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與航空電影,空難改編難在創新與嘗試

2020-12-05 8分電影

20世紀初,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那一天,人類會飛了。

百年過後,飛機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安全的交通方式。

尤其是在中國,全民航安全運營的持續時間可以長達3000天。

記得有句話說,飛機的安全性是數十萬的血肉堆砌出來的。在航空工業發展初期,各類空難頻發是很平常的事。著名作家徐志摩就是在1931年的「濟南號」郵政飛機事故中不幸罹難。

有數據顯示,超過80%的空難都是人為因素導致,其中飛行員操作不當佔了很大的比例。

也就是說,整架飛機上的生命,幾乎就掌握在機長的手上。

2018年5月14日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在駕駛艙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失壓,儀器多數失靈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強行把飛機開回了成都雙流機場。

這是一個奇蹟。

監測顯示,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為32000英尺,駕駛艙失壓,氣溫可能下降到零下40度左右。如果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嚇暈過去都不奇怪。

而無線電錄音顯示,劉傳健在事故發生後表現相當淡定,異常強大的心理素質使得他能夠向管制臺發出「7700」的求救信號,得到航空局等多部門的幫助,加上冷靜沉著的操作,機上119名旅客,以及包括機長在內的9名機組成員,得以平安落地。

事件過去沒多久,博納影業迅速出擊,取得影視改編權。2018年8月,《中國機長》成功立項。

從編劇到後期製作,僅僅約一年的製作周期,導演劉偉強就交出了成品。

張涵予、袁泉兩位老戲骨的經驗,多少會使得拍攝效率加快。只是他們再快也需要等劇本的送過來才行。而如此短時間之內完成的劇本,是令人擔憂的。

如此具有傳奇色彩的真實事件,如果只是做簡單的流水線式還原,就必須要有良好的節奏把控,全程抓緊觀眾的神經。

然後主創就會遇到一個難題。

真實事件全程只有大概40分鐘,從事故發生到降落只花了20分鐘。片長要有將近兩個小時,那就不大可能把所有焦點都集中在機長身上。

交叉蒙太奇是很好的解決方式。把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發生的兩種動作交叉剪接,可以構成緊張的氣氛和強烈的節奏感。

於是我們看到了駕駛艙,客艙,空管局,空軍指揮中心,家庭,乃至是航空愛好者的多空間敘事。觀眾也頓時明白了為什麼飛機的運行能如此安全。

只不過就是空間過於多了。如果把完全沒有必要的支線刪除,片長只需90分鐘,《中國機長》可以更加刺激一些。

《中國機長》的拍攝細節能夠達到專業化,得力於中國民用航空局的支持,據說有來自民航系統各單位的數百名專業人士參與了電影的創作與拍攝,雖然難免被觀眾挑錯,但是能做到這種程度,也算是一次不容易的挑戰。

飾演劉長健的張涵予演出了原版機長的從容不迫,可是他大半程戴著氧氣面罩,鏡頭又在不同空間跳來跳去,表演上並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

幸運的是,飾演乘務長的袁泉站了出來,她用一己之力把全片的演技水平提高了一個檔次,可謂是「全場MVP」。在機艙陷入混亂的時候,觀眾能感受到袁泉的領袖氣場,她就像《星際迷航》的船長一樣沉著指揮,力挽狂瀾。

劉偉強的目標明確,一是做個商業大片,二是把張涵予在影片裡的臺詞「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向觀眾傳達民航人的職業精神。

被廣泛拿來比較的好萊塢電影《薩利機長》卻是另外一回事。

兩位主角,薩利和劉傳健的情況有著天壤之別。

劉傳健是在極限情況下把飛機開了回來,不成功便成仁;薩利則是有選擇餘地的,在把飛機開回來之後,他卻被質疑是做了錯誤的選擇。

與其說《薩利機長》是航空災難片,不如說它是一部傳記片,劇情的重點是塑造角色,整起事件對薩利的影響,空難部分都是通過閃回呈現。

《中國機長》的劇情重點是還原川航事件的前後經過,從多個視角,讓觀眾更加了解這次民航界的奇蹟,對角色的內心塑造反而沒有那麼注重。

從內容上看,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即便如此,《薩利機長》還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非線性(閃回)敘事。

故事一開始,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已經結束。薩利的日常生活被放在最前面,隨著災後調查的進展,觀眾才回到了薩利如何做出迫降選擇的空難部分。全片緊緊圍繞著薩利這個角色進行,所以片名叫「Sully」。

《中國機長》雖然片名也是「機長」,但視點是全知的,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機長對於成功返航的重要作用。

如果以男一號劉長健和女一號畢南兩個視角來回溯整個故事,電影是否會更加精彩呢?

那只能期待關於川航事件的下一次改編了。

航空電影除了能拍成大型災難片,其實還可以拍成別具一格的密室電影。

因為飛機就是一個絕佳的密室場景,在生命面臨嚴重威脅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最真實的人性。

還原「911事件」的《93航班》,在狹小的飛機客艙上,紀錄片式的表現手法,激烈晃動的鏡頭剝開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光輝。電影幫助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導演。

「密閉空間的神級調度;情緒被提升到一個極致,不忍再看一遍。」有網友評論稱。(@託尼·王大拿)

空難是誰也不想經歷的事情,不過卻很是適合電影這種極端藝術。

各類航空電影通過空難的極端環境,體現極致的人類精神。

面對災難,有時候人類是無可奈何的,只能是接受命運的審判。但有的時候,英雄會挺身而出,在黑雲之中殺出一條血路,絕境逢生。

所以大家都說,川航3U8633是英雄機組。

歷史上空難很多,可能是題材上難以革新,航空電影卻並不多。尤其是對於國產電影來說,航空電影幾乎是一片空白。

難得《中國機長》做出了一次嘗試,值得掌聲鼓勵。

從飛行員到乘務員,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為什麼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中國機長》

相關焦點

  • 《中國機長》霸屏,必須二刷這些真實空難改編的電影
    「國慶檔」刷屏的《中國機長》,上映8天總票房突破20億。這部根據「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中,面對險情,機務人員沉著、專業,乘客積極配合,地面接應部門全力支援,各方合力創造出中國民航的奇蹟,中國式的勝利感染著觀眾。
  • 《中國機長》熱映,讓這部十九年前的國產空難電影又火了
    上映八天,票房19億,《中國機長》再一次刷新了中國觀眾對國產災難題材電影的認識。可是你知道嗎?中國首支空難題材電影,其實早在十九年前就已經被搬上銀幕了。巧合的是,這部《緊急迫降》與《中國機長》一樣,都是改編自真實事件。
  • 《中國機長》火了,這3部經典空難電影也值得一刷!
    *防走失提示*今年祖國70周年的電影國慶檔,可謂三足鼎立,精彩紛呈。而其中一部根據一起2018年真實的川航遇險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至上映以來,票房一路高歌,口碑持續發酵,分分鐘有望實現逆襲成為國慶檔的黑馬。
  • 盤點5部真實事件改編的空難片
    整理一下我自己看過的5部真實事件改編的空難片緊急迫降《緊急迫降》是張建亞執導,邵兵、徐帆、尤勇等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1999年12月21日在南京舉行首映。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努力,迫降成功,全體人員安全脫險《緊急迫降》改編自中國東方航空MU586航班事件,涉事機型是麥道MD-11機型,是中國境內的第一起民用航班迫降事件,結果是好的,機組處置正確加上地面救援處理得當,全員生還。
  • 除了《中國機長》,這20部空難大片同樣驚險感人,部部高分
    #中國機長#《中國機長》是今年一部十分成功的商業+公益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極大增強了觀眾代入感,機組人員以及乘客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本能表現,充分反映了人性;所以自然而然,空難題材相關的電影不會少,除了《中國機長》之外,船長還推薦大家去看看下面的這20部電影,同樣驚險萬分,大多有著九死一生的緊張窒息氛圍,當然,每一部在豆瓣都公認好評,絕大部分超過7分,絕不推爛片。
  • 《中國機長》沒看過癮?那就再看看這幾部史詩級迫降類電影吧!
    最近,電影《中國機長》後勁充足,票房已經突破22億元。影片飛機迫降的情節緊張,扣人心弦。看完之後如果還沒過癮,那就再來看看下面幾部吧,情節絕對絲毫不輸《中國機長》。第一部《薩利機長》湯姆.漢克斯飾演機長湯姆.漢克斯主演,豆瓣8.3分,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 "川航事件"搬上大銀幕前,先來看看這些航空電影
    在瞬間失壓和極度低溫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和同事用高超的技術和過硬的身體素質,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不少網友感嘆「這不就是中國的『薩利機長』嗎?」  事件發生12小時後,目前正在籌備林超賢新片《緊急救援》的製片人李語,在微博上表示將立即著手電影立項,希望將中國英雄機長事跡搬上大銀幕。
  • 難得一見的航空題材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中國機長》將逆襲
    作為國慶檔的「三強」之一,9月30日上映的《中國機長》有著先天的優勢。一部電影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來自故事本身。故事盪氣迴腸,曲折離奇,驚天動地的話,那麼整部電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畢竟化腐朽為神奇的事兒太難了,如果故事本身不夠吸引人,要把一個乾癟的故事講述得繪聲繪色絕非易事。
  • 盤點那些好看的空難電影
    空難電影,是不少影迷們喜愛的電影題材之一。試想萬米高空一旦發生事故,是多麼的令人驚心動魄。在大銀幕上,有不少跟“空難”有關的影片,有些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如《薩利機長》,有些則是杜撰的故事,如最近幾年的《迫降航班》。
  • 川航機長免予空難 感染事件的細節和空難驚人相似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據中國民航局西南地區管理局官方通報,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
  • 電影《中國機長》票房破10億 航空業內人士和機長原型這樣評價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強勢來襲,呈現出今年春節檔以來的最高熱度。 其中,由張涵予、歐豪、杜江等主演的電影《中國機長》自上映以來,熱度和口碑持續上升。據貓眼數據統計,《中國機長》在上映第四天票房突破10億元,同時也成為中國影史上第70部破10億的影片。 電影火爆之後,有觀眾發出疑問:其中涉及的民航術語是否專業?
  • 看看這幾部經典空難電影!就知道川航史詩級迫降有多牛!
    其實,很多空難事件還被改編成電影。薩利機長這部電影根據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事跡改編。電影中,飛機起飛兩分鐘後遭到飛鳥攻擊,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薩利決定在哈德遜河上迫降,155人全數生還。但之後的調查顯示他做了錯誤的抉擇,認為大可選擇返回拉瓜地亞機場。
  • 文薈丨十部高分空難電影推薦!真實故事改編的有幾部你看過?
    空難電影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編在這裡整理了十部空難片,大家一起來看看,有幾部看過的《九霄驚魂》這部電影改編於1988年4月28日發生的真實事件-阿羅哈航空243號事故.(真實事件改編)9.
  • 監製眼中的《中國機長》:這是我從影36年來最難拍的電影
    電影《中國機長》監製 李錦文2018 年8 月,國家電影局發布的7 月下旬全國電影劇本( 梗概) 備案、立項公示中,由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備案的電影《中國機長》,已經「原則上同意拍攝」,這意味著川航英雄機組的故事將搬上大銀幕。
  • 國慶檔黑馬中國機長火了,推薦幾部空難電影給大家
    在大風雪下撐了九天,他們被迫分食死難者的肉維生,並嘗試派人下山求援,但無功而返。後來又發生雪崩等災難,經六十多天後天氣漸暖,才派出2人翻過山去,找到救援,剩下十六個人逃出生天。真實還原墜機事件,最後16個人在雪峰存活70天,他們早已吃完人類的食物。印象最深的是,面臨絕境時,人的意志力差別如此之大。
  • 英雄背後的心酸,《薩利機長》,一部讓人說不出話的電影
    其中《中國機長》更是讓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惋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主題還充滿了正能量,但是不少影迷在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電影太過於空洞,很難讓人印象深刻。在世界空難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種充滿正能量故事改編成電影的也不在少數。但如果說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還得說在16年上映的《薩利機長》。
  • 一名飛機機長的收入有多高?原來機長收入也分檔次,有這麼多門道
    而對於飛機上的機長,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很神秘的。最近,《中國機長》一躍成為影視熱門,也讓大家對機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劇中,機長在面對一場驚險的空難時,表現出的臨危不亂和那種毅力讓大家佩服,憑藉豐富的駕駛經驗和責任,最終使客機安全著陸。當然,這樣的事情不只是發生在電影中,這部電影是根據四川航空的一次真實的空難事件改編的。
  • 《中國機長》:111分鐘空中浩劫,超牛機長再現,真相卻令人心酸
    國慶假期即將結束,不少人都看過國慶期間的三部獻禮片之一的《中國機長》。劇中用111分鐘講述了一個英雄機組的故事,川航整個過程讓人驚心動魄,讓大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因為它是通過真人真事改編的,真實地還原了在萬米高空飛機上的一場空中浩劫。
  • 《中國機長》:你認為的Bug都是真的,這世界有英雄!
    今天我們聊聊《中國機長》,這部改編自2018年5月14日震驚全世界的川航8633事件的電影,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拍攝出來。 那麼導演要如何把這個大家都知道結局的事件拍攝地驚心動魄呢?如何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呢?
  • 薩利機長:英雄氣概比精湛技術更重要
    飛機失事產生的空難,是最讓人絕望的災難事件。由於飛機高速行駛在高空,如果飛機發生故障的話,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即便是經驗在豐富的機長,也很難回天乏術。歷史上不乏有空難事件發生,但生存率極低。人們只能在嘶喊中等候死亡,不過也並不絕對,如果有英雄機長的帶領。經過準確的判斷,還是有可能帶乘客死裡逃生的。就比如,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它就被譽為是人類史上最成功的迫降事件。著名的美國電影《薩利機長》是一部很出名的空難拯救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