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築,由153間房屋組成

2020-11-23 網易新聞

2020-11-20 21:20:50 來源: 記憶中的旅行

舉報

  一說到我國的古建築景區,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北京的故宮景區,特別是故宮內的許多宮殿建築,每一座無不是見證了我國古代歷史的輝煌,更是能看出其城市經濟在發展上的獨特性之處,所以從發展下看,很多城市也因此變得更具潛力和動力的了,也讓不少遊客感到非常有觀賞意義的,但除了故宮外,在我國其他城市中,也有喜多值得被關注的古建築景區,古縣衙建築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雖然在我國目前所保存下來的古縣衙建築不是很多,但從整體上說,卻能看出許多古縣衙景區在這方面所受到的重視程度是多麼高的了。

  

  葉縣縣衙。在我國多部影視劇中,古縣衙的出鏡率非常高,更是讓觀眾看到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但在現在的一些城市中,卻比較好的保存了一些古縣衙建築群,從它們的旅遊動力上看,很有觀賞意義,再從其古縣衙表現中看來,卻非常保護價值,所以綜合這2大方面的因素之後,也讓其古縣衙的發展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也讓不少人都倍感重視和期待的了,所以小編就需要重點介紹一下這座古縣衙建築群景觀。

  

  它的位置在河南的葉縣東大街,是一座始建於明朝時期的古縣衙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築,在其組成部分上看,它是由153間房屋組成,還擁有41個單元,每一個單元的表現方式都不同,但主要的主體建築有大堂、虛受堂和思補齋等,這些建築的表現方式也更具社會意義。

  

  此外,再從其古建築發展過程中看,它的布局結構也很有講究,其方向是坐北朝南,整座建築由中軸和東、西兩側副線上許多建築排開組成,所以從其結構上看,它更具獨特性,也能看出古人對其打造的智慧之處,如今它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以在綜合旅遊業中,它也有很高的社會旅遊動力。

  

  它是一座古縣衙建築,那麼也就有許多的匾額,在這座建築群內,它有明鏡高懸、清慎勤和清如鏡水等字樣的匾額,同時也有衙門楹聯用以明志的方式,這些文化內涵都彰顯出其古縣衙建築的獨到之處,也讓其古縣衙的發展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旅遊動力,也讓其古縣衙的發展獲得了更多人的美譽和認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廣西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劉三姐》莫老爺的原型,被譽為壯鄉故宮
    說到土司衙署,中國各地也有不少的土司衙署,那麼接下來,要說到的是廣西的一個土司衙署。莫氏土司衙署位於廣西來賓市忻城縣,位於忻城縣城關鎮。莫氏土司衙署是全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萬曆十年,是全國僅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長的古建築群,被譽為「壯鄉故宮」。
  • 中國現存唯一最古老的天文臺,我國古代天文技術超西方300年
    ,也是世界上現存較早天文科學建築物,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觀星臺不僅保存了我國古代圭表測影的實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測影以來測影技術發展的高峰,它反映了我國天文科學發展的卓越成就,對於研究我國天文史和建築史都具有很高的價值,各種天文儀器:沈括浮漏,正方案,仰儀,景符,日晷。
  • 廣西莫氏土司衙署:幾經兵滅 今成新興旅遊熱點
    【解說】在廣西來賓市忻城縣,有一座莫氏土司衙署。它是亞洲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築群之一,堪稱「亞洲第一土司衙署」,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月18日,記者來到忻城縣,實地感受莫氏土司衙署的神秘魅力。  【解說】「土司」是元、明、清各朝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地區首領的世襲官職。  【解說】莫氏土司衙署始建於明朝萬曆10年。
  • 「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五十年興衰
    「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五十年興衰 2008年12月11日 01: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他早已將自己的命運融入莫氏土司衙署這座偉大的建築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莫氏土司衙署進行大維修時,莫祖庚擔當了主力。  兒時的遭遇並沒有讓莫祖庚消沉,他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如今已走向致富路。他建起了佔地二百平方米的兩層小洋樓。他說;「我當年在土司衙署生活的時候,每三天才能吃一餐肉,現在我天天都能吃肉。」   莫氏土司衙署歷經風雨,這座建築早已被打上歷史的烙印。
  • 中國古代建築簡史:魏晉時期的石柱類建築有古希臘風格
    幸而同在這時代中,我國也產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覺,搜集實物,考證過往,已是現代的治學精神,在傳統的血流中另求新的發展,也成為今日應有的努力。 ——梁思成 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築是獨立的機構體系,以木結構體系為主。今天建築史君選取了中國歷史中一些重要的節點,讓大家在輕鬆之餘可以通俗的了解中國古代建築史。
  • 經天緯地:中國古代地圖博覽
    都城是一個王朝的政治中心和權力中樞,宮殿、衙署又是君權和中央權力的象徵,因此都城圖在中國古代城市圖中佔的比重很大,元明以來的都城圖都具有通過誇大的宮殿比例來表現皇權至高無上的特徵。中國古代地圖反映了歷代中國的大地觀測、疆域開拓、政區劃分、江河治理、用兵作戰、城市營建、交通開闢等歷史實踐,是中國歷史的時空縮影,具有文字不可替代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 中國古代建築簡史,見證五千年文明歷程
    ——梁思成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築是獨立的機構體系,以木結構體系為主。今天建築史君選取了中國歷史中一些重要的節點,讓大家在輕鬆之餘可以通俗的了解中國古代建築史。
  • 中國古代獅子圖像中的誤解:從明代周全《獅子圖》說起
    明代周全《獅子圖》呈現了真實獅子的樣貌,代表了古代寫實獅子繪畫的最高水平。此圖屬於明代瑞應圖中的一種,反映了成化時期撒馬兒罕向明朝進獻獅子的史實,是明代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及友好往來的重要見證。圖中的獅子高度寫實,獅身上的毛髮均以細筆一絲不苟地描繪出來。背景的河流、岸石以及松竹、藤蔓則頗帶寫意筆法,屬於明代浙派風格,全圖富於裝飾性。左上角作者署款「直文華殿錦衣都指揮周全寫」,下鈐「日近清光」印〔圖二〕,表明這是一件宮廷繪畫作品。與傳統藝術中已完全中國化的獅子形象不同,周全《獅子圖》呈現了獅子的真實樣貌,這在中國古代的獅子繪畫或雕塑中十分少見。
  •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來賓8月21日電 (廖敏佳)「我們將積極推進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觀星臺: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
    其中,周公測景臺是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天文官南宮說奉詔建立的,觀星臺是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於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立的,周公廟則是明代為紀念周公測影定地中的行為而建立。登封觀星臺的歷史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周公測景臺和觀星臺上面。 從觀星臺景區正門而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約4米、由石質臺座和上面矗立的石柱共同組成的景觀,稱為「周公測景臺」。
  • 廣西忻城莫氏土司衙署,探訪你未知的「壯鄉故宮」
    不僅如此,這裡還藏著一座「壯鄉故宮」, 是中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壯族土司建築物。 這座土司衙署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莫土司衙署中的「土司」是指元、明、清各朝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官職,而莫土司衙署就是「土皇帝」莫氏土司的辦公地和住處。
  • 石家莊市現存長度最長的一座古代石橋是哪個?
    今天的趙縣安濟橋大家都知道,石家莊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石橋是趙縣的安濟橋(趙州橋),這座始建於隋朝的石橋也堪稱全國現存的建成年代最早的石橋之一那麼,在今天的石家莊市,哪座現存的石橋是長度最長的呢?今天我們就以這篇小文帶您來了解一下。
  • 如何欣賞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代建築材料最核心的材料是木頭。每一座中國古建築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不管是牢靠的榫卯結構,還是極具審美的鬥拱,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 除了木材料以外,中國古建非常典型的特點是建築結構,大部分中國建築所採用的結構可以被稱為梁柱式結構。中國傳統的建築是靠木材的柱將整個空間支撐起來,靠梁將整個房頂撐穩定。整個內部的建築空間,相對會比較的自由和開敞。
  • 中國古代滅火、消防(下)
    明代皇宮消防工作由禁衛軍兼管,朝廷有五城兵馬指揮司負責京城火盜事宜,京城設有「紅鋪」112處,每鋪有火丁官軍10人。明代地方基層政權設有總甲負責火盜,據《宛署雜記》記載,當時,北京宛平縣城內設有坊、鋪等居民組織,每鋪設鋪頭、火夫三五人,統由總甲負責管理。他們輪流值夜,擊柝振鈴,提醒人們注意火盜。
  • 中國唯一一座被稱為皇城的民間大宅,它牛在何處?
    茫茫太行山的山凹處,有一座空前絕後、氣勢恢宏、古色古香的明清時期的古城堡建築,而這座古城,正是山西赫赫有名的皇城相府。正所謂:九女湖上蕩輕舟,生態園裡賞櫻花;小康新村看夜景,皇城相府品人生……遊相府之居,鑑建築奇妙皇城相府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 同濟「男神教授」談蘇州園林,古代精神仍在現代建築中
    園林的兩大空間特點,在這個小小的院子中就能得到體現:       一、 分段的空間。園林空間由分段的空間(院落)構成,房屋反而像是卡在院子中間起到分割作用; 人在不同的院落中穿越,形成反差與節奏的感受。       二、 在一個視點上,視線能穿越多個庭院。從香草居可以看到五個室外空間。
  • 現存的世界十大奇蹟建築
    在世界歷史中曾經存在了很多奇蹟建築,其中很多知名的奇蹟建築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那麼世界上現存的奇蹟建築還有哪些呢?中國長城。中國長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不過如今人們所見到的是明代時期建立的明長城。佩特拉。
  • 應縣木塔——中國古代建築抗震能力的傑出代表(圖)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傑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這座木塔是當今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竣工於1056年,處於大同盆地地震帶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餘震連續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巋然不動;在此後的近千年中,木塔經歷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驗而安然無恙。在戰亂之際,木塔還承受過200餘發炮彈的轟擊,亦無大損。
  • 中國古代的「人口普查」什麼樣?漢朝要登記身高膚色,明朝建了960間...
    傳說中,大禹治水的時候就開始了人口調查——「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之後的漢朝「案比」,明朝「戶帖」,都達到了當時的領先水平。有戰火紛飛、遷徙奔走,也有兒孫滿堂、豐衣足食。歷代人口普查留下的並非只是冷冰冰的數據,還是整個社會發展變遷的縮影。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的「人口普查」是怎樣進行的呢?是普查員挨家挨戶上門調查統計人口,還是由平民百姓自己向官府申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