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吸引人才我們還缺什麼?

2020-09-12 半導體觀察

顏寧,相信大家比較熟悉了,是清華大學畢業的一位頂尖科學家。她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回到清華大學當教授。三年前,她又回到了她讀博士的普林斯頓大學。

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括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顏寧,以表彰她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顏寧

目前科技競爭有不斷激化的趨勢。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大家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像顏寧這樣的頂尖科學家,為什麼選擇異國他鄉進行學術研究,而不是在她更為熟悉的清華?

可能從一家雜誌對顏寧的專訪中可以找到答案。

問:你認為你的職業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顏寧:自由。我可以自由地安排工作、自由地選擇項目、自由地選擇合作者和工作團隊。

問:是什麼激發了你對科研的興趣?

顏寧:我享受靈活的工作時間,喜歡自由的選擇課題,更何況還有「全世界第一個發現的巨大誘惑。」

問:你職業生涯最有價值的成就是什麼?

顏寧: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維,我最大成就是迄今為止培養了一批才華橫溢的年輕學者,不少人已經能夠獨挑大梁,開始自己的獨立研究項目了。

待遇方面的提升應該說很容易,尤其是在國內的物質條件不斷提高的今天,但是顏寧所說的「自由」,也就是完全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研究的自由,可能是我們國內科研環境所欠缺的。

那麼如何吸引高端人才,留住高端人才。我想起來陳平教授所講的關於德克薩斯大學如何打敗芝加哥大學,吸引當時一位頂尖科學家的故事。

芝加哥大學由洛克菲勒出資,資金雄厚。而德克薩斯大學,當時屬於二流學校,名氣,資金都很一般。

當時伊利亞.普利戈金(Ilya Prigogine)在熱力學,統計物理,化學等領域聲名顯赫,但是尚未拿到諾貝爾獎。

如何吸引普利戈金,放棄更有名氣的芝加哥大學,到二流的德克薩斯大學來呢?建立一個以普利戈金命名的研究所,普利戈金擔任所長。這個所長不是虛職,而是有實權的,掌管研究所的用人,資金分配,教授任用,評級等等。所有這些,德克薩斯大學均不幹預。普利戈金就是在這個研究所中得到了諾貝爾獎。

普利戈金,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給頂尖科學家以頂尖的薪水是一方面,而給他完全的自由,配合以雄厚的研究資金。對於頂尖科學家來說,沒有什麼比第一個獲得新的重大發現更重要的了。而要獲得這樣的成就,首先就是有讓他自由發揮的環境。

如何吸引世界頂尖人才,並把本土頂尖人才留住。德克薩斯大學的做法以及顏寧的訪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相關焦點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國外什麼最吸引她,其實只有兩個字
    2020年5月,顏寧在《自然》雜誌發表了2篇論文。6月8日,顏寧在《PANS》發表一篇論文。6月15日,顏寧團隊與楊洪武團隊合作在Cell《細胞》上發表論文。無論是《細胞》還是《PANS》都是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代表的是學術上的成就和權威。今年8月,又獲大獎。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今年8月,又獲大獎。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幾個,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說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上)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是否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今年8月,又獲大獎。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也許未來某一天顏寧的成就會非常的高,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過分。我們真的不會感到可惜嗎? 通過華為被制裁,我們該清醒了,中國在很多領域遠遠沒有什麼高科技,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遠得很,像顏寧這樣的人才如果能為我國所用,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SA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該對國內科學家再好一點
    ,在美國又獲科學大獎了。 儘管顏寧本人寫了一封長長的說明給清華留足了面子,順帶著明裡暗裡還懟了不少自媒體——但,白紙黑字的原文在,字裡行間的語意在,遺憾與不滿,雖淡然,也確鑿。問:你認為你的職業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 科研女神: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2020年5月,顏寧在《自然》雜誌發表了2篇論文。6月8日,顏寧在《PANS》發表一篇論文。6月15日,顏寧團隊與楊洪武團隊合作在Cell《細胞》上發表論文。無論是《細胞》還是《PANS》都是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代表的是學術上的成就和權威。今年8月,又獲大獎。
  • 顏寧再獲大獎,我很慶幸她離開了中國
    中國美女科學家顏寧,一提到她,大家肯定都知道,一個傳奇的科學家。顏寧從清華畢業,通過自薦的方式進入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碩博,學業有成後毫不猶豫地回國任教。2017年,顏寧絲毫沒有預兆地出走美國,至今還沒有透露回國的意願。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顏寧這十年
    日晚,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25名外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其中就包括42歲的中國科學家顏寧。儘管坊間議論紛紜,但不可否認,過去二十年顏寧「清華—普林斯頓—清華—普林斯頓」的學術軌跡,本身就可以視為中國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螺旋式上升的一個註腳。科學本無國界,當一位優秀的華人科學家,為人類福祉去尋找更多可能性時,應該獲得的,是期許和祝福。而回首過去十年顏寧的清華之路,我們更應該明白:沒有一個高手,是在一夜之間強大起來的。哪有什麼天才,只有無比堅韌的奮鬥。
  • 顏寧教授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世界因你而美麗顏寧教授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清華新聞網4月2日電 3月31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  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揭曉。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作為頒獎嘉賓為顏寧頒獎。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中)
    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希望網上少一些惡毒的攻擊,少一些道德綁架,多一些對科學家的尊重,只有如此,還可能吸引這些人才的回歸。
  • 可惜:我們失去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今年8月,又獲大獎。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下)
    顏寧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天才科學家,顏寧的出走絕對是我國的巨大損失。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
  • 顏寧,一個視自由為生命的女科學家
    今年8月,又獲大獎。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人類命運的。通過華為被制裁,我們該清醒了,中國在很多領域遠遠沒有什麼高科技,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遠得很,科技之爭實際上就是人才之爭,像顏寧這樣的人才如果能留在國內為我國所用,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博士顏寧被美國挖走,少了顏寧我們發展依然快,所以顏寧不重要?
    提起顏寧,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她是當今世界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這個自信美麗的山東女孩,清華博導,因為出走清華,遠赴美國,一直以來備受爭議。有人支持,覺得顏寧不欠任何人,但更多的聲音是批評,覺得顏寧沒有家國情懷!
  • 研發晶片缺人才?反思一下,李愛珍、顏寧為什麼選不上院士
    顏寧(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濟南萊蕪區,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2017年8月,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二輪候選人。2017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2019年4月30日,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娛樂博主」
    到了國外,不用背負社會的期望值,顏寧又重新體會到自由徜徉在科研之海的快樂。2019年她拿下「魏茲曼女性與科學獎」,才三天後,她又成了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聯名推薦入選的。而今天,我們以凡人之眼,能真正探知這個世界的奧秘,這是人生最大的獎賞。顏寧年輕輕輕就已經獲得了這樣的獎賞,但取得了很多科研者一輩子難以企及的成就的顏寧,依舊像個平常少女一樣,活得本真、自我,展示出了一個科學家的B面,這顯得彌足珍貴。
  •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01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是我國有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19歲的時候,顏寧考上了清華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以後,為了能夠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深造,並在之後獲得博士學位。
  • 顏寧自曝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時年薪,網友:科學家不應注重物質
    27歲獲世界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不滿30歲回國任教,破格提拔為清華大學正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當時清華校園內最年輕的教授,40歲又離開祖國,回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42歲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清華顏寧、北大許晨陽,歸國人才再度出國,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一部分留學生選擇學成之後回國,但是在歸國數年之後選擇再度出國,先是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後是北京大學許晨陽,國家太多青年人才已經流失,導致很多領域後繼乏力,只有幾位老教授還在苦苦支撐。顏寧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一個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