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跟著名著寫作文。
今天在刷題的時候,遇到了一道小作文題,很多孩子在這道題目上表現得不夠理想,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題吧。
乍一看,這道題目難度似乎不是很大:不就是寫菜市場嗎?用「有……有……還有……」這個關聯詞造句就行了,況且已經給出了中心句。估計很多同學連題目都沒讀,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回答。他們往往是這樣回答的。
菜市場是個熱鬧的地方。有站在攤位後,大聲誇耀自家西紅柿的中年婦女,有和買家討價還價的賣黃瓜漢子,還有手裡拿著一把水靈靈的小白菜,希望顧客快點光顧的老大爺……
這樣的答案,看起來似乎還不錯。可惜的是——
為什麼?因為題目上面要求的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而上面的文段明顯是並列結構,並沒有體現出寫作順序。
我們寫作文常用的描寫順序有哪些?容我一一道來。
1.空間順序
空間順序,是按照空間部位的順序說明事物的構造或建築物的構造。
常見的標誌是東南西北、上下左右這些表示方位的詞語。如果用這種順序來寫菜市場,我們可以這樣寫:
菜市場是個熱鬧的地方。東邊,一個中年婦女站在攤位後,大聲誇耀自家西紅柿;西邊,一個賣黃瓜的黝黑漢子正在和買家討價還價;南邊,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大爺,手裡拿著一把水靈靈的小白菜,期盼顧客快點光顧……
2.時間順序
時間順序是指以時間的先後為標準的順序。
時間順序中往往有表示時間的詞語,比如第一天、一天後、五分鐘過去了……用這種順序答這道題目可以這樣寫。
菜市場是個熱鬧的地方。一開市,站在攤位後的中年婦女就大聲誇耀起自家西紅柿;幾乎在同一時刻,賣黃瓜漢子手中的喇叭也響了起來;幾分鐘後,一個老大爺也拿起一把水靈靈的小白菜,打開喉嚨:「小白菜便宜了,剛摘的小白菜……」
3.事情發展順序
事情發展順序一般來說就是起因——經過——結果,前一件事是後一件事的原因,後一件事是前一件事的結果。
用事情發展順序回答這道題,可以這樣寫
菜市場是個熱鬧的地方。一個站在攤位後的中年婦女,大聲誇耀自家西紅柿。聽到婦女高音喇叭似的叫賣聲,賣黃瓜的黝黑漢子也忍不住大聲吆喝起來。看到顧客紛紛被這兩人吸引,賣小白菜的老大爺也按捺不住了,他舉起一把水靈靈的小白菜,放聲喊起來:「小白菜便宜了,剛摘的小白菜……」
你學會了嗎?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學語文老師,關注我,一起探索更多寫作文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