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產品模式,是指對公司的產品進行分層設計,有層次感,讓客戶不知不覺地消費產品的商業模式。
1.萬般皆下品,唯有入口高
漏鬥產品即類別產品。
每一個老闆都應該思考,企業的產品是入口嗎?企業離入口有多遠?其實企業離入口有多遠,產品離顧客就有多遠。為什麼企業的產品很好,偏偏賣不掉;別人的產品一般,一年卻能做幾十億的規模,主要是因為企業沒有找到入口。
正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入口高」。
張 雷 老 師 語 錄
一家企業一定要有入口產品,這是打開市場的關鍵。通過入口產品,讓客戶不知不覺地消費其它產品。
如果企業沒有客戶,說明企業的類別產品設計出了問題。舉一個例子,硅藻泥塗料廠銷售塗料,通過裝修公司來引流,以一個DIY的背景牆為主產品。但硅藻塗料廠不能設計整體裝修方案,因為它跟裝修公司是競爭關係,相當於把裝修公司的生意給搶了,塗料廠產品的入口是裝修公司。
集成牆面裝修材料公司要想搶佔入口,肯定要找幾個設計師,免費設計裝修風格圖紙,可以給有裝修需求的客戶做一個用集成式整體裝修的設計方案。這種方式比傳統的裝修提前一半的時間,裝修後20年內不會壞,價格跟傳統裝修差不多。如果再贈送一個電視背景牆,提高了成交的成功率,讓客戶不知不覺地進入並消費我們的產品。
淘寶同樣如此,免費閱覽、關鍵詞搜索、同類產品陳列,進入店鋪後,突然發現有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知不覺地放入購物車,結算時雖然會去掉一些,但最終會發現,比本來想要購買的多出不少。
萬達廣場也是類別產品。首先頂層和次頂層都是餐飲,入駐的必須是優質的連鎖餐飲店或者特別的食品店,次頂層或者再下一層是嬰幼兒商品或者活動產品店面,第一層、第二層都是服裝、居家等方面的店面。一般來說,餐飲和幼兒產品都是入口產品,而萬達廣場也是一個入口,所以這是兩個入口的結合,或者說是N個入口的結合、是漏鬥的重疊。
2.產品必須是上遊形態
佔領入口的要求是產品必須是上遊形態。如果不是上遊形態,企業沒辦法佔入口,便難以維持。上遊形態有6種,分別是壟斷形態、諮詢形態、社交形態、解決方案形態、管家婆形態、護航形態。
(1)壟斷形態,從我這裡採購。
所有的產品必須要從我這裡採購和經過,這就是壟斷。
(2)諮詢形態,從我這裡找第三方。
例如模世能是整個企業發展的顧問,找銀行貸款就得找模世能諮詢,模世能給企業介紹一家銀行,例如農業銀行,企業找農業銀行,模世能負責;企業找其他銀行,模世能不負責,最後企業和銀行都需要它。這就是上遊的諮詢形態。
(3)社交形態,從我這裡獲取推送入口。
蘋果手機是社交工具,它佔領了入口,它隨便推送一個產品,就能對市場產生很大的作用。微信也是社交形態,同樣佔領了入口。
(4)解決方案形態,從這裡全解決。
有一家做印表機、複印機的企業,參加完模世能的課程後,再也不賣印表機、複印機了,直接賣辦公自動化一站式解決方案印表機、複印機是哪個廠家的沒關係,企業只管用就好,後續的維護解決方案全部解決。
(5)管家婆形態,整合資源。
未來裝修公司入口是管家婆形態,做一個裝修管家婆平臺,整合所有資源,接了單子給所有裝修公司做,所有的裝修產品都在這個平臺上,那麼平臺就是入口。
(6)護航形態,漏鬥中的漏鬥。
例如模世能本身就是上遊諮詢形態,模世能在諮詢中又做了一個入口:漏鬥。其有以下5個類別產品:第一個類別產品是盈利系統研討會;第二個是模式商學院;第三個是課程升級、復訓;第四個是諮詢孵化;第五個是資本運作。
以上5個類別產品又表現在5個層面上:第一個層面是站在產品的層面上設計產品,第二個層面是站在企業的層面上設計產品,第三個層面是站在行業的層面上設計產品,第四個層面是站在商業的層面上設計產品,第五個層面是站在周期的層面上設計產品。當企業家看到這些入口的時候,肯定會來模式商學院上課的。
所有的培訓結果是企業業績提升。模世能的商業模式讓企業真正實現業績翻上N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