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分類
商業銀行按照理財資金的投資方向將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為五個層級,分別為:R1、R2、R3、R4、R5;其中R1-R2被認為是低風險理財產品,安全性高,也是商業銀行發行的主力(以郵儲銀行為例,官網上的理財產品95%均為R1-R2層級的產品)、R3被視為中等風險產品,而R4-R5為高風險理財產品。
以工行的理財產品分類說明書為例:R2級別的理財產品是不保障本金的,不過本金和預期收益受風險因素影響較小;或者承諾本金保障但產品收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說你購買R2產品,理論上而言,是存在本金虧損的可能性的,但概率較低。
虧損額度有限
R1及R2的理財產品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存在一定的概率,但是說本金出現虧損,概率很低,而且即使真的遇到難以預測的情況,出現了虧損,整體虧損金額也有限,這主要是因為其資產配置所致。
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R2級別的理財產品,其資金主要的投向為債券(包括國債和企業債券)、債券型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如同業拆借、同業存單、買入返售等),這些產品的風險性本身較低,就算出現虧損,一般虧幅也有限,更為關鍵的是銀行還對理財資金進行了分散化的投資錯配,所以就算最終本金真的出現虧損,你的損失額也不會太多,保有90%以上的本金應該沒有任何的問題。
總結
銀行理財產品不同於銀行的存款產品,在實際情況下,存款性質的產品可以提供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儘可能把風險控制下來。但是,對於銀行理財產品,逐漸採取淨值化的模式,保本的剛性兌付會逐漸得到打破,虧損現象也會存在。不過,根據歷史的經驗,銀行理財R2中低風險的產品,發生虧損的概率很低,但在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下,不排除遇到特殊的情況會出現局部虧損的狀態,但這種概率還是很低的。
其實不知道你指的R2是哪只產品,近期市場上金融產品的投資收益率雖然說有所下滑,但是還沒有到低風險本金虧損的境界,R1-R2要出現虧損,基本上只有在發生金融危機時才會發生,就像貨幣基金,這個被認為「準儲蓄」的產品,只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時出現過虧損的情況。
我個人在銀行業從業超過十年,見到過的理財產品數百上千隻,至少到目前,我沒見到R1-R2級別的理財產品出現過本金虧損的情況,即使是收益沒有達到預期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最近一階段雖然行情不太好,但還沒到2008年的程度,所以無需太過於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