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人類可持續發展 「諾貝爾替代獎」得主出爐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0日電 2002年10月10日,「正確生活方式基金會」宣布2002年度的「諾貝爾替代獎」得主,該基金會宣布由巴拉圭的一位人權活動家、澳大利亞的一位科學家和兩個致力於治療戰後創傷的組織分享,總獎金二十萬美元。

  「正確生活方式基金會」在聲明中說,巴拉圭的馬丁-阿爾馬達由於他對巴拉圭的民主重建、以及在人權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而獲此獎,阿爾馬達曾被巴拉圭的獨裁者囚禁和拷打。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馬丁-格林教授因為在太陽能方面的研究而獲獎。

  蒲隆地的卡門戈青年中心因為指導不同民族的青年在戰後重建生活而獲此獎。

  瑞典的婦女互助基金會因為幫助巴爾幹婦女治癒戰爭創傷、消解民族仇恨而獲獎。

  1980年,有著瑞典和德國血統的歐洲集郵家馮·嶽克斯庫爾(Jakob von Uexkull)賣掉了自己珍藏的郵品,設立了一個名為「正確生活方式」(The Right Livelihood)的獎金,專門獎勵在環境和生態保護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家。每年,「正確生活方式」獎在諾貝爾獎頒發的前一天,在瑞典議會大廳裡頒發。在歐洲,它普遍被稱為「諾貝爾替代獎」(Alternative Nobel Prize),或「諾貝爾環境獎」,其權威性和榮譽性受到國際科學界和環保界的高度認可。

  馮·嶽克斯庫爾認為:當年諾貝爾希望獎勵那些給人類帶來極大益處的科學工作者,而近年來頒發的諾貝爾獎卻忽略了很多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知識和工作領域。而他所設立的這個獎,就是為了獎勵和支持那些對「當今世界面臨的最急迫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提供了可行的,能夠解決問題的樣板的人」。

  自1980年至今,已有來自世界60個國家和地區的,從650位被提名的候選人中選拔出來的75個個人和組織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

  據了解,目前在歐洲,除「正確生活方式獎」外,還沒有任何其他獎被稱作「諾貝爾替代獎」或「諾貝爾環境獎」。「諾貝爾替代獎」網址:www.dfg-vk.de/english/book39.htm (春風)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理察·塞勒獲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9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諾貝爾獎官網顯示,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察·H·泰勒(Richard H. Thaler)憑藉其為「行為經濟學所做的貢獻」獲得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官網公布的資料顯示,理察·泰勒將對心理現實的假設融進經濟決策分析。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自制力缺乏所導致的結果,他揭示了人類特徵如何系統性地影響個人決定和市場結果。
  • 當鮑毓明遇上「諾貝爾替代獎」得主郭建梅
    中興通訊其獨立非執行董事鮑毓明性侵養女事件被媒體曝光後,輿論一直持續發酵。4月8日,有媒體報導,小蘭自2016年,即她14歲起,被養父鮑某某長期控制在山東煙臺某公寓,遭多次性侵。兩個人的身份分別是:高高在上的總裁鮑毓明,養父;未成年少女,養女。
  • 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這個獎項有什麼不同?
    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獲獎者卻備受大家關注。 不少網友在為這些猜測的時候,卻不知道我們國家一位女律師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跟真正的諾貝爾獎還是有區別的,那麼這個獎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新聞人物:「諾貝爾替代獎」獲得者黃鳴
    新聞人物:「諾貝爾替代獎」獲得者黃鳴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10-09  新華網山東頻道10月1日電(記者劉寶森)素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1年「正確生活方式獎」2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盧卡斯  他倡導發展了理性預期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加裡·貝克  他將微觀經濟理論擴展到對人類相互行為的分析,包括市場行為,獲得諾貝爾獎。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納德·科斯  他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獲得諾貝爾獎。
  • 近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2名經濟學家 近10年得主一覽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在今年諾貝爾獎出爐之際,尹哥帶大家回顧下近五年來(2015-2019年)物理學獎獲獎情況。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
  •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其成就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該評選中最年輕獎項,於1969年才首次頒發,截至2019年共81人獲獎。與其他獎項相比,獲獎者普遍高齡,其中74位均在50歲以上,曾出現90歲高齡獎項得主。以下整理出近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獎者以及他們的成就。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10月8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得主為William D.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數超越哈佛,看世界頂級理工大學的文科情懷
    01諾獎經濟得主世界第一在維基百科的「諾獎得主所屬大學排行榜」中,可以看見從1901年至今,MIT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數量第一的院校(共計34位)。相較於諾貝爾其他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要年輕許多,第一次頒獎在1969年,從首次頒獎至今,麻省理工學院共計有34位諾獎得主,以微弱的優勢超過芝加哥大學(33位)和哈佛大學(32位)。
  • 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
  • 三人分享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往屆得主有哪些「中國情緣」?
    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聯合創始人,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發展經濟學教授。麥可克雷默,1964年出生,美國發展經濟學家,現任哈佛大學發展社會團蓋茨教授。諾獎評選委員會稱,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們抗擊全球貧困的能力。
  • 野依良治就「可持續發展」主題發表演講
    五位諾貝爾獎、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和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將進行主旨演講。 「國際大科學計劃」是人類開拓知識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和解決重大全球性問題的重要手段,多位國內外戰略科學家,聚焦國際科技界普遍關注、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影響深遠的研究領域進行深入探討,在思想碰撞中催生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資料圖:2017年諾貝爾獎得主在斯德哥爾摩皇家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他們分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化學獎以及物理學獎。【獲獎者平均55歲,最年輕的25歲】截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為55歲。
  • 英媒:斯諾登獲「諾貝爾替代獎」
    據《參考消息》9月26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5日報導】題:斯諾登獲得瑞典「諾貝爾替代獎」  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的榮譽獎授給斯諾登是為了表彰他「表現出勇氣和智慧,揭露了空前的侵犯基本民主程序和憲法人權的大規模國家監控計劃」。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但是讓頒獎委員會感到尷尬的是頒獎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
  • 諾貝爾經濟學獎50周年心繫貧困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的經濟可持續增長主題以來,這個曾經飽受「是否對全人類作出重大貢獻」質疑的獎項,似乎越來越關注人類。  從班納吉到克雷默  當地時間14日中午,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芙若及麥可·克雷默摘得獎項,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出爐!英美3學者發現C肝病毒獲殊榮,日本落選
    2020年的諾貝爾(Nobel prize)醫學獎得主,在今(5)日下午5時30分出爐,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美國學者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英國學者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美國學者查爾斯·M·萊斯(Charles M.
  • 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卻在國內沒濺起一點水花
    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獲獎者卻備受大家關注。不少網友在為這些猜測的時候,卻不知道我們國家一位女律師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正在揭曉,眾人紛紛期待。然而在此之前,2019年9月25日,中國女律師郭建梅和另外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成為第40屆「諾貝爾替代獎」得主。據了解,來自中國北京市的郭建梅律師因為其多年來在女性權益保護法律援助領域的傑出貢獻,成為2019年四名獲獎者之一。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學生已經先於他獲獎,2019年的諾獎得主麥可·克雷默的博士導師就是羅伯特·巴羅。另外還有提出D-S壟斷競爭模型的阿維納什迪克西特(Avinash K.Dixit),該模型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共同提出,斯蒂格利茨已經於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