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府計劃大幅削減捕鯨數量 被禁止在南極洲附近捕殺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正考慮在爭取2015年度重啟南極海域科研捕鯨的新計劃中大幅削減捕鯨數量。由於各反捕鯨國在18日閉幕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上提出強烈反對,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儘量減少捕獲量來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
-
國際捕鯨協會駁回日本南冰洋捕鯨計劃
日本日新丸號捕鯨船甲板上的三隻小鬚鯨。 據《衛報》報導,日本希望重啟南冰洋捕鯨活動的計劃日前遭到駁回,國際捕鯨協會表示,日本最新修訂的「Newrep-A」計劃並未提供足夠的科學論證。 日本藉口稱,獵殺鯨魚主要為了兩項目的:一是為了實現商業捕鯨回歸可持續性,要計算鯨魚種群所需保持的數量;二是對為了南冰洋海洋生態系統更進一步的了解。國際捕鯨協會專家報告表示:「根據計劃給出的信息,專家小組無法判定日本是否需藉助科研性質的捕鯨來實現這兩個主要目標。計劃並未提供實現上述目標的必要性。」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日本政府的精力就一直放在捕鯨計劃上。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種類確認,包括小鬚鯨等三種
新華社 資料圖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管理鯨類資源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從2019年7月起時隔約30年重啟商業捕鯨。據日本共同社12月27日 報導,現在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地點和種類都被確認,海域限於日本近海及專屬經濟區,對象鯨種為小鬚鯨等3種。對此,國際社會反映強烈。
-
環保組織稱其阻止日捕鯨活動 750隻鯨魚獲救
海洋守護者協會在南冰洋靠近一艘日本船隻,攝於2014年3月2日【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媒「20minutes.fr」3月23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環保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於3月23日宣布,在每年例行的南冰洋海域行動中,該組織經過激烈對抗成功阻止日本捕鯨船,並解救750隻鯨魚。據報導,海洋守護者協會於1月5日發起第二次行動。
-
日本逆潮捕鯨背後的政治
「日本政府長期以來都是自民黨的天下,自民黨的基礎在農村、在漁民。為了黨利和選票,自民黨一直給農民、漁民提供各種高額補貼。政客和官僚的相互勾結,造成捕鯨活動一直延續至今。」《環球》雜誌記者/馬瓊 日本官員1月24日說,日方考慮「升級」捕鯨船「日新丸」。西方媒體解讀,這一動向意味著日方將不顧國際社會反對繼續推進捕鯨活動。
-
日本也玩退群,退出IWC,科學捕鯨不再用,海洋鯨魚難逃「厄運」
在去年的12月26日,日本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且恢復了已中止30多年的商業捕鯨,一時間引發全球譴責。質疑聲中,來自《自然》和《科學》的一些聲音卻顯得有點清奇。它們說:日本退出IWC,可能對鯨有好處。什麼?你確定沒有聽錯?
-
日本商業捕鯨繼續 小鬚鯨沿海捕殺或於9月底結束
中新網9月2日 據日本共同社2日報導,日本小型捕鯨協會估計,今年日本沿海地區對小鬚鯨的捕殺可能會在9月底結束。資料圖:當地時間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剛剛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前往魚肉市場。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捕獲首條鯨魚,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據悉,日本政府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當晚卸貨的是在沿岸作業的小型捕鯨船捕獲的兩頭小鬚鯨,預計將分別被解體,最快4日進行交易。此前外媒稱,當地時間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從7月1日起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不止為了經濟利益
7月1日上午,捕鯨船隊從山口縣下關市港口啟程,開啟為期數月的捕撈活動。隨著捕鯨船魚貫出港,在日本被「禁閉」31年的商業捕鯨全面開禁。 這一消息引起輿論關注,特別是一些環保人士,甚至驚呼日本又要製造一個「海豚灣」?既然已禁止了30多年,日本為何要取下「封印」,重操舊業?
-
不顧國際社會反對 日本捕鯨船隊前往南極海域
不顧國際法院的禁令和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日本一支船隊12月1日起航前往南極海域,恢復「科研捕鯨」。 【自稱「合法」】 捕鯨船隊由4艘船組成,並且有日本政府巡邏船護航。它們預定月底至明年3月在南極海域從事「科研捕鯨」。
-
日媒:日本扶持捕鯨產業的背後有這兩人的支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日本將自2019年7月起在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重啟商業目的的捕鯨活動。日本在政府高官的意向下邁向商業捕鯨,但鯨肉在日本國內的需求大幅減少。就算重啟捕鯨,其作為產業的前景也難以描繪。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首日:捕獲兩條小鬚鯨,「還夠捕撈一百年」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首日:捕獲兩條小鬚鯨,「還夠捕撈一百年」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7-02 17:02 來源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首日:兩條小鬚鯨在岸邊被開膛破肚
戳視頻↓↓ 看日本血腥捕鯨現場日本計劃下半年捕鯨227頭日本農林水產省在此前公布的捕鯨計劃中,將下半年捕鯨配額定為227頭,分別為52頭小鬚鯨、150頭布氏鯨及25頭塞鯨。同時,將2020年以後的每年捕鯨配額初定為383頭,每類鯨種在資源總量的1%以下。
-
捕鯨三巨頭:這個國家比日本更殘忍 被稱為全球頭號「鯨魚殺手」
雖然日本因捕鯨活動而臭名遠揚北歐兩兄弟挪威和冰島也幹著這一勾當,與日本一起,人稱「捕鯨三巨頭」。我們就先從有著全球頭號「鯨魚殺手」之稱的挪威開始說起吧。在捕鯨這件事情上,挪威,讓人瞠目結舌。挪威與日本的行事風格不同。從1982年開始,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就命令禁止了商業捕鯨。此後,日本人繼續鑽空子捕鯨,打著「科研」的幌子繼續捕鯨。
-
日本稱南極海域捕鯨係為科研 未違反國際法
日本「勇新丸」號捕鯨船在公海海域捕鯨【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讀賣新聞》7月3日報導稱,澳大利亞曾就捕鯨問題向荷蘭海牙國際法院起訴日本,要求其停止在南極水域的捕鯨活動。當地時間2日,在該國際法院,日方開始了此次訴訟的口頭答辯。報導稱,日方主張「進行的捕鯨活動以科學研究為目的,未觸犯國際法」,並反駁稱澳方認為日方商業捕鯨,毫無根據。
-
日本商業捕鯨近海船隊回港 1430噸鯨肉11月起上市
7月1日,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一艘漁船在北海道釧路港卸下一頭小鬚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7月1日,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捕鯨船隊從山口縣下關市港口啟程,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撈活動。10月4日,負責近海作業的捕鯨母船「日新丸」返回了下關市港口,其與兩艘捕鯨船組成的船隊總計捕獲了約1430噸鯨肉。
-
日媒:日本在南極海域「科研捕鯨」30年歷史畫上句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根據日本政府的計劃,結束了2018年度南極海域「科研捕鯨」的船隊3月31日回到山口縣下關市的下關港。由於日本政府已向國際捕鯨委員會(IWC)通告退出,將在2019年6月底生效,20世紀80年代後半起長達約30年的南極海域科研捕鯨就此落下了帷幕。據日本水產廳稱,此次科研捕鯨未遭到反捕鯨團體的妨礙。據日本共同社4月2日報導,以「日新丸」(排水量8145噸)為母船的共5艘船以調查南極海的南極小鬚鯨生態等為目的,於2018年11月離開日本,進行了約5個月的航行。
-
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將開始鯨魚商業捕撈
中新網6月3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停止在南極和太平洋北部用於科學目的的捕鯨活動,並將開始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鯨魚的商業捕撈。目前,將被允許捕撈的鯨魚限額和種類暫時尚未公布。
-
日本捕鯨船到底發現了什麼!南極「人形海怪」之謎
日本政府曾對南極周邊的捕鯨船隊進行深入調查,竟然有目擊者稱看到了人形海怪,這一消息是否屬實呢。 早前日本政府對南極周邊的捕鯨船隊進行調查,對漁民們捕獲的各種各樣的鯨魚進行分類歸總,然而竟然聽到有船員在南極海域看到了一種長相類似與人形的海怪在南極時不時的出沒海面上下。這種人形海怪全身呈現銀白色,全身長共有十多公尺,有雙手在水中向前划動,它還可以潛入海底深約8000米左右。
-
數據熱|國際捕鯨委員會:日本17年捕鯨全球第一 以「科研」之名捕獵...
數據熱|國際捕鯨委員會:日本17年捕鯨全球第一 以「科研」之名捕獵近600頭鯨 鄭萃瑜 • 2018-12-2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