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發令槍」的氣象預警信息在重大災害性天氣應對防禦工作中至關重要。「氣象科普不僅要送農村、送社區、送學校、送企業,也要送領導,送政府部門,只有掌握科學知識、了解氣象預報、理解預警含義、明確應對措施,領導才能科學決策,部門才能有序聯動,公眾才能有效行動,才能科學、高效地預防災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傷亡。」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如是說。因此,將預警信息科學準確地劃分四個等級,並規範預警信息傳播途徑與方式成為《河北省暴雨災害防禦辦法》的重要特徵。
《辦法》規定了暴雨預警信息實行統一發布制度。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暴雨預警信息的發布、解除與傳播管理工作,其所屬的氣象臺按照發布權限發布暴雨預警信息。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暴雨預警信息。並根據降雨強度、降雨總量和持續時間,暴雨預警劃分為四級:
(一)藍色預警(Ⅳ級):預計未來24小時降雨總量達到五十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時降雨量達到四十毫米以上;
(二)黃色預警(Ⅲ級):預計未來24小時降雨總量達到一百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時降雨量達到六十毫米以上;
(三)橙色預警(Ⅱ級):預計未來24小時降雨總量達到一百五十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時降雨量達到八十毫米以上;
(四)紅色預警(Ⅰ級):預計未來24小時降雨總量達到二百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時降雨量達到一百毫米以上。
同時,《辦法》還規定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應當嚴密監視天氣變化,提高暴雨預報、預警的準確率和時效性,及時調整和解除暴雨預警。
《辦法》還規定各媒體單位根據暴雨預警級別,按照下列規定傳播預警信息:
(一)藍色和黃色預警:電臺、電視臺、政府門戶網站和新聞網站,通過應急廣播直播、滾動字幕、網頁新聞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直至解除預警;
(二)橙色和紅色預警:河北廣電網絡集團、電臺、電視臺、政府門戶網站、新聞網站和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通過應急廣播直播、滾動字幕、網頁新聞、網絡推送和手機簡訊群發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直至解除預警。
同時,《辦法》規定社區、學校、醫院、商場、體育場館、機場、車站、港口、碼頭、旅遊景區(點)等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應當做好暴雨預警信息接收與傳播工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利用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等多種方式,及時將暴雨預警信息傳遞給受影響人員。氣象災害防禦信息聯絡人員收到暴雨預警信息後,應當及時向受影響的公眾傳播。
(責任編輯:蘇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