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電受高附加值產品出貨量增加,且內部持續推動製程優化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南電受高附加值產品出貨量增加,且內部持續推動製程優化

發表於 2018-12-10 10:34:43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廠南電近日召開法說會,發言人呂連瑞表示,受惠高附加值產品需求穩定,公司看好第四季產品組合持續改善,抵銷產業進入淡季影響。由於前三季仍處虧損,第四季將努力將損失降到最小,並以明年轉虧為盈為目標。

南電預期,雖然PCB需求因步入淡季而下滑,但在ABF載板需求續強、可望改善產品結構下,南電第四季營收估小幅下滑,但毛利率有望提高,本業及整體營運仍有賺錢機會,主要取決於PCB需求下滑幅度、以及ABF載板生產良率及製程改善優化效益。

南電以載板為主力產品,大多在臺灣生產、大陸有部分較低端的載板,載板營收佔比約6~7成。PCB產能約3成,於崑山生產,主要應用於汽車、高端筆記本電腦應用。

呂連瑞表示,南電受高附加值產品出貨量增加,且內部持續推動製程優化,提升高層數、大尺寸載板生產效率與良率,使2018年第三季本業虧損大減。未來將持續拓展5G網絡設備、SiP載板、車用電子、人工智慧及HPC等高附加值產品。

展望明年,南電將通過開源、節流雙軌並進。開源方面,呂連瑞看好5G商轉與AI/HPC等產品需求將迅速成長,除了帶動相關產品銷售外,SiP載板與車用電路板等高附加值產品需求也持續提升,有利公司產品組合優化。

呂連瑞表示,近5年ABF載板全球主要供應商共5家,臺灣有欣興和南電,南電產能位居第三。5G網絡應用包括基站、路由器等,也會搭配消費電子、人工智慧產品及相關邊緣運算需求,華為等廠商已開始有產品試產,需求預計在明年第二季前後開始浮現。

對於中美貿易戰影響,呂連瑞表示PCB影響較大,載板相對較小。主要原因是PCB在大陸生產,第四季向來為產業淡季,且貿易戰除影響供應鏈,也會影響下遊組裝廠需求,短期影響已經開始浮現,預期下周G20後整體影響狀況會更明朗。

至於載板因主要在臺灣生產,且受惠市場供需、新應用產品需求帶動,影響相對較少、還不那麼明確。但中長期來看,由於供應鏈要全部移轉到歐美地區生產有困難,若未來終端產品需求下降,仍會影響到整體載板需求。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威高股份:結構持續優化,高值推動未來
    廣發證券11月16日發布對威高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收入和利潤結構持續優化,高值耗材佔比過半。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通用醫療器械收入佔比由2017年的66.9%下降至48.4%,分部溢利佔比下降至45.2%。
  • 抓住輕薄化功能化發展趨勢 諾德股份推動銅箔產品創新升級
    近日,諾德股份副總經理兼董秘李鵬程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鋰電行業景氣度仍在提升,鋰電材料行業「產銷兩旺、量價齊升」。公司訂單排產已滿。隨著銅箔產品出貨量大幅提升,客戶結構持續改善。公司將藉助規模、技術和品牌優勢,緊抓產品輕薄化、功能化趨勢,加快提升高端銅箔產能,推動產品創新升級。
  • 導入FinFET製程技術 聯電14奈米後年亮相
    聯電執行長孫世偉表示,由於晶圓從28跨入20nm製程以下的微縮過程中,勢必得使用雙重曝光(DoublePatterning)微影技術才能實現,而此一技術無論是微影機臺或人力研發等成本都相當高昂,因此造成許多出貨量不大的IC設計商不願投資大筆資金導入,間接使20nm市場需求無法擴大。
  • LG 18650電芯漲價:充電寶出貨受影響
    充電頭網從供應鏈了解到:受原材料持續上漲影響,LG電芯缺貨漲價,充電寶成本將上升,多家充電寶品牌出貨受影響。而充電寶容量一般在10000mAh-20000mAh之間,需要用到3-6節電芯,以一個6節的充電寶為例,成本將直接增加12元。所以單就電芯一項,充電寶成本就會上漲不少,最終成本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 2021年全球筆電出貨量預估達2.17億臺
    然而,相較去年第二季代工廠復工後,筆電需求暢旺,現下全球疫情再度轉為嚴峻,各國陸續實施邊境管制及封城,故現階段難以斷定2021下半年的市場走向,目前預估2021年全球筆電出貨量有機會上看2.17億臺,年成長8.6%。
  • 半導體製程邁向三足鼎立
    最先進位程強勢增長 10nm以下的先進位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如圖所示,2020年市佔率為10%,2022年的預測值就超過了20%,並在2024年增加至全球產能的30%。
  • TCL電子彩電出貨量再創新高 15個國家位列前茅
    全球業務規模持續擴大,銷售量穩居全球第二2019年上半年,TCL電子全球電視機整體銷售量再創新高,達1,553萬臺,同比增長17.9%,電視機出貨量市佔率達14.3%(數據來源:群智諮詢),穩居全球前二;其中TCL品牌電視機銷售量達1,031萬臺,同比增長33.1%,市場份額全球第三(數據來源:IHS),品牌在全球的競爭優勢進一步顯現
  • 【延期】第二季度智慧型手機OLED出貨量下降23%;三星QD-OLED電視最快...
    今年第二季度剛性OLED面板的出貨量同比下降40.3%,不過柔性OLED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38%,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OLED面板出貨降幅。UBI Research表示,剛性OLED面板出貨量之所以出現下降,是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當季的中端智慧型手機產量減少所致。不過UBI Researc也表示,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正專注於旗艦智慧型手機,而這有助於柔性OLED面板出貨量的增長。
  • 2013年PSS晶圓蝕刻設備出貨量有望大增
    下一波的設備投資可視為照明業界對終極的應用--傳統照明所做的準備,在不久後的將來,這筆投資將會造成LED半導體材料晶片營收的大幅成長--在2012~2018年整體的晶片出貨量將有接近四倍的成長,其中,一般照明的晶片成長力道強勁。
  • 聯電半導體庫存調整完畢 將回歸正常周期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首季因認列地震損失,單季每股純益僅0.02元,不過,聯電執行顏博文昨(27)日強調,第2季28奈米將明顯放量,帶動第2季晶圓出貨季增約5%,平均銷售單價上揚1~2%,毛利率也由上季的14.6%,跳升至21~23%。
  • 2018年鏡頭出貨量九強名單曝光
    鏡頭行業毛利率高,進入壁壘高,近年來雖然說在出貨量上大立光依然佔據首位,但是隨著國產終端品牌成功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以舜宇、瑞聲科技為代表的國產鏡頭廠商也因此快速崛起。 筆者在整理旭日大數據每月發布的攝像頭鏡頭出貨量數據時發現,去年攝像頭鏡頭排名前三的是大立光、舜宇光學和禾瑞。在出貨量上,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僅有10KK之差。
  • GGII: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51萬噸 同比增長27%
    ;3)在補貼刺激以及碳積分壓力下,歐洲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增長超過100%,拉動LG、寧德時代、SKI、SDI等海外電池企業出貨提升,進而帶動國內正極材料出貨量的增長,國內部分正極材料企業出口甚至佔到公司出貨量的一半以上;4)由於疫情影響,全球居家及辦公用的平板電腦、筆記本需求大幅增加,在疊加5G手機換購、TWS、智能穿戴等終端需求增長,這些終端對鈷酸鋰電池需求增加,進而帶動正極材料市場需求增長市場需求增長
  • 半導體製程將迎來三分天下的格局
    總體來看,到2024年,10nm以下,10nm -20nm,以及40nm以上製程各佔市場約三分之一,到時將呈現出三分天下的格局。 最先進位程強勢增長 10nm以下的先進位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如圖所示,2020年市佔率為10%,2022年的預測值就超過了20%,並在2024年增加至全球產能的30%。
  • 2019年半導體前段製程材料需求普遍下滑 WET Chemical力抗產業逆風...
    過去由於光罩開發與維護成本很高,以及技術上的諸多要求,委外情形不高,但在先進位程發展下,為做良好的營運成本控管,逐漸有越來越多成熟製程所需的光罩做委外代工模式出現,也帶動光罩產業的市場需求增加。 例如美國晶圓代工大廠GlobalFoundries在2019年8月宣布將光罩業務出售給日本光罩大廠Toppan,並籤下與Toppan為期數年的光罩供應合約,為獲得更優化的營運成本管控,也增加光罩委外代工例子。而大陸地區在政策扶持下,晶圓代工業務發展迅速,且多以成熟製程產品為主,是光罩廠商積極開拓切入的市場。
  • 預計到 2025年我國電解液總體出貨量可達到86.5萬噸
    ,近年來各國對環保的重視驅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高,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汽車用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下滑45.8%,但是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單月同比大幅增長,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國汽車用動力電池累計出貨量62.5Gwh,累計同比下降幅度已經收窄到7.0%。
  • 臺積電2019出貨:1010萬片12寸當量晶圓!
    臺積電去年達成的主要成就:臺積電晶圓出貨量達1,010萬片12寸約當量晶圓,16納米及以下更先進位程的銷售金額佔整體晶圓銷售金額的50%,高於前年的41%。臺積電去年提供272種不同的製程技術,為499個客戶生產10,761種不同產品。
  • IDC: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約690萬臺 同比增長21.7%
    雖然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幅再創新高,但是「缺貨」再次成為中國平板電腦市場的關鍵字,供貨問題限制了各大廠商出貨量的更高提升。後續隨著商用市場大單採購的結束,疫情推動的在線教育和休閒娛樂需求趨於穩定以及新一年行業規劃的調整,預計產業鏈供應問題將會從2021年第一季度後半段逐步得到緩解,下半年恢復正常。三季度平板商用市場出貨開始反彈。商用市場出貨量約162萬臺,同比增長29.5%。
  • 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現下滑 行業補貼持續馬太效應加劇
    來源:藍鯨TMT作者:齊智穎2020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發展5年的智能音箱出現新的變化。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年下滑,而廠商發布的智能音箱產品品類數量也腰斬。智能音箱自誕生以來一直走補貼硬體之路,2020年這一情況依舊未得到改善,行業馬太效應也因此加劇。但廠商也經過多重轉型,開始集體走上生態服務路線。
  • 光伏板塊持續走強的背後:業績全線飄紅!
    據安信電新首席研究員鄧永康分析,公司前三季度逆變器累計出貨19-20吉瓦,僅三季度就出貨9-10吉瓦,接近整個上半年水平。而盈利方面,公司毛利率提升幅度也較大,主因一是出貨量增加導致成本下降,二是上遊零部件價格降幅較大,三是逆變器海外出貨佔比提升。此外,公司電站集成業務雖在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盈利微薄,但三季度隨著加強成本管控,盈利也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實現超3億元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