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2002年10月10日,「正確生活方式基金會」宣布2002年度的「諾貝爾替代獎」得主,該基金會宣布由巴拉圭的一位人權活動家、澳大利亞的一位科學家和兩個致力於治療戰後創傷的組織分享,總獎金二十萬美元。
「正確生活方式基金會」在聲明中說,巴拉圭的馬丁-阿爾馬達由於他對巴拉圭的民主重建、以及在人權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而獲此獎,阿爾馬達曾被巴拉圭的獨裁者囚禁和拷打。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馬丁-格林教授因為在太陽能方面的研究而獲獎。
蒲隆地的卡門戈青年中心因為指導不同民族的青年在戰後重建生活而獲此獎。
瑞典的婦女互助基金會因為幫助巴爾幹婦女治癒戰爭創傷、消解民族仇恨而獲獎。
1980年,有著瑞典和德國血統的歐洲集郵家馮·嶽克斯庫爾(Jakob von Uexkull)賣掉了自己珍藏的郵品,設立了一個名為「正確生活方式」(The Right Livelihood)的獎金,專門獎勵在環境和生態保護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家。每年,「正確生活方式」獎在諾貝爾獎頒發的前一天,在瑞典議會大廳裡頒發。在歐洲,它普遍被稱為「諾貝爾替代獎」(Alternative Nobel Prize),或「諾貝爾環境獎」,其權威性和榮譽性受到國際科學界和環保界的高度認可。
馮·嶽克斯庫爾認為:當年諾貝爾希望獎勵那些給人類帶來極大益處的科學工作者,而近年來頒發的諾貝爾獎卻忽略了很多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知識和工作領域。而他所設立的這個獎,就是為了獎勵和支持那些對「當今世界面臨的最急迫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提供了可行的,能夠解決問題的樣板的人」。
自1980年至今,已有來自世界60個國家和地區的,從650位被提名的候選人中選拔出來的75個個人和組織獲得了「諾貝爾替代獎」。
據了解,目前在歐洲,除「正確生活方式獎」外,還沒有任何其他獎被稱作「諾貝爾替代獎」或「諾貝爾環境獎」。「諾貝爾替代獎」網址:www.dfg-vk.de/english/book39.htm (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