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10:49 來源:北京商報
《亦莊新城雨水排除規劃》日前正式印發,亦莊新城將從全流域出發,通過「蓄、滯、滲、淨、用、排」等多種海綿城市建設措施,提升城市雨水排除能力。
城市雨水排除系統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近年來,暴雨積水災害頻發,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城市內澇等問題的格外關注。今年,經開區相關部門開展了《亦莊新城雨水排除規劃》專項研究,旨在通過加強城市雨水排除設施建設,增強亦莊新城道路的排水能力,提高雨水管渠與泵站的設計,化解當前城市雨水排除設計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保障區域安全。
據悉,由於亦莊新城屬於北京市的低洼地區,部分地段雨水管道體系標準偏低,局部雨水排除系統未實現規劃下遊出路,雨水系統尚未完善,造成部分地段每逢雨季都會出現程度不等的積水現象。為此,經開區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海綿城市理念,嚴格執行源頭雨水控制與利用措施,從全流域出發,用現行規劃標準評估新城雨水排除系統,綜合考慮源頭、過程、末端等系統措施,結合重點建設項目,重點研究積水內澇嚴重地區,規劃相應雨水排除設施,通過「蓄、滯、滲、淨、用、排」等多種海綿城市建設措施,給城市發展帶來長遠的生態環境效益。
針對現有問題,經開區相關部門還從排水安全和完善系統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集中建設區地勢低洼、排水困難等現狀情況,劃定排水方式分區。規劃方案主要從雨水幹線管渠規劃、雨水泵站規劃、蓄澇區規劃等多方面採取措施以解決區域的排水問題。
依據相關規劃,亦莊新城的雨水排除出路主要為涼水河、新鳳河、通惠排乾渠、大羊坊溝、鳳河、鳳港減河、涼鳳灌渠、安南支溝、旱河、官溝等10條河道,同時,路東區、核心區、河西區、路南區、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基地、臺湖高端總部基地、物流基地、馬駒橋鎮區、金橋科技產業基地等區域,建設市政道路雨水幹線。
為緩解隨著城市建設規模擴大而不斷增加的河湖防洪壓力,規劃還制定了沿河道水系建設的蓄洪區。作為路東區雨水排除出路的通惠排乾渠和路東蓄澇區(通明湖),利用低洼地建設蓄澇區,建設人工湖類大型海綿體,並結合周邊地理環境打造生態景點,吸引到大批候鳥前往,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修復典型案例,該工程在海綿城市的建設模式下,不僅有效控制雨水徑流量、削減面源汙染和洪峰、補充地下水,節省大量市政雨水處理系統的費用,而且蓄積起來的雨水還可以用於綠化澆灌、景觀補水,滿足了居民休憩、景觀等傳統功能,同時又是生態雨洪利用工程,為城市安全提供了保障。
大湖小湖落銀盤,鳥語花香齊悅目。未來,站前區蓄澇區、X35調蓄區、X97蓄澇區、紅鳳灌渠蓄澇區、鳳港減河蓄澇區等都將以通明湖為標杆,打造生態、景觀、休閒、防洪排澇四位一體的綜合性生態綠地系統,讓生活在亦莊新城的人們得以享受到便利的城市設施的同時,也讓詩意與遠方的夢想逐漸照進現實,亦莊「宜居宜業」的名片越發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