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禪宗的本土文化特色畢業論文

2021-01-08 名校新風向

日本禪宗的本土文化特色畢業論文

禪宗本是印度佛教思想與中國哲學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將嚴密並且富有推理的佛教教義變化為靠個人直觀把握的邏輯.禪宗主張「自立本願」,具有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見性成佛等簡單易行的特點.傳統佛教講究「念佛讀經」,而禪宗更講求實踐,除了坐禪修習外,還講求「作務」,包括砍柴,打水,掃地,種田等,以勞動作為最佳的修習方式.禪宗思想本身具有的這些屬性適應了日本文化的諸多特徵,而禪宗傳入日本後,被賦予了日本化的新內涵,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日本禪學體系,使禪宗日本化.

1.日本禪宗的世俗化體現了日本文化現世本位,注重現實的思想

日本古老的信仰認為萬物的存在是有秩序的,萬物為人類所利用是其自然道理.雖然日本也有彼世信仰,但日本人認為人死去後雖然去彼世,但是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來.這也就是日本本土信仰的現世特色.

日本文化的現世特色直接影響到日本禪宗,使其世俗化,使禪宗思想在日本成為被社會各階層廣泛接受的文化.受「世俗化」的影響,日本禪宗擺脫了苦思冥想的修禪方式,走出禪房寺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茶道,武士道以及建築文化等.

2.日本禪的清寂思想體現了日本文化樸素的審美觀念

神道以白色為潔淨之色,以其為神儀的象徵.白色在日本文化中象徵著和諧,並且在很大程度上統領與影響著日本人色彩的審美意識,從而塑造了日本樸素清寂的審美意識.這一點從日本的古代詩歌《萬葉集》、《源氏物語》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出.

日本禪房講求清寂,「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樸素意境是日本禪宗所追求的.

另外,茶道與禪宗的有機結合,集中體現了日本人獨特的修禪方式和日本文化樸素的審美風格.茶道與禪宗結合,尤其注重茶室的意境經營,講求了清寂的審美意境.

3、禪宗的不立文字,注重直觀把握禪意的思想符合了日本人講究意會的文化風格

鎌倉時代禪宗傳入日本時,日本階層已經崛起.禪宗直接影響了日本的武士道思想.日本武士階層注重為君主效忠獻身的精神.武士階層注重單純直觀的思想.禪宗講求「頓悟」,這對於武士階層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調和方式.

相關焦點

  • 南懷瑾: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之前,就已在中國本土流行
    佛教源自印度,所以很多人將中國本土禪宗佛法的開創歸於來自印度佛教的達摩祖師。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的刻板印象與認知錯誤。現代佛學大師南懷瑾指出,其實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到來之前已在中國本土流行。為了融入中原文化,方便布道,遠道而來的佛教不斷吸納中原的儒道文化。幾百年的交融,源自印度的佛法早已改變了面目與脾性成為源生於中國人內心的宗教產物。南懷瑾先生曾言:佛法在中國本土的流傳中,顯教與密教都有經典可作為依託證實兩個學派的傳承過程,唯有禪宗的傳承缺乏考據。所以很多人對於達摩是其開山鼻祖的說法存在質疑。
  • 唯識宗(法相宗)「諸法無自性」與禪宗「明心見性」兩者是否衝突
    今天說說著名的唯識宗和禪宗。碧水照心禪宗是中國本土特色極為顯著的佛門一脈,號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以中國文化觀念為基礎,所發展起來的中國禪宗提倡的「明心見性」,似乎與唯識宗的「諸法無自性」產生了矛盾。
  • 會議︱從中國禪到當代禪修:東亞禪宗的歷史形成與思想建構
    2019年度「禪史研究」工作坊於11月9-10日在廣州(中山大學·錫昌堂)召開,由中山大學哲學系佛學研究中心承辦,主題是「東亞禪宗的歷史形成與思想建構」。上述這些前沿性探索無疑需要禪宗史學人拋棄「閉門造車」習慣,有效參與國際對話,與來自不同學術文化傳統的研究者就具體問題進行紮實、細緻地討論,在當前學術生態情況下,這種討論尤其應體現為與日本和北美學者進行對話。
  • 日本文化中的「寒山寺」憧憬
    在日本文化中,中國「寒山寺」這一意象具有特別的意義。無論是描寫夜半寒山寺鐘聲的《楓橋夜泊》,還是主張無常空寂的佛法禪意,抑或是關於寒山寺內高僧寒山的隱世傳說,都對日本的社會、宗教、文學、藝術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 雲浮 禪宗故裡,生態之美
    難能可貴的是,六祖惠能在雲浮境內遺留的文化聖跡至今保存完好,成為了當地乃至廣東省寶貴的禪文化旅遊資源。    近年來,雲浮旅遊重點關注禪宗生態特色文化,著力打造「禪宗六祖文化」品牌。在軟實力建設方面,雲浮不僅舉辦了七屆禪宗六祖文化節,還組織編輯了《六祖惠能》音樂劇、拍攝了《月明三更》電視連續劇;大型實景演出音畫大典《禪宗聖域·六祖惠能》也將於2018年正式亮相。
  • 仙峰寺、菩薩谷與鬼佛像——淺談《只狼》中的日本宗教文化
    殘破寺廟沉默寡言的佛雕師、穿梭各地所仰仗的鬼佛、只狼手中據說由高人所制的歸佛,以及在遊戲中被濃墨重彩刻畫的仙峰寺、菩薩谷,無不彰顯著古日本國濃厚的佛教文化。如果經常看一些日本的文學影視作品的話,就會發現日本的宗教不僅僅只有佛教,而是一個錯綜複雜,包羅萬象的體系。日本人的信仰也和我們心中的概念不太一樣,他們的婚禮可能是在教堂舉行,但葬禮卻往往會選擇寺廟。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日本這種奇怪的宗教氛圍?
  • 研究生不發表論文不能畢業?一個具有「中國高校特色」的行為?
    但是當這些參加考研的學生成研究生之後,或許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研究生不發表論文不能畢業?這或許是當代研究生的現狀之一。到底研究生能不能寫論文,該不該寫論文?相信大多數人都持有正面的意見。研究生怎麼能夠不寫論文呢?畢竟通過實實在在的科學研究,應該有自己的見解和理論吧。作為研究生卻不能寫論文,相信大家也會認為你不是一個合格的研究生。
  • 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注意這幾點,穩過!
    每一個大學生畢業之前都要寫畢業論文(設計),只有畢業論文合格才能拿到學位證書。很多同學會出現論文寫不下去或者論文跑題,開題報告撰寫和開題答辯就是為了避免這一問題而設計,其重要不言而喻。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需要注意哪幾點呢?下面用一個例子來探討。
  • 開拓創新 創業不止:立足本土神話打造特色IP 傳播海南文化丨直通...
    開拓創新 創業不止:立足本土神話打造特色IP 傳播海南文化 海南神話IP以海南本土神話故事為創作基礎,歷史故事為文獻參考,
  • 福建高校融合本土化推進傳統文化教育
    近年來,我省高校下大力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傳承和發展,推動傳統文化的融合化、個性化、本土化。傳統文化  與學生生活融為一體  傳統文化的傳承首先是普及傳統文化,我省各大高校都在大力推進傳統文化校級公選課建設。
  • 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空間之彩裡的禪宗與抽象
    20世紀50年代他來到巴黎並舉辦展覽,後來移居日本。藝術創作裡吸納了不少與禪宗有關的元,時常以一種開拓想像力的方式平衡藝術家捕捉光影、色彩和動態力量的感覺。 「繪畫過程是其中一種投入畫面的方式。你所創造的就是它的假象……每一幅作品都猶如我的身體拓印,取材於生命中不同的瞬間。」
  • 屬下論文造假,日本第一個本土諾獎得主"躺槍"
    日本京都大學本月22日宣布,其附屬iPS細胞研究所(CiRA)特聘助理教授山水康平,在去年以其為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發表於《幹細胞報告》(Stem Cell Report)的一篇論文存在造假行為。根據京都大學內部的調查報告,這篇論文中6個主要數據全屬造假,6個補充數據中則有5個造假,對此,山水康平表示承認造假並已經向期刊提議撤回論文。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精神與禪宗思想美學
    黃庭堅篤信禪宗,其論書語,常如禪家句,和用禪家臂喻,還說自己「是僧有發,似俗無空,非夢中夢,見身外身」。《論書》說:「書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論詩文,指出蘇軾詩、書、文具有脫盡凡俗的禪意;明代董其昌也是著名的禪宗居士,名其齋館為「畫禪室",也常以禪理論書畫;明末清初,禪宗更成為文人書畫家逃避現實、保持氣節的淨土。
  • 提到日本文化,你會想到什麼?這些東西頗具日本特色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日本書紀》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提到日本文化,你會想到什麼?我的第一反應是,日本有四大國寶,是天皇權力的象徵。這第一個叫八咫鏡,又叫真經津之鏡。
  • 日本庭院禪意建築之美|日本|庭院|禪意|建築_網易藝術
    歷史上,日本派出大量僧人到中國修習佛教經典和研習佛教文化,他們把中國最好的佛教思想,特別是禪宗體系帶回日本,並發展到極致。如今的中國僧人和文化學者只能在日本感受禪宗文化的精髓所在,禪意庭院可謂是精髓中的精華。
  • 基金項目:枯山水文化在茶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基金項目:枯山水文化在茶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基金項目: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農林學科工作委員項目(2019-NLZX-ZD17);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901084001)吳 為等枯山水是一種日本的獨特的園林景觀,多出現在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主要布置於僧人修禪、打坐的場所。
  • 畢業論文的標題該怎麼選
    當我們選擇好研究方法後,開始寫論文,首先得想好怎麼寫標題,好的標題代表一張好看的臉,給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標題,那麼我們論文的標題該怎麼寫呢?畢業論文的標題該怎麼選選題是對作者學術素養、直覺和經驗的多重考驗,它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
  • 教育部發文明確,本科畢業論文將每年抽檢一次——本科畢業論文抽...
    本科畢業論文也要抽檢了。1月7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以下簡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要求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
  • 第三集:禪意美學和工匠精神 淺談日本的造型樹
    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禪,」一般是指「禪宗」中所傳的禪。▸日本禪宗。禪宗,是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主張修習禪定,故名禪宗。印度的禪傳入中國,經過發展,有了中國的禪宗。中國禪宗又東渡日本,又有了日本禪宗。禪宗佛教在1192年從印度經中國傳到日本,僧人榮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禪寺。
  • 畢業論文抄襲頻出 論文怎樣算抄襲?應如何正確引用?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東北師範大學2005屆和2006屆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兩名學生不僅是同一專業,還是由同一位導師指導。前後相差一年,同一師門抄襲,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點。  被媒體爆出抄襲的論文,是東北師範大學2006屆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張立明的畢業論文,題目是《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