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國慶長假接近尾聲,今年國慶三部獻禮片的排序也出現微妙的變化。《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日票房的距離越來越小,而《攀登者》與前面兩片的距離則越來越大。
截止至錢報記者10月5日晚發稿時,《我和我的祖國》票房近18億,《中國機長》近15億,《攀登者》近7億。
作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獻禮巨製,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信心滿滿地表示:「《中國機長》將會把英雄機組創造的民航奇蹟、以及中國民航認真為旅客安全負責的精神真實地傳遞給億萬觀眾,也必將感動億萬觀眾!」
高空奇蹟——絕好的電影題材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事件發生當天就引發全球範圍內的關注,眾多國人的心也被一直牽動著,當飛機成功備降的那一刻,無數人都在為川航的英雄機組歡呼,有網友表示:「這個要是拍成電影就好了!」
同樣被這一事件打動並希望拍成電影的,還有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和著名導演劉偉強。本著電影人的社會責任感,他們決定用電影真實再現這次事件,讓更多人認識中國的英雄機組,了解中國民航忠於職責、守護安全的奉獻精神。
劉偉強導演表示,自己在看到新聞的時候就被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力挽狂瀾的實力和精神深深打動,並跟於冬迅速達成共識:《中國機長》必將是一部熱血、正能量,全面展現中國民航人面貌的大製作影片, 「希望這部電影能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有多了不起!」
民航局特批多個機場實景拍攝
電影《中國機長》的拍攝得到了中國民用航空局的大力支持與協助,在中國民航宣教中心的協調組織下,來自民航系統各單位數百名專業人士參與了電影的創作與拍攝工作。民航局還特批電影部分場景在成都雙流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民航西南空管局、拉薩貢嘎機場等地進行實景拍攝。
在《中國機長》正式開機前,張涵予(飾機長劉長健)、歐豪(飾副駕駛徐奕晨)、杜江(飾第二機長梁棟)均進組接受了專業飛行駕駛「特訓」,而袁泉(飾乘務長畢男)、張天愛(飾乘務員黃佳)、李沁(飾乘務員周雅文)、雅玫(飾乘務員張秋悅)、楊祺如(飾乘務員楊慧)、高戈(飾安全員吳言)等演員也接受了「乘務組」的專業訓練。拍攝期間,經驗豐富的飛行顧問、乘務顧問全程跟組,隨時對演員的表演細節提供專業支持,「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也親臨片場與演員交流,給演員講述當時的驚險過程,讓他們的表演可以更加真實。
同時,為能讓觀眾在大銀幕上擁有更真實的「飛行體驗」,博納影業還斥資近3000萬元製作了1:1的空客A319模擬機,更請來了為《星球大戰》系列、《美國隊長》《雷神3》製作特效的好萊塢團隊,為影片提供技術保障。在片中飾演英雄機長的張涵予表示,雖然自己為了這部影片做了很多準備,但進組後還是被每個精益求精的細節深深打動:「看新聞的時候已經非常震撼了,在組裡拍攝的每一天,這種震撼的感覺都在時刻感染著我,《中國機長》絕對是一部讓所有中國人為之驕傲的電影,因為這就是我們中國民航人完成的奇蹟,他們的專業與付出值得我們為之喝彩!」
川航3U8633航班的「英雄機長」劉傳健、第二機長梁鵬和副駕駛徐瑞辰出席《中國機長》首映禮,並與主演張涵予、歐豪和杜江同臺交流。對於片中張涵予的表現,劉機長只說了兩個字:「放心!」
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在首映禮上,講述了影片籌備初期的背後故事。他透露,川航3U8633緊急備降成都事件本身已經足夠震撼,看到新聞資料的時候,就有把它拍成電影的衝動:「後來又看了劉傳健機長的採訪,強烈的敬畏之心促使我要把這個電影拍出來。但我也知道這事兒沒這麼簡單。」於是他一直等到了去年9月,事件調查有了初步結果,電影的籌備工作才正式開始啟動。然而,無論是故事本身還是題材,加上不到一年的準備時間,對所有人來說都有著巨大的壓力,「題材聽起來不錯,真正做的時候發現沒辦法拍,因為是個沒懸念的故事,全球皆知,不能誇大,只能充分去挖掘英雄機組和中國民航背後的故事。」
於冬還透露,為了呈現足夠真實震撼的空中危機,導演劉偉強第一時間去了洛杉磯,把所有做過飛機特效的後期公司都找了一個遍,「這其中就包括當初給《薩利機長》做特效的公司,但《薩利機長》當時的特效並不多,而且如今距離那部電影問世也過去很多年了,他們的技術變得更加成熟,也更適合我們這部對特效有著超高要求的《中國機長》。」
在組成了一個超強的製作團隊之後,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在哪裡拍攝的問題。出於技術上的需求,主創團隊曾想過去國外拍攝,但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中國機長》必須要在中國拍攝,才更加名正言順」。最終主創找到了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架需要10個月才能做完的1:1原大、三段分離的模擬機。而與此同時,演員沒看到劇本,就已經投入了訓練,民航各有關單位和英雄機組成員也都在全力配合影片的籌備工作。
「每一個演員,每一個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都在用超常規的工作方式和態度來為這部電影付出,每一個環節都必須一次性到位,這個對導演的挑戰也是極大的,所以劉偉強導演在拍攝過程中要不停地飛去洛杉磯的後期公司對每個鏡頭進行校對,非常辛苦。這部電影能有今天這樣的成色和質量,導演付出了太多,我很感激他。」於冬說。電影裡的英雄機組有9名成員,而他們每個人都在現實裡,對應著一個原型人物。於冬透露,影片從開拍那天起,每個演員每天都會跟原型通過微信和視頻聯繫,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都要跟原型溝通確認,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表演的準確和真實。
首映禮現場,英雄機長劉傳健對電影給出高度評價的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放鬆心態去觀影:「電影不是紀錄片,有它的表達方式,但依然拍得很真實,很緊張,看過電影之後能感覺到,導演和演員對我們是非常了解的,也是做了很多功課的。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和支持《中國機長》,並在看完電影之後放心乘坐我們中國民航的飛機。」
第二機長梁鵬也表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從機長到乘務組,每個人都很帥、很漂亮。他們演的是並不是我們,他們展現出更多的是我們中國民航人的風採。」杜江則表示,自己從陽光開朗的梁鵬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最讓他感動的,是梁鵬把國家給自己的獎金捐出去建了「梁鵬小學」:「希望等到電影上映的時候可以請學校的師生一起去影院看《中國機長》,一起認識一下我們的梁鵬機長!」
片方此前曾發布過副駕駛徐瑞辰和歐豪的合影,當時觀眾看過之後都覺得兩個人太像了。歐豪表示,雖然兩個人不是親兄弟,但都是92年出生。「我很開心我們90後有這樣一個英雄,當時他受了那麼重的傷,但依然堅持完成全部工作後才下機,他真正做到了『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給我們90後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徐瑞辰表示自己雖然還沒看過電影,但之前拍攝時經常去探班,跟歐豪也有很多交流,「演員們都很認真,拍攝也非常辛苦,所以我知道這會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