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物種遭殃了,總量的六成正走向滅絕!

2021-01-19 科學松鼠會


美麗的白臀葉猴 。圖片來源:nattanan726 / shutterstock


靈長目下共有504個物種,是哺乳動物中最大的一類。其中的一些我們很熟悉,因為它們在白天活動;還有一些則只在夜晚露面。它們有的以水果為食,有的以葉子為食,還有一些吃昆蟲,更有一些會捕食肉類。有一個物種只吃蘑菇,還有幾種卻吃得下別的靈長類動物。
    
靈長類主要在熱帶雨林棲息,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物種在巴西、馬達加斯加、印度尼西亞或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出沒。但它們也會在別的地方,比如草原、雪山和沙漠中生活,有些甚至在城市裡也如魚得水。


靈長類可以獨居,可以組成龐大複雜的社會,也可以在介於兩者之間的社群中生活。有的在樹木間蕩來蕩去,動作優雅得如同飛行,有的則似乎不怎麼動彈,還有的會組成二重唱。許多靈長動物類色彩豔麗,它們有的很美,有的醜陋,但是各有各的精彩。


誰覺得這隻白禿猴可怕?圖片來源:Artemii Sanin / shutterstock


我研究靈長類已經有二十年了,至今仍在為新的發現感到驚訝和喜悅。比如有一天,我看見了一群母猴攻擊一隻體型三倍於自身的公猴。比如當我知道有的靈長類會鑽進地裡冬眠、僧帽猴會將千足蟲碾碎了當成驅蟲劑,趕跑其他昆蟲。


靈長類對熱帶雨林的存在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它們會給樹木授粉,並在這些重要的碳儲藏源之間傳播種子。它們是我們在生物學上最近的親屬,觀察它們能幫助我們了解自身的演化。


過去兩年,我參加了一支由全球靈長類專家組成的隊伍,我們評估了所有504種靈長類動物的保護狀況,結論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3/1/e1600946)


結果很不樂觀:靈長類的前景是悲慘的。大約六成物種正受到滅絕威脅,75%的物種數量正在下降。若不採取行動,這個比例還會上升,越來越多的物種將會永遠消失


這個悽涼局面是我們造成的。靈長類動物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喪失,它們居住的森林被人類砍倒,要不就是改造成了農場或牧場。還有人獵食它們,把它們抓起來當作寵物或者售賣殘軀。道路建設、石油天然氣開採、礦業、汙染、疾病和氣候變化,這些因素都在使威脅的清單越來越長,它們往往還會共同作用。

蘇門答臘島上被砍伐的森林,蘇門答臘是靈長類在地球上的一片重要棲息地。圖片來源:W. F. Laurance


我曾經飛越熱帶雨林中闢出的農田,曾站在燒焦的靈長類棲息地遺蹟前。我也曾開車經過新建的道路,看見路邊有人兜售靈長類的屍體。我在販賣猴肉的市場買過東西,也見過剛被捕獲的猴子寶寶,即使人類再盡心照顧,它們也註定會慢慢死去。我曾經研究過被救助的動物,思索它們的將來。我曾在熱帶雨林的河流上泛舟,眼看河流因為非法採礦受到無形但嚴重的汙染。我曾在保護區的深處見過獵人的營地,也曾穿過寂靜無聲的森林,那裡的動物都已被趕盡殺絕。


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並不是故意要消滅當地的靈長類物種。我曾與那些人交談,他們有的是農民,因為賴以為生的莊稼被野生動物(包括靈長類)破壞而採取激烈手段;還有的是獵戶,他們為了家人捕獵動物,好掙錢支付孩子的學費和醫藥費;也有的是漁民,在抓不到魚的時候,他們只有獵殺猴子養活家人。   


靈長類遇到的威脅是許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政局不明、社會經濟動蕩、有組織的犯罪、腐敗,以及為了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發展的短視政策。   


看到人類在消滅和自己血緣最近的親屬,我們很難保持樂觀。情況已經十分危急,不過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亞歷杭德羅·埃斯特拉達(Alejandro Estrada)和伊利諾伊大學的保羅·加伯(Paul A. Garber)的帶領下,我們這31名論文作者都認為,事情還有挽回的餘地。要防止靈長類滅絕,在滿足人類需求的時候就必須採取可持續的手段,無論是在當地(設法讓農民和偷吃莊稼的靈長類共存)還是全世界的水平上(停止砍伐森林)都要如此。   


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各個國家要考慮實際情況,根據本國棲息地和物種的不同來制訂保護政策。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想到全世界的那些優秀的項目和傑出的人,我們還是充滿了信心:比如維龍加國家公園的巡視者,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有些還失去了生命)保護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大猩猩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又比如巴拿馬靈長類動物保育基金會(Fundacion Pro-Conservation Primates Panamenos),這是一個專門在巴拿馬保護猴子的組織。


這種吼猴現在僅存於巴拿馬的阿蘇埃羅半島,別處都沒有。圖片來源:Barbara Réthoré, Julien Chapuis / NatExplorers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注重全球公平,並且為我們行為的後果擔起責任。我們不能再對其他國家的政治動蕩和人道災難置之不理。我們在制訂土地使用政策的時候要調和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利益,我們還要觀測靈長類種群,並遏制非法買賣。我們可以用人工飼養的種群來挽救物種免於滅絕,但是如果它們的自然棲息地已經消失,那就再也沒有挽回的希望了。    


要減少對靈長類動物和棲息地的壓力,我們就必須降低對許多物資的需求,比如熱帶硬木、牛肉、棕櫚油、大豆、橡膠、礦物和化石燃料,同時推廣那些能夠持續的資源。這個建議並不新鮮,但必須人人認同一點——比起可有可無的奢侈消費,其他物種的存亡更重要。我們的每一個消費決定都會產生全球性的後果。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明白野生動物不是合適的寵物。(所以它們才叫「野生」動物)。   

  

從生物學上說,滅絕是一個正常現象。物種會演化,也會滅絕。地球的歷史上時不時會有大規模滅絕事件消滅全世界的大量物種。然而人類身為靈長類的一員,自己也明明有能力預防,如何忍心將其他靈長類動物趕盡殺絕。


編譯來源: 60% of primate species now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says major new study


作者:Jo Setchell

翻譯:紅豬

編輯:遊識猷

來源:果殼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靈長類動物滅絕危險,由方便麵製成的藝術品
    I’m Dan…大家好,歡迎收聽六分鐘英語,我是凱薩琳。該節目會奉上有趣的話題,純正的聽力練習和單詞,以及六個新單詞。我是丹。靈長類動物是和人類最相近的物種,但隨著全球人口總數持續增長,在我們其餘的靈長類動物同伴中,大多數物種的數量正逐漸下滑並且一步步走向滅絕This international team of scientists trawled through the data on more than 500 primate species該國際科學家小組全面搜羅了有關500
  • 紅色名單更新:28338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首次突破了10萬個物種的大關,因為名單上多了9000多個新物種,使得瀕危物種總數達到了105732。在這些物種中,有28338種已經在生死存亡的邊緣了,佔所有評估物種的三分之一。
  • 25種靈長類瀕臨滅絕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一項最新科學調查顯示,大猩猩、狐猴和猩猩等25種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約佔靈長類動物總數的10%。叢林肉捕獵、非法買賣動物以及棲息地喪失是導致靈長類滅絕的3大威脅。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對靈長類動物數量進行了調查,全球114種靈長類,已經出現在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紅色名錄中。猿、猴子、狐猴和其他靈長類是人類的近親,被認為是維持它們生態系統的重要物種。通過傳播種子和與環境的其他交互作用,幫助維持森林中植物和動物的生存。瀕危靈長類包括越南卡巴島金葉猴和中國海南長臂猿。
  • 棲息地喪失導致全球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
    中廣網海口10月31日消息(記者許雲)根據最新公布的《2006-2008年瀕危靈長類物種報告:世界上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物種》顯示,由於農業清地、伐木、薪柴利用導致的棲息地喪失是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
  • 與人類最為接近的靈長類動物正面臨滅絕命運
    根據聯合國以及國際刑警組織的一份報告,因為非法採伐、非法捕獵、礦石開採、木炭交易和新型伊波拉病毒的關係,中非的山地大猩猩可能將在近15年間徹底滅絕大猩猩的四個亞種已經有三種被列為極度瀕危,而第四種也已經上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瀕於滅絕物種紅色名單。
  • 全球靈長類動物 數百種瀕臨滅絕
    新華社上午電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的《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他靈長類動物,但人類幾乎已經滅絕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報告說,數百種猿、猴、狐猴和其他人類近親目前正面臨著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首次靈長類動物滅絕危機。
  • 四分之一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新華社電 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的《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它靈長類動物,但人類幾乎已經滅絕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報告說,數百種猿、猴、狐猴和其它人類近親目前正面臨著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首次靈長類動物滅絕危機。
  • 人類屠殺近親:全球1/4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圖)
    點擊進入>>>   國際動物專家指出人類正把自己的近親推向絕種邊緣人類對森林的毀滅性行為使靈長類動物失去家園。  本報綜合報導 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的《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他靈長類動物,但人類幾乎已經滅絕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中國的雲南金絲猴等。  報告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料數據顯示,數百種猿、猴、狐猴和其他人類近親可能會成為近一百年來首批絕種的靈長類動物。
  • 人類要滅絕?研究稱地球正進入第六輪物種大滅絕
    第5次物種大滅絕中消失的恐龍。(圖片來源:網際網路)滅絕速度快過去5.4億年間,由於地質或天文事件,地球發生過5次大規模物種滅絕,滅絕的物種主要是海洋生物和動物。也就是說,即便基於最保守的估計,如果每100年裡每1萬個脊椎動物物種中有兩個哺乳動物物種滅絕,那麼「過去一個世紀裡,脊椎動物物種的平均滅絕速度是人為活動出現前自然滅絕速度的近114倍」。
  • 500多種靈長類動物一半以上瀕臨滅絕
    「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日前,一份由西北大學研究團隊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家完成的研究報告顯示,人類的「親戚」正在快速減少。我國的靈長類動物都有哪些種類,它們分布在哪些區域,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他們呼籲,人們應提高對世界靈長類生存困境的認識。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導,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於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08年08月06日 0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巴黎八月五日電(衛中 王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五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猴子、猿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 四分之一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20年內將會絕跡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4月9日電 據此間媒體9日報導,由來自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和自然保護國際等組織的50名專家聯合撰寫並在此發表的題為《靈長類動物處於險境》的報告說,除人類本身外,地球上還存有上百種其他靈長類動物,但其中四分之一已瀕臨滅絕。
  • 剛被發現就瀕臨滅絕?科學家:世界上最新的猴子物種,都在緬甸
    在動物世界,靈長類動物就是最高等的類群,它們擁有更發達的大腦且手腳靈活,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都是雜食性動物。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把很多種靈長類動物都叫猴,猴子就這樣變成了一種俗稱。也就是說,這個新的猴子物種,就在被確認和其他猴子不一樣的時候,同時也被宣布了瀕臨滅絕,並被打上了極度瀕危物種的標籤,而它們的名字也正式被取為「波帕葉猴」。當然,可能有人會覺得很奇怪,既然是一個新物種被發現,怎麼才剛發現就可能要滅絕了呢?
  • 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
    大規模滅絕事件被歸類為地球上75%或更多物種滅絕的事件。這個數字十分龐大,因為地球上的物種大約有1000萬種,而每個物種中個體動物的數量更多。根據化石記錄,地球自誕生以來大約99.9%的生命已經滅絕,有些物種要麼已經進化成了其他物種,要麼就是有些物種的進化之路走進了死胡同(
  • 2100年,地球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近5.5億年歷史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都會造成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生物短時間內從地球上集群性消失。而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植物生存環境破壞、自然資源過度開發以及汙染和氣候變化,物種正以比過去快千倍的速度滅絕,專家們預言稱,人類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物種滅絕趨勢仍繼續 生物多樣性莫到失去方恨晚
    物種滅絕趨勢仍在繼續曾經,乳齒象、猛獁象、麋鹿、劍齒虎、美洲豹等各種各樣的大型哺乳動物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息。之後,現代人類遍布全球,這些動物大部分永久地消失了。可悲的是,最新研究發現,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趨勢仍在繼續,而小型物種的生存也受到威脅。
  • 西安科學家研究新發現 逾半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
    西安新聞網訊 「從1985年至今,二十餘年的研究,讓我對這些秦嶺中的小精靈越來越喜愛,所以當研究發現不少靈長類的物種瀕臨滅絕的時候近日,中國靈長類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副院長李保國研究團隊刊發報導顯示,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而更多物種都存在種群數量下降的情況。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聯合國:全球百萬物種正瀕臨滅絕
    ◆記者鄧玥聯合國近日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報告》顯示,當前,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逾100萬個正瀕臨滅絕。滅絕速度至少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值高出數十到數百倍。科學家認為,事態緊迫,但只要從現在開始、從全球到地方各層面進行「革命性改變」,依然有機會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