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說到運動神經元病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是提起漸凍症相信大家就會有所了解,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是因為患上漸凍症而離世。而漸凍症就是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這種疾病在生活中並不常見,大家對這種疾病也只是有所耳聞,實際上並不了解這種疾病,更不用說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儘管許多人對這個疾病了解不多,但這個疾病對身體的影響卻非常大,因此必須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如果不及時治療,身體會受到嚴重損害,會變得非常痛苦。配合醫生的檢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不要因為患病就自暴自棄。醫學界雖然沒有根治該疾病的方法,但是中西醫治療卻能夠緩解病情的進展。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該病的致病原因,但是,有許多致病因素大概率會引發該疾病,這些因素不容忽視。遺傳因素、免疫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均可引發運動神經元疾病。因此,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這些因素,以便實現有效的預防。
01下面4個因素或會引起運動神經元病,如果發現身體有不適,一定要定期檢查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典型治病原因,因為該疾病本身的發生率很低,統計數據表明,有5%至10%的人由於家庭遺傳而患有該疾病。疾病使遺傳因素不容忽視。
2、金屬中毒
運動神經元病可能與金屬中毒有關,據研究表明,鋁會引起細胞中毒,長期工作在含有鉛、放射性物質、有機毒物等的環境下,患病機率會大大升高。
3、免疫因素
運動神經元疾病也可以由免疫系統異常引起。這種類型的免疫因子可通過血清測試在體內引起抗體和免疫複合物的異常狀態。因為免疫系統的問題不僅會導致運動神經元疾病,而且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還會引起其他一些可能對人體造成極大傷害的併發症。
4、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非常常見的治病原因。當患者的身體狀況相對較差時,他極易感染各種病毒,因此被病毒感染,就會導致運動神經元疾病。因此,如果在感染病毒後發現身體有異常,應積極進行治療,否則延誤會增加治療難度。
02運動神經元疾病的3大類型,每個類型對身體傷害都非常大,不容忽視
1、下運動神經元類型
患者發病一般年齡在30歲左右。它通常從手部肌肉逐漸萎縮開始,可以擴散到一側或兩側,或者從一側開始,然後擴散到另一側。由於大小不同的肌肉萎縮,手掌會變得平坦,呈爪狀。肌肉萎縮向上延伸並逐漸穿透前臂、上臂和肩部。用手拍打,一般會出現。一些肌肉萎縮症起源於下肢的脛骨前和腓骨或頸部的伸肌,而另一些則可能起源於上肢和下肢的近端肌肉。
通常,對顱神經的損害始於最早滲透到舌頭肌肉中,伴隨著震顫而舌頭肌肉萎縮。後來,上顎、咽、喉和咀嚼肌逐漸萎縮和減弱,導致吞咽困難和咀嚼不良。在後期,整個肌肉會萎縮,使患者臥床不起,並導致呼吸肌麻痺引起的呼吸衰竭。
如果病變主要影響脊髓的前角,則稱為脊椎性萎縮。由於其始於成年期,因此也被稱為成年型脊肌萎縮症,與嬰兒和少年型不同。
2、上運動神經元類型
四肢無力、緊繃和無法活動是主要表現。症狀從下肢開始,然後蔓延到上肢,並且下肢較重。肢體力量弱,肌肉張力增加,行走困難,痙攣性剪刀步態,肌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如果病變是雙側皮質腦幹,則會出現吞咽困難和下頜反射亢進的症狀。該疾病在臨床實踐中相對罕見,通常在成年期發作,並且通常緩慢進展。
3、上、下運動神經元混合型
通常,手部肌肉無力和萎縮是最主要的症狀,通常從一側開始,然後蔓延到另一側。隨著疾病的進展,出現了對上,下運動神經元混合損害的症狀,稱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在疾病的後期,全身肌肉萎縮,以至於頭部無法舉起,呼吸困難,因此會臥床不起。該病通常出現在40至60歲之間,約有5至10%的人有家族遺傳史,而且病程變化不同。
03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方法很多,多數是醫學手段治療,緩解效果明顯
1、藥物治療
主要是改善症狀的藥物,適合輕度疾病患者。通常,藥物輸送的原則如下:解痙藥可用於緩解肌肉張力程度增加的患者;抗膽鹼能藥可用於緩解容易疲勞和流涎過多的患者。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心理壓力較高且情緒不穩定的患者可能會服用抗抑鬱藥和抗焦慮藥物,以改善情緒。另外,腎上腺皮質激素對該疾病也有一定影響。
2、非手術療法
例如按摩、物理療法,支架等非手術治療方法,可用於預防肢體攣縮。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手術治療無效,甚至會使病情惡化。因此,患者可以配合適當的活動,但過度運動、康復不足和理療會使病情加重,應按醫生指示進行。
3、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主要為健脾補腎、鍛鍊肌肉,用中藥治療並加以使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方法綜合治療,治療效果明顯。
注意:運動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過度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前不要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飲食方面,要多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不能服用味精、雞精等,還要避免患者處在二手菸的環境中,更不能吸菸。
結語:運動神經元病目前沒有徹底治療的方法,中西醫的治療只能緩解病情的發展,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發展、呼吸情況和營養狀況等,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根據病情的發展情況調整護理、治療方法。身體還健康的人飲食上注意營養搭配,保證營養攝入都在正常水平,尤其要避免自己暴露在有毒金屬的環境中,工作與此相關的人員要定時進行各方面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