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溝通的四個層次

2020-12-06 閱見徐公子
培根的下午茶

今天早上,公司開了一場小型閱讀分享會,因為一直在做閱讀與成長的選題,所以我們在每個人分享內容的時候,用概括的形式回應了分享人,並提供了一些建議。

在對這種互動的提問和觀察當中,我觀察到有效的溝通,清晰地分為四個層次。

其中一位同事分享的是《共情力》,是杏仁核分泌的皮質醇影響了一個人共情能力的強弱,而不僅僅是我們認為的情商,如果我們只是講從情商的角度提高情商,恐怕並沒有真正的效果。因為情商的提高,其實來自於一個人神經系統反射弧及相關激素水平的調整。對一個事物的反應還有情緒的反應,而情緒的反應又來自於血清素。所以當我們再認識情商這個事情的時候,神經學多提供了一個更專業的角度,也讓我們對於情商的提高,有了更多更科學的原理和依據。

而另外一位同事分享了一本小說,講小說的邏輯,跟講這種有價值的理論的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小說要講清楚作者的背景,作者創作小說的大時代,尤其是一些比較知名的小說,還要把主人公的密人物命運介紹的比較清晰,最後還要揭示整個小說揭露的本質。如果不能把小說講的很深刻,至少也要能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那麼我們從四個層次上來認知講書的有效溝通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你能不能把你讀完一本書之後的內容講清楚?不管它是一本理論的書,還是一本小說。

第二個層次,你對書的收穫和理解,能不能通過自己的語言把它講出來,很多人可能理解到了一定程度,當他組織自己的語言分享給大家的時候,就發現已經屏蔽了一定的信息。

第三個層次,接收的人也是一樣的,接收的人在聽到這些信息之後。他會有自己的理解,轉化成自己的認知。

第四個層次,他如果能跟對方反饋自己的認知時,概括稱自己的語言,才能夠確認對方分享的信息和內容,雙方是不是都get到了共鳴點。

這才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溝通。要看一個人的理解和溝通能力,說一段話,讓他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要點即可。

我們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很多人都很在意自己是否把內容講清楚了,卻忽略了對方的接受能力,以及對方對這個事情的理解,所以往往我們自己講的很認真,甚至講的口若懸河,但實際上對方竟然無動於衷。所以理解能力跟表達能力,它其實不是一樣的能力。我們需要更多的閱讀以及更多的表達,才能夠提高我們對別人的共情力。

因為最近在做閱讀與成長的選題,我也一直在反映哪些讀過的書,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有幫助的,這些書,又要以什麼樣的邏輯形式呈現到用戶面前,並且讓這個書單的組合,顯得並不生硬,反而要生動有趣,這的確需要構思。我們讀的每一本書,就像一道菜,把這一道道菜做成一整桌的盛宴,還是需要功夫和水準的。不過幸好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至少那個小說的人物角色已經確定了哈哈哈。

相關焦點

  • 決定一個人層次的四個維度,對照下自己身上有幾個?
    面對身邊的同事,對方層次的高低,在自己心裡一般都是不了解的,很多人總是憑藉自己的感覺去判斷對方,甚至是只看對方的外表,因此有很多的職場人,在現實中很容易上當受受騙,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四個判斷同事,層次高不高的維度,來供大家參考下,有需要的朋友們一起與小編來看看吧!
  • 直銷溝通的基礎理論之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同時,馬斯也提出,人們並不是等到滿足了一個需求後才會追求上一層次的需求,而是在一個需求得到部分滿足後,其需求的重心就會發生圍轉移。該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層次:第一,生理需求。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第二,安全需求。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的需要,主要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方面的需求。
  • 有效溝通 之萬能鑰匙的開鎖點
    所以溝通是連接一切的紐帶。    我們無論選擇何種生存和奮鬥方式,都是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溝通之中度過。可是每一個個人或團體都會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設置防衛門戶,讓人們接受你是一件另人頗費心思的難事,甚至對方會毫不客氣的拒你與門外,此時為了能夠進入對方世界,只有撬開他的防衛門戶才行,我們才可登堂入室進入他的內心腹地。
  • 數據分析的四個層次
    本文將圍繞數據分析的四個層次展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一、引言我通常把數據理解為業務的另一個他,單純的數字是沒有靈魂的,而背後的業務卻是鮮活的。商業數據分析的核心是洞察數據背後業務的規律,本質是數據賦能。我相信從事商業分析的小夥伴們都聽說過,數據分析的三個層次:描述性分析、診斷性分析和預測性分析。
  • 過來人的經驗:人際交往的四個溝通準則
    編譯 | XZ責編 | 雪月1967年,美國著名語言哲學家保爾·格賴斯(Paul Grice)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講到:「在人們交際過程中,對話雙方似乎在有意無意地遵循著某一原則,以求有效的配合從而完成交際任務
  • 商業數據分析的四個層次
    我相信從事商業分析的小夥伴們都聽說過,數據分析的三個層次:描述性分析、診斷性分析和預測性分析。 著名的諮詢公司Gartner在2013年總結、提煉出了一套數據分析的框架,如上圖所示,他們把數據分析分成了四個層次,除了剛才說到的三個之外,還有一個處方性分析。
  • 孩子跟家長難溝通?家長運用「喬哈裡視窗」,促進親子有效溝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覺得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隔了一道鴻溝,我們總覺得這是代溝,父母沒有辦法理解小孩子的世界,特別是現在孩子越來越早熟,根本不能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判斷他們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這時候聊天溝通就顯得特別重要,但是每當我們和孩子講話時,總覺得和孩子不在一個時空裡,孩子講著講著思緒就會飄到外太空,根本沒法溝通。
  • 認知四層次模型
    《思辨與立場》的作者理察保羅,曾經提出過人的認知四層次理論,他將人們的認知劃分出了四個等級,分別為:一、不知不知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處在這個層次的人最為可怕,因為自以為是,所以做事盲目自信,會把過錯推脫給環境,經常半途而廢,他的進步非常緩慢,經常不懂裝懂,感覺什麼事都很簡單,還總幻想著上天的眷顧,幻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 人的認知四個層次
    人的認知四層次:1.不知不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2.知己不知:知道自己不知道。3.知己自知:知道自己知道。3.不知己知,不知道自己知道。
  •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大家好,今天共讀的是《非暴力溝通》第二部分,就是原書的第3-6章節,昨天我們初步了解了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那麼今天就來具體了解一下。一、區分觀察和評價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通常有以下幾種表達方式,容易把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1、使用的語言沒有體現出評論的人對評論負有責任2、把對他人的思想、情感或願望當成事實3、把預測當事實4、缺乏依據5、評論他人的能力時,把評論當成事實6、形容詞前加副詞時,容易把評論當事實二、體會和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就是感受
  • 溝通之道,貴於先學會少說話,有效的傾聽是邁向溝通成功的第一步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溝通好手的建議相當詼諧又發人深省,他說:「溝通之道,貴於先學會少說話。」多聽少說,做一位好聽眾,處處表現出願意聆聽、接納對方的意見和想法的模樣。這時候,你會慢慢發現對方也比較願意接納你,並且提供你所需要的答案和信息,甚至把他的真正想法告訴你,讓你事事順心如意。
  • 人一生發展的七個層次,根據不同的需求,你到底身處哪個層次
    根據這兩大需要,具體延伸至具體的七個層次需求,從低至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認知的需求、審美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圖文無關這個層次的分布是根據人這一生所發展的階段和社會需要所歸納總結,比如你和一個乞丐談房價上漲,無疑是對牛彈琴,於他而言,他最關心的是如何填飽肚子,晚上要去哪裡找個溫暖的避風港。
  • 5個溝通原則,3個溝通細節,讓職場溝通更高效
    其實工作中很多的問題,都是由於溝通不順暢造成的。溝通,不止在於你說了什麼,還在於對方懂了什麼。那麼在職場中,我們到底要如何溝通,才能提升溝通的效率呢?二: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倡導提升溝通效率的5個原則,給了我們很好的參考性:原則1:不預設立場跟同事協作,結果和預期不一致時,首先應該思考:是不是雙方溝通不到位?而不是「對方就是不幹活,跟我對著幹」。每個人都有做事的驅動力,但我們必須承認:人都有惰性和理解能力的局限。
  • 和女生聊天回應總是很冷淡,聊天思維的五個層次,你處於哪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已經有了正常的溝通能力,和女生能夠正常的聊天,對於女生回答的問題能夠加以延伸,但不會引導話題,容易冷場。我們可以看到,第二個層次的聊天,已經有了正常的溝通能力,但是我們會發現這樣的聊天其實是很無聊的,很無趣的,女生只有在很無聊的時候才會跟這樣的男生聊下去。
  • 喬哈裡視窗教我們如何做到與人有效溝通
    所謂喬哈裡視窗,它是由美國學者喬瑟夫和哈裡共同提出的一個理論,把人際溝通比作一扇窗,根據「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和「別人知道—別人不知道」這兩個維度,將人際溝通劃分為4個區:公開區、盲目區、隱蔽區和未知區。公開區就是指信息對你和他人都是公開的,比如說你今天穿了一件紅色外套,毫無疑問別人看到的也是一件紅色外套。這就叫公開區。
  • 健玲:nlp有效溝通的小技巧,最舒服的關係,就是聊得來
    我們認真想想三個情景:1)在你心情不好時,你最想做的是不是找個人傾訴一下心中的苦楚?2)在你開心快樂時,你最想做的是不是第一時間和自己信任的人分享這一切?3)在你寂寞的時候,有個人來到你的身邊,跟你說說話,你是不是又會覺得生命裡的一切都很美好?
  • 人生的五個生活層次和人生活的六個層次
    人類生活有五個層次的需求。一是生存的需要第二是溝通的需要第三是愛的需要第四是需要受到尊重第五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換句話說,「錢」貫穿生活的五個層次。為了生存,我們必須工作掙錢和吃飯。生活中的四個參照原則1.兩隻青蛙相愛了,婚後生了一隻蟾蜍。雄蛙看到這個時非常憤怒:發生了什麼事?青蛙媽媽哭著說:「他的爸爸,在我遇見你之前,我看了你一眼.知道是非常重要的!2.小驢問老驢:為什麼我們每天吃草,而奶牛吃濃縮飼料?老驢嘆了口氣:「我們男人用我們的腿吃飯,別人用我們的胸吃飯.心態非常重要!3.鴨子和螃蟹賽跑很難輸贏。
  • 見識的四個層次,人生的四種格局,提升格局的四大方法
    我們今天重點分享一段《呻吟語》裡的內容,講的就是人生見識的四個層次。很多朋友可能對《呻吟語》不是很熟悉,這裡做個簡單的介紹吧。《呻吟語》的作者呂坤,字叔簡,一字心吾或新吾,明代文學家、思想家,為政清廉剛正,官至山西巡撫,刑部左、右侍郎,死後追贈刑部尚書。
  • 遇到中差評如何有效和買家溝通,達到修改刪除的目的
    遇到中差評如何有效和買家溝通對於中差評如何有效溝通,達到修改刪除中差評目的,見仁見智吧,各有各的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大致流程如下:1,了解中差評成因,找到癥結所在2,積極和買家溝通,表示歉意,爭取買家的諒解3,和客戶溝通了解確認中差評癥結,承認過錯
  • 看電影學智慧-《星際旅行-航海家號》之有效溝通
    今天我們的「小生活」是電影星際旅行,「大智慧」是有效溝通。如何要協調這樣規模的一個星際飛船,有效的溝通便成了一個關鍵的因素之一。對於高效溝通這個環節,由以下幾點可見一斑:1、船上每一個崗位,職責非常之明確,每個人都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為有效溝通做好了一個基礎鋪墊;2、船上有非常明確的聯邦制度,每個人都會自覺遵守,不會有人去質疑,這就為有效溝通做好了又一個基礎鋪墊;3、每位船員都會在有個好習慣(好制度),就是任何一個動作或者進度都會及時(幾乎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