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說馬:周穆王西巡駕八駿 伯樂選賢識騏驥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

  「洛陽二月三月春,車輪馬足飄香塵。」這是宋代詩人李新的名句。馬年春節即到,百花將次第開放,而騎馬遊春是洛陽古代的風俗。洛陽的馬文化源遠流長,西周時,周穆王駕八駿西巡,開闢了洛陽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西周時,伯樂相馬於朝陽,留下了美麗的傳說;金戈鐵馬下洛陽,更有說不盡的故事。洛陽人愛馬,留下了大量優美的詠馬詩。

  1 穆王西巡駕八駿

  用於騎戰駕耕之用的馬,是由野馬馴化而成的。五帝時期,馬拉車的技術已經發明,經夏、商、西周三代,華夏民族利用馬拉車形成的軍陣挫敗過無數次異族的入侵,創造了多次改朝換代的歷史。

  西周時,都城洛邑(洛陽)有規模甚大的王室養馬場。

  周穆王得八駿,皆桃林馬場(今洛河中上遊一帶)所產千裡寶馬,其名字是: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驊騮(huáliú)、綠耳。穆王設天閒之廄以養之,又設內廄、外廄以養各地進貢之馬。

  先秦的地理典籍《穆天子傳》,主要記述的是周穆王西巡的故事。據書中記載,周穆王率領將士,駕上由八匹駿馬拉的龍車,由造父趕車、伯夭做嚮導,從洛邑出發,到達天山南北的西王母之國。西王母是當時西域的一個女酋長。

  周穆王西巡時,除自己乘坐八駿龍車外,還有一個龐大的運輸車隊,車上裝有帛、貝帶、朱帶、錦、朱丹等極其珍貴的絲綢,他將這些禮物贈給了西王母。

  20世紀80年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盆地西緣發現了一件保存良好的鳳鳥紋綠色絲線刺繡絹,經鑑定為中原地區的產物,時間約在公元前642年,這就為早期絲綢之路的開闢提供了實物證據。

  2 伯樂選賢識騏驥

  黃河之南有山,名曰太極嶺,嶺下有湖,名曰伯樂窪,為今孟津縣朝陽鎮所轄,傳說此地為伯樂隱居之地。

  東周時期,諸侯爭霸,莫不興兵尚武,廣選良馬,以服戎事。而相馬大師,為諸侯所敬重。

  伯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伯樂為晉國沒落貴族,精於相馬之術,見晉國大亂,渡河入洛,隱居於太極嶺中。當時,墨翟隱於黛眉山,二人交厚,常相往來。

  一日,伯樂見一匹馬拉鹽車上山,其馬瘦弱,蹄伸膝折,灰汗交流。伯樂大驚,知道此為名曰騏驥的千裡馬,立即將其解下,脫衣為馬披上,此馬仰首而鳴,聲達於天,如金石之聲。

  伯樂買下此馬,精心飼養,一年後,此馬體形如龍,毛色閃亮,兩目如炬。伯樂將它贈給墨翟,墨翟乘此馬翻山越嶺,如行平地,世人方知伯樂為良馬之知音。

  今孟津伯樂窪湖水已涸,湖邊有古井一口,人稱伯樂井;近處有峽谷,人稱伯樂谷;谷中有路,人稱跑馬道;有自然形成的山坳一處,人稱神馬圈。山下出土有唐代墓誌一方,上有伯樂窪之名。可見,伯樂相馬於北邙的傳說由來已久。

  3 鐵馬金鞭寫春秋

  洛陽為天下之中,得中原者得天下,於是「金戈鐵馬下洛陽」「鐵馬金鞭寫春秋」成為無數英雄的夢想。一部洛陽史,半部戰馬篇。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周武王率戰車勁卒,大舉伐紂,八百諸侯會於孟津。伯夷、叔齊在武王的車馬前,扣馬而諫,力阻伐紂。今孟津扣馬村即為故事發生地,其村南的首陽山,為二人隱居之處,廟墓仍存。

  東周末年,秦國鐵騎縱橫天下,飲馬伊川,虎視洛陽。周赧(nǎn)王不甘當亡國之君,任命西周公為大將,率領五千兵馬,出伊闕伐秦。數十萬秦軍迅速出伊,五千周兵,從將軍到馬夫,全部殉國。好一群洛陽男兒,好一曲英雄悲歌!

  騎兵為東漢軍隊的主力,涼州、并州設有三十六個大型養馬場,養戰馬三十萬匹。有此國力,當北匈奴挑釁時,東漢光武帝下詔,「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風雨所及,皆為臣妾。殊俗百蠻,義無親疏,服順者褒賞,叛逆者誅罰」。漢軍才能平定交趾,經略西域,大破匈奴。

  北魏孝文帝是一代雄主,在河西馬場養戰馬,由數十萬鐵騎組成了龐大軍團。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大破柔然(古代民族)後,出動大軍三十萬,誓師南伐。行至洛陽,霖雨不霽(jì),稍作休整,孝文帝戎服執鞭御馬而出,號令六軍,向南進發。群臣都跪於馬前,阻止出兵。孝文帝藉機宣布,遷都洛陽。此後北魏鐵軍飲馬長江,戡(kān)定中原。

  隋唐承襲北魏軍制,組成以騎兵為主的中央禁軍和野戰兵團,憑此國力,再創盛世。五代時,洛陽有夾馬營,為中央禁軍的駐戎之地,北宋開國君主趙匡胤就出生在這裡。趙匡胤精於騎射,留有「千裡走單騎」的故事。南宋之初,嶽家軍北伐至洛寧,這裡仍留有嶽飛駐馬處等遺蹟。

  4 馬騰盛世入詩篇

  洛陽人愛馬,洛陽文人喜馬,在這裡留下許多詠馬詩賦。《詩經》中,關於馬的稱謂就有50多個,使用的次數就有91次。「四牡騤騤(kuí馬強壯的樣子),載是常服。」 「皎皎白駒,食我場(菜園)藿(huò植物)。」這些都是其中的經典名句。

  東漢洛陽的大賦,如班固《東都賦》所謂「千乘雷起,萬騎紛紜」,張衡《東京賦》所謂「鑾聲噦噦(huì有節奏的鈴聲),和鈴公式公式(yāng)」,都是寫洛陽「車如流水,馬如遊龍」的都市風景。

  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的作品,代表漢末建安年間到魏晉時期文學的最高水平,他們主要活動在都城洛陽。在他們的詩賦中,留有大量詠馬的詩篇。例如,曹植寫有《白馬篇》,曹丕寫有《飲馬長城窟行》,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都是千古名句名篇。

  唐朝詩人喜歡詠馬言志,洛陽詩人李賀寫的《馬詩二十三首》,是唐代詠馬詩的代表作。而在唐代詠馬詩中,最著名的當數李白的《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此詩於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春作於孟津渡口的酒肆中。詩中的丹丘生(元丹丘)、岑夫子(岑勳)皆為洛陽隱士。

  杜甫《高都護驄馬行》云:「五花散作雲滿身,萬裡方看汗流血。」寫出了馬文化的精髓。「勤行當不息,敬守思彌敦。」甲午嘉年,駿馬迎春,有了這種精神,河洛兒女一定能寫出更新更美的詩篇。 □鄭貞富

相關焦點

  • 周穆王「八駿」是指那八匹駿馬 毛色鮮豔 速度如飛
    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周穆王時作《呂刑》,是中國流傳下來最早的法典。
  • 西巡第一人的周穆王,行八萬裡,瑤池會見西王母
    周穆王,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也是具有神話色彩的帝王之一。西周鼎盛時期,周穆王週遊天下,;以示威儀,帶著一大隊人馬一路向西。《左傳》裡寫道「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史記·秦本紀》也記載造父善御,得八駿,穆王使駕而西巡狩。
  • 馬年說馬:古代皇帝女婿駙馬爺源於管馬官職
    原標題:馬年說馬:古代皇帝女婿駙馬爺源於管馬官職   馬年說馬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新杏壇》  齊魯網2月12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新杏壇》報導,近日,著名學者魏新攜文化學者紀連海、民俗專家張從軍,講述馬的歷史和與馬有關的故事。
  • 「賞析」八駿馬——壽山五彩芙蓉石俏色創作 匠心獨具
    馬是奔馳的靈魂。馬的奔騰就是一種力與美的顛覆,給人一種激昂向上的衝勁,給人自由灑脫的美感。馬在古代中國的地位很高,具有很多象徵意義與精神,八駿圖意義表達馬到成功,前程似錦的祝願。關於八駿的說法,目前有兩種:一指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能日行萬裡;二是明成祖喜愛的八匹駿馬,刻於明長陵的長陵八駿。關於周穆王之八匹駿馬。又有兩個版本:一說《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
  • 煙雨夜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文 | 煙雨客周天子中,周穆王是最為知名的一個,他用來駕車的八匹駿馬,可以日行三萬裡,遊歷天下,留下了無數美好動人的傳說,他和西王母會於西崑侖,一見傾心彼此愛慕,西王母還痴情地等著穆王再來……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住在瑤池的西王母打開窗子,黃竹歌聲捲起動地的哀愁,駕車的八匹駿馬能日行三萬裡,可是穆王因為何事還不來呢?思念的情愫如剪不斷的春水,迢迢綿綿,蕩起時光的漣漪。
  • 伯樂故裡相馬「新傳」
    由於孫陽相馬技術高超,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延續至今。《呂氏春秋·精通》說:「孫陽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郜是個子爵小國,封域只有五十裡,不足以施展相馬才能。少有大志的孫陽,認識到在狹小的郜國難有作為,就西出潼關,成為秦穆公之臣。伯樂憑藉其高超的相馬才能和高尚的人品,深受秦穆公的信任和倚重。
  • 中國古代十大名馬 中國歷史最著名的馬有哪些
    在古代,無論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馬都是他們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文回顧歷史各朝各代,總結了一份中國歷史最好的馬排名榜,這些中國十大最強大的馬匹中,下面來認識下這些歷史上最有名的馬! 中國古代十大名馬 1、赤兔馬 中國歷史名馬,本名赤菟,大紅身軀,兇猛如虎。
  • 沈華:千裡駿馬尋伯樂
    十二生肖,到了正午,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午馬」。午:有說像木杵之形,「杵」的本字;又說為「牾」,牴牾為矛盾。將一木杵立在日光下,木杵沒有影子,因為日光是從頭頂之上照射下來的。古人依形造字,又依形取義,以形、義命物。
  • 中國神妖大全之《西王母》:傳說中,西王母是個半人半獸的怪神
    西王母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掌管著西方,是女仙的首領,舉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的女子皆由她管理。西王母居住在崑崙山上的懸圃裡,那是一座空中花園,一共有玉樓九層,左繞瑤池,右環翠水。而西王母居住在崑崙山瑤池之畔的傳說不但有跡可循,歷史上也多有記載。據說周穆王向西遊歷,路過崑崙山時,就曾遇到過西王母,還受到過西王母的款待,並在瑤池上飲酒賦詩,盤桓多日。回來後想再度造訪,但見山深林密,雲霧繚繞,已經渺無蹤跡了。早期傳說中,西王母的形象是個半人半獸的怪神,雖然長著人的模樣,卻滿口虎牙,還長著豹一樣的尾巴。
  • 土庫曼斯坦三贈汗血馬 張騫曾說"西域多善馬"
    金色汗血馬   一蹄踏雪   這匹金色汗血馬的左後蹄為白色,為「一蹄踏雪」,不過專家表示,對於馬蹄的顏色並無過多講究,更多是一種人文描述。   張騫出使西域歸來說:   「西域多善馬,馬汗血。」   寓意/   馬年贈寶馬見證兩國友誼   今年是馬年,馬年送馬,這是最美好的祝願。   在此次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也著重指出,今年是中國農曆馬年。中國人民正在策馬揚鞭、馬不停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巧合的是,國禮馬「阿赫達什」也是在新世紀第一個馬年(2002年)來到中國的。
  • 中國古代馬畫中的符號與訴說
    早期的繪畫史記錄下了兩個最重要的馬畫主題:「穆王八駿」和「伯樂三馬」(《歷代名畫記》提及史道碩和史粲畫過《穆王八駿》,謝稚、戴逵、戴勃和王殿畫過《伯樂三馬》)。這兩個主題都蘊含著強烈的政治隱喻,也發展出兩個最典型的馬畫系列:御馬像和人馬圖。在之後的中國歷史中,這兩個系列也隨著政治和社會氣候的更迭而不斷變化。   最早的中國御馬圖可能就是《穆王八駿圖》。
  • 讓雕塑帶領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了解馬的一生
    只有了解馬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才能做到正確地餵、管、調、使,發展馬的有益行為,調教出性能優異的好馬,充分發揮馬的運動效能。馬眼位於頭部兩側,全景視面可達330~360度,只有尻部後方才超出它的視野。因此,馬能夠感覺有什麼東西接近它。但馬眼球呈扁橢圓形,由於眼軸的長度不良,物象很難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看物體只能形成模糊的圖像。馬是認識主人的,但突然接近馬時,它分辨不清你是誰。
  • 馬年吉祥物,另類分外多 斑馬海馬河馬……還有驢
    昨天,在天意商城四層毛絨玩具區,劉女士扒拉著各色小馬,發出一陣驚呼,「怎麼河馬也變成馬年吉祥物啦?」劉女士哈哈笑了起來。凡是和「馬」沾點邊的小動物,今年都沾上了喜氣,放眼望去,斑馬、河馬、海馬,甚至驢都「混」進了馬年吉祥物的隊伍。   小斑馬不再是黑白分明的簡單色調,橙色和黃色相間,深藍和淺藍相配,各種顏色的條紋讓斑馬世界變成了彩色世界。
  • 我國歷史上的選賢制度
    中國自上古時期便已經開始了選賢的實踐。夏商周三代之前,帝位繼承實行禪讓制,推選繼承人的過程就是在選賢舉能。《史記》記載,堯帝在他在位70年時,希望從四方諸侯中選出繼任者,但大家都以德行淺陋而推辭。堯帝則命大家舉薦賢德之人,不論其出身是否高貴貧寒。大家都一致推舉了舜。舜當時地位低微,但德行高尚,是一位至孝之子。
  • 花數年行萬裡,不求長生只為西王母,周穆王西行奇遇記
    周穆王是歷史有名的國君,也是著名的旅行家,史書上說他喜歡週遊天下,遊歷過國家邊界。他的旅行經歷以文字的方式記錄在《穆天子傳》,後人得以了解到這次偉大的旅途。遠遊是漫長的徵程,首先需要最好的交通工具,以及最熟練的司機。
  • 農村老話「有馬年多種田」是什麼意思?後面還有一句,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的容姐,在我們這裡有一句老話叫「牛馬年多種田」,說到這句老話,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的,叫做「防備雞猴鬧二年」。那為什麼牛馬年就多種田呢?為什麼還要防備雞猴鬧二年呢?牛馬年多種田在容姐這裡,到了牛馬年的時候,很多老年人都會說「牛馬年多種田」。容姐也曾問過他們,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他們告訴我,說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牛都是用來耕田的,或者是用來拉東西的。馬也是用來拉東西的。還有奶牛,「吃得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給人們做貢獻。容姐是70後,在我小的時候,還是在生產隊的,那時我老爸在隊裡餵牲口,也就是牛馬和驢,再有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