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嬰兒」事件已過2年,明明能讓人類更強大,為何卻遭反對?

2020-11-29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提及2018年熱點,很多朋友都會記得「基因嬰兒」。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將近2年,人類基因組編輯的項目研究還在繼續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基因嬰兒」?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人類基因組編輯技術,通過實驗來修改人體胚胎、精子或者是卵細胞中的DNA,之後移入到母體之中孕育,最終誕下的嬰兒。

為何說這件事是年度熱詞呢?因為從事這項實驗的主導科學家,是我國科學家,而且這件事在公開後,在國際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國內外的科學家都聯名對此強烈譴責。

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件事。在2018年11月26日,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賀建奎,公開宣布在自己的帶領下,一對經過人類基因組編輯的雙胞胎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嬰兒進行了哪些基因編輯呢?

賀建奎表示,由於「基因嬰兒」的父親是愛滋病患者,所以為了避免遺傳,修改了「基因嬰兒」的CCR5基因,這對雙胞胎嬰兒可以天然抵抗愛滋病。

賀建奎為了出名,卻沒想到名是有了,但是卻並不是什麼美名。事發後,賀建奎和參與這項實驗的其他人員,都因非法從事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被緊急逮捕並且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責任。

不過這件事雖然在國內已經平靜了下來,但是在國際上,卻仍然餘波不斷,前段時間,由於如今人類基因組編輯實驗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人類未來2年發展的重要計劃之一,所以,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合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表示人類不應該盲目進行人類基因組編輯的臨床應用試驗,否則很可能會產生無法控制的後果。

為何不能進行人類基因組編輯的臨床試驗?

其實如果從賀建奎「基因嬰兒」事件來看,可能一些朋友會說,這對「基因嬰兒」雙胞胎健康出生,而且也正常成長,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而且還可以避免愛滋病的發生。

但事實上,這麼做的風險非常大,由於體內基因被編輯了,未來伴隨著她們的成長,很可能會發生一些無法預估的問題,同時也讓這對雙胞胎從出生開始,就備受輿論的熱議。

研究者認為,人類社會對於人類基因組編輯這件事,應該是非常謹慎的,而且任何一個國家的科學家,在沒有確認進行人類基因組編輯會萬無一失之前,都沒有權利改變人類的基因庫,否則風險很可能會斷送人類的未來。

那麼,既然看起來這麼做有悖倫理,為何科學家們還要進行這項實驗呢?因為從好的方面來看,如果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完全掌握基因組的編輯,那麼,就可以改良遺傳基因,讓後代變得更加強大。

同時,對於一些無法治癒的疾病來說,也可以通過基因組編輯來讓它們消失。當然,這對於人類來說,仍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去進行研究,像賀建奎的做法,是風險性極大的,所以,才會被科學家們譴責和抵制。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9月7日文章《多國科學家強調:基因組編輯技術尚不能安全用於人類》

相關焦點

  • 能讓人更強大的「基因嬰兒」,2年過後,為何遭到強烈反對?
    能讓人更強大的「基因嬰兒」,2年過後,為何遭到強烈反對?我們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讓孩子出生的時候,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的。基因編輯嬰兒技術在2018年一項叫做基因嬰兒編輯的技術橫空出世,它的出現讓很多父母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時科學家認為這項技術在出現之後也會讓人體變得更為強大,那麼現在這項技術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了呢?首先來說一下到底什麼叫做基因編輯嬰兒,通俗來說就是通過改變的身體裡面基因,對其進行編輯,對人體進行修改。
  • 「基因編輯嬰兒」遭科學界反對 技術發明人擔憂影響臨床研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青雲】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掀起了軒然大波。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學術界密集回應基因編輯嬰兒:堅決反對 強烈譴責!
    近日,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一消息引發各界廣泛質疑。27日,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先後回應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堅決反對。  三部門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爭議如此巨大?專家解析疑問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報導稱。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羅生門:人類歷史轉折點?還是醫學造假醜聞?
    今天上午,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 在深圳誕生的事件轟動一時。然而,這一事件在下午卻出現了諸多疑雲。未經醫學倫理審查報備?午後新京報從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獲悉,深圳衛生部門已介入核實「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此項試驗進行前並未經醫學倫理報備,官方正開會研究此事。這與此前網傳消息顯示的情況不符。
  • 美駐華使館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文|思考:拷問信仰構築底線
    ,美國駐華大使館發了一篇《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為什麼引發如此大的反對和質疑?》(稍後看文末連結全文)專文談此次何建國團隊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1)引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29日的聲明:「非常不幸而且明白無誤的是,這種強大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首次以如此不負責任的方式應用於人類種系。」
  • 「基因編輯嬰兒」讓世界譁然,這位科學家的底線在哪裡?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驚動全球。這兩天,「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所有涉事方均已澄清和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主要負責人)關係。事件經過: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改造人類真的來了 |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背後還有貓膩:莆田系、偽造書…據人民網 11 月 26 日報導,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兩部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
    科技部通過官網回應說,該事件性質惡劣,科技部對此堅決反對,已全面暫停相關人員的科技活動,並將依據調查事實和事件定性,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科技部還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共同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包括生命科學在內的科研倫理審查制度。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別讓「超級人類」擔憂成真
    在強大商業資本運作的壓力和利益驅使下,科學家更應保持初心,而非一味尋求這種只能吸引眼球而弊大於利的科研成果。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消息一出,引發輿論軒然大波。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事件發生後,122位中國科學家發表聯署聲明,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表示堅決反對,強烈譴責。那麼,這個事件為何會引起如此巨大的爭議呢? 基因幹預行為涉及人類後代重大利益, 被基因編輯的嬰兒可能會終身面臨某種未知的風險。 所以,在無法想像的後果背後,到底誰有權來改變人類的基因庫?誰批准 賀建奎進行這項實驗?
  • 科技部將嚴肅處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至今無人能聯繫到賀建奎
    11月26日,「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爆出後,這裡成為「風暴眼」之一,引來各地記者探訪。賀建奎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也是陳鵬幾年的合作夥伴。兩人在幾年前的一場學術活動上相識,聯手創業,上次見面就在一周前。「他一直想做有用的、能解決問題的技術。他可能認為這個技術(基因編輯)是成熟的吧。」這是陳鵬的理解。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公布,兩部門深夜表態
    科技部稱,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是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雙雄在港同臺發聲
    來源: DeepTech深科技26 日上午,媒體曝出的賀建奎世界首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這也讓原定於 11 月 27 日- 29 日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變得更加矚目。
  • 中國科學院院士: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許多疑點尚未明了
    2018年11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孩,在中國健康誕生。報導稱,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並且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這對基因編輯嬰兒幕後的「操刀手」,是來自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賀建奎。消息一經公布引起巨大震動,賀建奎的行為被科學家們強烈譴責。
  • 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聲明:科研倫理的高壓線不容碰觸
    雖然事件本身的真實性和細節仍有待證實,我們對這一嚴重違反中國現行的法律法規,違背醫學倫理和有效知情同意的違規臨床應用表示強烈反對並予以嚴厲譴責。CRISPR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自2013年出現以來,立刻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尤其對疾病的治療可能產生劃時代的意義。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11月26日,深圳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在受精卵時期,CCR5基因經過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事件披露後,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譴責。
  • 「基因編輯嬰兒」 案宣判!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罰款 300 萬
    在此過程中,賀建奎等人偽造倫理審查材料,招募男方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對夫婦實施基因編輯及輔助生殖,以冒名頂替、隱瞞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醫生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移植入人體內,致使 2 人懷孕。目前,已經有 3 名基因編輯嬰兒先後降生在這個世界上。
  • 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
    央視新聞11月27日消息,今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