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已經不是待開發的處女地,戰鬥民族已經在這裡遍地插旗。
俄羅斯經營北極由來已久,僅僅是軍事基地,就建立了400多處,據說,未來將再建設400座,一副把北冰洋變成內海的樣子。
而這樣步步為營下來,反倒發展出了俄式北極遊。
早在莫斯科公國時期,俄羅斯人就開始琢磨北極和北極航線了。
當時的沿海居民,就開始通過匯入北冰洋的西伯利亞河,一路漂進北極圈。
1648年,商人費多特·波波夫和哥薩克首領謝緬·傑日涅夫,駕駛帆船,穿越楚科奇海,從北冰洋進入太平洋,完成了史上第一條北冰洋商業航線勘察。
此後,北冰洋對於人類,不再成為禁地。
也正是因為這份淵源,當俄羅斯開發北極旅遊時,跟歐洲北極圈帶的冰島、挪威,有著風格上的差異。
不得不說,論起猛和彪,非戰鬥民族莫屬。
出入北冰洋,面臨最大難題就是——冰。
體積巨大、厚薄不一的海冰,常年在洋面上漂浮,這些海冰厚達1米,它們一旦與艦船相撞,輕則撞傷,重則撞沉。
鐵達尼號,就是前車之鑑。
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海冰封鎖的洋面,可能是航行禁區,但是,誰能擋住俄羅斯人呢!
俄羅斯人有世界上最大、最多的破冰船。
正因為有破冰船加持,才有了沿北方航道,用一個月時間,從摩爾曼斯克(Murmansk)到阿納德爾(Anadyr),深入北極的超常規旅行。
一般遊客會選擇乘坐破冰船,登陸楚科奇半島(Chukchi Peninsula),看北極熊、鯨魚和海象。
從出發到上島,這也得花2周多的時間。
從來沒有居民定居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Franz Josef Land),現在也開發成為旅遊景點,因為這裡有北極最古老的冰層。
儘管這裡天寒地凍、冷風呼嘯,生存都是問題,但是,前往群島的極地旅行,要提前一年半進行預訂,而且,船票供不應求。
總得來說,俄羅斯開發的北極遊,更貼近探險,而並非旅遊。
可是遊客們偏偏喜歡這種,略帶「自虐傾向」的長途旅行。
而且這種「自虐」,價格不低,通常都要一萬美元起價。
像前面說到的,前往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看冰層和海象,要花將近三萬美元。
大約二十萬人民幣,來一趟極致的俄式北極遊,貴不貴先放一邊,身體條件是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