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血管系統問世 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合成血管系統問世 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2019-06-20 2019年06月20日 04:54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合成血管系統問世
-
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英國《自然》雜誌19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最新突破:美國團隊研製出一種液壓液組成的人工合成血管(人造循環)系統,可以通過機械傳動和電力驅動的方式為軟體機器人提供動力。在對該系統的測試中,一個軟體的機器獅子魚能夠逆流遊動,拍動胸鰭。 科學家們對機器人動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與平衡進行過深入研究。
-
科學家們推出機器魚,它通過人造血一樣的燃料來遊動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和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人員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探討了「能量密集型機器人的電解血管系統」的使用,在這個特殊的例子中,這意味著機器魚需要一種「血液」。
-
機器魚來了!遊動姿態跟真魚一模一樣
「咦,這兩條魚長得好奇怪哦,原來是機器魚啊!」順著市民發出的驚呼聲,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來到了赫瓦機器人展區。只見展區內擺放著一個較大的水池,兩條「魚」正歡快地擺動著軀體,在池子裡暢遊,走近定睛一看,才發現這兩條「魚」其實都是「機器魚」。
-
國產支架型人造血管在寧問世
國產支架型人造血管在寧問世 2002年7月24日08:25 揚子晚報 南京市鼓樓醫院22日傳出信息:該院成功研製出國產支架型人造血管,其成本僅為進口同類產品的1/20,為廣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病人帶來了福音。
-
李鐵風:舍電機棄馬達,浙大裡「遊」出全球最快機器魚 |榜單人物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了浙江大學,在浙江大學自由多元的學術氛圍中,他本專業表現優異,同時還接觸到了如生物科學等學科,這也為他之後設計發明的機器魚打下了基礎。在浙江大學他順利獲得博士學位,並在讀博期間在導師的支持下到哈佛大學培養學習。在哈佛留學的經歷對李鐵風之後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Matter年度盤點——人造電子血管問世
孫吉慶博士的點讚理由:為了避免超高真空和超低溫測試環境的麻煩,田中群教授和洪文晶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簡單的策略,利用可調節的等離基元光學納米管直接捕獲、研究和釋放單個分子(U+ 2nm)。這對需要直接操縱單個分子或超小型目標的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至關重要,這也將激發納米設備與分子機器的構建。人造電子血管問世
-
人造電子血管問世!南科大學者突破性成果登上權威期刊
人造電子血管問世!南科大學者突破性成果登上權威期刊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範圍內導致死亡的首要原因。通過冠狀動脈搭橋術進行的心血管疾病治療,現有的小直徑(小於6毫米)組織工程血管(TEBV)尚未滿足臨床需求。
-
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 機器魚能在水裡浮潛遊動
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 機器魚能在水裡浮潛遊動據了解,「智慧生活館」將布置客廳、廚房、衛生間、臥室等家庭環境,並在不同家居場景中投放相應的服務機器人。特別是在家庭飲食方面,炒菜機器人將做菜過程數據化,利用電腦傳遞指令,就算不懂廚藝也能做出豐富的菜餚;送餐機器人具有重力感應、自動避障、語音對話、按點送餐等功能,可完成送餐工作,為用戶創造出新奇的用餐體驗。
-
2019創交會廣州開幕 仿生機器魚等吸睛
在水中遊動的仿生機器魚 沈釗 攝中新網廣州6月21日電 (沈釗)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6月21日-23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記者21日在中國科學院地展位看到,一條仿生機器魚在水池裡靈活地遊動,引得往來客商嘖嘖稱奇。
-
仿生智能機器魚成功遊過維港
「創交會」上演示的仿生機器魚。智能移動住宿品牌「微宿」受到關注。據中科院智慧財產權運營管理中心主任隋雪青介紹,通過專利拍賣,改變了以往用專利投資這種比較繁冗的方式,可快速實現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隋雪青還表示,此次專門搭建了專家微信交流平臺,參與競拍的競買人或企業可與專利發明人進行高效率、無障礙的溝通協調。對中小企業來說,「中科院專利拍賣是一個值得開發的金礦。」特寫1.機器魚遊動靈活如真魚魚是怎樣遊泳的?
-
南科大蔣興宇Matter:人造電子血管問世
電子血管在血管系統中具有出色的生物組織相容性及血液相容性。作者利用該電子血管進行了初步的小動物通暢性實驗,在兔子頸動脈置換模型中,植入三個月後,超聲與動脈造影結果顯示,電子血管與自體血管的匹配性良好,均顯示出極大的通暢性,沒有觀察到狹窄跡象。期待該研究對心血管植入電子的相關應用帶來突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atter上。
-
聚焦文博會丨智博會「爆款」機器魚來了 遊動姿態竟跟真魚一模一樣
「咦,這兩條魚長得好奇怪哦,原來是機器魚啊!」順著市民發出的驚呼聲,記者來到了赫瓦機器人展區。只見展區內擺放著一個較大的水池,兩條「魚」正歡快地擺動著軀體,在池子裡暢遊。但走進定睛一看,才發現這兩條「魚」其實都是「機器魚」。現場工作人員劉儉峰告訴記者,池子裡的「魚」是一款叫MRO-9的機器魚。「它的身上裝滿了LED燈,自帶酷炫效果,在水中悠遊的時候,幾乎能以假亂真。」
-
人工器官之人造血管
因此心血管系統是人體的「生命線」。正是系統的疾病成為我國和發達國家首要的死亡原因。它佔我國死亡總人數的1/4.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生1200—1500萬的嬰兒中患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達6%--10%。在美國約4000萬人某種形式的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硬化是美國死亡人數的一半。
-
魚兒為何成群遊動?原來是為了省力
遊動的機器魚。眾所周知,魚類一般都成群遊動。然而,科學家們經過幾個世紀的研究都沒能回答一個基本問題:成群遊動是否會幫助魚類節省能量?現在,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MPI-AB)、康斯坦茨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仿生機器魚解答了這一問題:成群遊動確實能幫助魚類節省能量。
-
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謝廣明-智能仿生機器魚 | CCF-GAIR 2018
我們開發完成的樣機有一對獨立驅動的胸鰭和擺動的尾鰭,胸鰭和尾鰭相互配合讓機器魚可以像真魚一樣遊動。我們的仿生魚可以前進、後退、上升、下降,我們接下來要實現前滾翻、後滾翻、側滾,通過胸鰭和尾鰭的相互配合來實現一些複雜的動作。這樣的話,將來到水下執行任務的時候,機器魚就可以在複雜的環境中靈活的運動。
-
(新華全媒頭條)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題: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研究新時代新華社記者王琳琳、張泉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與天然分子化學結構相同、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開闢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
-
人造血粉來了 方便攜帶好保鮮
新型人造血粉中的人造血細胞是正常血紅細胞大小的五十分之一,它將淨化過的人類血紅蛋白包裹上一層合成聚合物塗層。血紅蛋白是血紅細胞的一個重要組件,負責為全身輸送氧氣。」研究人員估計,戰場上高達70%的死亡率是由於失血過多造成的休克,而非重要器官受到致命傷害。僅在美國,每年就有2萬例的創傷死亡是由於患者被送到治療中心前就已大量失血。粉末狀的人造血可以冷凍,使戰地醫生和護理人員更容易保存。
-
機器魚未來玩法大揭秘
在未知領域的探索中,由MIT電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最新推出的一款SoFi機器魚映入我們的視野,它看起來像是一條真魚,可以擺動尾巴並向前遊動。SoFi機器魚能夠不受限制的進行海底探查SoFi機器魚,在設計上,其身體內部放置了攝像頭,可以用來靠近海洋生物,更好地記錄它們的生活習性,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海底生物。
-
首條海洋仿生機器魚2843個零件組成
同樣地,Gymnobot可利用底部刀片般的「魚鰭」推動自己在水中前行,同時讓身體處於僵硬狀態。 梅吉爾及其同事希望,這款機器人能夠用於研究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海洋生物。在這些區域,推進器往往會捲起很多沉澱物或者被海草纏繞,不利於科學家對其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