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的北極旅遊線,到底多硬核?花20萬體驗「自虐式」極地行

2020-12-03 燕山小春秋

北極,已經不是待開發的處女地,戰鬥民族已經在這裡遍地插旗。

俄羅斯經營北極由來已久,僅僅是軍事基地,就建立了400多處,據說,未來將再建設400座,一副把北冰洋變成內海的樣子。

而這樣步步為營下來,反倒發展出了俄式北極遊。

早在莫斯科公國時期,俄羅斯人就開始琢磨北極和北極航線了。

當時的沿海居民,就開始通過匯入北冰洋的西伯利亞河,一路漂進北極圈。

1648年,商人費多特·波波夫和哥薩克首領謝緬·傑日涅夫,駕駛帆船,穿越楚科奇海,從北冰洋進入太平洋,完成了史上第一條北冰洋商業航線勘察。

此後,北冰洋對於人類,不再成為禁地。

也正是因為這份淵源,當俄羅斯開發北極旅遊時,跟歐洲北極圈帶的冰島、挪威,有著風格上的差異。

不得不說,論起猛和彪,非戰鬥民族莫屬。

出入北冰洋,面臨最大難題就是——冰。

體積巨大、厚薄不一的海冰,常年在洋面上漂浮,這些海冰厚達1米,它們一旦與艦船相撞,輕則撞傷,重則撞沉。

鐵達尼號,就是前車之鑑。

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海冰封鎖的洋面,可能是航行禁區,但是,誰能擋住俄羅斯人呢!

俄羅斯人有世界上最大、最多的破冰船。

正因為有破冰船加持,才有了沿北方航道,用一個月時間,從摩爾曼斯克(Murmansk)到阿納德爾(Anadyr),深入北極的超常規旅行。

一般遊客會選擇乘坐破冰船,登陸楚科奇半島(Chukchi Peninsula),看北極熊、鯨魚和海象。

從出發到上島,這也得花2周多的時間。

從來沒有居民定居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Franz Josef Land),現在也開發成為旅遊景點,因為這裡有北極最古老的冰層。

儘管這裡天寒地凍、冷風呼嘯,生存都是問題,但是,前往群島的極地旅行,要提前一年半進行預訂,而且,船票供不應求。

總得來說,俄羅斯開發的北極遊,更貼近探險,而並非旅遊。

可是遊客們偏偏喜歡這種,略帶「自虐傾向」的長途旅行。

而且這種「自虐」,價格不低,通常都要一萬美元起價。

像前面說到的,前往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看冰層和海象,要花將近三萬美元。

大約二十萬人民幣,來一趟極致的俄式北極遊,貴不貴先放一邊,身體條件是第一關。

相關焦點

  • 花20萬去一趟北極,60萬去一次南極,值嗎?
    旅行,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一直想做卻一直沒去做的事情。但是我們卻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花錢花時間去看一看世界,而且越來越多的人,走的越來越遠,甚至遠到南極和北極。而去南極旅遊的費用大概是60萬每人,去北極稍微便宜些,大概是20萬每人。而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統計的準確數據是:2008年,中國區南極的人數不足100人次,2016年,中國到達北極旅行的人已有3944人次,增長了40倍。很多人聽到這個數字,估計要咂舌了吧?花這麼多錢去一次南極或北極,真的值嗎?
  • 北極賞極光 南極追冰川
    春節極地遊你會試試不--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陳朋衝  有人在北極追逐極光,用鏡頭記錄美妙浪漫的光影;有人在南極跟隨冰川,用一趟旅行挑戰著人生的多個之最。近幾年,隨著極地遊熱度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一趟說走就走的極地旅行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那麼去極地旅行,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極地之旅有多燒錢?商報記者今天帶你了解極地旅行的「秘密」。
  • 淘寶拍賣極地遊 50歲土豪拍下10萬元北極遊船票
    6月24日,一張北極遊的船票在淘寶拍賣上獲得成交,這張起拍價1元的產品共獲得22人36次出價,最後成交價格為10.1萬元。淘寶拍賣負責人盧維興告訴界面新聞,購買者是一位50多歲、喜愛冒險的低調男士,之前還在聚划算拍下了南極半島旅行產品。這次他想去北極看看。
  • 極地旅遊火了 你需要怎樣一份攻略
    原標題:極地旅遊火了 你需要怎樣一份攻略   在北極看極光跨年,在南極迎接新春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每年11月開始,都有一群不怕冷的遊客去南北極旅遊,感受真正的冰天雪地。不少遊客還計劃在極地過一個別樣的新年。隨著極地遊熱度上升,多家在線旅遊機構都已開通南北極線路。
  • 因紐特人的現狀到底有多艱難?
    這裡是競爭日益激烈的戰略要地, 在北極佔了207萬平方公裡, 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 這裡擁有豐富的資源, 如礦產、最純淨的水和冰 魚類資源、海產品、可再生能源。
  • 俄羅斯為什麼造世界上最醜的船?美蘇當年在北極爭奪戰堪稱大片
    最堅固的外殼的創新性形式,就像半個核桃,不會被幾米厚的極地冰壓扁。即使在最大的壓縮條件下,也不會受損。  嫉妒的美國人似乎很快就把俄羅斯的創新破冰船稱為「世界上最醜的船」。美國報紙稱:這個研究船的外殼有「明顯的卵形」,這看起來一點都不漂亮。俄羅斯專家說:好了,夥計們,我們不是在追求這個案子的美。我們需要確保,在幾個月來最嚴酷的冬季,北極不會重蹈戰前蘇聯蒸汽船《大白鯊》的覆轍。
  • 俄羅斯怪船下水,目標直指北極,為什麼有些人如臨大敵?
    2020年12月18日,俄羅斯新型北極科考船「北極」,在聖彼得堡成功下水。這艘科考船造型奇特,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鴨蛋。一經問世,就被媒體稱為「史上最醜」科考船。
  • 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採用了AT38改裝方案,裸車價格60餘萬元,AT38套件改裝費用近40萬元,為應對極地環境其他諸如加熱系統,電池系統,以及差速鎖、照明裝備等等改裝總計約20萬元。中國這三臺北極卡車全部由北極卡車俄羅斯分部操刀完成,位於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豐田4S店內,上篇文章中也介紹過北極卡車與冰島豐田的淵源。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距離北京單程近5000公裡,加之在當地改裝耗時約10天,除了改裝本身的價格外,旅途中的精力財力成本也非常大。
  • 北極到底有多冷?
    沿著美洲大陸東海岸而上的墨西哥暖流和周邊大陸也給北極帶來相當的熱量。開放的地理空間形成的冷熱對流,讓極地的冷空氣能跑出來,周邊的熱量能流進去。因此北極,即使是北極點,並不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因此,同樣是極地, 南極大陸的平均溫度遠比北極更低,當之無愧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入夏,極地進入極晝或者日長夜短模式,日照時間長到令人髮指,且太陽入射角度遠比冬季大,已經消融了冰雪的地表和海洋能吸收更多的日光能量,升溫更快。
  • 北極地區居民創造的GDP佔俄羅斯十分之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全俄人口普查媒體辦公室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計算,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居民數量為240萬人,他們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佔到整個俄羅斯的十分之一。該媒體辦公室指出:「艱苦的條件塑造出特殊的『北方人』。
  • 極地探險家(上)冰島北極卡車改裝介紹
    下集連載內容: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來自冰島的Arctic Trucks(以下簡稱北極卡車)則是眾多北歐改裝廠商中最具規模、最為完善的一家改裝廠商  這三臺由冰島北極卡車改裝製造的AT38海拉克斯/普拉多,使用了代號為1KD的3.0L D4D四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通過切割焊接車身結構,容納下直徑38英寸的芬蘭Nokian諾記極地輪胎,可以將胎壓降低至0.2bar,以免陷入鬆軟的冰雪中。
  • 北極垂危!北極恐將夏季無冰,氣候變化重災區
    德國北極科考隊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隊員包括來自德國、中國、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整個活動耗資1.4億歐元,是極地考察項目中最昂貴、最複雜的一次。
  • 俄羅斯吶喊:不能放過這裡——北極領土!
    經過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戰爭,大多數國家地區也都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其中最不容易被關注到的地方就是兩個極地——南極和北極。今天翁哥就說說北極!北極地帶分析北極地帶地理上包括了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地帶,北冰洋及其島嶼也包括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通常大多數以及主流情況都以北極圈為界限。
  • 十問:盛世良俄羅斯為什麼在北極插旗?
    而這次俄羅斯北極考察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證明俄羅斯的大陸架向北極自然延伸。 俄羅斯這一舉措的動機是什麼?盛世良:這次考察是俄羅斯「國際極地年」國家計劃中的一項,旨在進一步強化俄羅斯所主張的對北極地區的主權權利。
  • 北極極地生存紀錄片央視上線 探訪現實版"荒野獵人"
    傳統與現代的微妙融合——北極和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中國網4月23日訊 極地生存,究竟是何種體驗?4月22-29日每晚21:15在CCTV2播出的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或許能給出你答案。幾百年來,北極以南的人類曾出於各種動機——航道、傳教、資源、領土、軍事、科研、純粹的好奇心或英雄主義,多次來到北極,許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在挑戰人類抵禦嚴酷自然條件的鬥爭中敗北。而在這片冰凍世界裡,它最早的居民——因紐特人,卻已生存與繁衍了四五千年,在與外界幾乎沒有接觸的封閉狀態下,創造了獨特的極地文明。
  • 南航首次穿越北極上空的極地航路
    隨著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大型波音777型2055號飛機今日(15日)十五時十三分安全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南航首次穿越北極上空的極地航路驗證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南航的這架飛機是北京時間十五日凌晨一點十三分從美國紐約起飛,往北飛過美國、加拿大領空,經過北極區域,再飛過俄羅斯、蒙古的新航路,經過十四小時飛行到達北京的。
  • 摩納哥親王徵服北極 成國家元首極地探險第一人
    成為國家元首極地探險第一人 摩納哥親王徵服北極  在乘坐雪橇艱苦跋涉4天後,隨探險隊遠徵北極的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4月16日成功抵達北極點。這一趟北極之旅,讓他領略了極地的風光,也看到了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 「新北極」形成,專家稱地球北極氣候「脫胎換骨」,原因讓人無語
    近幾年來,媒體一直在報導北極地區的溫度持續攀升,特別是今年以來,6月份的時候就有氣象組織宣傳北極地區的平均溫度比過去幾十年增加了5度左右,然而據《科學美國人》雜誌9月16報導,本周有一項關於北極地區氣候的最新研究證實,北極地區的氣候升溫幅度極大,根據挪威30年來的氣象觀測數據發現,迪納維亞半島
  • 金一南點評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
    央廣網4月30日消息(記者周宇婷)4月26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俄空降部隊首次在北極極端條件下,完成萬米高空傘降訓練。4月27日,澳大利亞一家智庫發表報告,瞄準南極煽動反華議題,宣稱中國在南極的地緣政治雄心變得越來越讓澳大利亞擔心。那麼,俄羅斯空降部隊為何要從北極萬米高空傘降?澳大利亞智庫瞄準南極煽動反華議題又有何意圖?各方圍繞兩極地區正展開怎樣的博弈?
  • 飛6800公裡花3萬多 61歲中國大叔在北極冬泳40秒
    「真的太冷了,室外氣溫零下11℃,海水溫度零下1℃,整個人都快凍僵了。」北京時間晚上7點半左右,當地時間下午2點半左右挑戰成功後,謝耀琪馬上給記者發來了一段語音,從他略顯激動的聲音中,記者能明顯感受到他在顫抖。雖然身體還沒完全恢復過來,但謝耀琪已經迫不及待地說起了他的這次北極冬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