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就像為他而生——南仁東的24載「天眼」夢

2020-12-0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題:「中國天眼」就像為他而生——南仁東的24載「天眼」夢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閆睿

南仁東的名字,與FAST密不可分。

洪亮的嗓音,如今變得嘶啞,曾跑遍大山的雙腿也不再矯健。72歲的南仁東,把仿佛揮灑不完的精力留給了「中國天眼」——世界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某種程度上,他成就了FAST,FAST也成就了他。

「20多年只做了這一件事」

「南老師20多年只做了這一件事。」南仁東的同事和學生們評價。

故事要從24年前說起。

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

南仁東跟同事說:「咱們也建一個吧。」

沒有多少人看好這個設想。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地方?施工難度能不能克服?南仁東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跋涉在中國西南的大山裡。他要尋找當地的窩凼——幾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體圍繞,正好擋住外面的電磁波。

「為了選址,南老師當時幾乎踏遍了那裡的所有窪地。」南仁東的學生甘恆謙回憶,有的荒山野嶺連條小路也沒有,當地農民走著都費勁。

訪山歸來,南仁東心裡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窪地建設射電望遠鏡的設想。但能不能籌到足夠資金,南仁東心裡沒底。

「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

有那麼幾年時間,南仁東成了一名「推銷員」,大會小會、中國外國,逢人就推銷自己的大望遠鏡項目。「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他一度這樣自嘲。

每一步都關乎項目的成敗,他的付出有時甚至讓學生們覺得「太過努力了」。

連夜要趕項目材料,課題組幾個人就擠在南仁東的辦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經常幹到凌晨。

匯報項目是每一個課題首席科學家面臨的題目,南仁東每次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

把FAST項目扛在自己肩上,南仁東也有對付壓力的特殊方式。「如果碰到一件事情特別難,南老師會沉默,抽菸很厲害。那個時候,去他的辦公室要戴防毒面具。」甘恆謙說。

FAST項目副總工程師李菂說:「南老師的執著和直率最讓我佩服。擔起首席科學家和總工程師各種職責,推動了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

度過了舉步維艱的最初10年,FAST項目漸漸有了名氣,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術也有了突破進展。2006年,立項建議書最終提交。通過最後的國際評審時,專家委員會主席衝上前緊緊握住南仁東的手:「You did it(你做成了)!」

「FAST項目就像為他而生」

在FAST現場,能由衷感受到「宏大」兩個字的含義。而在10多年前,這樣的圖景在南仁東的腦海裡已經成型。他要做的,是把腦海裡成型的圖景化成現實。

「南老師知道問題的關鍵點在哪裡。」他的學生嶽友嶺說,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做鎖網變形,既要受力,又要變形,在工業界沒有什麼現成技術可以依賴。「國家標準是10萬次,我們需要200萬次的伸縮,南老師自己提出了特殊工藝,後來支撐起FAST的外形。」

不認識他的人,初見面覺得南仁東像個農民。面容滄桑、皮膚黝黑,夏天穿著T恤、大褲衩騎著自行車,他自己也跟學生說:「就像個農民。」

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對繪畫詩書、服飾美學都頗有研究。早年在清華求學時,機械製圖比賽就拿過第一名。上世紀90年代,他甚至辦過講座談服飾潮流美學。

嶽友嶺曾見過南仁東畫50×60釐米的畫,「能看出來是專業水準」。「南老師在美學層面造詣比較深,我們FAST徽標,是南老師自己設計的,南老師的PPT配色,也都是自己調出來的。」嶽友嶺說。

在他的助理姜鵬看來,術業有專攻,在FAST項目裡,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學,有人不懂金屬工藝,有人不會畫圖,有人不懂無線電。「這幾樣你能懂一兩個就算不錯了,但偏偏南老師幾乎都懂。」

「這個龐雜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項目就像是為他而生。」姜鵬說。

作者: 董瑞豐 閆睿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新華社刊文緬懷科學家南仁東:「中國天眼」項目就像為他而生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新華視點 圖下面是一周前(2017年9月9日)新華社播發的通訊《「中國天眼」就像為他而生——南仁東的「天眼」夢》。如今,斯人已逝,我們重溫此文,緬懷南先生……南仁東的名字,與FAST密不可分。洪亮的嗓音,如今變得嘶啞,曾跑遍大山的雙腿也不再矯健。
  •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症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在吉林通化無線電廠工作,後考取中科院研究生,從此奮戰在天文領域。他「一輩子幹成一件事」——擦亮探索和追問宇宙的「天眼」。
  • 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9月25日,「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他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天眼」所在的大窩凼,星空似乎為之黯淡。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夠穿越一生。
  • 踏過平庸,一生為中國「天眼」燃盡——追記「時代楷模」南仁東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踏過平庸,一生為中國「天眼」燃盡——追記「時代楷模」南仁東  新華社記者 陳芳、董瑞豐、劉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東,17日被追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4年,8000多個日夜,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調試期的「天眼」已經一口氣發現多顆脈衝星,成為國際矚目的宇宙觀測「利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天眼」與天宮、蛟龍、大飛機等一起,被列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豐碩成果……  南仁東來不及目睹。
  • 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痴」:為「天眼」穿越一生  「『天眼』項目就像為南仁東而生,也燃燒了他最後20多年的人生。」  許多個萬籟寂靜的夜晚,南仁東曾仰望星空: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茫茫宇宙中我們真是孤獨的嗎?  探索未知的宇宙——這個藏在無數人心底的夢,他用一生去追尋。  八字鬍,牛仔褲,個子不高,嗓音渾厚。
  • 改革先鋒風採丨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症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在吉林通化無線電廠工作,後考取中科院研究生,從此奮戰在天文領域。他「一輩子幹成一件事」——擦亮探索和追問宇宙的「天眼」。
  • 【新華網】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最懂「天眼」的人,走了。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9月25日,「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他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天眼」所在的大窩凼,星空似乎為之黯淡。  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
  • 南仁東:「天眼」築夢人
    (原標題:南仁東:「天眼」築夢人)
  • 中國天眼:「人民科學家」南仁東的漫長沉默
    坐落於貴州深山的中國天眼(英語簡稱FAST)是當今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他將人類的觀天視野更加精確地擴展到約一百四十億光年。作為中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國重器,FAST工程項目始於1994年,至今走過了25年的艱難歷程,它的成功建設實現了中國高科技設施從跟跑到領跑的超越,從製造到創造的飛躍。 載著中國天眼的花車所經之處,掌聲此起彼伏,受到人民的歡呼,這是對中國科技崛起的期盼與慶祝。
  •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南仁東:踏過平庸,燃盡一生的中國「天眼」之父
    他最早提出FAST工程概念,提議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他一共花了22年,終於兌現了自己在心中許下的承諾,他窮盡畢生精力成就了我國在天文領域領先國際20年的偉大壯舉!七十二載人生路,他好像只為FAST而來,殫精竭慮,以命相搏,成就了一段世間傳奇,學界絕唱。
  • 南仁東:踏過平庸,燃盡一生的中國「天眼」之父
    他最早提出FAST工程概念,提議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他一共花了22年,終於兌現了自己在心中許下的承諾,他窮盡畢生精力成就了我國在天文領域領先國際20年的偉大壯舉! 七十二載人生路,他好像只為FAST而來,殫精竭慮,以命相搏,成就了一段世間傳奇,學界絕唱。
  •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2020-10-09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今日,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榜樣的力量|「天眼巨匠」南仁東
    南仁東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原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天眼」之父。當我們抬頭望向星空時,有一顆星是中國人驕傲和自豪之一,那就是「南仁東星」。它所紀念的南仁東先生,燃盡生命只為給祖國建造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因為落後  更應奮起。1993年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要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
  • 【小康故事】中國天眼:南仁東最好的紀念碑
    「但又令人欣慰的是,這項偉大的科學設施,經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永久編號為79694,『南仁東星』」永遠星光閃耀,為中國和世界的天文學與無法預知的科學發展做出貢獻,使人類在仰望藍天星辰、走進宇宙廣袤世界中投向未來。」王宏甲感慨道。直到中國天眼建成,南仁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才走入大眾視線,他是一個怎樣神秘的人物,又在從事一項怎樣神秘的事業?
  • 緬懷丨「天眼之父」南仁東
    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就沒有中國天眼」  「天眼之父」南仁東 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
  • 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兩年前的今天一位中國科學家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了一生他打開了中國人追問宇宙的「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他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 【天眼巨匠——南仁東】天眼之魂、之妙、之魅、之傲
    南仁東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後,第一位獲得由中宣部授予的「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先進人物,他的名字與「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已融為一體。他身上所折射出的時代精神、人格魅力和職業素養,都無愧於這個偉大的稱號。  四集系列微視頻《天眼巨匠——南仁東》,將南仁東72載人生路與「中國天眼」22年建成史有機結合起來,細微之處見真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