醫學類排在第一仍然是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今年影響因子為 131.723,第二的是 NEJM,影響因子為 59.558
  • 2018年頂級期刊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類)
    2018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已於6月23日公布,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會在下一年度出來。因此今年公布的影響因子是統計的2018年度sci期刊分析報告。
  • 宏基因組 微生物組 微生態雜誌簡介及2019最新影響因子
    後臺回復影響因子,獲得2019最新完整版影響因子、中科院分區、精選本領域雜誌影響因子等詳細信息。綜合類綜合類就直接上CNS,也稱NSC,不熟悉這個新詞那應該還不算生物領域的同行。較去年相比,Nature上升2分,Science基本不變,Cell上升5分。
  • 影響因子發布,亮點紛呈(MedSci點評)
    但國內其它一些雜誌,如中華醫學雜誌,中國藥理學報,WORLD J GASTROENTERO,ASIAN J ANDROL,以及新進入的NRR和中國結合醫學雜誌,影響因子基本不變。2 影響因子Top 10座次。毫無疑問CA-CANCER J CLIN再次高居第一,而且超過90分!MedSci會員一年前預測正確!見:http://www.medsci.cn/sci/submit.do?
  • 最新| 2017年SCI影響因子發布 各領域醫學期刊全都有
    分數的漲跌變化,也影響接下來一年的命運。今天,第一時間整理相關今年生物醫學雜誌的影響因子情況,分享給諸位網友。從2008年以來,CA-CancerJClin就牢牢把握了影響因子榜單的第一名,甚至連大名鼎鼎的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都只能屈居次席。今年,CA-CancerJClin又創新高,其影響因子高達187.04!
  • 學術論文影響因子(IF)的前世今生
    目前為止,SCI與影響因子相關的業務已經被轉手三次,1988年,SCI創建者加菲爾德把ISI 超過50%的股權賣給JPT 出版公司(JPT Publishing)。1992年4月,湯森路透以2.1 億美元價格收購JPT 出版公司。
  • 宏基因組 微生物組 微生物生態領域雜誌簡介及最新影響因子
    XXX代表專業領域頂級期刊,影響因子範圍10 - 40,只是學科不同,但不影響其作為各領域頂級期刊的地位。雖然自然生物技術前幾年引影響因子高於自然,但很多文章仍是自然拒稿轉投的產物。自然主刊的認可度和傳播影響是其它雜誌無法比擬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開創性研究成果,主要承接自然及子刊拒稿的頂級研究。
  • 2018年頂級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預測!
    對於很多科研人員和廣大的學生而言,新一年期刊的影響因子尤為牽動。此外,隨著中國科研實力與發表文章水平的提升,大家也逐漸關注和重視相關期刊的學術影響力。目前,我們已經可以大致估算2018年年中發布相關期刊的影響因子,藉此可以為大家做出一定的參考。
  • 宏基因組/微生物組雜誌簡介及2020最新影響因子
    後臺回復影響因子,獲得2020最新完整版影響因子總表,同時還整理了微生物領域、生物技術與應用微生物領域、環境科學、以及精選本領域相關期刊等詳細專業子表。綜合類綜合類就直接上CNS,也稱NSC,不熟悉這個新詞那應該還不算生物領域的同行。
  • 爭議刊:影響因子「過山車「,大量稿件被撤回,網評一邊倒!
    1 期刊介紹Artificial 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是一門跨學科期刊,在人工細胞、納米醫學和健康相關生物技術的融合中發表了高質量的開放獲取研究。該期刊著重於原始研究,以證明改變遊戲規則和顛覆性的技術、新概念和創新實驗方法。
  • 2019影響因子正式出爐|各領域頂尖期刊先睹為快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6月20日,2018年SCI影響因子正式出爐。知社學術圈第一時間為您整理各個學科頂尖期刊影響因子,先睹為快。本文僅為學術信息傳播,請勿用於其他用途。在2018年的影響因子榜單上,CA神刊依舊獨佔鰲頭,但相較其2017年的成績(244.59)略有下降。中國期刊NSR與Sci. Bull.雙雙殺入綜合類期刊前10名,其中NSR勁頭最盛,穩居第三,僅次於Nature與Science!
  • 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登上世界殿堂級學術期刊!影響因子144.8!
    中國學者在殿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影響因子144.8!  學術界殿堂級期刊——CA,全名為: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請睜大眼睛看清以下數據:  全球最高影響因子雜誌,2015最新影響因子144.8!  目前唯一一個影響因子100以上的期刊!  甩第二第三名幾條街的距離!
  • 2017年SCI影響因子發布,幾家歡喜幾家愁
    但從影響因子來說,四大刊總體分數都在上漲,但是差距依然存在:NEJM 72.406(2015年:59.558;2014年:55.873)The Lancet 47.831(2015年:44.002;2014年:45.217)JAMA 44.405(2015年
  • 醫學與生物工程SCI期刊,影響因子連續平穩增長
    愛思德學術(IAAST)編輯部新晉合作SCI期刊一本,影響因子0.8,中科院4區,接收醫學、生物工程領域論文。本刊影響因子多年平穩增長,年發文量小(200以內),論文處理進度快。接收領域醫學和生物工程,包括但不限於:生物電子學,臨床生物力學,生物光子學;醫學成像技術,生物成像;手術技術;監測裝置,呼吸技術,藥物輸送系統;與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相關的診斷和治療程序;人造器官,生物材料;組織工程,生物啟發材料,分子和細胞方法;康復器械;用於臨床醫學的遠程醫療,
  • 2015年最具影響力的國內生物研究!
    那麼在即將過去的2015年裡,中國的生物學者們又做出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對於這些成果,你又有什麼看法?谷君在本文中收錄了一些今年重大的國內研究突破,歡迎關注「生物谷微信」更多精彩等著您!年11月1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謝燦課題組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在線發表論文,首次報導了一個全新的磁受體蛋白(MagR),該突破性進展或將揭開被稱為生物「第六感」的磁覺之謎,並推動整個生物磁感受能力研究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