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與工信部聯合開展氣象預警靶向發布試點

2021-01-21 氣象小秘書

近日,中國氣象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氣象災害預警簡訊精準靶向發布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在福建、貴州及四川省汶川縣等地開展試點,推動利用通信大數據平臺精準靶向發布預警簡訊,解決簡訊發布的時效性、精準度等問題,努力實現預警信息發布到村到戶到人。

此次合作將進一步提高利用信息通信網絡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能力,切實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方案》要求,試點地區要認真組織實施,按照統一標準體系、業務流程和特色策略發布的要求,建立氣象災害預警簡訊精準靶向發布協調機制,制定氣象災害預警簡訊精準靶向發布技術流程,通過預警信息發布系統與國家通信網應急指揮調度系統、通信大數據平臺對接聯通,實現指定區域氣象災害預警簡訊精準靶向發布,推進平臺、數據、業務聯通。

根據進度安排,試點工作將在今年汛期實現業務試運行,在及時總結經驗後於今年10月前由中國氣象局和工信部聯合推廣試點成果。

同時,設立協調組和實施組,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切實推進各項工作。協調組負責試點工作的計劃統籌、協調管理、質量控制和任務落實,審核氣象災害預警簡訊精準靶向發布重大事項,協調解決跨系統、跨區域試點問題;實施組負責相關系統開發,制定系統對接技術方案,提出發布模式和內容規範等。

近年來,氣象部門在加強氣象災害預警簡訊發布能力建設方面取得實效。特別是在去年汛期,多地氣象災害預警簡訊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劉若馨 責任編輯:顏昕)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安徽四川貴州4省份應急廣播試點播發氣象預警
    1月4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這樣的應急廣播播發氣象預警信息,今年將在內蒙古、安徽、四川、貴州等4個省份試點開展。中國氣象局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聯合印發試點工作方案,共同促進氣象預警信息在應急廣播體系中的應用,進一步推動預警信息發布到村到戶到人,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氣象預警是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行動的「消息樹」。
  • 中國氣象局今年開展多種數據格式標準化試點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報導 近日,記者獲悉,中國氣象局將在2016年針對地面、高空、輻射、酸雨資料,雷達資料,環境氣象資料開展數據格式標準化試點工作,以解決國內氣象數據格式不統一等問題,與國際、業界一般採用標準格式保持一致。
  • 中國氣象局:「十三五」時期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4日,中國氣象局舉行12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在介紹「十三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成就時表示,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氣象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2.28%,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 農業農村部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 冬小麥赤黴病防治氣象條件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李森報導4月3日,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今年第一期《冬小麥赤黴病防治氣象條件預報》,在央視《新聞聯播》後播出的《天氣預報》節目播出,提醒江漢、江淮南部冬小麥進入赤黴病預防關鍵期,須抓住晴好天氣及時噴藥。
  • 上海傳統天氣預報向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轉變,楊浦徐匯已試點
    目前,上海市氣象局已在楊浦區、徐匯區,分別試點開展「城市內澇風險預警業務」和與城市運行管理共融互通的「風險預警服務升級版」,並準備根據試點情況,在全市進行逐步推廣。同時,市氣象局已推出更加精細化的區域數值預報,從此前的9公裡細化至3公裡,未來還將進一步細化至1公裡。
  • 兩部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全力迎戰颱風
    經濟日報北京7月21日訊 記者郭靜原 吉蕾蕾報導:中央氣象臺今日18時繼續發布颱風、暴雨和高溫黃色預警。受連日降雨影響,自然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中央氣象臺發布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預警和漬澇風險氣象預報。
  • 實踐探索:地質災害防範 因地制宜 於基層見真功-中國氣象局政府...
    圖/文 鐘鳴  靶向預警 355名群眾避開泥石流  ■ 坐標:湖南江永  ■ 特徵:四面環山,山地、丘陵、崗地俱全,年降水量接近1500 毫米,汛期暴雨常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看點:依託移動大數據精準發布預警,10分鐘內實現災害影響區域公眾預警全覆蓋  一條靶向發布的氣象預警,幫助355
  • 彰顯錢江情懷 匯集氣象大愛——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通訊員 安德元 王瑞娟報導)自2017年以來,按照中國氣象局東西部對口支援藏區氣象工作統一部署,確定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海西州氣象局和格爾木市氣象局及其所轄的13個國家基層氣象局(站)。
  • 中國氣象局發布13項氣象行業標準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若嘉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網站傳播規範》《飛機人工增雨(雪)作業流程》等13項氣象行業標準,涉及防災減災、農業氣象服務、安全生產等多個專業領域,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
  • 中國氣象局:將開展全國臭氧氣象預報,為環保等部門提供支撐
    中國氣象局:將開展全國臭氧氣象預報,為環保等部門提供支撐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8-01-16 16:07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氣象局關於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意見
    建立各行業氣象服務指標體系,依託專業氣象預報預測業務,聯合有關部門構建專業氣象服務平臺,開展與行業結合的預警、評估和諮詢服務。拓展專業服務領域,培育專業用戶群體,重點加強農業、林業、水文、海洋、交通、旅遊、航空、醫療、電力、體育、保險、鹽業、漁業、倉儲、物流等專業氣象服務。
  • 中國氣象局: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簡稱《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實習記者劉若馨 通訊員陳志雄報導 2018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發改委、教育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的30餘名部際聯絡員,以及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人員參加會議。這也是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後召開的首次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
  • 上海試點天氣預報向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轉變 預報精度可細至3公裡...
    他還透露,自2015年起,上海就在楊浦區聯合民政、社區等相關部門試點開展了城市內澇風險預警服務,「通過與相關部門對接,獲取該地區的交通、房地等信息,將這些大數據導入模型進行計算,一旦出現降水偏強的天氣,模型會自主計算是否會形成內澇,並標註重點關注區域。氣象部門隨即向相關部門做出預警,提前做好應對措施。」預警模型精確度如何?
  • 中國氣象局簡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局擁有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等9個國家級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國氣象局成立了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
  • ——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工作實錄
    自2017年以來,按照中國氣象局東西部對口支援藏區氣象工作統一部署,確定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氣象局和格爾木市氣象局及其所轄的13個國家基層氣象局(站)。
  • 豐臺區氣象局「非接觸」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
    3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氣象日如約而至,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為了減少接觸,豐臺區氣象局以線上為主,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科普宣傳活動。豐臺區氣象局以在微博及微信公眾號上開展的線上氣象知識競賽,拉開了氣象日系列活動的帷幕。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1月新聞發布會
    中央氣象臺共發布颱風預警92期,海上大風預警30期,中國氣象局共啟動颱風應急響應8次。特別是在「蘇拉」、「達維」和「海葵」三個颱風接連正面襲擊我國期間,中國氣象局近五年來首次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Ⅰ級應急響應。
  • 區域災害聯防和航空氣象
    世界氣象組織(WMO)二區協(亞洲)第16次屆會於2017年2月12-16日在阿聯阿布達比召開,來自二區協2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區域氣象合作,中國氣象局聯合香港天文臺在本次會議上提出了「提升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亞洲)減輕氣象災害風險能力試點項目」。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見證香港回歸20年
    今年5月,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與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在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期間,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氣象服務、航空氣象及全球氣象預警系統建設、加強氣象科普宣傳等事宜進行了交流。1996年,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籤署了氣象科技長期合作諒解備忘錄,確定了雙方的合作機制,每兩年輪流舉行一次高層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