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新疆「十三五」】能源建設 綠色高質

2021-01-17 克拉瑪依網

  記者陳薔薇 馬伊寧

  寒潮來襲,全國各地電網用電負荷激增,多個省市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來自新疆能源基地的電力正通過疆電外送通道源源不斷輸送至內地,為兄弟省市提供著穩定的能源保障。根據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新疆電網年售電量達到1274.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5%,位居西北地區首位。

  「十三五」以來,新疆按照國家「三基地一通道」的戰略定位,圍繞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基地、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及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先後建成一批能源資源開發轉化、「疆電外送」、「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顯著提升,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基地具規模

  1月5日,中煤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大南湖七號煤礦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工程收尾工作。該煤礦作為哈密市疆電外送重點配套建設項目,目前已初步具備投產條件,預計2021年10月正式投產。

  大南湖七號煤礦建設項目按照煤電一體化開發模式建設,設計年生產能力1200萬噸。投產後,不僅能為哈密的電廠提供燃煤,還可以輸送至疆外,進一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十三五」期間,哈密市利用自身資源,建成了國家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全國規模最大的風光火電打捆外送基地,國家級綜合能源基地建設也初具規模。

  以哈密市為代表,「十三五」期間,新疆建成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三大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在瑪湖油田、吉木薩爾緻密油田、順北油田等大型油氣田勘探上取得新突破;建成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及配套外送電源等一批重大能源項目。

  用一組數據更能說明這些年新疆能源產業所取得的成績:2019年,全區原煤產量較2015年增長58.8%;天然氣產量較2015年增長16%;全社會發電量較2015年增長43.8%……

  「十三五」期間,新疆「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形成了煤炭、油氣、電力、新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體系,在國家能源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

  通道顯成效

  2020年12月23日18時,新疆2020年「疆電外送」電量達到1000.12億千瓦時。這是新疆開展「疆電外送」以來,年內外送電量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大關,同比增長40%,為新疆創造收益超400億元。

  對2020年「疆電外送」電量大幅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就是2019年9月新疆建成的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的建成投運,使新疆形成疆電外送四大通道,外送能力超2000萬千瓦,極大滿足了能源基地高效開發和大規模外送需要。

  2020年7月,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輸送功率由600萬千瓦提升至800萬千瓦,成為全國在運特高壓輸電工程中輸電功率最大的工程,也為大規模疆電外送提供了有利支撐。僅該工程全年外送電量就達到430億千瓦時,佔年度疆電外送規模的40%,創歷史最高增幅。

  在電力通過電網送至疆外的同時,煤炭、石油、天然氣也通過陸路、管道等通道輸送出疆。

  新疆鐵路將運力向重點煤炭地區傾斜,常態化開行準東至石河子、將軍廟至魏家泉、俄霍布拉克至喀什等煤炭循環列車,加大至甘肅「河西走廊」、成都、重慶、昆明等方向的煤炭外運,保障當地重點企業冬季煤炭供應。

  西氣東輸管網一直是保供惠民的重要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國內段西二、三線的「龍頭站」霍爾果斯壓氣首站自2009年12月投入商業運行以來,單日輸送歷史峰值達到1.63億標方。截至目前,已累計向下遊輸送天然氣超3420億標方,惠及全國5億人。

  結構更優化

  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一次全會提出,未來5年,新疆將立足特色優勢,重點抓好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電力、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等「十大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如何更好發展能源產業,新疆提出了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能源綠色發展的要求。「十三五」期間,新疆堅持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相互協調,促進常規油氣資源、非常規油氣資源以及煤炭資源等綜合利用,不斷提高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水平,加快推動能源綠色發展及轉型升級,清潔能源生產和消費比重大幅提升。

  截至2021年1月3日,新疆火電裝機5858.6萬千瓦,水電裝機710.8萬千瓦,風電裝機2355.1萬千瓦,光伏裝機1205.9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及其他「綠色」裝機122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43.4%。

  2019年,新疆非化石能源生產佔一次性能源生產比重較2015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較2015年提高了5.1個百分點。煤炭去產能成效顯著,全區平均單井(礦)生產能力由2015年的28萬噸/年提高到309萬噸/年。

  今後,新疆將加快「疆電外送」第三通道、大型煤炭基地、750千伏骨幹電網、新能源基地、現代煤化工、煤電油氣風光儲一體化示範基地、南疆煤改電、農網改造升級等重大項目實施,推動新疆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雲南交出五年答卷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全面完成,為我省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打好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推進雲南綠色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大型水電基地基本形成,石油煉化基地建成並穩定發揮作用,能源國際樞紐雛形顯現,綠色能源裝機佔比、綠色能源發電量佔比、清潔能源交易電量佔比、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等四項指標在全國領先
  •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昆明12月2日電(蘇怡璇)據12月1日舉行的「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新聞發布會消息,「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持續進行全省360處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工作,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省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
    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永昌縣農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永昌縣農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2020-11-26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人均增長5.08!這份綠色紅利你get到了嗎?
    豐富城市綠地色彩,調整優化綠化結構,今天的《回眸講述我區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海港區綠化建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發展新階段。,打造出廣受百姓好評的綠色城市,作為海港區園林局的一員,我感到無比自豪。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答《中國電力報》記者問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 【回眸「十三五」 聚力再出發】旬邑交通運輸篇
    旬 XUN YI 邑 [ 回眸「十三五」] 五年 是一個刻度
  • 美麗慶雲邁大步——「十三五」慶雲城市建設發展回眸
    「十三五」以來,慶雲的發展可圈可點:2020年GDP預計完成172.6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23.5%,全縣綜合考核躍升全市發展中等行列,連續3年躋身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  綜合實力的提升夯實發展的底座,城市建設邁出大步伐。
  • 「十三五」期間 生物質能源大有可為
    經濟的中高速增長,需要能源消費的增長來支持。而當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體,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前提下,「生態環境質量的總體改善」對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見,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力度,以加速其對化石能源的替代。而就發展空間而言,生物質能源具有最大發展潛力。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全國陸上重要的綜合性能源通道地位進一步提升。甘肅境內從中亞和新疆向內陸地區輸送油氣資源過境的油氣管道達到5條,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中貴聯絡線和蘭成原油管道建成投運,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獲國家核准批覆。截至「十二五」末,全省油氣管道達8000多公裡,佔全國的7%。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我縣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我縣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增強 2020-12-02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賦能農業,綠色高質高效
    借入圍長三角一體化「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範創建名單春風,全國三大優質糯稻主產區之一的鳳臺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科技賦能現代農業,推廣綠色種植方式和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開展種植全程託管、訂單收購、分級加工,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做強鳳臺糯米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度實施。今年全縣30萬畝糯稻再獲豐收,總產量超20萬噸。
  • 【回眸「十三五」】土左旗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開欄的話】 「十三五」是拼搏奮進的五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五年。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為了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土左旗五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從即日起推出【回眸「十三五」】專欄,全面報導「十三五」期間全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採取的措施、發展的狀況、取得的成績,鼓舞和團結全旗各族幹部群眾,砥礪奮進,頑強拼搏,繼續為建設草原星火、大美土左而努力奮鬥,敬請關注。
  • 雲南:「三大舉措」推動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
    ——在建設上突出護綠為本。嚴格堅持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堅持自然恢復與工程治理相結合,注重生態保護和修復。對已建成的項目,按照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整改要求,會同省水利廳、生態環境廳、林草局全面開展了中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拆除了楚雄三峰山自然保護區違規建設的風電場,並全面修復植被。——在產業上突出科技添綠。堅持綠色轉型發展。
  • 「十三五」民航節能減排巡禮:堅持綠色發展 守護藍天白雲
    大興機場的綠色建設是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鮮活註腳。綠色是生命之根、動力之源,綠色發展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十三五」以來,中國民航紮實落實《民航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和《關於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重要抓手,節能減排工作力度持續加大,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動力空前增強,燃效水平顯著提升,民航綠色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 雲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未來能源生產有可能實現...
    這一連串閃亮的數據與事實,不僅是「十三五」雲南能源產業交出的完美答卷,更為「十四五」雲南能源產業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抉擇。回首「十三五」,雲南能源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回眸|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十三五」成就巡禮
    始於「十一五」  精耕「十二五」  奮進「十三五」  ……  合肥大建設開啟了合肥的大城之路  並不斷逐「品質之城」而行    「十三五」是我市城鄉建設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五年。五年來,合肥市緊緊圍繞「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定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 【直播】回眸「十三五」系列發布會第九場:科創點亮昆明
    1月13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圍繞「科技創新專題」進行發布。為充分展示昆明市「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事業取得的成績,順利開啟我市科創事業新徵程,今天我們召開昆明市「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科技創新專題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市「十三五」以來,堅持以科技創新推進經濟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 湖南省無線電管理工作「十三五」回眸
    2018年,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支持湖南電網開展230MHz實驗,建設電力無線專網,專網可承載覆蓋區域內的配電自動化、用電信息採集、精準負荷控制、供電電壓自動採集、輸變電狀態監測、智能營業廳等各項業務,對助力長沙電網保電、開展衡陽綜合能源網際網路試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十三五」跌宕起伏的發電行業經歷了什麼?
    「十二五」,以五大為代表的發電行業著力「一次轉型」, 大力發展煤炭、金融、科技、風(光)電產業,建設綜合能源集團,再加煤炭市場低迷下跌,經營業績「逆勢上揚、單邊大漲」,成為2002年電改以來形勢最好時期,也成為全國工業企業的一抹「亮色」。那麼,進入「十三五」,宏觀經濟、政策導向、改革舉措、市場環境等因素出現了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