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光電效應:
(1)現象:
(2)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四條解釋:
(3)光電效應方程:
(4)反向遏止電壓:
(5)愛因斯坦提出光電效應的解釋時,實驗測量尚不精確,加上這和觀點與以往觀點大相逕庭,因而沒有立既得到承認,甚至被說成是「冒昧的假設」。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量金屬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算出普朗克常量h,並與普朗克根據黑體輻射得出的h相比較,用實驗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
例1、某金屬在一束黃光照射下,恰好能有電子逸出(即用頻率小於這種黃光的光線照射就不可能有電子逸出)。在下述情況下,逸出電子的多少和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會發生什麼變化?
(1)增大光強而不改變光的頻率 (2)用一束強度更大的紅光代替黃光
(3)用強度相同的紫光代替黃光
例2、分別用波長為和的單色光照射同一金屬板,發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之比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則此金屬板的逸出功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