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故裡相馬「新傳」

2020-12-05 壹點經濟

位於成武縣文亭湖藍水灣廣場上的伯樂相馬雕像

□ 本報記者 趙念東

本報通訊員 王立新 隋啟良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原名孫陽,春秋郜國人,精於相馬之術,因其相馬育馬、識才薦賢而為世人所知。如今,「伯樂」已成為「知人善用」「人盡其才」者的代名詞。在魯西南有個千年古縣——成武縣,古為郜國,孫陽便誕生在此,後來到秦國,憑藉相馬才能和高尚人品,被秦穆公封為「伯樂將軍」,去世後又葬於故裡:伯樂集村。

伯樂集鎮有伯樂冢

成武縣城西北有伯樂集鎮,伯樂集鎮南有伯樂冢。村名亦以伯樂命名。《太平寰宇記》「濟陰縣」下所記:「伯樂冢,秦人善相馬者,葬於此。」宋時,濟陰縣邊界極近成武,今伯樂集當屬濟陰縣轄,故《太平寰宇記》所云之伯樂冢當為今伯樂集鎮南之伯樂冢。

據成武縣文化館館長孔令藝介紹,成武縣地處魯西南,是一座千年古城。周武王封庶弟於郜,時為郜國。秦置成武縣,幾千年來,也曾為郡為州。據史書記載,伯樂的出生地便是現在的成武縣伯樂集鎮伯樂集村,伯樂傳說更是深深紮根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成武縣這塊土地。

孔令藝說,伯樂去世後,葬於故裡,墓地就在伯樂集村。在伯樂集村,村民亦多姓孫,且多稱伯樂為其始祖。他們世代口碑相傳,都認伯樂是他們的「老爺爺」。村民平時說話還避「伯樂」之諱,把韓愈「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話,改為「千裡馬常有而老爺爺不常有」。

20世紀50年代,明朝嘉靖年間重修的伯樂孫陽墓碑猶存。清明節,其子孫都上墳祭奠。現在碑已失,墓猶存。

落葉歸根終還鄉

伯樂姓孫名陽,生於古郜國都城成武西北孫家莊,祖輩是獸醫。孫陽少年時就跟隨父親學習相馬、馴馬、醫馬。《莊子·馬蹄釋文》引石氏《星經》「伯樂,天星名,主典天馬,孫陽善馭,故以為名」。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由於孫陽相馬技術高超,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延續至今。

《呂氏春秋·精通》說:「孫陽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郜是個子爵小國,封域只有五十裡,不足以施展相馬才能。少有大志的孫陽,認識到在狹小的郜國難有作為,就西出潼關,成為秦穆公之臣。伯樂憑藉其高超的相馬才能和高尚的人品,深受秦穆公的信任和倚重。伯樂善治馬,治馬要先用熱的鐵器燒灼馬毛,剪剔馬毛,以理其毛色,再鑿削馬的蹄甲,火烙其毛皮,以存其標識。然後用轡頭把馬糾集到一起,並設置廄房和槽櫪,把馬一匹一匹地編排。經過這番修整,馬死十之二三。對剩下的馬,先餓它、渴它,後放縱使其狂奔,再按四馬駕車的需要,對每匹馬都施以嚴格訓練,使動作整齊劃一。馬的前端有鐵木製作的橛飾,尾部又有鞭策抽打,馬就極易駕馭了。經過磨難,馬死過半,所剩皆為良馬。

伯樂到任後,殫精竭慮,大展其才,很快便有不凡的成績,特別是在選薦戰馬方面,一度出現「馬空冀北」的選馬局面,並留下著名驥服鹽車、牝牡驪黃等典故。

伯樂把功夫用在選馬、養馬上,還用在育馬、馴馬上,形成了一整套的育馬、馴馬經驗,選育的良馬在戰場上能夠以一當十,盡顯其威。秦穆公稱讚不已,封其為「伯樂將軍」,以監軍少宰之職隨軍徵戰南北。

在外漂泊一生,人至暮年的伯樂告老還鄉,在這片久違的故土上度過餘生。

伯樂相馬,亦相人

韓愈在《馬說》中有云:「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實這是借物喻人。伯樂不僅有相馬之才,又有識才、容人之能,舉賢薦能。

一日,伯樂見一匹馬拉鹽車上山,馬瘦弱,蹄伸膝折,灰汗交流。伯樂大驚,知道此為名曰騏驥的千裡馬,立即將其解下,脫衣為馬披上,此馬仰首而鳴,聲達於天,如金石之聲。伯樂買下此馬,精心飼養,一年後,此馬體形如龍,毛色閃亮,兩目如炬。齊、秦諸國遣使持金來購,伯樂謝絕,將它贈給墨翟。墨翟乘此馬翻山越嶺,如行平地,世人方知伯樂為良馬之知音。

在伯樂垂暮之年,秦穆公問伯樂誰可以替代他,伯樂說:「我的兒子才能不高,只能鑑別好馬,而不能相千裡馬。有位名叫九方皋的,他的相馬技術不在我之下,請大王召見他吧。」秦穆公便召見了九方皋,叫他去各地尋找千裡馬。

三個月後,他回京城報告說找到了一匹千裡馬,並告知是一匹黃色的母馬。但當秦穆公派人取回卻發現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不高興,對伯樂說:「你推薦的人連馬的毛色與公母都不能分辨,又怎能識別千裡馬呢?」

伯樂長嘆一聲,說道:「想不到他竟然有如此高超的相馬技術,實在罕見。九方皋看到的,是天機,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九方皋所相之馬遠遠超過了千裡馬。」

那匹馬果然名不虛傳,是天下稀有的千裡馬。同九方皋相馬一樣,伯樂不注重九方皋的表面,而了解其內在,並大讚其勝過自己。

《相馬經》帛書出土

伯樂一面搜求資料,潛心鑽研,一面積累總結自己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整理,終於寫成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相馬學著作——《伯樂相馬經》。此經圖文並茂,長期被視為相馬寶典,影響深遠。至隋唐時期,已經失傳,僅《新唐書·藝文志》載有《伯樂相馬經》一卷。

「1973年11月至1974年初,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二、三號漢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其中就有一部失傳已久的《相馬經》帛書。」孔令藝說,這部帛書共七十六行、五千二百字,其中殘缺五百餘字(有二百字可以查補,有三百字無法處理),因為這部古書沒有相當的今本可以查對,所以一些內容無法完全了解。但其第一篇就寫到「伯樂所相,君子之馬」,並且多次沿用相馬「法曰」和「吾請言其解」的措辭,說明這部相馬經即使不是《伯樂相馬經》原文,也是傳承、吸收和發揮了《伯樂相馬經》的成就寫成的,仍是對《伯樂相馬經》的傳承。此外,伯樂還有《伯樂針經》《伯樂療馬經》《療馬方》《伯樂治馬雜病經》等傳世之作。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伯樂在成武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成武縣城現有伯樂大街、伯樂相馬石雕、伯樂公園、伯樂漁村、伯樂苑、伯樂書畫院,隨處能看到與伯樂傳說相關的蹤跡。

伯樂文化園初成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而位於成武縣伯樂集鎮的伯樂文化園施工現場,機械設備轟鳴聲此起彼伏,一片繁忙景象。成武縣伯樂相馬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仰望著伯樂相馬的雕塑,思緒萬千。

「我老家就在伯樂集鎮,雖自小對伯樂相馬的故事非常熟悉,但只是停留於表面。」劉偉在一次出國考察時,竟從一位外國客戶口中了解到他從不知曉的有關伯樂的故事,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2018年,劉偉投資70餘萬元,以伯樂墓為中心,承包周邊40畝地,繼而打造一處伯樂文化園。「在初步規劃中,除了伯樂祠、馬神廟和賽馬場,我們還將修建一處碑廊,以浮雕的形式把伯樂的一生及故事展現出來。」

「一期已經完工,接下來還有二期、三期等。我們將依託成武縣的文化資源優勢,將伯樂文化園打造成集人文歷史、民俗風情、田園風光為一體的旅遊綜合體。」劉偉說。

千年古縣的歷史稟賦,是得天獨厚的幸運。近年來,成武縣立足實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優勢、發展優勢,擘畫了修復水生態,融入城湖、溼地和伯樂文化、孝賢文化等歷史文化遺產,打造「伯樂故裡,水韻新城」的美好藍圖。

相關焦點

  • 新伯樂「相馬」!新華社記者講述武威好故事……
    「伯樂」胡萬良的好日子離不開馬。天祝縣是古絲綢之路進入雪域高原的重要驛站。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草原豐茂。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哺育出獨特的名馬——岔口驛馬。岔口驛馬善走對側步、騎乘平穩、步速快,是我國稀有的名馬良種資源。
  • 馬年說馬:周穆王西巡駕八駿 伯樂選賢識騏驥
    先秦的地理典籍《穆天子傳》,主要記述的是周穆王西巡的故事。據書中記載,周穆王率領將士,駕上由八匹駿馬拉的龍車,由造父趕車、伯夭做嚮導,從洛邑出發,到達天山南北的西王母之國。西王母是當時西域的一個女酋長。  周穆王西巡時,除自己乘坐八駿龍車外,還有一個龐大的運輸車隊,車上裝有帛、貝帶、朱帶、錦、朱丹等極其珍貴的絲綢,他將這些禮物贈給了西王母。
  • 嶽陽8歲童星《嫦娥新傳》MV全球首發
    《嫦娥新傳》團隊成員  童星姜冉現場演唱《嫦娥新傳  現場以演唱會的形式體現,最近和音樂泰鬥吳頌今創作2014第一神曲《包子鋪》引發國內外媒體關注的當紅詞作家鄒當榮客串主持,8歲童星姜冉現場演唱《嫦娥新傳》,嶽陽歌壇「一哥」譚圳帶第三張音樂專輯《天下嶽陽樓》現場助陣,將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歌曲中唱到的汴河街位於嶽陽樓主樓之前,憑欄可眺望長江。錯落的青石臺路,悠揚的古琴曲,更給這條仿古街增添一分韻味。
  • 爭搶「牛郎故裡」,牽強附會的美夢何時醒
    何勇海「織女只有一個丈夫,哪裡冒出來這麼多『牛郎故裡』呢?」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國內多地均宣傳其是七夕文化的發源地,乃至稱當地就是「牛郎故裡」(8月26日《北京青年報》)。「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禪城南莊村:「探花故裡」闖出融合發展新路
    羅福英居住的羅園村是南莊村的一條自然村,200年前,高中探花的羅文俊正是從這條小小鄉村走進了當時翰林院,成為南莊村歷代最負盛名的歷史文化名人,「探花故裡」也因此得名。新時代下的南莊村,通過深化自身文化資源,打造「探花故裡·崇文南莊」的鄉村品牌,走出了一條發揮自身資源稟賦、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發展之路。
  • 傳奇解密:司馬相如的故裡及籍貫之謎
    □李大明一司馬相如的故裡何在  司馬相如是中華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漢代卓越的政治家、漢代蜀學的開拓者和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  對於司馬相如《自敘傳》雲「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書·司馬相如傳》同),歷來論著、辭書、教材等均沿襲此說,未有懷疑。
  • 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故裡在哪裡?
    玉清原始天尊故裡在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集賢鎮殿鎮村;上清靈寶天尊故裡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洪廟村;太清道德天尊故裡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故裡,但是老子故裡爭議較大,有兩處都分別稱自己是老子故裡:一說位於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另一說位於安徽省渦陽縣鄭店村。三清故裡從西往東剛好組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道教由此傳向九州大地和世界。
  • 沈華:千裡駿馬尋伯樂
    比千裡馬還珍貴的,是伯樂。古代就有」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說法。這段話的原文出自韓愈的《馬說》,現實中有真才實學,遠大抱負的人往往性格都過於自傲和孤僻,不會圓滑的曲意奉承都會生活的很窘迫,所以才會有各種各樣的感嘆和抱怨。但是能把這種懷才不遇抱怨的怒氣寫成千古奇文,世代傳頌的可能也就韓愈可為吧。
  • 新高考「人工智慧+AI」選科系統重磅來襲!子有伯樂,選科無憂.
    新高考改革以來,不少學生和家長面對選科都是一片茫然,子有伯樂特別研發了新高考選科系統,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幫助考生及家長迅速分析選科優劣,是一款高一家長必備的選科分析工具。舉個例子,考生希望報考一所雙一流院校,如果選科要求不符合學校招錄規定,即便高考分數超出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也不具備報考資格。
  • DMP展伯樂注塑機精彩直擊
    此次展會榮幸邀請到注塑機行業的各大企業參與,其中伊之密、伯樂等品牌注塑機都在其中,以下以伯樂塑機為例帶大家領略注塑機的展示風採。伯樂展位號:10號館10E31參展機型:電動注塑機180FE、中心鎖模注塑機230EKS生產產品:工業風扇、噴頭紅白為主色調的布置展位風格,兩臺注塑機在開展期間不間斷開機生產
  • 真卿故裡,費縣魯公硯的前世今生
    姚俊卿題"魯公硯" 硯 遇"魯 公" 一一真卿故裡費縣魯公硯的前世今生此硯為管流莊民間書法家毛延吉老師所傳,建國後將此硯傳王先生。王先生本人制魯公硯多塊,皆被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等單位及王相華個人收藏。
  • 王安石後人遠赴南京祭祖 取抔墳土返回江西故裡
    王安石後人來寧祭祖 取抔墳土回江西故裡  去年9月份,晨報第一時間披露出在將軍山某工地發現王安石父兄墓葬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多方的關注。而在今年4月,王安石遠在江西的後人趕到南京,祭掃祖墳,並通過晨報表達了「想將祖先墓葬移到江西」的想法。
  • [嶽陽]八歲童星單曲《嫦娥新傳》MV將開拍
    嶽陽新聞網訊 (記者 黃 梅) 11月下旬,嶽陽籍小學生薑冉演唱的單曲《嫦娥新傳》MV即將在嶽陽開機。該歌曲從小女孩的視角,採用當今很流行的穿越手法,巧妙結合嶽陽樓、汴河街、后羿射巴蛇和嫦娥故裡等著名景點,演繹了一段「嫦娥新傳」。歌詞充滿童趣,曲風活潑歡快,演唱天真無邪,受到了原央視文藝部主任鄒友開、著名歌星楊鈺瑩和恩師吳頌今的高度讚揚。
  • 快訊:伯樂收購單細胞分析公司Celsee
    儀器信息網訊 Bio-Rad(伯樂)周四表示,已經收購了位於密西根州安娜堡的Celsee,一家提供用於分離、檢測和分析單細胞儀器與消耗品的供應商。  收購的財務條款沒有披露。
  • 將相故裡!鹽化之都!滁州這裡5年發生大變化!
    將相故裡!鹽化之都!滁州這裡5年發生大變化!經過五年的跨越定遠都發生了哪些變化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主題宣傳今天,讓我們走進定遠縣定遠面積300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97.5萬「十三五」以來定遠砥礪耕耘五載路頻傳捷報譜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