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有種失傳的「畫衣」,消失兩千年,在這座陵墓中被發現

2020-10-18 李洪文圖書館

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故此,在歷朝歷代都會有一些具有鮮明特色的服飾,比如說在先秦時期有一種服飾,叫做「畫衣」,但後來隨著時代的更迭也就「絕跡」了,可誰知兩千多年後,竟然在一座古墓中被發現。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其實,史料中關於「畫衣」的記載也並不多,因為它太古老了,而唯一可以考證的就是,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對《周禮》的注釋。在《周禮·天官·內司服》中記載:「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襢衣、褖衣」,鄭玄在下面還有一個注釋:「褘衣,畫衣也」。

由此可見,畫衣的等級甚高,而且還曾是皇后專享的禮服,既然鄭玄說褘衣就是「畫衣」,那它是什麼樣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讓您了解一下,這件籠罩著重重迷霧的衣服:

1971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當地施工隊挖方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處古墓,它就是日後蜚聲海外的馬王堆漢墓,而墓主人則是西漢時期長沙國的丞相利蒼,考古人員在隨後的發掘過程,又發現了利蒼妻子的墓葬,並出土了一具千年溼屍,也就是眾所周知的辛追夫人。而今天小編今天要給您說的這件「畫衣」,就是辛追夫人的一件陪葬衣服。

這件「畫衣」與知名的素紗襌衣,都是在辛追夫人的墓室中發現的,也許是由於素紗襌衣的名氣太大了,所以這件「畫衣」就顯得有點默默無聞,但其實細說起來,畫衣的文化歷史,以及珍貴的程度,並不比素紗襌衣低多少。

一開始,考古專家們在清理辛追夫人墓室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的在意這些衣服,因為他們早就被辛追夫人華美和碩大的棺槨所吸引。專家們將棺槨裡,玉器、漆木器,金銀器等珍寶被清理完之後,才開始清理這些衣服。考古專家們一開始上手,竟都被驚呆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素紗襌衣,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最輕薄的絲綢衣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竟然保存的如此完好,實在是讓人驚嘆。隨後,專家們又發現一件綿袍,這件綿袍真的是太不一般了。

正如圖片中的這樣,棉袍和其他的衣服相比,它顯得十分豔麗,衣服上還有許多植物的圖案,像是枝蔓,蓓蕾,葉子和花穗等都清晰可見,並且還都顯得十分富有生機。最關鍵的是,專家們發現這些圖案竟然不是繡上去的,而且是用顏料繪製的,神奇的是,這些染料至今都還沒有褪色,讓人感到十分的不可理解,要知道,兩千年的時間和歲月,可以讓繁華的都市,變成廢墟;能讓巨大的金屬鼎鼐,變成一地的銅鏽,一件衣服上的染料,哪能不褪色呢?

想必很多讀者也都已經猜到了,這就是只見史料而不見實物的「畫衣」,曾被專家們一度認為已經絕跡,而現在竟然「活生生」地出現馬王堆漢墓。

有讀者看到這裡,會心升疑問,因為根據《周禮》的記載,「畫衣」是等級甚高的皇后禮服,為何會出現在馬王堆的辛追夫人墓中。其實道理簡單不複雜,在先秦時期,畫衣還是皇后的專享,但到了西漢時期,像利蒼丞相的妻子應該也是可以穿的,所以「畫衣」出現在辛追夫人的墓中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這件「畫衣」被正式定名為:印花敷彩紗絲綿袍,目前,珍藏在湖南省的博物院中,從它身上,不僅能證明先秦文獻中對褘衣或畫衣的記載,而且還體現了漢朝在紡織和印染方面的高超技藝。另外,它還補全了民族服裝發展歷史上的缺失,可以說是一件不折不扣的瑰寶,其價值真的比素紗襌衣低不了多少。

相關焦點

  • 馬王堆漢墓帛書:大部分為失傳一兩千年古籍
    ,拔鋼筋時帶出一股氣體,與點菸的火柴相遇,居然著了……由此,馬王堆三座漢墓赫然展露在世人面前。整理發現,這批帛書達50餘種,共計12萬多字,分別抄寫在寬48釐米的整幅帛和寬24釐米的半幅帛上,內容涵蓋政治、經濟、哲學、歷史、天文、地理、醫學、軍事、體育、文學、藝術等,相當於一個微型的「地下私人圖書館」,其中大部分是失傳一兩千年的古籍。  「高級拼圖遊戲」  在紙張普遍使用之前,絲帛是一種比竹、木昂貴的書寫載體。
  • 這座陵墓被稱:中國的金字塔,千年來不長一根草,鳥都不敢落一隻
    這個前後不過190多年的封建政體就這樣在短暫的曇花一現中從興盛走向滅亡,成為了歷史中的一朵浪花。而就是這樣一個在歷史中若隱若現,模模糊糊的國度在沉沒在沙河中千年之後,重新在這個世界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西夏文明的重現於1972年。這一年,在寧夏的銀川,一個被安排在此修建軍用飛機場的工程隊在施工之時偶然之間發現了這個沉默已久的文明遺蹟。
  • 「日光寶盒」伴隨20本古籍出土,專家:這幾本書已失傳兩千多年了
    文/寒秋「日光寶盒」伴隨20本古籍出土,專家:這幾本書已失傳兩千多年了我國的歷史悠久,在這幾千年的時間中,因為朝代的不停更換,在亂世中通常會湧現許多著名的武將,每個時期武將的作用不必多說,那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 為了找到失傳已久的鸚鵡杯,專家挖開一座千年古墓,結果嚇出冷汗
    傳說古代有一種酒杯,被稱作鸚鵡杯。傳說這種酒杯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從裡面倒出千杯酒。甚至李白還在詩歌中稱讚鸚鵡杯「一日須傾三百杯」。在古代,許多文人在自己的著作裡提到過用鸚鵡杯飲酒,並且一致認為鸚鵡杯可以傾倒無數杯酒。這說明鸚鵡杯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因為歷史的變遷,鸚鵡杯在後世逐漸失傳了。
  • 「人點蠟,鬼吹燈」,考古家在盜墓現場,還真發現了這奇怪的一幕
    漢墓的歷史價值是十分的高的,考古學家在漢墓中發現了不少珍貴的古籍,有的甚至改寫了歷史,例如西漢時期的馬王堆古墓、漢廢帝海昏候的王陵,這些古墓中有著大量珍貴的文物,千年不腐朽的辛追夫人,還有失傳千年的儒家古籍。若是這些古墓被盜,損失的可就大了。這些古墓為什麼沒有被盜呢?在盜墓賊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人點蠟,鬼吹燈」。
  • 考古學家發現3500年前古希臘「神話時代」皇家陵墓
    據美聯社18日報導,美國考古學家在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區(Peloponnese)一座邁錫尼時期的大宮殿附近,發現了2座大約3500年前的皇家陵墓。希臘文化部聲明表示,這2座皇家陵墓位於希臘皮洛斯(Pylos)一座青銅時代的宮殿的附近,圓頂屋頂已經坍塌,內部充滿塵土與瓦礫,以致於盜墓者無法闖入掠奪。希臘文化部表示,從這2個陵墓中發現了一個金戒指和一個古埃及女神的金色護身符,這些發現凸顯了青銅時期的貿易與文化交流。文化部還表示,這一發現特別重要,因為它揭示了希臘邁錫尼文明的早期階段。
  • 失傳千年後重現天日,韋莊的這首《秦婦吟》終究還是不如白居易
    而敦煌莫高窟的發現更是讓西方考古學者異常興奮,以極低的價格從當時守窟的道士手中買走了大批文物,其中就有寫著《秦婦吟》全詩的捲軸。 在中國失傳了近千年的時間,才再次從西方傳入中國,《秦婦吟》這首詩歌的全貌終於被中國人所窺見。
  • 千年前太空飛船被復原,比現在的技術還先進
    瑪雅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族群之一,他們的創造的瑪雅文明非常繁榮,但是後來神秘在地球上消失。考古學家曾經在墨西哥找到了他們的首都「帕倫克」,這座千年古城是瑪雅人的文明中心。這座城市完全被熱帶雨林包圍著,依靠地下河的泉水生存。
  • 沉寂千年的地下軍團 千年風霜不能侵蝕 秦始皇陵之謎
    他即位初就開始修建陵墓,死後,他留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蘊藏最豐富的陵墓,總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兵馬俑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蒼涼的驪山山下,隨著從黃土中探出的陶製人頭俑的被發現,一個沉寂千年的龐大軍團從地下湧出。當考古工作者努力數十年,終於還原兵馬俑時,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這些黑暗中保存千年的陶俑,其璀璨姿採,幾乎來不及拍照,瞬間就歸於暗淡。
  • 秦始皇陵墓內部高科技探測效果圖,大開眼界
    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 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 1980 年發掘出土的壹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 土山屯大墓中出土一件神秘文物,破解了失傳千年「溫明」的秘密!
    華夏歷史,浩瀚五千年,可以說古人在幽深的地下陵墓中,為我們留下了千千萬萬的文物,可是有一樣,不是出現了陵墓坍塌,或者發生被盜的險情,我文物工作者一般是不會主動去發掘地下文物的。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2017年3月,青島的黃島區土山屯要修一條鐵路,這條鐵路要經過土山屯的漢魏墓葬保護區,為了配合這條鐵路的修建,青島的文物部門,對墓葬保護區的74座古墓,進行了一次保護性的發掘……這次發掘,成果是喜人的,不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還在一座古墓中,找到了實體的「溫明」,要知道,溫明作為一種古代的葬俗,只是在歷史典籍中出現過,這次溫明的出土,確實是破解了一件千古之謎
  • 瑪雅文明有多先進?千年前的壁畫被復原,記載的內容令人害怕
    這幾個都市是當時效仿帕倫克比較成功的例子。Pakal在很小的時候就接管了帕倫克,在他的努力下,帕倫克開始逐漸進入了鼎盛時期。進一步鞏固了帕倫克的地位。考古學家們發現,帕倫克的廢棄時間是在公元9世紀的時候,那個時候正好是瑪雅人從地球上消失的時間,這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很大的疑問,那就是瑪雅人究竟是因為什麼而消失的。目前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是戰爭以及環境惡化造成的。
  • 金字塔真的僅是法老的陵墓?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了奇怪的東西
    而3000多年前,埃及文明雖然也很繁榮興盛了,但相比較現代文明來說,肯定極為落後,那他們是如何做到打造出歷經千年風吹日曬,還不倒的金字塔的呢?埃及文明是不輸給華夏文明的興盛文明,史書上有關於埃及文明的記載也不少,其中就提到了金字塔,稱金字塔事實上是每一任法老的陵墓。這一說法確實也在地球上找到了論證。
  • 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皇帝,死後的陵墓更是有著太多謎團
    這座複雜幽深的秦始皇陵,留給了後世諸多猜想,尤其是核心部分地宮,更是神秘詭異,引人遐想。 以目前的科技手段,這一推算數據應當不會有太大失誤,不過,若是追求具體數值,我們還需要考古勘探進一步驗證。 在秦始皇陵墓中,總共有幾道門存在呢?2002年9月,全球網友通過直播,得以看到當地考古學者探訪金字塔整個過程。當時進入洞中的並非人類,而是出於安全考慮,由機器人代為進入金字塔。
  • 這座「法老古城」太神秘!科學家探索的發現,將神話傳說變現實
    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充滿神秘色彩的木乃伊等,是的,古老的埃及總也有著說不完的秘密。僅僅是這一傳說便激起了考古學家們的濃烈興趣,經過了兩年多的不懈調查與搜尋,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不行,用上最先進的電子裝備,數百次潛水勘探又數百次失敗的考古學家,終於在位於地中海亞歷山大港附近的阿布基爾灣找到了這座傳說中的「法老古城」,自此以後,古老傳說終變現實,塵封千年的法老城市群也得以再次窺見天日。
  • 阿拉伯的陵墓建築別具一格,這個陵墓耗資巨大,成為世界奇蹟
    其實除了寺廟和宮殿,陵墓建築也是阿拉伯建築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於伊斯蘭教認為靈魂可以脫離肉體而單獨存在,所以對興建去世者的陵墓特別重視。著名的陵墓被稱為「聖陵」,埋葬在聖陵中的,一般都是阿拉伯世界中著名的統治者皇親國戚、宗教領袖、教派首領、對伊斯蘭教的發展有傑出貢獻的穆斯林長老或穆斯林崇拜的特殊的宗教人物。
  • 金字塔根本就不是座陵墓,古埃及的科技結晶,金字塔到底什麼用
    第二個就是陵墓一般都是建在地下的,在地上建造這麼大的一個陵墓它就不自然,而且但凡修陵墓必定怕盜墓,所以都很注重掩藏,但是金字塔如果是一座陵墓好像在向盜墓者張揚一樣。這就很奇怪,而且考古學者推測是兩三萬人建造20年,這麼勞民傷財的一件事就有點不太合理,所以一直以來都認為它是座陵墓,但是又不敢下絕對的結論,直到圖坦卡門的陵墓被發現之後,就徹底證明了,金字塔它不是個陵墓。
  • 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巨型發電設備」,金字塔之謎-第二集
    因為,首先在任何金字塔裡面都沒有發現法老的木乃伊,甚至就連埃及皇室成員的木乃伊都沒有發生過。第二個,陵墓一般都是建在地下,在地上建這麼大的陵墓違背常識。成吉思汗的陵墓為了保持隱蔽殺了上萬人,埃及法老搞這麼大的陵墓,屹立數千年,就不怕被盜嘛?
  • 金字塔真是法老陵墓?專家研究發現:原來是4000年前的大型發電廠
    神秘、高超、智慧這些詞一直以來都和金字塔分不開關係,它是古人們用我們難以想像的智慧造就而成的,但是金字塔真的法老的陵墓嗎?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大約有80多座金字塔坐落於此。 相傳,單是這一座金字塔的建造就動用了10萬人力,而且花費了至少30年才完全建成,金字塔留有一條通道可以進入內部,設計非常精妙。而且石塊與石塊之間,雖然沒有採用任何粘合劑,但是數千年過去仍舊緊密得連針都插不進去。
  • 金字塔真是法老陵墓?專家研究發現:原來是4000年前的大型發電廠
    神秘、高超、智慧這些詞一直以來都和金字塔分不開關係,它是古人們用我們難以想像的智慧造就而成的,但是金字塔真的法老的陵墓嗎?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的。被稱為世界八大建築奇蹟之一的金字塔大約建造於4700多年前,主要分布於埃及和美洲等地區,目前發現金字塔最多的地方是尼羅河的下遊,大約有80多座金字塔坐落於此。最為舉世聞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