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子所在有機無序體系的量子電子液體描述研究中獲進展

2021-01-15 瀟湘晨報

由於多種無序因素的影響,有機固體中電子傳輸的物理圖像一直存在爭議。近年來,「導電高聚物是否可被描述為一維拉廷格液體,其在低溫下的非線性輸運是否由拉廷格液體機制所主導」的話題受到學界關注,其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導電高聚物之父阿蘭·黑格提出(Nat. Mater. 8, 572(2009)),至今仍無定論。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明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電子液體的模型,以解釋導電高聚物中長期存在爭議的非線性輸運現象。研究人員考慮到高聚物一維電子結構之間耦合程度,利用費米液體與拉廷格液體形成的異質電阻網絡結構,解釋了導電高聚物中共存的一維和二維電子在低溫下的非線性激發行為。該研究描述了非線性輸運的I-V及G-T特徵,也為解析有機固體中的無序來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以A tied Fermi liquid to Luttinger liquid model for nonlinear transport in conducting polymers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微電子所博士後王嘉瑋為論文第一作者。

a:導電高聚物Hall bar器件及其非線性IV曲線;b:費米-拉廷格液體異質電阻網絡示意圖;c:暗場TEM對高聚物中費米液體的成像

【來源:微電子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微電子所在基於先進FinFET工藝的矽量子器件研究中獲進展
    量子計算是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在一些特定領域具有較大應用潛力。
  • 對稱性與拓撲序:新型量子計算機的物理基礎|眾妙之門
    還有一些材料中,電子集體運動像是有分叉的弦網液體,這會導出更加奇特的、以前從沒想到過的新性質。這些新性質可以給出不受環境幹擾的量子記憶,並可用來做拓撲量子計算。2005年,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新型量子物態 ,其電子集體運動帶有內在的分層結構。某些這種分層量子物態會有更好的不受環境幹擾的量子記憶,但用其做量子計算不是很方便。
  •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
  • 進展 | 高壓誘發的量子自旋液體材料的Mott相變和超導
    量子自旋液體(Quantum Spin Liquid, QSL)是指由於強量子漲落導致自旋即使在零溫極限下也不形成磁有序的一種新的自旋量子態。它的基態不產生自發的對稱性破缺,沒有確定的序參量,超越了朗道相變理論所能描述的物相範疇,代表了一種新奇的量子物態(Nature 464(2010) 199)。
  • 新型低維磁性材料研究獲進展
    對於二維自旋體系,量子漲落和熱漲落之間的競爭將主導磁相變行為,長程序反鐵磁相變有可能克服量子漲落而出現。但是,包含三角自旋網格特別是籠目(kagome)晶格的磁性材料,強烈的幾何阻挫和量子自旋漲落的作用會使長程有序的基態無法形成。對低維磁性材料的有序-無序量子相變現象的探索和對其機理的闡明是關聯電子體系中有待深入理解的基本物理問題,是目前材料科學和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的研究熱點之一。
  •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現象,作為凝聚態物理學關聯電子系統的傳統難題,反覆出現在量子物質科學的諸多研究方向上,對其進行合理的模型設計和正確的理論計算,能夠幫助人們理解重費米子材料、銅基和鐵基高溫超導體、過渡金屬氧化物、石墨烯層狀結構等體系中普遍出現的反常輸運、奇異金屬和非費米液體行為。
  • 大連化物所在溶劑極性調控光子上轉換體系發光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韓克利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溶劑極性調控的三重態-三重態上轉換發光體系,相關工作發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 微電子所在阻變存儲器的傳輸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納米加工與新器件集成技術研究室在阻變存儲器(RRAM)的傳輸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RRAM是重要的下一代新型存儲器,具有結構簡單、高速、低功耗和易於3D集成等優點。如何精確的測試導電通路內部的載流子傳輸機制是目前RRAM器件研究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微電子所劉明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在RRAM的阻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繼用實驗手段直接觀測到RRAM器件中導電通路的動態生長過程(Adv. Mater.
  • 廣州地化所在氯代有機磷酸酯的還原降解機制研究方面獲進展
    廣州地化所在氯代有機磷酸酯的還原降解機制研究方面獲進展 2020-11-24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氯代有機磷酸酯(Cl-OPEs)是一類高效的新型有機阻燃劑,包括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PP)和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主要應用於塑料製品、紡織品、建材及電子設備等材料中。
  • 高壓誘發的量子自旋液體材料的Mott相變和超導
    量子自旋液體(Quantum Spin Liquid, QSL)是指由於強量子漲落導致自旋即使在零溫極限下也不形成磁有序的一種新的自旋量子態。它的基態不產生自發的對稱性破缺,沒有確定的序參量,超越了朗道相變理論所能描述的物相範疇,代表了一種新奇的量子物態(Nature 464 (2010) 199)。
  • 一維自旋-電荷分離現象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管習文、博士研究生何豐、研究員姜玉鑄與中科院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美國萊斯大學教授Randy Hulet和浦晗合作,通過量子可積系統理論,得到一維超冷費米氣體獨特的分數化準粒子和自旋-電荷分離現象的精確結果,並給出實驗驗證該一維多體物理現象的具體方案,在低維量子多體普適規律研究中取得進展。
  • 微觀核磁共振技術研究獲進展
    Wrachtrup教授組合作,成功實現了(5nm)體積樣品質子信號的檢測,取得微觀核磁共振技術的突破性進展。該實驗利用摻雜金剛石中距表面7納米深度的氮-空位單電子自旋作為原子尺度磁探針,分別實現了(5nm)體積液體和固體有機樣品中質子信號的檢測,其中包括的質子總數為一萬個,其產生的磁信號強度相當於100個統計極化的核自旋。此實驗為微觀磁共振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科學網—蜂窩晶格量子磁體晶格效應研究獲進展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中國科學報】金屬有機超分子配合物研究獲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韓克利帶領的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團隊與美國猶他大學合作,在金屬—有機環狀超分子配合物的激發態動力學過程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據了解,金屬有機超分子配合物可形成一系列特殊的框架結構,空腔大小達納米量級,表現出很好的主客體性能,可與其他物質發生多種非鍵相互作用。
  • 微電子所等在器件物理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明,研究員李泠帶領的科研團隊,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對單層MoS2/WSe2電晶體進行器件測試、掃描隧道顯微鏡實驗觀測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發現二維材料的邊界態是控制器件亞閾值特性及影響器件遷移率的關鍵因素
  • 化學所在高性能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中獲系列進展
    場效應電晶體是電子學的基本元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由於其在柔性、大面積、低成本的電子紙、射頻商標和存儲器件等方面的潛在應用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是有機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前沿方向之一。在中國科學院(先導B)、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和相關單位合作,最近在高性能、柔性和噴墨列印高解析度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有關結果均發表在Adv. Mater.上。
  •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2019-09-12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但是,因為實現高性能OLET器件構築的材料體嚴重缺乏,所以造成OLET器件,特別是高性能單組份OLET器件的發展嚴重滯後,限制了相關應用領域的研究。  高性能OLET器件的構築需要同時具有高遷移率和強螢光的活性半導體材料,但是高遷移率和強螢光是一對矛盾體,很難實現二者在同一材料體系中的有效集成。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進展
    一維Hubbard模型描述光晶格中的冷原子隧穿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在特定的勢阱形狀下,一維Hubbard模型與Schwinger模型的群對稱性相同。規範場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根基,如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量子電動力學、標準模型等都是滿足特定群對稱性的規範場理論。迄今為止,標準模型成為統一描述強、弱、電磁三種相互作用的最成功的理論。
  • 有機小分子光伏材料研究獲進展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化學所獲悉,該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高效有機小分子光伏材料的研究上取得系列進展,並在近期受邀為英國皇家化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