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頻率代表了什麼?光強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理解光電效應?

2020-11-26 騰訊網

在經典電磁學之中,光被認為是一種電磁波。

基於此,人類曾自豪的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光的本質屬性,直到光電效應實現的出現,一切似乎又變得模糊了起來。什麼是光電效應實驗?它又是如何顛覆經典電磁學對於光的認知的呢?我們還是要從麥克斯韋說起,麥克斯韋所提出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幾乎可以解釋宇宙中任何的電磁現象,然而遺憾的是天不與壽,就在麥克斯韋預言電磁波存在後不久,他便與世長辭了,於是赫茲繼續麥克斯韋的研究,通過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確實存在,與此同時,赫茲還發現了另外一個現象,那就是光電效應。

那麼什麼是光電效應實驗呢?首先,我們可以放置一塊金屬板,而金屬板上是具有電子的。

當我們用光去照射金屬板的時候,金屬板上的電子就會被光撞飛出來,這就是光電效應實驗。

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是如何顛覆經典電磁學對於光的認知的呢?對於光,存在著兩個主要的參數,一個是頻率,另一個則是光強,所謂光強,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光的亮度,亮度越高的光則光強就越大。在經典電磁學之中,認為光的能量是由光強所決定的,也就是越亮的光,它的能量也就越大,其實很多人現在也是這樣認為的。

但光電效應實驗所觀測到的現象與經典電磁學理論格格不入,在光電效益實驗中,人們觀測到從金屬板上被光撞出的電子的動能與光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則電子的動能就越大,而與光強毫無關係。如果頻率不夠,即使光強再大,電子也不會被撞出來。

此外,經典電磁學認為能量是可以積累的。

也就是說即使光的能量不足以將金屬板上的電子撞出,但只要多照一會,讓能量積累一會,就可以將電子撞出,但事實是,無論光的亮度多高,照射時間多長,只要頻率不足,電子就不會飛出來。顯然,光電效應實驗所表現出來的現象與經典電磁學存在著極大的矛盾。怎麼辦?

當時,諸葛大力的偶像普朗克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振動帶電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翻譯成白話,就是說振動帶電粒子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不是連續的。愛因斯坦從普朗克的理論中受到了啟發,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理論,那就是光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也是一份一份的,而每一份能量就是一個光子。

既然一份光的能量就是一個光子,那麼一個光子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呢?單個光子的能量就等於光的頻率乘以普朗克常數,這個公式給出,就闡明了光的能量只與頻率有關。

既然光的能量只與頻率有關,那麼光強,或者說光的亮度又代表了什麼呢?愛因斯坦認為,光強的本質其實就是光子的個數,也就是說光子的數量越多,那麼光看起來就越亮,但這與光子的能量毫無關係。即使是再亮的光,光子的密度其實也是很低的,所以兩個光子同時撞上一個電子的機率趨近於零,因此無論光強有多大,光有多亮,只要頻率不夠,也就是單個光子的能量不夠,那麼就不可能將電子從金屬板上撞飛。這就是為什麼被撞電子的動能只和頻率有關,而與光強無關的原因。

為什麼光的頻率只有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夠將電子從金屬板上撞出去呢?

這是因為金屬板上存在著正電荷和電子,當電子被撞出去之後,金屬板便會帶正電,於是它又有了一個對電子的吸引力,因此,要把電子從金屬板上撞出來,就必須要克服金屬板對電子的吸引力,也就是要對其做功,這個功在物理學上就被稱之為逸出功,因此,要讓金屬板上的電子飛出來,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就要大於這個逸出功,如果小於這個逸出功,那麼金屬板上的電子就無法被撞出。

而光子的能量等於頻率乘以普朗克常數,所以光子要想具備將電子撞出去的能量,就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頻率。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雷射,由於雷射是一種光強很高的光,也就是光子密度很高的光,所以用雷射照射金屬板可能會出現兩個光子同時撞擊一個電子的情況,所以即使單個光子能量不足以將電子撞出,那麼兩個光子的能量累加之後就可以辦到了。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光電效應講解解析
    為什麼說光電效應不能用波動性解釋呢,因為人們在這些實驗中發現了一些特殊現象。改變光強改變頻率看電子從金屬板中出來有什麼區別,會發生什麼現象。2.現象光是指的是電磁波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傳統理論認為光的能量由光強決定,光越亮能量越大,能量大按理說撞出電子飛出的動能越大,但實驗結果是撞出的電子動能與光的強度無關,與頻率有關。矛盾1。②能量是可以積累的。也就是說假如有一束光的頻率比較低,照射在金屬板上不能發生光電效應,沒關係只要多照一會這個電子能量積累一會電子就能飛出。
  • 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是什麼?人類在探尋光的本質上從未間斷!
    我們生下來看到的世界都是光明的,光或許因為是司空見慣的,所以讓許多人都忽略了它的存在。但關於光的本質是什麼?是最近幾百年來人類一直追尋的問題,直到現在,並未間斷過。從幼稚到成熟,人類對光的認識可以算的上是一部大戲劇!
  • 什麼是光電效應?讓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的不是相對論而是它
    擁有「最強大腦」的他發現了光與電的奧秘1887年,著名物理學家赫茲(現今頻率的單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一次研究中偶然發現:光照射到某些物質表面,會引起物質電性質的改變。因此,在經典物理學下,光電效應能否發生取決於光的強度;然而,這一理論與當時的一系列實驗結果相悖離。研究表明,同一種物質,有些顏色的光無論光強多少都無法發生光電效應,有些顏色的光即使強度很低也能產生電流,經典物理學隨之陷入危機:一場席捲整個科學界的風暴正在醞釀。風暴中孕育著毀滅,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新生。
  • 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
    一、什麼是光電效應?當光線照射在金屬表面時,金屬中有電子逸出的現象,稱為光電效應。在光電效應中逸出的電子秤為光電子,光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叫光電流。光電效應存在截止頻率:實驗發現不是任何光照射,都能產生光電流。需要光達到一定的頻率,而與光照的強度無關,即頻率達不到,光再強也沒用。能使電子逸出的最低頻率稱為截止頻率。並且不同金屬的截止頻率不同。存在飽和電流:光照不變,增大電壓,電流增加到一定值後,不再增加,即達到飽和值。
  • 外光電效應
    光電效應是指物體吸收了光能後轉換為該物體中某些電子的能量,從而產生的電效應。光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於光電效應。光電效應分為外光電效應和內光電效應兩大類外光電效應 在光線的作用下,物體內的電子逸出物體表面向外發射的現象稱為外光電效應。向外發射的電子叫做光電子。基於外光電效應的光電器件有光電管、光電倍增管等。
  • 光子說和光電效應
    6、光電效應:(1)現象:(2)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四條解釋:(3)光電效應方程:(4)反向遏止電壓:>(5)愛因斯坦提出光電效應的解釋時,實驗測量尚不精確,加上這和觀點與以往觀點大相逕庭,因而沒有立既得到承認,甚至被說成是「冒昧的假設」。
  • 光的本質是什麼?是粒子還是波呢?
    光到底是什麼東西,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多年來科學家們都一直在苦苦的追尋,雖然科技發展已經到了今天算是比較先進,但是人們仍然不能給出一個定義,到底光是什麼東西?只能給出一個很無奈的結論,我們不討論它到底是什麼,我們說它有什麼特性,也就是波粒二象性。
  • 光的本質是如何被揭示的?
    光到底是什麼?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過程漫長而又複雜,正是對光的本質不斷追尋和探討,推動了人類文明尤其是近代物理學的發展。最初對於光本質的認識,主要有兩大學說:微粒說和波動說。光以牛頓為代表人物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發光體所射出一顆顆像彈丸一樣的粒子,就像槍打出的一發發子彈,在真空中或者均勻物質中,它們一個接一個接連不斷地向周圍四面八方迅速發射出來,並且高速沿直線飛行,這些粒子入眼會衝擊視網膜從而引發視覺
  • 高中物理:光電效應的含義及其實驗裝置和規律
    光電效應的含義:在光的照射下物體發射電子的現象,叫做光電效應,發射出來的電子叫做光電子。
  • 光電效應看這個就夠了!10分鐘全掌握!|| 楠叔物理
    在光(包括不可見光)的照射下從物體發射出電子的現象,叫光電效應。光電效應中發射出來的電子叫光電子。實驗表明,不僅紫外線能產生光電效應,對於鹼金屬,例如:鋰、鈉、鉀、銫等,用可見光照射也能產生光電效應。實驗表明:對於一定顏色(頻率)的光,無論光的強弱如何,遏止電壓都是一樣的。光的頻率改變時,遏止電壓也會改變。這表明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加而增加。
  • 光電效應有哪些規律_光電效應有哪幾種
    不同物質的極限頻率」   b.光電子脫出物體時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頻率有關而和發光強度無關。這就是說,光電子的初動能只和照射光的頻率有關而和發光強度無關。   C.產生光電流的過程非常快,一般不超過10^-9秒;停止用光照射,光電流也就立即停止。這表明,光電效應是瞬時的。   d.產生光電流的強度和照射發光強度成正比,且存在飽和電流。
  • 光電效應
    通常歷史說,這一效應是在1887年由海因裡希·赫茲(Heinrich Hertz)發現的,他觀察到在光的影響下不同材料表面的電子發射,其實他當時是發現了電磁波,偶然看到了電火花。外部光電效應在金屬中特別容易觀察到。其原因如下:金屬的顯著特徵是存在幾乎自由的電子,即,由於晶體的內部電場的效果導致價電子與原子分離。在金屬內部,這些電子自由移動,但它們不能離開金屬,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能量來克服勢壘。
  • 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如何打開量子力學的大門?
    要理解什麼是光電效應,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電,科學家們發現,物質都是由一種叫做原子的微粒構成的。這說明當金屬被光照射到的時候,就會有電子跑出來。這就是光電效應實驗。但奇怪的是呢,並不是什麼光都行。比如,赫茲就發現紫色光能打出電子,藍色光就不行了。
  • 光電效應本質是能量的交互和轉移,對量子力學影響甚大!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根據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射向金屬表面的光,實質上就是具有能量ε=hν的光子流。如果照射光的頻率過低,即光子流中每個光子能量較小,當他照射到金屬表面時,電子吸收了這一光子,它所增加的ε=hν的能量仍然小於電子脫離金屬表面所需要的逸出功,電子就不能脫離開金屬表面,因而不能產生光電效應。
  • 愛因斯坦對量子論發展的貢獻之光電效應
    但是值得肯定地是,愛因斯坦對量子論基礎的開拓——光電效應,並因此為他獲得了一枚諾貝爾獎。那麼什麼是光電效應呢?這種效應早在10年前就被赫茲提到過,勒納德則希望用最簡單的電流測量就得到了這類光電子的性質。實驗的過程:光照射一塊金屬板,再用另一塊金屬板接收電子。總電流由靈敏電流計來測量,兩塊金屬板之間的電壓可以調節。
  • 光電池是什麼能_光電池特點
    頻率特性 矽光電池的頻率特性是描述光的頻率變化和輸出電流的關係。矽光電池有很高的頻率響應,因此可以用於高速記數等方面,這是矽光電池在所有光電元件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 光電池特性測試 光電池的結構其實是一個較大面積的半導體PN結,工作原理即是光生伏特效應,當負載接入PN兩極後即得到功率輸出。
  • 光電探測器是什麼?探析其背後的光電檢測機制
    光電探測器,又稱光敏器,主要是作為光接收器,將光轉換為電信號。光電探測器可以接收傳輸的光脈衝,或感應光或其他電磁輻射。如今,光電探測器廣泛應用於電子通信、工業電子、分析設備、醫藥保健、汽車和運輸等領域。
  • 光的粒子性
    光的本性歷史回顧光電效應照到金屬表面的光,能使金屬中的電子從表面逸出,這種現象稱為光電效應。光電效應實驗這說明,當入射光的頻率低於截止頻率時不會發生光電效應。實驗還表面,不同金屬的截止頻率不同。5、光電效應具有瞬時性,當頻率超過截止頻率Vc時,無論入射光怎樣微弱,幾乎在照到金屬時立即產生光電流,即光電效應幾乎是瞬時的。
  • 高中物理:光的粒子性
    按照經典的波動理論,光的能量是由光的強度決定的,而光的強度又是由光波的振幅決定的,跟頻率無關。因此無論光的頻率如何,只要光的強度足夠大或照射時間足夠長,都能使電子獲得足夠的能量產生光電效應。然而這跟實驗結果是直接矛盾的,所以無法用經典的波動理論來解釋光電效應。
  • 光的本質之光到底是什麼?
    光可以說是所有基本粒子中最具特色,最神奇的一種。沒有光,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會漆黑一片,整個宇宙的物質構架都會崩塌。光是什麼,是人類一直追尋的謎題之一。牛頓發現了光等等色散現象,如果用一個稜鏡對光進行分解,我們就可以神奇地得到彩虹!這人牛頓覺得光就像不同的顏色顆粒一樣,混合在一起就是白光,通過稜鏡之後就可以再次分解為不同顏色的微粒,從而呈現出橙紅綠青藍紫等彩虹顏色。牛頓的這種微粒說,還可以很好地解釋光的發射、折射等現象。鑑於牛頓巨大的影響力,幾乎當時所有的科學家們都接受了光的微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