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怪船下水,目標直指北極,為什麼有些人如臨大敵?

2021-01-17 騰訊網

2020年12月18日,俄羅斯新型北極科考船「北極」,在聖彼得堡成功下水。這艘科考船造型奇特,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鴨蛋。一經問世,就被媒體稱為「史上最醜」科考船。

「北極」號,是世界上第一艘北極全季抗冰自航科考平臺。換句話說,這是一艘空前絕後的浮動極地科考站。其主要作用是在北極區域進行全年科考,對北極地質、聲吶、海洋進行調查。它具有超強抗冰能力、遠航自持力、和良好的居住環境,還配備了完善的科研設施,直升機、快艇、雪地車一應俱全。

「北極號」由俄羅斯水文氣象局和環境監測局耗時兩年建造,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其造價1億美元,重1萬噸,浮動平臺全長83.1米,寬22.5米,排水量約為1萬噸,擁有4200千瓦功率的發動機,最高航速為10節,物質儲備供應足以維持兩年的海上科考活動需求,包括船員14人,科學人員34人,使用壽命為25年。獨特的蛋形船體,由特殊的高強度鋼製成,以便於在極地航行,同時「蛋形」設計並非用於破冰,而是為了更高效地規避冰,再配合上短粗的圓形船體,便能夠更加有效的對抗冰層撞擊。

據介紹,「北極」號之所以這樣設計,也是與極地氣候的變化有關,自21世紀以來,全球溫室效應持續加重,北極的冰層已經嚴重融化,科考人員越來越難找到固定的冰層建立科考站。2012年10月俄羅斯建立在北極-40的最後一個科考站,於2013年5月開始發生破裂,科學家們被迫搭乘一艘破冰船緊急撤離。之後,俄羅斯就放棄了在北極建立科考站的想法。

在今年12月14日,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宣布,將計劃建造第2艘海上浮動核電站。可持續運作10年時間,其目的就是為了對抗環境惡劣的北極地區。

「北極」號的系列動作戰略意義也非常明顯,雖然北極冰層正在融化,但俄羅斯採用這種「半永久性駐紮」的新模式,無疑比其他國家搶佔更有利的地位,同時,在軍事上也有重要影響,例如,彈道飛彈從北極發射距離更近,雷達站預警範圍也將翻倍。

在北極領域,我國也在快速追趕,19年7月11日,耗時整整10年的中國第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使用,其具有持續破冰的能力,可擊破極地20米冰脊,且滿足持續航行和科考任務的需求。

美國現役也只有2艘破冰船,而且都處於不堪使用階段。「北極號」一經問世,美國網友就高度評價這艘科考船的「軍用價值」,認為這能夠極大提升俄羅斯對北極的控制。美國人眼瞅著是沉不住氣了,觀眾朋友們,你們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稱霸北極?俄最大核動力破冰船下水 計劃雄心勃勃
    俄羅斯《星星》電視臺16日報導稱,俄羅斯建造的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當天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由俄聯合造船公司建造。 報導稱,該破冰船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540噸,載重量可達10萬噸,配備兩個專門設計的RITM-200核反應堆,可破除近3米厚的冰,服役期為40年,船員75人,造價約為369億盧布(1美元約合66盧布),計劃於2018年投入使用。 另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月14日報導稱,近日俄羅斯半個世紀以來試水了第一艘新型軍用破冰船。
  • 為什麼讓國家如臨大敵?豬肉會漲價嗎?
    為什麼讓各方如臨大敵? 非洲豬瘟是什麼? 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發熱傳染性很高的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豬病,其特徵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高達100%,可以說是只要感染就會死亡。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下水,俄羅斯野心暴露,但對中國也非常有利
    而俄羅斯作為被動的一方,不僅在經濟上陷入制裁的困境,還在地區局勢中,不得不考慮美國勢力推翻其支持的地區領導人。當然,普京政府自然不想一直這樣被動下去。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自然是需要擴大其勢力版圖,以尋求對美國的優勢。而現在,俄羅斯確實多了一個選擇。
  • 世界最大最強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下水
    當地時間6月16日,俄「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在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網頁截圖)  中國網6月17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6月16日,俄波羅的海造船廠(隸屬於聯合造船集團)舉行「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隆重下水儀式。  「北極」號破冰船於2013年11月開建,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5萬噸,乘員75人,裝備功率高達175兆瓦的RITM-200核反應堆,可破除3米厚的冰層。
  • 日「蒼龍」級潛水艇黑龍號下水 劍鋒直指北方海洋
    據日本《讀賣新聞》消息,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級別潛水艇「黑龍」號於10月31日在位於神戶市的川崎重工業造船廠下水。這艘名為「黑龍」的潛水艇屬於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中的最高級別「蒼龍」級序列,編號「506」。全長84米,水面排水量2950噸、水下排水量4200噸,X型尾舵,可保持相對長時間潛航,是最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其最高航速可達到20節(1節=1海裡/小時)。
  • 俄羅斯大國重器再下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個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
    大國重器,俄羅斯第三艘「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下水,新一輪北極爭奪戰拉開大幕,中國緊隨其後,將成為世界第二個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影響深遠,意義非凡據媒體5月25日消息,俄羅斯的大國重器「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25日在聖彼得堡下水
  • 俄羅斯最強大核動力破冰船剛剛下水,破冰能力比中國產品高出三倍
    利刃縱橫論近年來北極區域的戰略地位不斷的上升,這個區域蘊藏著的豐富自然資源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此地所能夠帶來的軍事安全地位優勢,使得世界各國對這裡的關注日益增加。美國和俄羅斯更是在不斷提升對北極區的介入手段。
  • 俄羅斯為什麼造世界上最醜的船?美蘇當年在北極爭奪戰堪稱大片
    不,俄羅斯在北極的軍事突破  12月21日,在聖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一艘自動破冰船「北極」號(00903項目)下水。官方文件稱,這是俄羅斯研究和監測自然環境的浮動天文臺。根據這些任務,這艘在世界上無與倫比的船隻和客戶似乎是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唯一擁有。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艘「北極」號是和俄羅斯國防部在一起。
  • 俄建造世界最大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下水 載重量可達10萬噸
    當地時間2016年6月16日,俄羅斯聖彼得堡,「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下水。(東方IC版權圖片 請勿轉載)俄羅斯《星星》電視臺16日報導稱,俄羅斯建造的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當天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由俄聯合造船公司建造。報導稱,該破冰船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540噸,載重量可達10萬噸。
  • 俄羅斯造破冰船獨享北極航線,美國投重金再次打造破冰船已經晚了
    下水俄羅斯對核動力破冰船技術的重視原因為:有利可圖,在廣闊的北極地區,大型的核動力破冰船,幾乎是一種基本性的裝備破冰船如此一艘破冰船對於未來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這為俄羅斯在北極地區與美國進行競爭創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條件
  • 日本圓盤形狀的神秘怪船,據說與外星文明有關,究竟是真的嗎?
    怪船大約有3米高,直徑將近6米,船的上部是由紅色塗層的紫檀木製成的,底部是用鐵焊接的,用來保護木質船體不受尖銳巖石影響。窗戶完全透明,使用松樹膠將窗戶固定在船體上,漁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船的內部結構。在船的內部,有裝有幾公升水的水瓶、兩張毛毯以及一些蛋糕肉類的吃食。
  • 十問:盛世良俄羅斯為什麼在北極插旗?
    8月2日,俄羅斯科考隊員乘深海潛水器,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並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鈦合金製造的俄羅斯國旗——此舉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引起了強烈震動。  俄羅斯插旗之舉背後的深意是什麼?豐饒的北冰洋海底礦藏究竟該歸屬誰?
  • 【作戰研究】俄軍北極地區戰術行動方法研究
    為維護北極利益,各國紛紛強化在北極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存在,以爭奪更多資源。據統計,目前,俄羅斯位北極地區的收入佔俄國民收入的11%,北極地區鎳,鈷開採量佔俄全國總開採量的90%。開發北極已成為俄羅斯的一個重要國家戰略。俄專家認為,圍繞北極地區的利益爭奪可能會使國際形勢複雜化並導致俄與美西方國家之間的對抗升級。俄聯邦武裝力量必須在北極地區保持高水平戰備,以應對可能的軍事衝突。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北極航線是來往於歐洲和亞洲或者北美洲之間的一條航線,它是經過北極的最近的一條航線,在海運上,它是指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的「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由於靠近北極外圍,所以被稱為北極航線。北極航線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對來往於美洲和亞洲的飛機飛行;第二,則是對沿航線的各個國家的輪船運輸。
  • 俄羅斯強化北極地區力量部署
    原標題:著眼激烈國際競爭,應對美國軍事威脅——俄羅斯強化北極地區力量部署近日有報導稱,俄羅斯將在2020年末初步完成北極地區空中力量部署。2021年,俄將進一步在北極地區部署新型戰鬥機和直升機,並完善駐軍指揮系統和通信網絡部署,從而成為首個在北極地區部署空中力量的國家。從總體看,俄羅斯強化北極軍力是其目前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冷戰時期,蘇聯為了更好地與美國爭奪霸權,曾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軍事基地。蘇聯解體後,經濟低迷的俄羅斯無奈放棄了大部分的海外軍事基地。
  • 北極冰凍姍姍來遲,原因有些深刻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作為一名北極氣候科學家,以及自2008年以來,作為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主任,一直在觀察著這個地區的變化。我可以告訴你,這很不正常。現在海洋中的熱量,比以前多了很多,秋季冰雪生長的模式已經完全被破壞。為了了解今年海冰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讓我們回顧一下夏天,看看北冰洋到底出現了什麼情況。
  • 美國遭「史上最嚴重」黑客襲擊,目標直指核武庫?
    史上最嚴重黑客襲擊  目標直指美核武庫  18日,美媒再次曝出猛料,美國土安全部相關負責人稱,種種跡象表明,此次襲擊的目標是美國核武庫。  調查尚未結束  美媒急忙拉俄「背黑鍋」  儘管針對這次黑客事件的調查還在進行當中,相關部門並未給出結論,但是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已經開始公開指責是俄羅斯發動了這次黑客攻擊。  18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指控俄羅斯是此次網絡攻擊的「幕後黑手」。
  • 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不止為打通北極航線,還為航母
    下水了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開闢北極航線,這讓某些人感到意外,認為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之下,北極的永久冰區正在縮小,也許在未來北極地區在夏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通航條件,讓大型船舶不需要破冰船的幫助就可以通過
  • 《北極,北極!》紀錄片總導演餘敬中手記:去北極點的兩條安全路線
    北極一般是指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即北緯66.33度以北的地區。北極地區涵蓋8個國家: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這三個大國,加北歐五個國家,即挪威、丹麥、瑞典、芬蘭和冰島。 北極一般是指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即北緯66.33度以北的地區。
  • 俄羅斯對北極地區豐富油氣資源的不懈追求
    俄羅斯為開發其在北極地區的巨大資源而進行的永恆的艱苦鬥爭就是最真實的例子。 每當原油價格跌破每桶60-70美元,俄羅斯的北極雄心就會受到影響。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即唯一獲準進入北極地區的公司)的制裁只會讓俄羅斯的情況變得更糟,因為它們禁止西方大公司參與北極地區的合資企業。然而,俄羅斯不斷發現新的油田,每一個油田都和上一個油田一樣好,這證明了北極的資源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