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8-01-16 16:07 來源:澎湃新聞
1月16日,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在「2018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上說,中國氣象局將發揮氣象優勢,做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氣象服務,加強重汙染天氣應對服務,提高大氣汙染氣候預測能力。
「2018年,將發展大氣汙染治理氣象評估業務,開展全國臭氧氣象預報。」 劉雅鳴說。
對公眾而言,臭氧氣象預報是一個新名詞,中國氣象局為何要將這項工作納入今年的工作重點?
16日上午,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恆德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臭氧汙染防治是大氣汙染防治的一項重要內容,「『大氣十條』實施五年來,細顆粒物(PM2.5)下降明顯,但臭氧(O₃)汙染出現小幅度上升。」
張恆德說,上海、廣東等省份的氣象部門已連續多年與環保部門開展臭氧預報,中央氣象臺此前一直在進行臭氧氣象條件預報業務支撐工作,但沒有對外發布臭氧氣象預報預警。2018年,中國氣象局將在前期對產生臭氧的氣象條件進行精密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臭氧氣象預報發布。
「我們將側重於對產生臭氧的氣象條件向公眾進行預報,另外這項工作最主要是提供給環保等決策部門,我們前期從技術上對產生臭氧的氣象條件進行了精密研究,設計了一些預報的方法,效果還是不錯的。」張恆德說。
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大氣十條」)提出,加強霾、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監測預警等研究,為汙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
隨著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深入推進,未來幾年,臭氧也會提到一個治理的重要位置。
「環保部門對臭氧及其前體物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氮氧化物(NOx)進行了監測,包括汙染物排放源清單中,也會有相關數據,這些數據會作為我們技術研發的基礎,同時我們還會研究這些數據與臭氧監測數據、氣象數據之間的關係,進而研發臭氧氣象條件預報技術,做成預報產品,再通過人工訂正後,對外預報。」張恆德說。
據張恆德介紹,臭氧分為近地面臭氧和平流層高層臭氧,我們通常所說的臭氧汙染主要是指近地面的臭氧汙染,對人體有一定傷害。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汙染物,在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下, 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O₃)、過氧乙醯硝酸酯(PAN)等二次汙染物。
作為一種二次汙染性氣體,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吸入人體後會加速器官的老化,影響身體健康。同時,過高濃度的臭氧還將破壞植物生長,影響生態環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焦點
請回答,中央氣象臺! 有什麼天氣問題都砸過來吧!
關鍵詞 >> 臭氧 氣象預報 汙染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