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時代已開啟,CDE為新藥臨床試驗設計劃重點了

2021-02-23 天士力研究院

2021年1月最後一個星期周五(2021年1月29日),又被製藥行業調侃為"周五布置家庭作業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發布《藥物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指導原則(試行)》,自發布之日2021年1月29日起實施。此指南為規範和統一國內對適應性設計的認識,促進適應性設計的應用和理解以提高研發效率,目前,我國尚未有專門的藥物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指導原則,該指導原則的正式實施將助力國內新藥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本文為大家梳理了本指導原則中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重點內容並結合自己的解讀與大家分享。

一、臨床試驗設計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註定不平凡的一年,是新政實施後新監管時代的起步之年,國家藥監局與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了新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於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誌著中國的藥品臨床進入全球化時代的重要一步,同時也對藥品臨床試驗設計提出更高的規範性要求,中國的新藥創新迎來了令人鼓舞的新時代。

傳統的臨床試驗多是基於試驗前期有限的數據而設計,容易產生較大的設計偏差,適應性設計因其可根據試驗過程中積累的數據對試驗做出相應的修改,以修正初始設計時的偏差,從而增加試驗的成功率,提高試驗的效率,使得療效具有優勢的藥物能儘快應用於臨床實踐。採用含有適應性修改的臨床試驗將對試驗設計、統計分析方法和試驗操作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監管機構亟需制訂相關的指南予以支持並加以規範。為規範和統一國內對適應性設計的認識,促進適應性設計的應用和理解以提高研發效率,CDE自2019年5月召開啟動會,確定指導原則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明確撰寫工作分工等,歷經多次專家會議討論,形成徵求意見稿,2020年5月13日上網徵求意見3個月(2020年8月13日截止);2021年1月29日CDE正式發布實施《藥物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指導原則(試行)》。

二、藥物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如何落地實操?

1、定義和適用範圍

2、適應性設計中需要考慮的4大因素

3、7種常用的適應性設計類型

4、2個其他考慮

三、新臨床時代,臨床試驗設計展望

2021年,註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對於醫藥行業來說,這一年如何開好局至關重要,是新政實施後新監管時代的起步之年,由於藥物研發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需要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挑戰試驗方案,因此,臨床試驗將步入適應性設計的新時代,但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目前尚存在很多懸而未決的技術問題,發達國家對適應性設計的相關問題也處於探討和摸索之中,尤其是臨床試驗數據相關統計學問題尚未達成共識,相信隨著《藥物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指導原則(試行)》的落地實施,爭取抓住"適應性設計"這一契機,接軌國際臨床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http://www.cde.org.cn

作者簡介:滴水司南,男,生物醫藥高級工程師,立足於生物醫藥行業質量管理工作,專注於生物醫藥產業。

相關焦點

  • B肝新藥臨床試驗登記和3期臨床試驗難度
    B肝新藥研發不簡單,了解臨床試驗登記,安全性仍是試驗關注方向www.clinicaltrials.gov,它是臨床試驗登記平臺,之前小番健康也有通過它來查詢我們想要知道的B肝在研新藥研發進展情況,當然都是全英文內容。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I期臨床試驗
    III期臨床試驗又稱為確證性臨床試驗,其是為了進一步確證II期臨床試驗(探索性臨床試驗)所得到有關新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數據,為新藥獲得上市許可提供足夠的證據。III期臨床研究一般是關於更廣泛人群、疾病的不同階段,或合併用藥的研究。另外,對於預計長期服用的藥物,III期臨床研究會進行藥物延時暴露的試驗。
  • 針對p53突變 禮來抗癌新藥開啟臨床試驗
    早期臨床試驗將測試藥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並為患有包括晚期腸癌、肺癌、卵巢癌、尿路上皮癌、胰腺癌、乳腺癌、頭頸癌和食道癌在內的各類癌症患者建立推薦劑量。LY3143921通過選擇性地抑制Cdc7來針對癌細胞,這種蛋白能幫助細胞正確複製。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所謂「實驗」,《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而「試驗」是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而從事某種活動。而臨床試驗正是為了考察新藥對目標患者的效用而展開的一系列的試驗,本系列文章就和大家講講新藥的臨床試驗。新藥研發過程主要包括苗頭分子的發現、細胞活性評價、非臨床藥理毒理研究、臨床試驗和上市後的安全性監督。
  • CRC:新藥臨床試驗催生的新行業
    1 我國新藥臨床試驗催生CRC行業2015年7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117號公告,被業內戲稱為新藥行業的"722"慘案。此公告要求企業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結果顯示,撤回和不通過的藥物品種合計達到1184個,佔自查核查總數的83%,其中企業主動撤回佔79%。
  • CDE發布:疫情下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的意見稿
    為保護受試者安全與權益,加強申請人主體責任,藥審中心在已批准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監管實踐基礎上,結合申請人和研究者在疫情期間開展臨床試驗面臨的實際問題,組織起草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現在中心網站予以公示。歡迎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並請及時反饋。
  • CDE官網今日最新公示 有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根據該產品此前已完成的全球2期臨床,它與紫杉醇聯合用於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中位生存時間可達10.4個月。早期實驗還顯示,AN2025對於PD-1藥物無應答或者PD-1耐受的腫瘤也具有一定治療潛力。值得一提的是,美國FDA已授予該藥快速審批通道資格。此次AN2025在中國獲批臨床試驗,擬開發適應症為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 上億元的臨床試驗費用「託付」給醫院 新藥研發咋還快不了?
    為加速新藥研發進度,單一新藥在某家國家級大型醫院的臨床試驗預算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但是,不少醫院「重診療,輕研究」、臨床試驗管理費用過高、臨床研究考核激勵機制不到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內新藥研發的速度。
  •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聯合治療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意見
    因此,本指導原則討論的是以提高療效為主要目標的抗腫瘤藥聯合治療的臨床試驗設計。在開展抗腫瘤藥的聯合開發前,應首先具備充分的聯合治療合理性依據作為聯合開發的理論基礎,再根據各自單藥的臨床試驗數據特徵綜合研判,基於科學證據開展聯合治療臨床試驗。
  • 關於舉辦新藥臨床試驗倫理審查與受試者權益保護學術論壇的通知
    關於舉辦新藥臨床試驗倫理審查與受試者權益保護學術論壇的通知 2020-05-29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體幹細胞製劑REGEND001新藥臨床獲CFDA受理,吉美瑞生開啟新藥...
    近日,由吉美瑞生集團核心平臺江西省仙荷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REGEND001細胞自體回輸製劑的臨床試驗申請已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受理號為CXSL1900019。吉美瑞生是中國首個經國家衛健委、食藥監局項目備案註冊,準許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的企業(註冊號: CMR-20161214-1002);同時也是首批承接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課題的企業。公司擁有分離、擴增上皮組織成體幹細胞的專利技術,解決了此類細胞分離、擴增的世界性難題。
  • 幹細胞相關臨床試驗已超5000個,臨床醫學進入新的階段
    幹細胞成為生物界的研究熱點人類最早發現幹細胞是在19世紀,德國科學家在研究傷口炎症時首次發現並提出幹細胞的概念,但真是開啟幹細胞的研究是在於20世紀60年代,成體幹細胞成為生物界科學家研究的主流,開啟了生物醫療新世代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此次該產品在CDE獲得2項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適應症為晚期宮頸癌和晚期肝細胞癌。  根據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IBI310在中國登記開展了5項臨床試驗,適應症包括晚期肝細胞癌、黑色素瘤、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晚期結直腸癌等。
  • 國產創新藥再添「猛將」 齊魯製藥QL1706開啟臨床試驗
    按照此次臨床試驗研究計劃,項目擬入組52例受試者,旨在觀察人體對創新藥物QL1706的耐受程度,分析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特性,探索合理的藥物使用劑量,為制定安全、科學的給藥方案提供依據,該試驗研究將於2020年10月完成。國內其他雙抗新藥研發速覽1.
  • 速遞II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終點程序標準技術指導...
    徵求意見時限為自發布之日起一個月。 您的反饋意見請發到以下聯繫人的郵箱: 聯繫人:周明、陳東梅 聯繫方式:zhoum@cde.org.cn,chendm@cde.org.cn 感謝您的參與和大力支持。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研發獲新進展,將與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1、針對國人減壽第一病因,幹細胞新藥研發新進展公告顯示,該研究全稱為「評估向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單次注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多中心、盲法、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的Ⅰ/Ⅱa期研究」,目前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天壇醫院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並在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備案。
  • 榮昌生物原創新藥泰它西普獲得美國FDAⅡ期臨床試驗許可
    近日,榮昌生物製藥(煙臺)有限公司從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收到了泰它西普在美國進行Ⅱ期臨床試驗(IND)的許可,適應證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泰它西普是靶向BLyS和APRIL的原創性抗體融合蛋白藥物,在國內已完成針對SLE的關鍵臨床試驗。
  • 宜明昂科VEGF/PD-L1雙特異性抗體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10月21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宜明昂科1類生物新藥注射用IMM2510臨床申請獲得受理。根據宜明昂科官網信息,這是一款可同時靶向VEGF和PD-L1的雙特異性抗體,擬開發用於實體瘤。此次為該產品首次在中國申報臨床,是宜明昂科繼IMM01項目和IMM0306項目後,遞交臨床申請的第三個項目。
  • B肝治癒新藥:廣生堂再次公布動態,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生堂」)近日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衣殼抑制劑類在研B肝新藥 GST-HG141 的臨床試驗正式啟動,廣生堂公司已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召開了 GST-HG141 片 Phase I 期臨床的啟動會。
  • 信達生物3款抗腫瘤新藥獲批臨床 靶點涉及CTLA-4、GITR和PD-1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公示,信達生物三款抗腫瘤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包括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抗GITR單克隆抗體IBI102和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根據CDE官網,此次為IBI102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