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的海虹,是你熟悉的青口、淡菜、東海夫人嗎?

2021-01-08 上遊新聞

近日,受疫情影響,山東日照的海虹嚴重滯銷。於是,專家開始呼籲大家多吃點海虹,這樣既能幫助農民擺脫滯銷困境,又能避免海虹爛在海裡破壞海洋生態。最重要的是,海虹它很好吃啊!

很多朋友看完新聞後,產生了疑問:海虹是什麼?

你可能不知道海虹是什麼,但如果我叫出它的其他幾個名字—— 殼菜淡菜、青口、貽貝,你應該就不陌生了吧?

白葡萄酒燴貽貝

沒錯,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貽貝。

貽貝,眾多的別稱是它飽受的愛

貽[yí]貝,可能是最普通的一種海鮮貝類了。

看到它的模樣幾乎人人都能叫得出它的名字,不過叫法卻又五花八門:殼菜海虹淡菜海紅青口青勺都是它最常見的別稱。貽貝的英文名是mussel,法語裡則稱之為moule......

酒煮貽貝

作為一種貝類,「[qiào]」的別稱很好理解,「菜」字既突顯了它貝肉的肥厚也從側面反映了這是一款大眾海產;「海虹」和「海紅」通常是我國北方的叫法,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它的貝肉常常呈現橙紅色;「青口」和「青勺」則一般是我國南方的叫法,主要是在描述它外殼的顏色和形狀。

蒜香青口貝

耐人尋味的還是「淡菜」這個俗稱,《清稗類鈔》中有這樣的描述:「淡菜為蚌,蚌肉俗稱水菜,因曝幹不加食鹽,故名淡菜」。原來製作貽貝幹的步驟是將其煮開口,挖出貝肉直接曝曬風乾,過程中不額外加鹽,自然就「味淡」了。又因為產量巨大,如同家常小菜一般,因此被稱為「淡菜」。如果貝肉夠大,從中間一剖為二後再曬,就是淡菜的進階版:「蝴蝶幹」。

淡菜

百變的貽貝,不變的是海的滋味貽貝有很多種,它們的外形相似:半月形的雙殼,外殼通常為青色、棕色或黑色。它們都屬於貽貝科(Mytilidae),這個科的物種適應性極強,分布很廣,從潮間帶到幾百米的深海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沿海礁石上的貽貝

貽貝家族中的少數種甚至能進入淡水水域,比如沼蛤( Limnoperna fortunei)又稱淡水貽貝,不過它們的個頭較小,沒有太大的食用價值。我們餐桌上常見的貽貝有這麼幾種,根據外殼顏色又可以分為兩大類:

淡水貽貝( L.fortunei)

▐ 愛搭便車的「黑殼貽貝」

厚殼貽貝(Mytilus coruscus),又稱絲綢殼菜蛤、朝鮮貽貝,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沿岸,在我國南北海域均有出產。它的殼相對比較厚實,表面有著明顯的紋路起伏,色澤偏棕灰,最大能長到近20釐米。

厚殼貽貝 イガイ 

地中海貽貝(M.galloprovincialis)也稱紫貽貝,原產於地中海和黑海海域,如今已經遍布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在我國北方比較常見。它們的個頭不大,可以長到約10釐米,外殼烏黑有光澤,殼身較寬,頂端鈍圓。

歐洲貽貝(M.edulis)又稱大西洋殼菜、紫貽貝、藍貝,原生於大西洋沿岸,如今分布廣泛,它的個頭在這幾種貽貝中最小,通常不超過7釐米,特徵是殼身光滑,身形修長。

地中海貽貝 ムラサキイガイ

地中海貽貝和歐洲貽貝的外殼在光線照耀下,黝黑中泛出些藍紫色光澤,因此又被稱為「紫貽貝」,英文名Blue mussel。它們附著在遠洋輪船上,隨著人類貿易全球化的腳步,搭著便車成為了世界性食材。

紫貽貝燴飯 

▐ 翡翠般美豔的「青口貝」

翡翠貽貝也就是常說的青口貝,它們的外殼散發著美豔而幽綠的光澤,一如孔雀的羽毛,因此也稱「孔雀蛤」。翡翠貽貝屬於股貽貝屬(Perna),最常見的有兩種:亞洲綠貽貝(Perna viridis),原產於東南亞熱帶海域,在我國南部海域比較常見,它們翠綠色的外殼中間略微膨脹,一般可以長到6-8釐米。

「翡翠貽貝」 

另一種是紐西蘭翡翠貽貝(Perna canaliculus),也叫紐西蘭綠唇貽貝(Green-lipped mussel),主要分布於南半球。常見的「紐西蘭青口貝」就是它,特點是個頭很大,可以長到25釐米,隨著生長外殼中部漸變成紫色或褐色,但內圈邊緣卻始終有一圈「綠唇」。

泰式青口貝

芝士焗紐西蘭青口貝

緊緊抱住就是不想被吃掉貽貝的一生幾乎都固著在海底或潮間帶的礁石上,其實它們幾乎能附著在一切物體的表面,縱使不斷經受著海水的衝刷,貽貝們也依舊緊緊抱團,牢牢地粘在滑溜溜的巖石上,它們是怎麼做到的?

固著在礁石上的貽貝

貽貝的秘密武器就是那一團毛髮狀的「足絲」,足絲由一種硬質蛋白構成,堅固且富有韌性。貽貝從足絲孔分泌並擠出纖細的足絲,足絲的頂端有吸盤一樣的結構,能將它們牢牢固定在礁石表面,靠過濾海水中的藻類和有機碎屑為生。

貽貝的足絲

寄生在東海夫人體內的「小豆蟹」 

貽貝雌雄異體,雄體顏色黃白雌體顏色橙紅

繁殖季肥美的雌貽貝

早在十三世紀,歐洲人就已經開始在潮間帶採用築籬的方式養殖貽貝。如今,人們多採用更先進的浮筒延繩養殖技術,只要一年多時間它們就能長到六釐米左右,貽貝們不斷吸收海水中的養分,直到成長為鮮美豐潤的海中珍味。比利時、法國、西班牙、智利和紐西蘭都貽貝的養殖大國。

貽貝養殖場

貽貝,俘獲人心的美妙滋味貽貝真的是一種天生就長著「Fine Dining」模樣,卻又十分易於烹飪的食物。它們口感溫馴,肉質飽滿,無論作為小食或是主菜都能勝任。或許有人覺得它們平庸,不像生蠔多汁,也不如海扇鮮甜,但是,食物展現的所有驚豔都來自你對它的溫柔以待

雖然不同產地的貽貝口感有別,但烹飪方式才是重中之重,烹煮貽貝時最好選用寬口淺鍋,將貽貝單層排列,這樣就能隨時取出開口的貽貝,避免久煮變老。

酒煮貽貝

通常說來,個頭較小的貽貝肉質相對細膩,適合煮和燴;而大個頭的貽貝口感略顯粗糙,更適合與油脂搭配,採用焗和烤的烹飪方式。歐洲人烹飪貽貝時,喜歡選用個頭在6釐米左右的小紫貽貝。

大隻的芝士焗貽貝

白葡萄酒燴青口貝(Moules marinière)是一道源於法國北部諾曼第地區的經典法國菜,如今早已經聞名全球。聖米歇爾山腳下的紫貽貝配上羅亞爾河谷的長相思,感覺一切都對了。

Moules natures 

白葡萄酒燴貽貝是一道以燜煮為主,白葡萄酒為基味的菜餚,製作方式十分簡單:黃油翻炒洋蔥碎,放入貽貝,撒上鹽和黑胡椒,加入大量白葡萄酒燜煮。也可以加入紅蔥、歐芹或迷迭香,貽貝的溫柔飽滿葡萄酒的清甜酸冽是這道菜的精髓所在。

Moules marinière 

如果作為頭盤,一般會伴上法式麵包同食,如果當做主菜,也可搭配現出鍋的薯條。進餐時,人們會先用叉子將第一枚貝肉吃掉,再用這隻貽貝的外殼當做工具取食其它貽貝,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

貽貝配麵包

搭配白葡萄酒加入麵粉和奶油增稠而成的湯汁,便是經典的奶汁燴貽貝(Moules à la crème);以啤酒取代白葡萄酒,同黃油、紅蔥頭、洋蔥、芹菜等食材一起燜煮,便是啤酒燴貽貝(Moules à la bière),這是大部分比利時人心目中的國民美食。

西班牙燴飯(Paella)

在眾多耀眼的生猛海鮮中,貽貝之緘默如文靜的鄰家女孩,但又常能給人以甜美和驚喜,讓你永遠無法對它視而不見。啖一粒貽貝,抿一口乾白,想念大海的時候,最想吃貽貝......

貽貝意面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吃時要注意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吃時要注意!對於一個長期在內陸生活的人來說,讓他分清一種海鮮的話是不太容易的。拿一個皮皮蝦和普通的大蝦相比的話,我們能很快的分出來,但是如果拿上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分享到這種東西,不同顏色,可能大家就會認為它是不同的東西。
  • 貽貝、海虹、青口、淡菜……它們到底誰是誰?
    有人說是叫海虹,有人說是叫青口,還有人說是叫淡菜……不就是一個貝殼嘛,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名字?▍不管俗名叫什麼,它就是「貽貝「四月正是貽貝最肥美的時候,而無論是海虹、淡菜、青口都是它的常用名字。而在南方地區,每隔三十裡地方言都有可能不同,它的名字就更多了。不過,在科學上,它們都屬於「貽貝科」,統稱為「貽貝」。
  •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貝,不管它叫什麼,只要不影響吃就行
    原創 張小蜂 物種日曆貽貝這個詞聽起來多少有些專業,但說到海虹、淡菜、殼菜或青口貝,估計不少人已經垂涎欲滴了。正是因為其喜好扎堆生長在礁石豐富的潮間帶,易於被人類採集與利用,因此在很早以前便是世界各地人們採捕和食用的對象之一。
  • 海虹又叫青口貝和淡菜,喜歡就在五月前多囤一些,錯過就要等明年
    從來沒有去過海邊的我居然超級喜歡吃海鮮,清蒸辣炒生嗆都大愛,可惜大部分的海鮮都不便宜,今天給大家分享這個季節最肥美的青口貝,也叫貽貝或海虹,曬乾後叫淡菜,它不僅營養豐富還價格便宜。青口貝一年四季都有賣的,但是清明節前後的肉質最肥美,過了五一後就差遠了,每年的這個時候我會一箱一箱的買回來處理好了放冰箱,想吃的時候隨時可以取出來,根據自己的喜好炒、蒸、煲湯都很不錯的。
  • 貽貝,海虹,青口,貽貝……他們是誰?
    如果你不問,最好問一下。有人說他叫海虹,有人說他是青口,還有人說他叫……他只是一個貝殼,為什麼有這麼多名字?不管流行的名字是什麼,都是是貽貝最豐滿的時候,無論海虹,豆瓣菜和青口都是他們的共同名稱。FIFIFIFINOAA紫色貽貝,也稱為海虹,在香港和澳門被稱為「藍貝」。。殼較薄,殼烏黑亮,內表面紫灰色,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區。
  • 青口貝是一種海產品,又稱其為「海虹」,可以做豆豉香辣青口
    做豆豉香辣青口放什麼調料專區,為您詳細介紹做豆豉香辣青口放什麼調料,豆豉香辣青口的常見做法,豆豉香辣青口的食物相剋等知識。青口貝,即翡翠貽貝,渤海部分地區又稱其為"海虹"(但此詞在天津地區作為一種螃蟹的稱呼)。幹制後即為"淡菜"。分布於東海南部和南海沿岸、渤海區域。常生活在潮間帶至淺海底,在海邊除了巖礁的外,也可以在浮木、船底等地方發現。
  • 紐西蘭「國寶級美味」和幾塊錢一斤的海虹一樣?海鮮分高低貴賤?
    青口貝網絡上的青口貝美食,感受一下作為一個吃貨小編忍不住去搜索了一下青口貝做的美食,嘖嘖,口水簡直止不住呀,不過當小編看到百科的時候愣住了,別名海虹?是我想的那個海虹嗎?找了一些資料發現還真是!海虹就是海邊巖石上的黑褐色的貝類,海水後在各種礁石和岸邊都會有它的存在。
  • 青口、淡菜和貽貝
    青口、淡菜其實都是貽貝的一種,只是叫法不同。綠殼翡翠貽貝叫做青口。無孔貽貝類煮熟後加工成幹品——淡菜。淡菜「煮熟食之,能補五臟,益陽事,理腰腳氣。」而韭菜為補陽之物,故可協同奏效。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虛虧,眩暈,盜汗,腰痛,陽痿,小便餘瀝。故常見的做法有韭菜炒淡菜。貽貝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C和鈷胺素等。常吃利於健康。
  • 海虹的創新啟示與應用
    如果您覺得本文章有趣,請關注本號和微信公眾號,下期更精彩海虹/海紅,是貽貝的"小名",除此之外還有殼菜蛤、"東海夫人"等稱呼,熟制加工的幹品被人們稱為"淡菜"。海虹是一種物美價廉的親民海鮮,味道鮮美,蒸、煮、燜、炒皆宜,因其營養價值高,故有海中雞蛋的美譽。
  • 讓你欲罷不能的青口貝究竟有著怎樣的飲食魅力?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青口貝不僅營養豐富,還味美可人。青口貝有很多名字「翡翠貽貝」、「海虹」、「淡菜」,因其華麗的外殼和鮮美的口感深受吃貨們的喜愛,江湖還送其名號「貝中妖姬」。顏值爆表的青口貝色澤鮮亮、肉質微泛紅,搭配特質醬料、粉絲、青蔥、小紅椒鮮美的口感瞬間迷倒食客挑剔的味蕾讓人充滿無限遐想。
  • 水煮青口貝,海鮮味十足,營養美味
    水煮青口貝貽貝(學名:Mytilus edulis)亦稱海虹,也叫青口,煮熟後加工成幹品——淡菜,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巖石上。青口貝蛋白質及胺基酸含量較高,必需胺基酸佔總胺基酸量的33.2%。
  • 近期少吃海虹,嚴重可致命
    看了這張照片你就知道了這就是海虹↓↓「海虹」又稱貽貝我們通常把它叫作青口,也叫淡菜「吃了這麼多年的青口怎麼突然就有毒了呢其實,它本身並無毒之所以食用青口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青口食用了一種具有毒性的赤潮(含有麻痺型貝毒)之後毒素在其體內蓄積所導致的最!新!消!息!
  •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青口貝」)的安全警示。每年四五月,食用「淡菜」、「青口貝」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也不少。「淡菜」、「青口貝」,是北方常見的食用性貝類,浙江與上海地區將其煮熟後的幹製品稱為淡菜。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告訴記者,食用海紅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海紅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後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 「海鮮大餐」來了,今天我又請客,來我家吃青口貝吧!
    我是一隻青口貝,漂洋過海來只為遇見芝士貝類我們平時吃的很多,扇貝、生蠔、蛤蜊...在眾多貝類中,有一種貝類很特別,它擁有獨特的翡翠綠色外殼,硬殼裡是色澤鮮亮、柔軟鮮甜的貝肉,吃過的人都對它欲罷不能,它就是......在北方叫海虹,南方叫青口,學名叫貽貝,英文叫mussel。
  • 近期,吃海虹要注意,小心中毒
    河北新聞網5月13日訊(記者馬彥銘)今天,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於海虹的食品安全預警與提示。近日,河北省一些地方發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發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海虹又稱青口、淡菜,學名叫貽貝,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本身無毒,麻痺性貝類毒素一般通過攝食有毒單胞藻在體內富集積蓄形成,通常在4-5月份毒素含量達到最高。此類中毒會導致人出現四肢肌肉麻痺、頭痛噁心、流涎發燒、皮疹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
  • 青口還可以這樣做來吃,全家都愛上這道菜
    北方叫海虹,南方叫青口,學名叫貽貝,英文叫mussel。生長鹹海水,既不「淡「,也不「菜」。當初起淡菜這個名兒的人,真叫促狹。袁公此處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卻苦了後來好學不倦做菜的人。「淡菜煨肉加湯」,是燉肉時加淡菜熬的湯,還是肉與淡菜在湯裡同燉呢?當然,不管哪種做法,鮮是一定的。
  • 又到一年海虹肥,這麼鮮美的海鮮怎能錯過?便宜好吃又營養!
    又到一年海虹肥,這麼鮮美的海鮮怎能錯過?便宜好吃又營養!說到海鮮我們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現在我們周圍的一些海鮮店鋪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們能夠見到的海鮮種類也是比以前多了很多。而現在也正值春季,也正是海虹最肥美的時節,所以現在的海鮮店鋪買的最好的也就是海虹了,關鍵是海虹的價格非常便宜,幾乎是每個家庭都能夠消費得起的,所以這個時候吃海虹也是最合適的時機,今天要跟大家來聊到這個話題了,又到一年海虹肥,這麼鮮美的海鮮怎能錯過?便宜好吃又營養,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鮮活野生淡菜提前兩個月上市?休漁期還有這些海鮮可以吃…
    但有市民發現,以往要到夏天才能看到的淡菜,竟悄然出現在了市場上。「淡菜現在就有了?我印象中這可是夏天夜排檔的必點菜,又便宜又鮮口,現在咋上市了?」愛吃海鮮的市民張先生心裡犯起了疑問。記者對此進行了市場調查。「提前」上市的淡菜來自哪?
  • 為什麼四五月份海虹等貝類要少吃?來聽專家怎麼說
    海虹因肉嫩味鮮,一直是許多食客的海鮮必選產品。但每年4月-5月,海虹或因赤潮高峰累積一定毒性,食用有中毒風險,全國各地也紛紛出臺了一些安全提示,提醒市民少食慎食海虹。為此,小布也邀請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陳舜勝教授為市民答疑解惑。
  • 你知道青口貝背後這些神奇的奧秘嗎?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青口貝又叫翡翠貽貝,因為擁有一層翠綠色的殼,很多人還叫它「南太平洋的翡翠」,在渤海部分地區,青口貝又被叫做「海虹」,曬乾之後就變成「青口貝」。青口貝不止美味,還是一種富含蛋白質、低脂肪、低熱量的食材,被稱作「海中牛奶」,更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