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飛機「隱身衣」、讓鞋履行業數位化……這屆雙創團隊很會玩!

2020-12-05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杭瑩 通訊員 盧慶雷 吳謙 陳芃辰

圖/受訪者提供

11月21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落下帷幕,大賽成為了高校展示雙創教育成果、青年築夢逐夢的國際舞臺。經過多個環節的激烈角逐,廣東參賽團隊共斬獲21金、20銀及6個萌芽賽道創新潛力獎,金獎數位居全國第一,刷新了歷史最好成績。

頒獎典禮上「大隱科技」項目成員與老師合影留念,右三為王浩

大賽是如何達到「以賽促學,激發青年創造力」目標的?廣東大學生如何掀起青春風暴?獲獎團隊背後有哪些創新「密碼」、創業故事?羊城晚報記者為此專訪了獲高教主賽道最佳創意獎的華南理工大學「大隱科技——四維隱身吸波蜂窩開創者」項目負責人王浩,獲「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公益組金獎的廣州大學「畢業後公益基金」項目負責人劉楠鑫,以及獲2020年度創新創業英才獎的華南農業大學畢業生林子森。

「大隱科技」:為軍事武器穿上「隱身衣」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我的『吳鉤』就是蜂窩隱身材料。」華南理工大學製漿與造紙工程專業博士生、大隱科技項目負責人王浩告訴記者,他和自己的學科跨界融合團隊已經在紙基隱身吸波蜂窩領域「走了很久、走了很遠」,願意為該事業奮鬥終生。因此,入圍決賽後,還在國外的他毅然放棄留學,歷經半個多月輾轉回國。隨後三個月裡,他推遲了自己的畢業計劃,專心備戰賽事。

「大隱科技」項目成員備戰比賽

據悉,「四維隱身吸波蜂窩」目前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四維蜂窩」就是在用紙張搭建三維蜂窩結構的同時,在紙張上加入可控電磁器件,使得蜂窩具備超寬頻、自適應、免維護的性能優勢。「通俗來說,就好比我們先拿一張紙印刷特定的電磁周期結構,然後再將紙折出一個蜂窩狀的模型。」

四維蜂窩項目示意圖

據王浩介紹,基於這樣的設計,四維蜂窩對低頻雷達波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從而實現隱身。「作戰過程中,要想不被對方雷達波探測到,就需要一種材料來吸收對方雷達發射出的電磁波,讓飛機能『隱身』。」當對方的電磁波照射到飛機上時被蜂窩吸收掉,反射回去的電磁波就會減少,將加大敵方雷達的探測難度。

作為一個集合了造紙、電磁、材料三大學科的項目,學科交叉是其創新「密碼」。相比單學科研究而言,交叉學科的四維設計提高了吸波蜂窩的低頻吸波性能,兼具電磁性能智能可調的性質。但學科交叉也是一大難點,「三個學科的基礎知識體系都不一樣,團隊在技術攻關、實操過程中要磨合的地方就比較多」。

「華工一直都是企業家和工程師的搖籃,創新、創造、創業是我們華工人的基因。」王浩告訴記者,下一步團隊將成立電磁材料虛擬研究所,依託華工提供的「產、學、研」大平臺,各學科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融合共識。本次大賽也讓他收穫滿滿,王浩表示,「『網際網路+』就是要通過融合實現創新、發現價值。我們將努力做好產品,提升我國武器裝備戰鬥力,守護國家安全!」

「畢業後公益基金」:一個留守兒童的公益反哺

2016年成立至今,廣州大學「畢業後公益基金」項目累計聯合了75位知名藝人、365家知名企業、1000餘家明星粉絲團、40萬志願者、110萬愛心人士,撬動1億公益價值,有效助力35萬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該項目也幫助廣大首次斬獲「網際網路+」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公益組金獎。

「我自己也做過10多年留守兒童。」項目負責人劉楠鑫告訴記者,自己多年來留守農村,四年級時曾翻牆進校長辦公室「偷」到人生第一本課外書,這些讓他充滿對留守兒童的共情。他在大二萌生了創業念頭,「我要做公益,去看看留守兒童」。

劉楠鑫在省賽決賽現場照片

據了解,項目聚焦鄉村留守兒童教育資源匱乏和留守孤獨困境兩大難題,開創「中國留守兒童精準關愛體系」解決方案。團隊獨創了「1個基金、1個家園、2大幫扶、2大抓手」的1122模式,一端依託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設立的畢業後公益基金接收公益資金,一端則以「畢業後兒童之家」的線下關愛家園為載體,把線下實地陪伴、線上雲端關愛作為兩大抓手,輸出了素養教育、心智教育、大學生雲陪伴等六大核心產品服務。

劉楠鑫在貴州幫扶時和留守兒童的合影

此外,團隊成立了「千圖計劃」品牌活動,以去中心化運營模式引領全國千支公益團隊凝聚家鄉力量,進行規模化服務輸出;團隊內部還創新了「一會三團」的組織架構,保證組織高效運轉;結合粉絲經濟,劉楠鑫提出「向善追星」旗幟,並生成了「美好應援」品牌活動。這些創新亮點,使項目最終脫穎而出。

「參賽是打磨團隊和堅定自身的過程。通過這次的高規格賽事,我們也得到了更多關注和社會支持。」劉楠鑫表示,未來三年,「畢業後」預計籌集超5億資金以幫助200萬留守兒童,並進一步深化1122模式和線上雲平臺,用新技術賦能公益。「希望三年後,全國每4個留守兒童中就有1個能得到『畢業後』的關愛。」

伍雅琛獲得高教主賽道初創組銀獎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參賽選手還利用創業經驗「反哺」教育。廣州大學獲得高教主賽道初創組銀獎的伍雅琛憑藉亮眼表現,在賽後被南京大學邀請到學校講授了直播電商新媒體課程。她提到,未來將參與到廣州大學的直播電商研究和人才培養等工作中來。

「時諦智能」:以數位化規模應用解決鞋履行業痛點

「雙創比賽讓團隊的前進方向變得愈發清晰!」華南農業大學計算機專業2019屆本科畢業生、時諦智能項目創始人林子森告訴記者,其從事鞋包產業的「家族基因」讓他深刻了解行業瓶頸和痛點。在美國矽谷交換學習回國後,他依靠在重工業領域的數位化製造研究和設計軟體開發積累的經驗,組織團隊開始了「鞋履行業數位化」的創業歷程。

林子森(右二)獲2020年度創新創業英才獎

「目前市場上的鞋履開發和生產很難做到對各個環節精準把控。」林子森介紹說,每一款新品從設計到樣品轉化,都需要經歷鞋底及鞋面的設計、制楦、鞋底開模、開板製造等多個步驟,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企業開發效率低下,周期高、成本高、跟不上流行趨勢等問題,是鞋履企業的「致命傷」。「我們用三年時間深入行業,釐清了技術需求,並且不斷在打磨產品。」

據了解,團隊打造了Ideation「設計-生產-銷售」協同平臺。利用該平臺,可以通過時諦自主研發的材料掃描idemera,讓海量素材在雲端實現3D可視化虛擬展示,在設計研發中隨時隨地在線查看、分享和調用;設計師可以零門檻實現鞋履的在線設計和協同修改;其虛擬商城、線上訂貨會功能模塊,則能幫助企業高效完成產品訂貨採購,助力產品銷售。從而讓鞋履企業實現數位化規模應用,帶動全鏈條數位化升級。

林子森

據介紹,Ideation平臺現在已經獲得紅杉資本、CMC資本、順為資本、線性資本的過億投資,也收穫了安踏等合作夥伴的認可。林子森認為,今年新冠疫情的暴發導致線下交易受阻,使得線上化、數位化的迫切性增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時尚產業的數位化進程。下一步,團隊將快速推進Ideation進入國際市場,助力行業實現數位化變革。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陳婉允

審籤|魏禮園

實習生|高爽

相關焦點

  • 浙大團隊研製微波段「隱身衣」
    光學領域著名期刊《自然·光子學》24日在線報導了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陳紅勝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基於深度學習的新一代智能隱身器件,可在不依賴任何人為操控的情況下,快速地動態適應變化的背景電磁環境,在微波段實現對雷達「隱身」。
  • 「量子隱身衣」面世? 浙大否認研發稱技術上不可行
    多家自媒體微信公號在轉發這一消息時稱,浙江大學研發成功國產「量子隱身衣」,可以類似魔法功能的「隱身」。昨日,記者從浙江大學方面確認,儘管多年前即以啟動對於隱身技術的研究,但網傳這一所謂「研究成果」與浙大無關。隱身技術專家,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雲貴表示,隱身技術目前在理論上完全可行,但具體實踐仍困難重重,尤其要實現民用,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 浙江大學教授演示神奇「隱身衣」 魚缸還在魚沒了
    浙江大學教授演示神奇「隱身衣」 魚缸還在魚沒了   陳紅勝團隊完成的這項「在可見光波段實現大型物體的隱形——電磁波『隱身衣』機理」的研究成果,今年10月24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  陳紅勝團隊研發的「隱身衣」,目前是一個每條邊大約5釐米的六邊形柱狀體,周圍都是普通的有機玻璃,核心的「隱身通道」,由特殊光學玻璃構成。
  • 中國研究團隊研製出「隱身衣」(圖)
    10月31日,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研究團隊工作人員演示一件「隱身」裝置的效果。日前,我國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研製出能夠在可見光波段將生物隱形的隱身器件。  「我們在可見光中實驗實現了物體的隱身,而且無需使用精密設計的納米電磁材料。」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教授領銜的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團隊合作,使用玻璃,製造出了能夠在水中隱形的六邊形柱狀隱身器件和能夠在空氣中隱形的多邊形隱身器件,並用兩種隱身器件使金魚和貓成功隱形。
  • 浙大團隊發明神奇隱身衣:魚缸裡魚不見了
    浙大團隊發明神奇隱身衣:魚缸裡魚不見了   陳紅勝團隊完成的這項「在可見光波段實現大型物體的隱形——電磁波『隱身衣』機理」的研究成果,今年10月24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
  • 浙大科學家研製「隱身衣」 讓生物隱形
    浙江大學供圖   披上一件隱身鬥篷,在視野中瞬間遁形,這是人類長期以來的夢想。日前,一隻貓和一條金魚比人類提前「享用」了一種隱身衣。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教授課題組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柏樂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使用玻璃製造出了可見光波段的生物隱形器件。這一最新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隱身衣可3D列印
    今年的他正當年富力強,不久前他的團隊更是取得了一項突破——第一次從理論上解決了製作隱形衣材料的損耗和增益問題。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想像一根稻草插在一杯水裡,在正常折射率條件下,你觀察到的水下面的稻草會彎曲,如果這杯水具有負折射的特性,你看到的稻草就會消失不見,這一原理是製作隱身衣的基礎。
  • 酷炫丨隱身衣問世!這才是最牛黑科技!
    有腔調丨有品位丨有意思聽說關注了之後,一不小心會變得很有姿勢哦
  • 浙江大學研製出「隱身衣」:可使貓和金魚隱形
    這是發生在浙江大學信電系實驗室裡的一幕,兩個玻璃裝置就是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教授團隊最新研製的「隱身衣」。陳紅勝說:「這幾項實驗意味著,隱身器件不僅能隱藏像貓、魚這樣大的物體,生物還能和隱身器件一起活動,隱身效果不會受到影響。
  • 龍生股份正式更名光啟技術 光啟超材料「隱身衣」注入上市公司
    光啟在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領域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基礎,將助力光啟技術高起點進軍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這一尖端科技新興產業,實現上市公司的轉型升級。光啟佔領超材料研發應用制高點光啟創始人劉若鵬和聯合創始人季春霖,2009年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首次實現寬頻帶超材料隱身衣的設計與製備,並在2010年回國創立光啟,深化超材料的研究和應用。作為超材料的領軍企業,光啟在超材料領域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專利申請量佔該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的86%。
  • 隱身衣研究獲重大突破 可讓金屬球消失(圖)
    蔡蘊琦攝  神奇的「隱身衣」捧在手裡,看上去像什麼?告訴你,就像一塊厚厚的大餅!近日,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對隱身衣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崔鐵軍教授的團隊成功研製出「微波段三維隱身地毯」,在世界上首次把微波段「隱身衣」從特定實驗裝置中搬進真實三維空間,再一次拉近了人們與哈利 波特「隱身衣」的距離。
  • 航空專家李天:他為戰機披上「隱身衣」
    」,會是怎麼樣?   顧名思義,「隱身衣」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在你身邊,可你卻發現不了」。   從《西遊記》到《哈利·波特》,從文學作品到科幻大片,關於「隱身術」「隱身衣」「隱身人」的故事層出不窮,在打開人們想像空間的同時,也在激發技術創新的活力。
  • 浙大團隊研製基於深度學習的「隱身衣」
    如果稍加改變外界環境或者入射波,隱身效果便會大幅度降低。「理想的隱身衣應該和章魚和變色龍一樣,能夠快速自動地適應於變化的外界刺激和背景環境。」陳紅勝教授說。章魚表皮中含有許多色素細胞,包括黑,紅,黃,白等類型。
  • 隱身衣問世
    「隱身衣」真的被造出來了?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大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身體時,人就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背後的花花草草。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導讀: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前不久,微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自稱有隱身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老人身體時,老人確實消失了。各種各樣的傳言都出來了,比如這是國產的量子隱身衣,以及這是浙大的老師發明的等等。但不久記者就出來澄清了,這並不是真的,而是後期加工做出來的。類似的技術在電影電視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之前類似的視頻也在網上流傳了許多。那麼量子隱身衣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加拿大發明出來的量子隱形偽裝面料。
  • 中篇小說《隱身衣》等全票獲獎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出爐中篇小說《隱身衣》等全票獲獎在實名投票評選中,格非的中篇小說《隱身衣》以全票獲獎。此外,作家馬曉麗、徐則臣、劉亮程,詩人大解、海男、閻安,評論家魯樞元、孟繁華等的作品都以全票獲獎。
  • 納米織造隱身衣(圖)
    這事如果發生在今天,也許會有人懷疑他是否穿的是隱身衣。傳說中的隱身衣總是這樣被使用:齊格弗裡德靠它騙過凡人不可戰勝的女武神,而希臘英雄帕修斯則披著它躲過目光如炬的女妖斬殺了美杜莎。神話中依靠神奇的頭盔或者披風隱匿形體斬除妖魔的英雄們,在都市傳說中搖身一變,成了依靠喝下特殊藥水讓身體透明的隱形人。在文學、電影的推動下,人類繼續著自遠古以來就有的夢想——似乎隱匿了軀體即可克敵制勝。
  • ...隱身衣」 發明者、全國人大代表劉若鵬: 每一次顛覆性創新都...
    25歲率領團隊成功研製出「隱身衣」,這一成果論文發表在權威雜誌《科學》上,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27歲獲杜克大學博 士學位,回國創建光啟科學,團隊推出的載人版「旅行者」號、個人飛行噴射包等空間技術創新產品……正在商業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 無需魔法就能隱身,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隱身衣新概念!
    這一思路可用於創造一種「隱身衣」,它能夠分散物體周圍的光波,從而能夠完全在人們面前隱身。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科學家們將開始打造一種隱身衣原型,來證實他們讓物體隱形的方法真正可行。如果他們的研究成功,這項技術將與其它技術一起為軍方服務,比如說隱形飛機上吸收雷達的深色塗漆,局部光學偽裝,阻止紅外探測的表面降溫以及電磁波掃描等技術。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Alina Karabchevsky博士稱:「我們的研究表明有可能藉助一種光學晶片讓物體周圍的光線發生彎曲。光線不與物體發生交互作用,那樣就會讓物體實現隱身。」
  • 世界上有「隱身衣」嗎
    >隱身衣,這個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衣服,令人充滿幻想。很多人都曾夢想自己能擁有隱身的能力,而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超隱形生物科技」稱,「已將這個夢想實現」。該公司稱,已經研發出了「量子隱形偽裝面料」。這種神奇的」隱形面料「可以使周圍光線彎曲,從視覺上隱藏該面料穿著的人,達到隱身效果! 此項研發得到美國軍方大力贊助,而軍方則是希望未來使用該材料打造新型部隊,「隱身士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