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 文|蔡秀娟,香港財華社財經記者。
由出版及廣告業務至去年踏足電影業務的十方控股(01831-HK),最近又將目光瞄準了影視城。十方控股日前宣布,以3.4億港元代價收購北京繁星100%股權,北京繁星主要從事位於北京房山區石花洞鳥語林的多功能媒體、度假村及生態旅遊項目的設計、建造及經營。
事實上,自2010年上市以來,主營印刷及廣告業務的十方控股業績就持續見紅,去年全年來自報紙廣告業務的收入按年大跌近51%至1712.7萬人民幣,整體虧損5713萬人民幣。因應印刷媒體逐漸被淘汰,十方控股開始拓展多媒體廣告業務及電影業務,去年委任香港著名導演徐小明為執行長,併購入《葉問3》部分收益權。但《葉問3》陷入票房造假風波,加上內地電影業去年低迷,相較於過去連續10年複合年均增長逾3成,去年內地電影總票房僅按年微增3.7%至457.12億人民幣,拖累影視股表現。
此次收購北京繁星,十方控股希望以此拓寬集團收入來源,但事實真能如此嗎?據悉,該地塊位於北京房山區,距離市中心約40公裡,可計量實用面積約4000畝,計劃發展一座影視城、一個媒體及表演藝術培訓中心,一個多功能度假村、生態旅遊園及旅宿場所。
按原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始施工,明年下半年部分開業運營,首期發展項目資本開支約3500萬人民幣;換言之,十方控股最快要至明年才可能錄得收益,在此之前還需投入大筆資金。但十方控股過去5年持續虧損,截至去年年底的手持現金約1.82億人民幣,銀行借款1135萬人民幣,雖然此次收購部分以承兌票據及發行股份支付,但仍需先支付3400萬港元按金及6850萬港元現金代價。而影視城的投資收益也是一個未知之數,難以憧憬短期內改善公司業績。
目前內地大大小小的影視基地有數百上千個,但真正實現盈利的卻寥寥無幾。當中規模最大的橫店影視城,2015年共接待劇組約170個,接待旅客約1520萬人次,年收入達60億人民幣,而在20年的發展中,橫店影視城的投入已達數百億。或者乍一看這個數字還算可觀,但並非每一個影視城均是橫店。
以西樵山影視城為例,國藝娛樂(08228-HK)於2014年投資逾10億打造西樵山影視城,當時國藝娛樂主席冼國林就表示有信心3年內回本,結果國藝娛樂不但未獲盈利,虧損更持續擴大,截至去年底虧損擴大至3.3億港元。事實上,影視城的收入已不再依靠劇組租場費用,為了吸引劇組入駐,不少影視城更走上「零租場+提供拍攝配套」的路線,轉而依靠旅遊業增加收入;然而,這一模式對十方控股而言到底會是「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呢?
▼十方控股(01831-HK)近年業績表現
■ 編輯|徐冰瑩,財華社財經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