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五年內可以提拔到正科嗎?有這些條件,升副處都沒問題?

2021-01-09 80後小公

普通本科畢業生進入公務員隊伍,按照目前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副職晉升正職,需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下一級正職晉升上一級副職,需在下一級正職崗位上任滿三年」的規定,公務員想五年內從科員晉升正科,理論上時間是不夠的。因為公務員錄用後,有一年的試用期,試用期結束後轉正定級才算任職年限,也就是說,假設一個公務員新兵入職後,一年試用期轉正定級,三年副科,兩年正科,前後需要六年才能從科員晉升正科。即便不是晉升實職,一年試用期轉正後定一級科員,兩年晉升四級主任科員,然後兩年時間從四級主任科員直接提任正科實職,前後也需要五年,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一步不落?

不可否認,過去特別是2000年前,因為幹部選拔任用政策不是很規範,有些地方也是很透明,各級黨政機關在選拔任用幹部的時候,的確存在打擦邊球的行為,五年從科員提拔正科的大有人在。現在隨著政策規範和程序的透明已經很難做到。可以這麼說,以現行的政策和依據,體制內至少99%的人做不到到五年從科員升正科。但是如果具備一定條件,現實中其實是有渠道可以實現的,這也就是那其中的1%。

第一,以學歷做敲門磚。比如碩士入職,一年試用期轉正後定副科級,接下來轉副科實職,四年時間走得順,足夠從副科提正科。如果是博士,按照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規定,試用期結束後即可定級正科,不用五年,一年足夠了。以前中西部地區有政策,可以作為人才引進,博士試用期轉正後可以定副處,五年時間甚至足以解決正處。本地一個博士選調生,86年的,今年34歲,他27歲博士畢業,28歲定副處,到縣裡幹了兩年副縣長後,31歲提正處,目前已經在團市委書記崗位上幹了3年,前後用了不到5年從一個公務員新丁爬到了正處,這就是學歷的價值。

第二,破格提拔晉升。部分優秀的公務員符合條件,有重大立功表現,也可以申請破格提拔,五年時間從科員提拔正科也有很大概率。前不久,本地某縣剛提拔一名副科級領導幹部,其進入公務員隊伍也就剛滿兩年,後期走得順,再用三年時間解決正科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走「便捷通道」。比如到國企任職,用業績說話,因為提拔晉升的條件沒有機關事業單位那麼嚴格,可以很快解決正科,然後再調任機關事業單位,將等效身份轉為實質級別,不失為一種方式。現實中也有不少人走這條道路。另外像團委系統,因為有任職年齡要求,在體制內堪稱提拔晉升的「快車道」,也是一條路子。

當然不管是怎麼走,用哪種方式,最關鍵是要有領導欣賞。領導願意用你,沒有條件在政策範圍內也會創造條件,反之有條件等於沒條件。有些事不是簡單用任職年限可以解釋的。

相關焦點

  • 領導調走前想提拔秘書科長,科長卻想跟領導走,副處比不上正科?
    有個小老弟最近遇到點麻煩,其實也是幸福的煩惱。他是政府辦秘書科科長,這兩年來一直服務常務副市長。最近,領導要調整到另外一個地市任副書記,領導私下找他談話,詢問他有什麼打算。小老弟很聰明,說聽領導安排。領導於是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跟他過去,不過時間要晚一兩個月,等他過去穩定了再調他過去,還有就是留下來,他會和有關領導打招呼,爭取近期將他動一動,提拔到縣區或市直部門任副職,讓他想清楚馬上給他回復。小老弟因此有點猶豫,既想跟領導過去,又想留下來,畢竟留下來馬上可以解決副處。他該怎麼選擇?
  • 公務員的職級有什麼用處?三個方面揭示職級顯性價值
    這是職級價值最重要的體現,也是國家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嘗試打破基層公務員晉升瓶頸,提高基層公務員待遇的初衷。公務員領導職務非常有限,職務上不去怎麼解決待遇,現在就是通過職級晉升來體現。以地市級機關為例,多數人在職務晉升上都會卡在正科這個級別上,再往上提拔副處實職,需要一定的助力,不是光靠能力就可以的。
  • 事業單位可以轉公務員嗎?有什麼條件限制?
    公務員一直被大家視作「金飯碗」,事業單位視為「銀飯碗」,那麼,「銀飯碗」可以變「金飯碗」嗎?會有什麼條件限制嗎?數說招考就來和大家詳細聊聊。一、事業單位可以轉公務員嗎?可以。事業單位轉公務員有四種方式。
  • 四級主任科員,副科領導,晉升正科職務沒有區別?
    有網友留言:他們縣城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開展,自己在鄉鎮任科員5年了,現在是四級主任科員職級,請問下一步可以直接晉升正科職務嗎?有什麼條件、年限?和鄉鎮副鄉長等副科領導實職晉升正科職務有沒有區別?還是必須要經過副科實職才能晉升正科?
  • 公務員招考取消35歲上限,你支持嗎?
    何況他們本身其實也有不錯的工作,考到後來也是抱著重在參與的精神,準備「國考」的熱情已經大不如前。   另一種年齡偏大報考的,就是博士或者博士後。早些年博士考公務員的人還挺多,但近些年已經越來越少了。博士考公務員的優勢,就是一轉正就能定成正科級的主任科員,順利的話過兩年就能提拔成副處,實現後發先至彎道超車。
  • 公務員績效及年終獎獎金取消了嗎?到底是取消還是暫停發放了?
    如果可以,大多數地方的中直機關都會願意跟你地方公務員交換的。   C:中直單位人員表示100個願意歸地方。   D:中直根本就沒有年終績效政策。注意,指的是政策。   E:那中央部委、直轄市、省級機關的公務員就發財了,基層公務員都完蛋了,以後沒人來基層了。   F:早就應該搞了,自己內部的事都搞得亂象百出,很是讓人對其他作為持懷疑態度。
  • 一個聰明人應該有哪些特徵?看看是你有的嗎?
    男性看起來帥氣、活力、幽默有個性,女性看起來漂亮嫵媚又不失書生氣,就是最逗異性喜歡的人!我們稱這種人為男神、女神!出了校園,進到體制內,評價指標陡然巨變,體制內,如果你是某個集體呼風喚雨的人,被稱為小團體主義,拉幫結派,結黨營私,被人忌憚,是會招來禍事的!
  • 大學教授提拔為副廳級領導後,會漲工資嗎?
    如果一名大學教授,提拔為副廳級領導幹部之後,一定會漲工資嗎?很多人覺得,在公務員機關的副廳級領導幹部,工資收入肯定會超過大學教授,但真的是這樣嗎?對這個問題,小編覺得,你有可能太過於樂觀了,現在,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 一個月到手收入絕對過萬?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走的是職稱路線,本身與管理崗以及行政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不存在直接聯繫,因此嚴格意義來說,職稱是無法對應行政級別的。但是按照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和公務員調任規定,專技技術職務符合條件可以轉管理崗擔任相應的職務,比如專業技術中級職稱可以直接轉管理八級崗;中級職稱職務任滿兩年可以轉管理七級崗;副高可以轉管理六級或調任行政機關擔任正科或副處領導職務,或者四級調研員職級。
  • 有沒有發現有學校的領導很喜歡提拔體育老師到中層?為什麼呢?
    仔細一想,大多數地方還真是有這現象,縱觀我所有的朋友中,曾經很多都是體育老師,後來都先後被提拔上了中層領導。如果是同等條件下,學校領導往往很喜歡提拔某體育老師到中層來,尤其會讓他加盟到政保處(德育處)或團總支、學生會(團會),因為這些中層領導一般都要直接跟學生的安全、紀律、衛生等打交道。如果能提拔一個體育老師,又是那種大塊頭的,當然會有一定的震懾作用,說話也會更管用一些。
  • 往屆全日制大專學歷,專業為護理學,能報考公務員嗎?
    在社會傳統認識中考公務員都需要本科學歷以及本科學歷以上。所以很多專科畢業的同學就不敢報考公務員了。其實在省考中,有很多崗位其實專科是可以報考的,甚至在國考中,也有專科崗位可以報名。在可以報名的公務員崗位中,由於學歷的限制,雖然可以報考,但是這個公務員的含金量就降低了。第一、由於學歷是專科。那麼在報考區域上就有很大限制。一般而言省會城市,熱門城市,地級市等就不可以,只能去那些邊遠貧困地區。
  • 服務年限內不能考公務員?
    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公務員有最低服務5年的要求,這點在公務員法和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規定中予以了明確。也因為此,公務員在五年內原則上不能再次報考公務員。但對事業編制人員,沒有明文規定有服務年限。不過各地根據自身實際,對於一些特殊崗位比如人才引進人員、特崗教師、邊遠地區部分崗位,為了防止人才外流完成行政資源的浪費,可能會有三到八年的服務年限限制,具體年限視崗位實際由當地人社部門和服務人員自行約定。在服務年限內,原則上有三個不得:第一,不得辭職。服務年限內,除遭遇不可抗力的原因外,不能申請辭職。
  • 山東為公務員建誠信檔案 這點做不到甭想提拔
    山東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公務員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全省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工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全省範圍內研究制定公務員誠信檔案管理辦法。  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既是我省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和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制度的重要環節。據悉,這也是山東首次在全省範圍內全面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
  • 33歲清華博士任縣委書記,體制內年輕人學歷越高提拔越快?
    這樣的年齡和縣委書記的職務,讓過了35歲的坎、卻連解決副科都沒有希望的老大哥們無比的羨慕嫉妒恨,因為大家同在體制內,有的人遊手好閒卻平步青雲,自己為了工作拋棄所有、各種職業病纏身卻晉升無望,巨大落差帶來的失落感其實也能夠理解。
  • 省直機關和市直機關有什麼區別?三個方面彰顯省直機關巨大優勢
    省直機關站在高緯度,多數時候扮演的是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工作提綱挈領,統領性、指導性比較強,因此在省直部門需要有較強的政治思維、政策思維和宏觀思維,要懂得站在全局角度看問題,總結提煉工作成果,因此對文字要求普遍比較高,工作雖然不會特別累,但工作環境相對壓抑,大機關人際關係波詭雲譎,敏感性要強,更多時候需要謹言慎行。
  • 基層公務員:去年績效獎金都沒發 沒存到錢很丟臉
    就連她自己都曾開玩笑:這個稱號幾乎伴隨了到目前為止她全部的公務員生涯。  與《國際金融報》記者聊天,當然是從與公務員有關的話題開始。稍出乎預料,忙著整理東西的大梅抬頭率先反問:「我知道你要問我什麼。是不是反腐、工資陽光化等對我們的影響?我只能說,肯定有影響。看到擺在牆那邊的拉杆箱了嗎?我現在就徹底不需要它了。」
  • 畢業2年升區域投資負責人,中梁這個提拔速度太驚人!
    以前房企校招都說三年經理、五年總監,如今2年就幹管理崗,做區域部門負責人了,這提拔速度簡直難以想像。據說,這位同學是94年的,今年26歲,算刷新房企區域投資部負責人的最小年齡記錄了。有人認為他規模發展快,晉升機會多,領導層有野心也有魄力,是典型的浙系黑馬;也有人認為他管理簡單粗放,強結果導向,內部競爭激烈,壓力較大;但可以肯定,中梁確實是一家重視年輕人、提拔很猛的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