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在銅銻合金熱電性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1-03 光明網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秦曉英課題組在Cu3SbSe4熱電性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協同調控功率因子和導熱性,提高銅銻合金的熱電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Materials Today Energy上。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化石燃料供應減少,為世界人口提供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已成為21世紀的社會問題。熱電材料可用作固態冰箱或熱泵,且不需使用移動部件或對環境有害的液體。熱電技術使熱和電之間的直接轉換成為可能,因此,它被認為是一種有希望實現可持續發電的節能手段。熱電材料的效率轉換由無量綱值的熱電優值ZT定義。

近年來,Cu3SbSe4由於其組成元素廉價、本徵晶格熱導率低且電輸運性質優異等優點,引起科學家的關注。但是大多數研究集中在改善Cu3SbSe4基材料的熱電性能上,無有效方法在顯著提高功率因子的同時降低導熱係數。該研究中,科研人員將AgSb0.98Sn0.02Se2粒子引入Cu3Sb0.96Sn0.04Se4基體中,通過研磨和電火花等離子燒結技術,形成Cu3Sb0.96Sn0.04Se4/x wt%AgSb0.98Sn0.02Se2(x = 0,1,3,5,7)納米複合材料。研究發現,由於導熱係數的降低和載流子遷移率的增強,Cu3Sb0.96Sn0.04Se4/5wt%AgSb0.98Sn0.02Se2樣品的ZT值達到1.17;熱導率降低由多尺度大小的第二相AgSb0.98Sn0.02Se2增強聲子散射引起;界面缺陷導致的新受主能級引起遷移率增加和載流子濃度降低,從而進一步實現功率因子的增加。該研究表明,在Cu3Sb0.96Sn0.04Se4基體中嵌入AgSb0.98Sn0.02Se2顆粒,能夠顯著提高其熱電性能。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論文連結

圖1.(a)-(c)Cu3Sb0.96Sn0.04Se4/5 wt% AgSb0.98Sn0.02Se2的低放大率TEM圖像;(d)Cu3Sb0.96Sn0.04Se4矩陣和結構模型的HRTEM圖像(類似於Cu3SbSe4[021])

圖2.Cu3Sb0.96Sn0.04Se4/x wt%AgSb0.98Sn0.02Se2(x = 0,1,3,5,7)複合樣品在溫度300-673 K範圍內的電學性能:(a)電阻率(折射率);(b)載流子濃度;(c)遷移率;(d)遷移率的對數隨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3.(a-b)本研究中所有樣品的總導熱係數和晶格導熱係數的隨溫度的變化;(c)複合材料中聲子輸運過程示意圖;(d)所有樣品在整個溫度範圍內的ZT值

來源: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在提升有序Double Half-Heusler熱電性能研究中獲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提升有序Double Half-Heusler熱電性能研究中獲進展 2020-11-2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勝課題組在提升有序Double Half-Heusler(DHH)熱電性能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為後續實驗提供新的研究體系,也為提升半休氏勒合金(Half-Heusler,HH)的熱電性能提供新思路。
  • 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在高通量篩選二元硫族化合物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
    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在高通量篩選二元硫族化合物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3-12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勝課題組在高通量篩選二元硫族化合物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合肥研究院在新型熱電材料物理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勝課題組在理論計算和解釋新型熱電材料(Pyrite型ZnSe2)的物理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以Localized dimers drive strong anharmonicity and low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ZnSe2為題,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上。理解高性能熱電材料中的物理機制是尋找、設計和優化材料熱電性質的基礎。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利用高分辨透射電鏡表徵多晶硒化錫的小角度晶界及其附近線性排列的刃型位錯,鉍銅硒氧多晶塊體中[100]取向的晶粒和[110]取向的晶粒之間的大角度晶界,通過球磨法實現銀鉛銻碲熱電合金的晶粒細化,通過高壓法實現多晶硒化錫的晶粒細化,以及適當的晶粒細化對鉍銻碲(BST)基多晶塊體熱電性能的影響。
  • 合肥研究院在團簇結構調控和性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帶領的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楊金龍帶領的課題組合作,在金屬納米糰簇的結構調控與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Kernel Tuning and Nonuniform Influence on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Gaps of Bimetal Nanoclusters
  •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廣海課題組在高性能紫外光探測薄膜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並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件。
  • 合肥研究院在二氧化釩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室研究人員在熱致相變二氧化釩納米材料的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將二氧化釩與透明導電材料複合,實現了對紅外光透過率的主動和動態調控。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人員利用透明導電材料具有高的光學透過率和優異導電導熱性能,將二氧化釩納米顆粒與ITO透明導電材料進行複合,利用外加電場下ITO產生的焦耳熱誘導二氧化釩相變,實現了對紅外光透過率的主動調控
  • 合肥研究院在利用彈性常數高效計算材料熱導率方法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研究員張永勝在利用彈性常數計算材料熱導率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以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evaluated using elastic properties為題發表在《物理評論B》上 (Physical Review B 95, 155206 (2017
  • 合肥研究院在金屬團簇研究中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金屬團簇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6-09-1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然而,金屬納米糰簇的研究也存在很多困難和挑戰(如精準合成、結構解析等)。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課題組進行了不懈努力。繼揭示金納米糰簇中存在像有機分子一樣的「同分異構」現象(Nature Commun.
  • 浙大科學家揭示鈮鈷銻合金真正成分,有望成星際旅行新材料?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朱鐵軍教授的實驗室,近日製成了高純度的鈮鈷銻合金,它糾正了科研人員長久以來的一個認識誤區——1:1:1的鈮鈷銻合金並不存在!穩定的鈮鈷銻合金,不屬於標稱的19電子體系金屬,而是自帶「缺陷」的18電子體系半導體,一類正宗的半導體熱電材料。
  • 合肥研究院在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在透明導電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 TCO)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相關成果相繼在這源於金屬氧化物的電子結構與能帶結構: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原子與氧原子以離子鍵結合,氧的2p能級遠低於金屬的價帶電子能級。由於氧離子具有很強的電負性,對價帶頂的空穴具有很強的局域化束縛作用,從而即使在價帶頂引入空穴,也將形成深受主能級,導致空穴載流子很難在材料中移動。
  • 在銻化物納米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砂磨機訊:在銻化物納米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砂磨機訊:III-V族半導體納米線憑藉其獨特的準一維結構和物理特性在納米電晶體、納米傳感器和納米光電探測器等方面有著重要潛在應用,是當前國際研究的熱點。
  • 合肥研究院在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17-03-2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納技術與器件研究室研究員葉長輝團隊在高品質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結果分別發表在ACS Appl.
  • 在p-型碲化鉍合金中引入PbSe納米顆粒可優化其熱電性能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能源材料與器件製造研究部秦曉英研究員課題組與南方科技大學合作在p-型Bi0.4Sb1.6Te (BST)材料體系熱電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基於散射工程策略向BST基體中引入 PbSe納米顆粒以同時調控對少子、多子以及聲子的散射,從而大幅提升高溫區的熱電勢並降低晶格熱導率,使含0.2vol. % PbSe的複合樣品的最大ZT(熱電優值)達到1.56 (420K),在300-512K溫區內的平均ZT達到了1.44,對應理論熱電轉化效率達到11%。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7-11  瀏覽:
  • 合肥研究院在有機半導體自旋傳輸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在聚合物半導體的自旋流探測及其薄膜結構-自旋傳輸性能關係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美國化學會(ACS)旗下期刊《ACS應用材料和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在線發表。
  •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1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志榮課題組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的光束整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雷射光束形狀對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法測定鋼鐵中錳、鉻元素的影響》為題,發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期刊上。
  •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研究中獲進展 2020-03-1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金屬負膨脹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合肥研究院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轉化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張海民課題組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催化轉化研究中獲進展。通過構築具有高催化活性、選擇性及穩定性的Fe-Co合金催化劑,實現肉桂醛的高效催化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