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學教學樓「樓震」 官方共振效應說引質疑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學生家長聚集在樓下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是周一,小學生們本該開始新一周的課程。但是,懷化市錦溪小學的學生們,卻因為教學樓質量的問題,還在停課。事情要從上周二說起。5月28號早上8點多,懷化市錦溪小學一教學樓先後發生兩次明顯晃動,每次晃動都有6、7秒鐘。老師和學生都緊急疏散。學校也暫時停課。這之後,懷化市相關部門出具了公告,說明了教學樓搖晃的原因,稱教學樓安全,並安排學校複課。但這份報告卻遭到專家質疑,也沒能讓學生家長放心。

  湖南懷化新建教學樓一日內兩次上演「晃動驚魂」

  事發當天,懷化市和懷化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到學校查看情況。當時在現場處理相關事宜的一位教育局陳姓副局長稱,教學樓沒有傾斜或開裂。

  陳副局長:我在現場,沒有傾斜也沒有開裂,也沒有牆壁剝落。

  早上教學樓發生晃動,下午,懷化市教育局發布了一份公告說,教學樓經過技術鑑定,安全可靠。當天,學生家長就收到第二天要複課的通知。但是,在原計劃複課的5月29號早晨,不少家長不放心讓孩子去教室上課,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只是在樓外張望。

  家長張女士:他那個檢查也太快了。因為大家都帶著小孩子在大門那裡觀望。我們家長都比較害怕,害怕這個事情再發生。

  不光家長擔心,對於懷化市5月28號給出的公告內容,相關專家也有質疑。公告中,給出的教學樓晃動的原因是:臨近教學樓的運動場正在進行建設施工,壓路機施工時引起的震動與教學樓場地產生共振效應所致。

  對此,一位高級結構工程師表示,「共振效應」這個原因站不住腳。

  工程師:說壓路機震動,但如果地基堅實的話,土沒有任何別的問題的話,不可能出現這麼大的震動。說共振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勘查時深度不夠啊,還是最近的地下水有什麼變化啊?這個首先要弄清,而且現在問題的原因沒查清,再用的話,後期會不會還出現這種問題很難說。在湖南,有可能有這樣的情況,樓下面有溶洞,震動的情況下,有可能把主體破壞了,有些地方挨著溶洞。溶洞塌了。

29日懷化市錦溪小學,學校操場的施工已經停止,後面不遠處就是前一日發生強烈晃動的教學樓。

  那麼,當時,這個「共振效應」的原因是怎麼得出來的?懷化市地震局的一份情況說明裡是這麼寫的,事發當天地震局工作人員到學校現場調查,發現一臺壓路機正在施工,站在教學樓4、5樓西邊能感覺到有節奏的上下震動,另根據校方老師對當時震動情況的描述,以及田徑場施工方暫停作業後震動感消失等綜合因素分析,初步認定是「共振效應」所致。

  再驗錦溪小學教學樓進行結構安全性

  在家長的堅持和要求下,懷化市請了湖南大學土木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再次對錦溪小學教學樓進行結構安全鑑定。

  對於教學樓晃動的原因,一名曾參與了5月28號懷化市調查的專家告訴學生家長,得出「共振」的結論,是專家在現場進行了模擬,讓壓路機重新開過操場,在場專家都感覺到了晃動,放在地上的水瓶也在顫動。

  家長張女士:檢測的人就說,壓路機過,礦泉水擺起半瓶水,就在這麼晃。但是,我們昨天檢測的時候那個水就在那裡紋絲不動。

  這位家長所說的又一次檢測,是湖大土木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的專家們再次進行的「還原實驗」,同一名司機,駕駛壓路機,用相同的速度和力度在施工操場來回碾壓,但這一次並未產生震感。

  湖大土木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羅剛:還原實驗,結果沒有原來的震感。和當時的條件狀況有變化。我們可以用儀器檢測震動的頻率,但是已經沒有當時的情況了。

  而教學樓晃動的原因,羅剛表示,還需要對數據進一步分析、計算。

  羅剛:這個我們在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是做不到的,因為當時的數據已經無法採集了。但是可以根據現有的狀況來評定現有結構的安全度。傾斜度我們用精密儀器進行了檢測,在允許範圍內。按照地基規範規定的話,如果沒有超過水平範圍千分之四的話,是允許的,我們現在檢測數據是沒超過的。

  學校繼續停課到周三

  目前,學校現場的勘測已經結束。最終的結果大概要到這周三才可以出來,教學樓結構是否安全也要周三才能見分曉。而錦溪小學學生家長收到的通知也是,學校繼續停課到周三,而周四是不是會複課,要看鑑定結果,現在還不能確定。有關此事的最新情況,中國之聲將為您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湖南一小學教學樓莫名晃動 學校稱是「共振效應」
    原標題:教學樓莫名晃動學校稱「共振」 工程師質疑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8日早上,在湖南省懷化市錦溪小學一教學樓裡,正在上課的師生突然感覺到樓在搖晃。起初,老師們以為是地震了,學校也拉起了警報,老師和學生都緊急逃離了教室,全部人員安全疏散到了室外。
  • 湖南懷化錦溪小學新教學樓出現震感系共振效應所致
    湖南懷化錦溪小學新教學樓出現震感系共振效應所致   當地官方隨後發布公告闢謠稱,昨日8時15分,錦溪小學新教學樓西頭2-5層發生兩次明顯晃動,每次延續時間6-7秒。事發後,這座有2900多名學生就讀的學校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拉響應急警報,3分鐘內全體師生迅速安全有序疏散至操場。為確保師生安全,市教育局要求學校立即停課,並通知家長將在校學生接回家。
  • 教學樓莫名晃動學校稱「共振」 工程師質疑
    之後,有人在網上發布消息說,造成這個驚魂一刻的罪魁禍首的確不是地震,而是錦溪小學的這棟教學樓下陷、牆面出現裂縫、而且目測樓體有傾斜。一時間,教學樓質量有問題,甚至是教學樓就要倒塌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一些已經被疏散到教學樓外的該校學生回憶了那一刻的場景。  學生:轟隆轟隆地搖,轟隆轟隆地來回搖。  學生:好恐怖。
  • 懷化一小學教學樓嚴重晃動 官方稱系共振效應
    紅網長沙5月28日訊(記者 董雷)懷化市錦溪小學(原三完小)一座前年才修的新教學樓,今日上午居然出現地震一般的劇烈晃動,嚇得老師與學生緊急逃離教室,至今驚魂未定。網友在紅網論壇發帖「呼救」。目前,事故原因已經調查完畢,是操場壓路機施工引起共振所致。
  • 湖南懷化一小學教學樓晃動續:不少低年級學生缺課
    湖南懷化一小學教學樓晃動續:不少低年級學生缺課   懷化一小學教學樓晃動後續:不少低年級學生缺課  昨天上午,湖南省懷化市一學校教學樓發生強烈晃動,3000多名師生緊急疏散,經過懷化多個權威部門勘察鑑定,確認系操場上施工的壓路機引起共振所致,詳見紅網昨日報導《教學樓隨壓路機共振數千師生緊急疏散 已確認安全》。
  • 懷化錦溪小學新教學樓出現晃動 專家:共振效應所致
    時刻新聞 —分享—   本報5月28日訊(記者 肖軍)今天8時15分,懷化市錦溪小學新教學樓西頭
  • 成都一小學教學樓被爬山虎覆蓋 綠意盎然
    成都一小學教學樓被爬山虎覆蓋3) "← →"翻頁 4月16日消息,成都市一小學的教學樓外牆上布滿了
  • 新建教學樓及消防水池等!雄安容城縣這一小學招標
    近日,雄安新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發布《容城縣容城鎮北城小學教學樓及附屬設施項目招標公告》。公告顯示↓↓↓1.建設地點容城鎮北城小學。2.建設規模(1)新建一座三層教學樓,佔地面積158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1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4719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消防水池)。
  •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老師的發音引起一些家長質疑時間:2017-03-21 19:19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家長群中瘋傳質疑其發音奇怪來源:中國青年網 近日,不少微博網友紛紛轉發了一則視頻,在這段一分多鐘的視頻中,一名有南方口音的小學女教師正在班級帶領學生們朗讀音序表
  • 研究與探討:經絡的共振效應
    共振是宇宙間最為普通的物理現象,它指的是:固有頻率相同的物體,如果其中的物體在某條件下,產生某種振動,那麼其它的物體也隨之而振動起來。固有頻率是由物體系統本身特性所決定的,一般說來,物體的質量越小,其固有頻率就越高。
  • 小學教學樓牆壁加厚13釐米 平山縣古月鎮四個月變化驚人
    還記得7月22日探訪中古月村時,看到被洪水「襲擊」的古月小學觸目驚心的場面:校園的南圍牆和東圍牆被衝走,整座教學樓地面塌陷變形,學校裡泥濘不堪,一樓教室內滿是泥沙。校園門前的道路通往中古月村,但古月河上的漫水橋被洪水衝走三分之二,路邊的房屋半懸在空中。當時,村民們最擔心的是孩子們能否順利開學,開學去哪兒上課。
  • 福建一老師教學樓上吊自盡 家屬疑因工作壓力大
    來源:東南網  閩侯小學老師懸門自盡續 家屬質疑稱因工作壓力大  趙楊 鄢秀欽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2月4日訊(本網記者 趙楊 實習生 鄢秀欽)昨日本報報導了閩侯南通新岐中心小學一老師教學綜合樓懸門自盡一事,昨日家屬透露,死者在8月底突然接到調動通知,調往陳厝小學,因壓力大,其又被調回新岐小學,出事時距離調回剛一月。
  • 顫振效應帶來的危害比共振大?
    而僅僅過了四個月,在適當的風力下,橋梁在共振頻率的驅動下產生了不可控的振蕩和扭轉。在一個小時後,橋梁中部倒塌,橋被摧毀。這是共振威力的證明,這件事也從此被作為物理和工程類課程的經典例子。不幸的是,這個故事是個完完全全的迷思。每個物理系統或物體都有其固有的共振頻率。
  • 高價百邦治療儀引質疑
    高價百邦治療儀引質疑  專家:健康長壽不能僅靠儀器 (現場很多老年人免費體驗,照片來自暗訪視頻截圖)但沒想到,身高1.74米的陳先生,在免費體驗3個多月後,沒感到明顯效果,反而體重從110多斤降到了不到100斤,變得更加瘦弱乏力,這讓他產生了質疑。  「從開業至今,店裡一直讓人免費體驗。每過一段時間,工作人員會說店要搬走,鼓勵大家購買回家使用,每臺售價2萬元左右,但如果還價,便宜幾千元也不是不行。」看著時不時都有老人像捧著寶貝似地把治療儀買回家,陳先生更加懷疑:是否有虛假宣傳?
  • 什麼是遠紅外線的「共振效應」?
    生命光線對我們身體的好處有哪些人本身也是一個遠紅外輻射源,發射5.6um-15um遠紅外線,當相近波長遠紅外線照射人體時,與身體中的細胞分子、原子間的水分子運動頻率相一致時,可以引起共振效應。生物細胞產生共振效應時,可以將遠紅外熱能深入皮下,使水分子活化,加速人體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時活化蛋白質等生物分子,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和生物細胞的組織再生能力,加速供給養分和酵素,起到醫療保健的作用。常見的可以發射遠紅外的材料主要有石墨烯、碳纖維、生物炭(高溫竹炭/備長炭)、電氣石、遠紅外陶瓷及其製品等等。
  • 大理市民舉報噪音擾民 投訴電話無人接引質疑
    原標題:大理市民舉報噪音擾民 投訴電話無人接引質疑   15日晚上,大理網友@BG8SOI發微博抱怨說:大理蒼山路一店門口的宣傳活動聲音太吵,從早到晚,像開大型演唱會一樣,讓人受不了。他打12369大理環保熱線投訴,可該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因此質問「這種服務是如何為人民服務」。
  • 軌道共振與潮汐,你了解多少?
    上面一句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也就是說地球(固體)會發生彈性形變。那麼科學家又是怎樣讓這麼微小至我們都感應不到的形變測算出來的呢?要想知道地面上某一點的形變情況,我們就有必要對某一點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進行計算,通常都是使用勒夫數(對實測的EOP序列的分析來獲取勒夫數)和日月引潮力勢來計算。某一點的垂直位移可達30~40cm,水平位移為幾釐米。
  • 你知道身邊有哪些「共振效應」嗎?
    你知道身邊有哪些「共振效應」嗎?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你知道身邊有哪些「共振效應
  • 通過量子尺寸效應操控單分子的近藤共振
    近藤效應來源於局域磁性雜質與金屬中傳導電子的交換作用,是凝聚態物理中一個被廣泛研究的重要問題。在一定溫度(近藤溫度)之下,交換作用產生的自旋翻轉散射使得傳導電子與局域磁矩形成自旋單態,進而對局域磁矩產生屏蔽效應,導致了費米能級附近的所謂近藤共振。
  • 物理所發現金屬-有機骨架中的共振量子磁電耦合效應
    Rep. 4, 6062 (2014)】;實現了MOF中接近室溫的磁電耦合效應【Phys. Status Solidi RRL 9, 62 (2015)】等。近期,孫陽研究組在MOF領域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理效應——共振量子磁電耦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