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聚集在樓下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是周一,小學生們本該開始新一周的課程。但是,懷化市錦溪小學的學生們,卻因為教學樓質量的問題,還在停課。事情要從上周二說起。5月28號早上8點多,懷化市錦溪小學一教學樓先後發生兩次明顯晃動,每次晃動都有6、7秒鐘。老師和學生都緊急疏散。學校也暫時停課。這之後,懷化市相關部門出具了公告,說明了教學樓搖晃的原因,稱教學樓安全,並安排學校複課。但這份報告卻遭到專家質疑,也沒能讓學生家長放心。
湖南懷化新建教學樓一日內兩次上演「晃動驚魂」
事發當天,懷化市和懷化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到學校查看情況。當時在現場處理相關事宜的一位教育局陳姓副局長稱,教學樓沒有傾斜或開裂。
陳副局長:我在現場,沒有傾斜也沒有開裂,也沒有牆壁剝落。
早上教學樓發生晃動,下午,懷化市教育局發布了一份公告說,教學樓經過技術鑑定,安全可靠。當天,學生家長就收到第二天要複課的通知。但是,在原計劃複課的5月29號早晨,不少家長不放心讓孩子去教室上課,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只是在樓外張望。
家長張女士:他那個檢查也太快了。因為大家都帶著小孩子在大門那裡觀望。我們家長都比較害怕,害怕這個事情再發生。
不光家長擔心,對於懷化市5月28號給出的公告內容,相關專家也有質疑。公告中,給出的教學樓晃動的原因是:臨近教學樓的運動場正在進行建設施工,壓路機施工時引起的震動與教學樓場地產生共振效應所致。
對此,一位高級結構工程師表示,「共振效應」這個原因站不住腳。
工程師:說壓路機震動,但如果地基堅實的話,土沒有任何別的問題的話,不可能出現這麼大的震動。說共振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勘查時深度不夠啊,還是最近的地下水有什麼變化啊?這個首先要弄清,而且現在問題的原因沒查清,再用的話,後期會不會還出現這種問題很難說。在湖南,有可能有這樣的情況,樓下面有溶洞,震動的情況下,有可能把主體破壞了,有些地方挨著溶洞。溶洞塌了。
29日懷化市錦溪小學,學校操場的施工已經停止,後面不遠處就是前一日發生強烈晃動的教學樓。
那麼,當時,這個「共振效應」的原因是怎麼得出來的?懷化市地震局的一份情況說明裡是這麼寫的,事發當天地震局工作人員到學校現場調查,發現一臺壓路機正在施工,站在教學樓4、5樓西邊能感覺到有節奏的上下震動,另根據校方老師對當時震動情況的描述,以及田徑場施工方暫停作業後震動感消失等綜合因素分析,初步認定是「共振效應」所致。
再驗錦溪小學教學樓進行結構安全性
在家長的堅持和要求下,懷化市請了湖南大學土木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再次對錦溪小學教學樓進行結構安全鑑定。
對於教學樓晃動的原因,一名曾參與了5月28號懷化市調查的專家告訴學生家長,得出「共振」的結論,是專家在現場進行了模擬,讓壓路機重新開過操場,在場專家都感覺到了晃動,放在地上的水瓶也在顫動。
家長張女士:檢測的人就說,壓路機過,礦泉水擺起半瓶水,就在這麼晃。但是,我們昨天檢測的時候那個水就在那裡紋絲不動。
這位家長所說的又一次檢測,是湖大土木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的專家們再次進行的「還原實驗」,同一名司機,駕駛壓路機,用相同的速度和力度在施工操場來回碾壓,但這一次並未產生震感。
湖大土木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羅剛:還原實驗,結果沒有原來的震感。和當時的條件狀況有變化。我們可以用儀器檢測震動的頻率,但是已經沒有當時的情況了。
而教學樓晃動的原因,羅剛表示,還需要對數據進一步分析、計算。
羅剛:這個我們在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是做不到的,因為當時的數據已經無法採集了。但是可以根據現有的狀況來評定現有結構的安全度。傾斜度我們用精密儀器進行了檢測,在允許範圍內。按照地基規範規定的話,如果沒有超過水平範圍千分之四的話,是允許的,我們現在檢測數據是沒超過的。
學校繼續停課到周三
目前,學校現場的勘測已經結束。最終的結果大概要到這周三才可以出來,教學樓結構是否安全也要周三才能見分曉。而錦溪小學學生家長收到的通知也是,學校繼續停課到周三,而周四是不是會複課,要看鑑定結果,現在還不能確定。有關此事的最新情況,中國之聲將為您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